“书于竹帛,镂于金石”

来源 :中国书法·翰墨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c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情况下,将春秋文字与西周文字放在一起研究,现根据历史阶段将春秋与战国合二为一。墨子“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正反映了当时的文字存在形态。从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实物成果来看,殷商、西周时期的字体不论载体还是形体都比较统一。殷商文字以甲骨文为主,金文为辅,还包括少量的玉刻、陶器、石器文字等;西周以铜器铭文为主,还包括甲骨、玉刻、陶器、石器文字等。到了春秋战国,文字的载体名目繁多,有铜器、铁器、金器、银器、石刻、玉刻、陶文、盟书、玺印、货币、封泥、骨器、简牍、木器、漆器、缣帛文字等,可谓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在殷商、西周时期还有其他实物载体的存在,但基本上甲骨文可以代表殷商文字,金文可以代表西周时期的文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载体的出现,春秋战国文字比较复杂。到底应该如何定义?本期着重从文字载体、审美意识、用字问题等方面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
  春秋战国的文字载体与文字
  铜器文字,一般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在西周时期以礼器和乐器为主,到春秋战国时期所包含的要广泛一些。首先,礼器铭文,主要用于“五礼”的青铜上的铭文;其次是乐器,在春秋战国时,从整体形式上来说,还是以钟鼎为大宗;量器铭文载有许多容量和重量单位,如升、斗、釜、斤、两等,还有铜权文字;符节铭文,在春秋战国时期,符节和玺印都是作为凭证的重要信物;兵器文字,从出土实物来看,许多兵器上都刻有铭文,也属于战国文字体系中的大宗;车马铜器铭文,该类都铸造在车马铜器的小器具上,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这几种数量比较多,且容易归类。春秋战国时的铜器铭文用于歌功颂德的逐渐减少,到战国中期以后“物勒工名”铭文的器物增多,铭文也比较短。这源于铁器的产生以及铸铜技术的提高。这时期铜器铭文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中山王三器、商鞅方升、秦公簋、越王勾践剑。
  石器文字,何琳仪先生讲:“严格意义上讲,通常所说的石刻文字应称之为石器文字。”石器包括玉器和石器,上世纪六十年代年在山西侯马出土的盟书和八十年代在河南温县出土的盟书中许多都是直接用笔书写在玉片和石片上的墨迹或朱迹。石器文字主要出现于战国时期,包括石刻铭文和盟书。石刻铭文早在商代的石磬、石簋上就有出现。其中比较著名的石刻文字如陕西凤翔出土的《石鼓文》,刻在十块圆形石鼓上的铭文,主要记载了秦王狩猎的场景,因此又被称之为《猎碣》(碣,是指圆形的石头)、秦公大墓石磬刻字、传世的《诅楚文》(共三件),内容讲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交兵,秦国诅咒楚国的檄文,原石已经不存在,仅能看到前人留下的拓片。还有出土于中山国的《守丘刻石》,文字镌刻在天然的卵形石上,铭文与墓葬有关并且比较简短。另外,侯马、温县出土有诸侯大夫之间盟誓信物的盟书。盟书又叫载书,主要是朱书或墨书在玉片、石片上的文字,其中以圭形为多。
  货币文字,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铸有铭文的空首布货币,但传世的带有铭文的货币以战国为多。货币的铸造材料除少数地区曾用金质外,整体上以铜质为主。从材质上来分,货币铭文应该归为铜器文字,但是根据它的用途和记载文字数量来说,它用途比较广泛,所载文字数量较多,成为研究战国时期文字的重要材料,是战国文字体系中的大宗。因此许多学者在传统的分类法中将其单列出来。春秋战国时期,因为“礼崩乐坏”,各地民风不同,因此所使用的货币形制也不尽相同。根据形制可以将当时流行的货币分为布币、刀币、圆钱、贝币四种。布币造型呈铲形,主要流行于宗周三晋(韩、赵、魏),燕国也有少量出现,文字多铸有“禾”、“京”、“东周”、“甘丹(邯郸)”、“晋阳”、“阴晋一钎”等字;刀币呈刀削的形状,主要流行于齐、燕,赵、中山也少量使用。形态多样,一般分为三类,齐刀、明刀、直刀。多铸有“齐近邦法化”、“吉”、“鱼”等字样。圆钱造型像玉璧的形状,出现比较晚,有圆孔圆钱、方空圆钱等。到战国后期,几乎各国都流行圆钱,其中以秦国圆钱为代表。多铸有“半两”、“两甾”字样。贝币形状像贝壳,主要流行于当时的楚国,旧称“蚁鼻钱”或“鬼脸钱”。多铸有“巽”字样,除此之外,楚国还流行有金币,币文为“郢再”。总之,春秋战国货币的形质比较复杂,币文多为地名或币值。
