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写作想象能力的培养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是构成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写作离不开想象,更需要想象。在小学语文能力培养方面,想象力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伟大的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纵观现在的小学写作课堂,很多的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这与学生缺乏想象力有关。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本文试着从当前小学生作文写作的困境出发,分析想象力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进一步论述培养学生写作想象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想象力;培养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的基础是丰富的想象力,有丰富的想象力才会产生创新的萌芽。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什么都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正是培养想象力,开展创造性学习的起始时机,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纵观现在的小学写作课堂,很多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这与学生缺乏想象力有关。那么,当前小学生写作想象力缺乏存在哪些问题,想象力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教师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笔者试着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就如上三个问题来谈谈粗浅的几点看法。
  一、当前小学生作文写作困境之根源——想象力缺乏
  有的学生说:“我就怕作文,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我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而且书写马虎,卷面模糊不清。造成当前小学生作文写作之困境的原因表现在:
  (一)学生写作兴趣冷淡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内驱力。但是,现在的学生怕写作文,又不得不写作文。从三年级开始,写作成为学习的重点,一个星期有两节作文课,每个单元都有一次习作练习。因为年龄小,阅历缺乏,知识面窄,词汇单一,表述不清,作文情节简单,缺少细致的描写,该说明的说不清,该描述的不知道该怎样说,想象也是胡乱拼凑。加上知识结构不健全,致使学生理解能力较弱,表达能力也差。阅读教学尚且有本可依,但是写作教学无本可照,小学生势必望而生畏,对写作产生畏难心理。
  在考试时,最后一项就是写作文,作文所占的分值相当大,一般有30分。学生稍加不慎,就会被扣去5—10分,甚至更多,这使得学生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难的事。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自然渐渐冷淡了。
  (二)学生写作内容假大空
  学生作文的内容多从书本到书本,而对多姿多彩的人生和纷繁复杂的世界缺乏應有的感悟和体验,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灵气少,随大流,人云亦云,富有个性的作文较少;即使能说真话、抒真情,也多就事论事。
  (三)学生写作语言平淡无趣
  学生作文的结构多数套模式,记叙文平铺直叙,不少人甚至写成了“流水账”;语言贫乏,枯燥无味,而学生作文语言贫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积累的词汇量不够,课外书没有读好,又没有认真观察生活,更不会将周围的人事与写作联系起来。
  归根结底,学生写作存在的以上三个问题的根源是学生想象力缺乏或低下。
  二、想象力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的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会变得浓厚。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活动。作文是思想内容和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体,是道德、智力、技能诸方面的综合锻炼和综合反映,是富于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因此,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利用想象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无论学习哪门学科,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语文的学习,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深刻理解语文内容,体味其中的意境美和形象美。否则思维就会失去活力,就谈不上欣赏理解体会,更谈不上掌握有关的知识并转化为技能了。
  由此可见,整个社会都是由前人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基础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正是由于具有想象力,人们才能不断发现新事物、新规律,提出新概念、新理论,创造新知识、新产品,推动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写作中,如果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可见,激发、培养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作文写作中是多么重要。
  三、培养学生写作想象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创设随时用笔表达的机会
  小学生不爱作文,很大程度上是无话可说,内在的问题是将自己的心理需求与生活经历看作与写作无关,非要他们写作,只好瞎编乱造。作文成了远离他们实际生活的一项难题、一种压力,是自己不需要的。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让作文成为他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学生想要写出优美生动的文章就必须善于留心观察生活,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学会观察,是想象的基础。所谓观察就是“看”,一般来说,就是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要仔细地看,要认真思考, 耐心推敲琢磨。如果不经过细心观察,就难以写出好的作文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多留心身边的事情,多积累生活素材。例如,笔者常常引导学生到野外去体验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让学生留心观察春天的花朵,秋天的落叶,早晨的朝阳,林中的虫鸟等等。让学生去思考大自然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在同一树上为什么没有相同的花朵和叶子?并要求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积累自己的感受,也为想象积累大量的素材。   此外,创设随时用笔表达的机会也是有效的途径。如同学之间有什么重要的话要说,可以让他们写写纸条;寒暑假,可要求学生给老师、同学写写书信;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轮流写写班级日记;某个同学生病了,让其他同学写一个故事或通话送给同学,以表示关心与爱护;迟到了,让他写一个说明;还可与家长协调,想买玩具时,用应用文写个请求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的事情,真实、具体,只要抓住时机,引导得法,学生是会乐意表达的,这样,生活就与写作联系起来了。
  当学生的作文写作能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时,说明他已经用到了想象力了。
  (二)从加强阅读训练入手,提升想象力
