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家庭作业”作为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健康体魄的方式,并不是新概念和新事物。在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中,“家庭体育作业”再次引起众人关注。本文从体育家庭作业的氛围营造、体育家庭作业设计原则两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家校社;体育家庭作业
疫情下,网课的“兴起”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挑战与机遇,课堂与网络、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社会几者之间产生了极其特殊的化学反应。在这个特殊时期,学生不能到校上学、不能出门锻炼,随之产生了很多“体育家庭作业”、室内健身活动、打卡运动等,成为了促进小学生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体育家庭作业的氛围营造
(一)国家教育政策的引领和指导
2020年9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体育总局 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该通知指出,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小学生他们天性好动,活泼、灵活,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会喜爱一到二项体育项目,特别是比如:跳绳、跑步、足球、游泳、打羽毛球等等,尽管他喜爱的项目竟技水平并不高,但是他们乐在其中。
(三)鼓励家庭有传统的运动项目
随着物质生活、经济水平的提升,许多学生的家庭都有传统的运动项目,比如定期郊游、爬山、露营;还经常在家庭里做一些简单地游戏,或者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社区举办的“运动会”等。特别是现在很多成年人比较重视和热爱健身,甚至会带着孩子参加一些亲子马拉松项目等。
(四)借力“网课”
在今年特殊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教育部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口号,各个学校广泛地开展起了包括体育课在内的网上教学,出现了体育老师直播示范体育锻炼、学生跟着锻炼,每天在班级群、朋友圈运动打卡的全民在家运动“奇观”。
二、家校社共育下的体育家庭作业设计原则
(一)合作性
1.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
体育家庭作业不会只是体育老师的“任务”,也不会光是班主任的“任务”,它的合理性、科学性、延续性、持续性需要学科老师的通力合作。
体育老师会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质特征和发展需求布置相应的作业内容,并从个体运动、合作运动、户外运动、探索运动、技能体验、趣味游戏等角度设计体育作业内容,让体育作业成为和语文、数学作业一样成为学生每天必须完成的内容。
作为班主任老师,体育家庭作业则需要从管理、评价的角度入手,纳入班级日常管理评价体系当中,对体育作业的提交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评价,有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如在评价形式上,我们一般会采用口头提交、纸质提交,以及目前流行的视频打卡或者采用照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学生的运动场景,以真实可见的运动画面感染大家,激发人人参与运动。面对评价结果,教师要给学生作出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同时,还要对家长做好培训和督促,让家长做好配合工作,帮助学生成长。
2.家校的紧密合作
家长作为校外运动实践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和监督者,需要和学校老师打组合拳,配合老师的安排与要求,按时、按量地帮助、督促学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做好作业提交,及时、有效地展示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校里老师也会根据运动情况给予及时的点评和奖励,激发学生乐于在家运动、享受在家运动的快乐。
3.学生和家长的亲密合作
一方面,家长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运动,以身作则,带领全家运动;一方面,在生活中培养孩子每天运动、终身运动的习惯。在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做”、家长的“做”,或者亲子的合作运动,学生与家长亲密协作,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高效的亲子关系,在这段相处的亲子时光中,父母和孩子更能有最直接的“对话”与“交流”。
4.家校社的有机合作
在家开展运动项目必定会有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而小区里、社区里则拥有更为广阔的场地和设施、设备。住在同一小区的大多是同一学区的孩子,他们可以在社区的环境中进行一些活动和练习。家长们甚至会与社区联合,举办社区运动会,根据学校给孩子们布置的体育家庭作业来安排设计活动项目,让孩子们在竞技比赛中更好的促进体育锻炼、养成体育意识、培养体育精神。
(二)适宜性原则
1.结合学生家庭成员实际
体育家庭作业一般是需要家长辅助完成,大多时候需要使用一些电子设备,目前仍有大部分家庭老人培育为主,老人使用电子产品的熟练程度会有一定的限制。那么,老师在给孩子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结果的呈现形式,注意分類处理,并兼具可操作性和简便性。是否可以此采用组队打卡,让来自同一小区学生集中打卡等。
2.充分利用家庭环境特征
小学生生源几乎都是来自同一片区,而且会有很多来自同一个小区,甚至同一栋楼。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调查,将学生的家庭特征进行分类,根据小区设施、设备情况来安排不同的体育作业内容,充分地利用“地利”的情况进行作业的布置。一方面让体育作业的内容更丰富、学生能够实践体验,一方面还能形成一种“竞争”效应,让孩子们在“比赛”中更好的完成体育家庭作业。
3.学科作业之间做好时间协调
体育家庭作业“正是”成为学生每天都要完成的“作业”,它和语文、数学一样都必须持续的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那么从学科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必须做好协调。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每个学科不同学段的手写作业量都是有要求的,但是作为体育作业,一般就是“每天运动半小时”这样的约定为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年段的学生作业量和身体发展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每天其他学科老师的作业量也是会有浮动变化,所以作为班主任,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布置中做好协调安排。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资源,家校社共育理念下的体育家庭作业已经成为学生养成健康体魄、形成运动素养的重要路径。