  玺印文字,玺印和兵符多用于政治、军事之上,与符节一样是作为凭证的重要信物。根据古书记载,玺印使用比较早,至迟在春秋时代已经开始使用官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一般人的印也可以称作玺。根据玺印的用途可以分为官印、私印。内容多为官职、姓名、吉祥用语、成语等。从玺的构字来看,可知玺印的材质主要是玉和金属。除此之外,还有钤有玺印文字土块的封泥(用来封缄简牍)。玺印文字是春秋战国文字的一大宗。
  陶器文字,陶器作为文字载体历史已久,早在大汶口文化中已有发现,殷商时期也有少量陶文。而存在于春秋战国时的陶文,多依附于玺印文字,除此之外还有契刻、墨书于陶器之上的铭文。根据流传下的实物来看,当时各国的旧址均有陶文出土。而依据陶文内容,又将陶文可以分为官陶、私陶、记事陶文三类。陶器在春秋战国时并不是重要的书写载体。经考古发现和古文献的记载,简牍、缣帛应该为当时主要的书写载体。
  简牍文字,现在我们常常将“简”和“牍”合称。其实简和牍并非一样东西。简的材质主要是竹子,而牍则是木质。对于简牍的使用,从发掘的实物中来看,现存最早的是在战国时期。但根据《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由此可以推断,早在殷商时期,册已作为文字的载体出现。“册”是用绳皮将竹简、木牍编起来的书籍形式。但由于简牍容易腐烂,所以目前发现战国时期的简牍比较少。另外,春秋战国时简牍的属系主要有二。数量较多、内容较为丰富的是在楚国,其次是泰国。在历史上对于简牍的发掘根据古书也曾有过记载,比如“壁中书”和“汲冢书”的发掘。由于简牍本身的特质,使用和便利条件均比其他载体灵活、方便。从而,简牍文字为春秋战国时的主要书写载体是有道理的。
  与简牍书写条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缣帛书。相对来说,缣帛书之类的丝织品更不容易保存,从目前出土实物中看,上世纪四十年代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的《帛书》最为珍贵。帛书载有墨书九百余字,这是目前所发现战国文字中罕见的一份完整而又系统的资料。   从各类载体的文字而言,文字构造原理依然遵循了后人所总结的“六书”原理。又因载体本体、书写材质、契刻方式不同,文字在依其旧形的基础上,为了在现有载体上能够书写或契刻潇洒自如,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文字原有形态或在不同载体上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因此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字的多样性。除此之外,由于各国民俗、民风的差异,同一载体上不同地域所表现出的书法风格和文字形态也有所差异。
  特殊文字形体与用字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具有美术装饰性的文字风格的产生体现了当时审美意识的升华。春秋战国政治的动荡、文化的多元、载体的多样化势必影响当时或后世对文字认识的异同所造成的文字命名混乱现象。
  美的审视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问题,春秋战国民众科学意识薄弱,充斥着宗教思想,尤其是在川林山泽之饶的楚地和沿海地区的齐地。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崩裂,文化繁盛,士阶层崛起,无疑影响到当时人的审美。其中以楚文化圈为主,甚至衍伸到齐、晋地区。这些在文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主要针对文字面貌而言,可谓是一种新型书体。将文字美化的方法,则是在原有字体基础上对文字的修饰或变形。楚器文字中所表现出故意修饰的状态,纵向线条夸大拉长与屈曲摆动,字体修长、飘逸,充分体现出了楚文化的瑰丽,如《王子午鼎》等。除此之外齐国文字也呈现出此种形态,包括晋系文字(中山国的《中山王器》装饰性已极强)。甚至“鸟虫书”的形成也是如此。