  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积累和基础,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和世界的主要途径。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常常会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加深对生活和社会的了解,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感受和认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对生活的感性体验,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丰富的知识对于丰富的想象极为重要,丰富的知识来源于广泛的阅读。
  1.借助课本中的神话传说作品开展创造性阅读,启迪学生的想象。
  训练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其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选入教材的极大部分课文属文学作品,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塑造的形象,都与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又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凭借想象来还原并充实作品的意境的形象,才能比较深刻地感受作品的内蕴。至于学生作文,就更需要有想象的配合,才能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地再现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而另一方面,丰富的想象活动,还能剌激语言的发展。
  而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正是我们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个有力工具。神话是先民想象力的伟大创造,丰富的想象力是神话的一个重要特点。神话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为文学所接受,进入到文学的各个门类中,对后世的文学和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神话传说进入到文学作品中,文学家们对神话形象进行了大量撷取和变形,对神话情节进行了加工和改造,形成了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情节,更自觉运用神话思维形成多种文学风格,尤其是在庄子、屈原、李白等人的作品中,神话思维使文学作品充满了破除时空、混同天人的思维方式,夸张、譬喻等充满想象、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神话传说、文学作品和想象力之间互相关联、彼此作用、密不可分。 我们应重视相关文学作品中的神话传说成分,从中寻找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具体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神话式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神话式的心理状态,营造想象氛围、积累想象材料、培养“神话品质”,为学生发展想象力打下心理基础。
  2.引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丰富想象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新课标明文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一百万字,六年制不少于一百六十万字。”笔者曾对此项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县一所学校的六年级3个班学生,完整读过三部以上文学作品的人只占8.1%;读过四大名著、鲁迅、巴金、冰心的作品的人则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和重视,显得非常迫切。
  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不仅仅读神话故事,还可以读寓言故事、科幻故事以及一些儿童读物。比如《安妮的世界》《格林童话》《科学的发现》《绿野仙踪》《我要做一个好孩子》《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儿童对话》等。
  (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想象力
  教師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想象力。学生的写作想象力是需要训练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用如下几种训练方式:
  1.创设情境作文训练。
  比如:学了《触摸春天》之后,给合全文想象如果“安静”不是一个盲童,她眼里的春天会是怎样的?看了《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的电视新闻视频后,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情境:想象自己如果在天宫一号里生活会是怎样的?再如,教师可先播放或悲或喜的音乐,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构思成文。作文课上,我出了一篇题目《爱》,然后让学生听《天亮了》的歌曲,在歌声中让学生产生联想,联想到天下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继而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一点一滴的爱……之后学生通过联想很快完成了作文。可见,教师创设情景交融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丰富想象力。
  2.看图说话训练。
  对小学生而言,色彩鲜明的图画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可能会从图画中看到一处风景、一个故事甚至更深远的人生哲理等。例如我出示一副《山村月夜》图,先让学生看图中出现的景物:月亮,村庄、河流、群山、房屋。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想象月亮下面,还有那些情境?会发生那些人和事?通过启发,学生发挥了想象,读懂了图意:作者通过夜景,描绘了山村的静谧优美。再如,我出示《白鹅》的图画,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白鹅的样子是怎样的(让学生观察白鹅的头部、嘴、蹼、羽毛等)?想象它走路和游泳时的动作和神态是怎样的?笔者通过课堂实践发现:看图说话训练,让学生在想象中完成作文,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
  3.扩写、续写、仿写和改写训练。
  扩写训练是把原本短小的句子通过联想和想象使之变长变丰富的一种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方式;续写是在原有的文字基础上按照事物可能发生的轨迹进行续写;仿写是仿照诗句、段落或文章的格式进行写作;改写是改动原句或原段或原文的一些字词句。不管是扩写、续写还是仿写、改写,对学生来说,这都是一种再创造,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例如我出示材料“假如我是一朵云,正悠闲地飘游在蓝天里。突然……”学生通过展开想象很快完成作文。再如,我出示一首唐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扩写成一篇冬景的作文。学生通过展开联想,把诗中的景物想象成一幅画面,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诗中的景色和情境。如果教师能加强对学生进行扩写、续写的训练,就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4.诗歌写作训练。
  诗歌主要的特征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惊人的。在孩子的眼里,小草会跳舞,花儿会唱歌,石头会奔跑……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在孩子想象的天空中飞翔。我们常说儿童天生就是一位诗人,是因为诗歌这一体裁适合儿童的思维特征和儿童的天性。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年少时就能写诗吟诗也就不足为奇了。学习写诗歌,也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的手段之一。笔者引导学生写“月亮”的诗时,启发学生:月亮像什么呢?学生展开联想,会想到与月亮相关的事物:圆圆的月饼、弯弯的小船、妈妈的眼睛、会飞的萤火虫、邮票等等,也会写出“月亮像弯弯的小船,我坐着小船,摇呀摇,摇到外婆的小桥边…….”这样意境优美的诗篇来。