作者简介:邓杰尹(1991—),女,重庆人,汉族.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李琛琛(1986—),女,四川南充人,汉族,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小学德育。
关键词:家校社;体育家庭作业
疫情下,网课的“兴起”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挑战与机遇,课堂与网络、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社会几者之间产生了极其特殊的化学反应。在这个特殊时期,学生不能到校上学、不能出门锻炼,随之产生了很多“体育家庭作业”、室内健身活动、打卡运动等,成为了促进小学生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体育家庭作业的氛围营造
(一)国家教育政策的引领和指导
2020年9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体育总局 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该通知指出,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小学生他们天性好动,活泼、灵活,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会喜爱一到二项体育项目,特别是比如:跳绳、跑步、足球、游泳、打羽毛球等等,尽管他喜爱的项目竟技水平并不高,但是他们乐在其中。
(三)鼓励家庭有传统的运动项目
随着物质生活、经济水平的提升,许多学生的家庭都有传统的运动项目,比如定期郊游、爬山、露营;还经常在家庭里做一些简单地游戏,或者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社区举办的“运动会”等。特别是现在很多成年人比较重视和热爱健身,甚至会带着孩子参加一些亲子马拉松项目等。
(四)借力“网课”
在今年特殊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教育部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口号,各个学校广泛地开展起了包括体育课在内的网上教学,出现了体育老师直播示范体育锻炼、学生跟着锻炼,每天在班级群、朋友圈运动打卡的全民在家运动“奇观”。
二、家校社共育下的体育家庭作业设计原则
(一)合作性
1.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
体育家庭作业不会只是体育老师的“任务”,也不会光是班主任的“任务”,它的合理性、科学性、延续性、持续性需要学科老师的通力合作。
体育老师会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质特征和发展需求布置相应的作业内容,并从个体运动、合作运动、户外运动、探索运动、技能体验、趣味游戏等角度设计体育作业内容,让体育作业成为和语文、数学作业一样成为学生每天必须完成的内容。
作为班主任老师,体育家庭作业则需要从管理、评价的角度入手,纳入班级日常管理评价体系当中,对体育作业的提交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评价,有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如在评价形式上,我们一般会采用口头提交、纸质提交,以及目前流行的视频打卡或者采用照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学生的运动场景,以真实可见的运动画面感染大家,激发人人参与运动。面对评价结果,教师要给学生作出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同时,还要对家长做好培训和督促,让家长做好配合工作,帮助学生成长。
2.家校的紧密合作
家长作为校外运动实践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和监督者,需要和学校老师打组合拳,配合老师的安排与要求,按时、按量地帮助、督促学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做好作业提交,及时、有效地展示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校里老师也会根据运动情况给予及时的点评和奖励,激发学生乐于在家运动、享受在家运动的快乐。
3.学生和家长的亲密合作
一方面,家长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运动,以身作则,带领全家运动;一方面,在生活中培养孩子每天运动、终身运动的习惯。在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做”、家长的“做”,或者亲子的合作运动,学生与家长亲密协作,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高效的亲子关系,在这段相处的亲子时光中,父母和孩子更能有最直接的“对话”与“交流”。
4.家校社的有机合作
在家开展运动项目必定会有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而小区里、社区里则拥有更为广阔的场地和设施、设备。住在同一小区的大多是同一学区的孩子,他们可以在社区的环境中进行一些活动和练习。家长们甚至会与社区联合,举办社区运动会,根据学校给孩子们布置的体育家庭作业来安排设计活动项目,让孩子们在竞技比赛中更好的促进体育锻炼、养成体育意识、培养体育精神。
(二)适宜性原则
1.结合学生家庭成员实际
体育家庭作业一般是需要家长辅助完成,大多时候需要使用一些电子设备,目前仍有大部分家庭老人培育为主,老人使用电子产品的熟练程度会有一定的限制。那么,老师在给孩子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结果的呈现形式,注意分類处理,并兼具可操作性和简便性。是否可以此采用组队打卡,让来自同一小区学生集中打卡等。
2.充分利用家庭环境特征
小学生生源几乎都是来自同一片区,而且会有很多来自同一个小区,甚至同一栋楼。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调查,将学生的家庭特征进行分类,根据小区设施、设备情况来安排不同的体育作业内容,充分地利用“地利”的情况进行作业的布置。一方面让体育作业的内容更丰富、学生能够实践体验,一方面还能形成一种“竞争”效应,让孩子们在“比赛”中更好的完成体育家庭作业。
3.学科作业之间做好时间协调
体育家庭作业“正是”成为学生每天都要完成的“作业”,它和语文、数学一样都必须持续的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那么从学科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必须做好协调。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每个学科不同学段的手写作业量都是有要求的,但是作为体育作业,一般就是“每天运动半小时”这样的约定为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年段的学生作业量和身体发展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每天其他学科老师的作业量也是会有浮动变化,所以作为班主任,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布置中做好协调安排。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资源,家校社共育理念下的体育家庭作业已经成为学生养成健康体魄、形成运动素养的重要路径。
作者简介:邓杰尹(1991—),女,重庆人,汉族.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李琛琛(1986—),女,四川南充人,汉族,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小学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