“鸟虫书”是春秋战国时代装饰书风的一种极端形态,从饰笔到缀笔都附加有鸟虫物象形态及符号。鸟虫书主要出自于楚系,尤其是越国,从文字的布局到鸟虫的加饰,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如《越王勾践剑》。鸟虫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文字审美的要求。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策令的颁布,这种装饰性的文字逐渐减少,后世道家符篆文字应该受其影响比较大(楚地是道家的发祥地,使用的文字受其影响也是必然的)。
  春秋战国各种文字载体相继出现,各区域文字形体差异明显,语言称谓也有所改变,导致当时使用文字的混乱。回归文字本体,当时人们并不以确定哪种文字名称为重,文字仅仅以实用记录为主。所谓的名称是后世文字学家根据历史时代或器物载体或用途或文字形体来定的名称。命名分类较早的是“秦书八体”,自汉以来,文字学兴起,各种名目也逐渐增多,如“六国文字”、“籀文”、“古文”、“奇字”、“金文”、“蝌蚪文”等名称则是自汉文字学兴起以后,逐渐形成的。对于文字命名甚至出现一名多义的混乱现象,如对“古文”概念的厘定,仅许慎《说文解字》中就有好几层意思(详见陈梦家《中国文字学》)。
  这些名字的由来是后期的文字学家根据历史时代或器物载体或用途或形体来命名的。在此就不多讲,需要再说明的是春秋战国所使用文字的正俗问题。在讲甲骨文、金文时已经简单说过关于文字的正俗问题。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假如说厘定正俗问题是以场合为标准的话,那么在杂乱无章的春秋战国文字中是否依然行之有效?这个尚且要画一个问号。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和前人对春秋战国文字的分类来看,这种标准显然已不可靠了。王国维《观堂集林》将沿用西周的文字体系称之为正体,也就是宗周文字系列和后来建立在周原地带的秦系文字,那么东方六国文字则是俗体,从而提出春秋战国文字分东土文字和西土文字,西土文字则是以秦系沿用西周“籀文”为代表的正体,东土文字则是以东方六国为代表的“六国文字”或“古文”为俗体。要是如此,那么所使用的场合是否还作为区别正体和俗体的标准呢?除此之外,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载体的不同,文字所表现出的样貌也不同,或是庄重规范或是率意潦草、或是青铜或是简牍缣帛、再或铸或刻或书。这些是否也影响到对正俗问题的厘定?这些问题只能等待更多实物的出土或是对文字分类研究更深一步之后的才能解决了。
  以上是从文字载体和使用问题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影响文字形体除外在因素之外还有文字自身的发展规律,在诸多的因素下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文字现象。
其他文献
在一个多元时代讨论国画之正脉,虽然有点纯粹化,但绝非保守。  曩岁黄宾虹先生感慨时人之画远离宋元笔墨之正脉,时至今日。人们早已无此“忧患”,不正是以多元的藉口而渐渐地“道法自然”了吗?  我说的国画确实有“纯粹”的意思,一如国剧,必持正念,定有传承,不守“原真理”遑论“原创性”,自然会走腔滑板,不伦不类,当然,你说有新意也罢,但已非京剧。一如国画,宋元笔墨之精神丧失,中西合璧也罢,博采众长也好,就
期刊
老周为我找到一封平襟亚写给郑逸梅的信,说字好品相好,我见了一定开心得不得了。老周知道我老早喜欢周鋉霞,电话里故意摆谱说信里提到了她的名字。我听了真的高兴,天天念、时时盼,终于等来他的挂号邮件。  “逸梅兄:连朝阴雨,忽放阳光,红日高照,天朗气清,甚觉快慰!今晨老友陈子谦兄来访,以好久未见澹安兄觉得不快,因与他约定在后天三月十八日星期天邀请澹安兄来秋斋叙谈。小弟已去函邀请他在星期天上午十时左右来舍,
期刊
张改琴是从西北的大山里走出来的奇人,能书会画,气格阔达。江南的山水能养人,字画出来秀气灵动;西部的山水也能养人,张改琴的字画,曲曲绕绕的是黄土坡上的大风,挟裹着天地的阴阳晦明,凭虚构象,取物摹形,方圆刚柔,刚健婀娜,在当代的艺坛颇显其重要的位置与实力。  张改琴的画,基本是陇东陇西无尽的山色沟壑,田垅人家,我能在那朝云出岫、青青苍苍之间听到山的回响。她的山水,有细节,有筋节,也有一个大背景。如果没
期刊