  综上所述,学生写作想象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著名教育家改革家魏书生老师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会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想问题思路更开阔,能激发学生学文化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战胜自我与改造世界的决心”。 笔者相信以上多种形式的训练,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想象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商务印书馆(第2版),2009.12,P284.
  [2]孙绍振.文学创作论[M].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3]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5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生坠楼等悲剧事件不断上演,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也在一次次地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是家长急功近利,望子成龙?还是孩子太脆弱?大家普遍认为是教育方式等问题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认为现在的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缺少必要的挫折教育。那么怎么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让孩子走出庇护的羽翼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不要都由父母包办代替,不要把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消除得干干净净,而应让孩子渐渐学会独立面对生活
【摘要】课堂导入的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职旅游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成功的导入能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调动情感,激起兴趣。多元智能理论能帮助中职旅游专业课堂设计出符合学生个人智能情况的导入内容和形式,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效果。  【关键词】多元智能;中职;旅游;课堂导入;主动性学习  课堂导入的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职旅游专业课堂的教学效果。成功的导入能创设情境,营造气氛,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篇幅。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提出,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此,本文提出“竞秀文化”背景下的育人模式,从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德育文化、课堂文化及课题文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竞秀文化;育人模式;实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九大报
空间想象力被认为是数学诸多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观念作为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受到普遍的重视,也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几何课程的主要目标。“图形与几何”中关于平面与立体图形的解决问题这一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能力、推理能力为核心展开,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发展还不足,学习的难度比较大。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用“描、想、画”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理解、想象,然后用图形把所想表示出
【摘要】往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积累词句是语文老师教学的重点,但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语文教师都意识到语文课应是学习语言艺术的课堂,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也应该重视语言的训练。那究竟应如何开发好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并用好它呢?本文将以一次教学实例为例,浅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上深挖语用点,高效地用好语言训练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训练  一、从文本中心出发,寻找语言训练点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课程中,《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本文认为,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上,应多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来增强自身的实践技能,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航海模型;教学与训练  小学生参加科学竞赛活动可以起到提高学生积极参加科学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的定位上升到了很高的维度,倡导注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的体验。情感体验与语文学习过程如影随形,学生与文本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背景现实等同悲欢、共衷曲,产生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体验,使自己的心灵受到陶冶。而这些信息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生活的折射和缩影。语文教师必须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导向生活,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衔接,使语文教学“生活
语文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它承载着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在今天这个科技资讯日益更新的年代里,语文教学却显得力不从心,艰难重重。因为它没有其他学科所具有的实践活动和实物演示的特点,显得单一、抽象。那么语文教学的传授过程就变得枯燥无味,生硬僵化,学生的求知兴趣将大大减少,而且难以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个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的情境,是现代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难题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事事依着他,顺着他,有好吃的让给他吃,好玩的玩具没有人与他争夺、分享,遇到难题没有人与他商量,使孩子感到很孤独。由于从小成长的环境如此,以致上学后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对家庭或教师有强烈的依赖心理。面对复杂而陌生的环境,很多学生可能会束手无策,表现出不善与他人交往和与集体和谐相处,不懂得关心他人、不乐于帮助他人和不接受他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现代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教学方法之一。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学科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这种方法,不仅成功在课堂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本文旨在分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