20世纪70年代中期“文革”即将结束前夕,我有幸进入了西泠印社工作。西泠印社虽在篆刻界是个知名的文化单位,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知道它的人并不多,我也一样。当时领导建议我学篆刻,我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从此我便与书法篆刻结下了不解之缘。  学习书法至今,大致上说来前十年钻研篆书、篆刻为多,算是打了个书法基础吧。后三十年攻的是行书、楷书。学习篆书当时是从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的《说文部首》开始的。在西
期刊
余自少时习书,初入唐楷,尚不知古墨玄机,也不晓今人如何承继,直觉中,只求中规中矩,取其形似而已。然而渐窥堂奥,愈觉笔墨契合,以形写神,以意传神,所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者矣。  身为女性,习书弘道,不求闻达于世,只追前贤遗风,这一点与男性书道中人应该无异。本人弄墨习文,只是力求传扬出古人眼中的“风神”。早年翻看南宋·姜夔的《续书谱》,乃知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笔纸佳,四须险劲
期刊
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八怪”的浮出水面是中国书画史上极其精彩的篇章。八怪之怪,应该是指他们艺术风格的奇异性,从尚古摹拟和主流派的清规戒律中挣脱出来而标新立异。“扬州八怪”其实远不止八人,他们从书斋、田野、官场失意中走来,从全国各地走来,聚集在扬州这个当时最繁华的商业都市,形成一个庞大的民间阵容,其艺术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说到书法,八怪中的黄慎擅狂草,郑板桥创“六分半书”,金农则戛戛独造“漆书”,他
期刊
“漆书”一词,渊源有自。《后汉书·杜林传》云:“林前于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虽遭难困,握持不离身”、《晋书·束皙传》云:“土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元人吾丘衍之《三十五举》中亦有“上古无笔墨,以竹梃点漆,书竹简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的记载。可见,原始意义上的“漆书”,大抵指代一些以腻漆为墨,书于硬竹之上的,头粗尾细,形似蝌蚪的文字,这无
期刊
2014年是当代中国书法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年,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教育部共同策划、开展了两项对书法教育有着深远意义的活动:“翰墨薪传工程”和首届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两大活动各有侧重,但都指向书法教育及书法的可持续发展,这似乎预示着书法教育的春天即将来临。  一、两大活动的必要性  中小学书法教育虽然早巳提上日程,但未形成较大的反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教育部明令要求的中小学写字课在
期刊
一  多年来我评价一位书家,作品本身固然重要,而我更崇敬具有“思想力”的艺术家,我将之称为“思者”,这是走向“大家”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作为书法界的“思者”,其思想要穿越历史,把握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思想基础,以及内在的发展规律;要有独特的视角把握书法艺术美的本质,把握时代精神和大的审美趋向,当然,还要较为广泛地涉猎一些其他艺术门类,而这一切,张改琴都具备。在一篇访谈答问中,她对一些有深度的宏观问题
期刊
游寿先生1911年入霞浦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读书,三年后于1914年毕业,1915年再入县女子高等小学读书。  县女子高等小学为其父游学诚创办,附设女子中学部,游寿在女子中学部就读。当时的女子中学部课程注重语文,授《春秋》,兼学历史、地理、算术、日文等,已具备了现代中学教育的雏形。游寿先生曾回忆说:“在女子小学中,全十位同学,六位和我同龄,其他大的长一岁和二三岁不等。这时语文、作文由我父亲亲自来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