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生活化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包括自然、历史、地理、人文、科学,涵盖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生活中的隐性教育资源等,并且把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提升。课堂上,教师还要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追求的愉快、轻松、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并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快乐效果,而是着眼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导,着眼于教学内容的挖掘,着眼于对认知过程的内在逻辑的呈现,使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产生直接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认知和感悟。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制作课件,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一、巧用媒体,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导入生活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书本上的插图、杂志上的图画等图片型材料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播放一些电视、电影、录像、录音等音像资料,就可以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既有利于增加教学的信息流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开国大典》这一课时,笔者播放了当时开国大典的真实影像资料,用画面的回放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撞击学生的心灵。学生“亲临其境”般回到了开国大典和国庆盛典的历史性时刻,听到了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学生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宏大历史场面,体会到新中国诞生的意义,体验了当时全国人民激动的心情并思考了人们这样激动的原因。之后,又播放了六十年国庆阅兵式的壮观场景,让学生看到了海陆空三军将士的飒爽英姿和中华儿女的欢庆振奋以及祖国处处花团锦簇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由衷自豪,并纷纷情绪饱满地投入到下面的“我们也要用实际行动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这个环节中来。
二、设置情境,超越文本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设置情境,拓展知识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种情境,创造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例如,教学《放眼看世界》中的《大洲和大洋》这节课时,因为内容是地理知识,课本上只是简要地概括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地理位置。这对毫无地理知识基础的小学生来说有点枯燥。这时,可以设置比赛的情景,让学生有足够的热情去搜集材料。笔者提前将学生分成两个组,一个是“大洲”组,一个是“大洋”组,让他们课下分别查阅资料,而后在课堂上展开擂台赛。哪个小组汇报的内容丰富多彩、恰当生动,哪个小组就是优胜组,并进行奖励。这时的课堂仿佛变成了学生展开竞赛的舞台,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拿着自己搜集的资料、图片,地球仪,拷贝的课件等,情绪高涨,跃跃欲试。组内交流后,组长明确分工汇报,进行补充。结果,学生不仅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都记住了,就连它们的地理分布特点、面积大小、形状、气候、人文特点等知识都有了较详细的了解,还学会了认识地图。这节课,充分调动起了学生放眼看世界、认识神奇的地球的激情与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
三、融入生活,知行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放开手脚,通过考察、调查、访谈、上网查询等方法获取所需要的资料。例如,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要让学生在了解中国百年耻辱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和探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的民主国家的历程。现在的小学生对这一段历史已经很陌生了,但他们的爷爷奶奶这一辈的人对这段历史却是相当熟悉。于是笔者就布置采访任务,让学生采访长辈,让他们给孩子讲一讲建国前的历史故事,结果收获非常大。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课前调查访问,不仅有利于学生内化道德认识,而且增强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四、走出课堂,有效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是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我们要善于把课堂内的知识与课堂外的生活联结起来,把课堂生活拓展到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走出课堂,对市区或自己的小区等进行环境调查。再引导学生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要改变这些现状,仅靠学生及学校是力所不能及的。为了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只是纸上谈兵,我们联合周边小区及单位,开展了“讲卫生,讲文明,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带领学生上街清理卫生,以及实际行动引导学生。
在这种富有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更能实现品德与社会的最终教育目的。
一、巧用媒体,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导入生活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书本上的插图、杂志上的图画等图片型材料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播放一些电视、电影、录像、录音等音像资料,就可以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既有利于增加教学的信息流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开国大典》这一课时,笔者播放了当时开国大典的真实影像资料,用画面的回放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撞击学生的心灵。学生“亲临其境”般回到了开国大典和国庆盛典的历史性时刻,听到了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学生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宏大历史场面,体会到新中国诞生的意义,体验了当时全国人民激动的心情并思考了人们这样激动的原因。之后,又播放了六十年国庆阅兵式的壮观场景,让学生看到了海陆空三军将士的飒爽英姿和中华儿女的欢庆振奋以及祖国处处花团锦簇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由衷自豪,并纷纷情绪饱满地投入到下面的“我们也要用实际行动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这个环节中来。
二、设置情境,超越文本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设置情境,拓展知识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种情境,创造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例如,教学《放眼看世界》中的《大洲和大洋》这节课时,因为内容是地理知识,课本上只是简要地概括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地理位置。这对毫无地理知识基础的小学生来说有点枯燥。这时,可以设置比赛的情景,让学生有足够的热情去搜集材料。笔者提前将学生分成两个组,一个是“大洲”组,一个是“大洋”组,让他们课下分别查阅资料,而后在课堂上展开擂台赛。哪个小组汇报的内容丰富多彩、恰当生动,哪个小组就是优胜组,并进行奖励。这时的课堂仿佛变成了学生展开竞赛的舞台,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拿着自己搜集的资料、图片,地球仪,拷贝的课件等,情绪高涨,跃跃欲试。组内交流后,组长明确分工汇报,进行补充。结果,学生不仅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都记住了,就连它们的地理分布特点、面积大小、形状、气候、人文特点等知识都有了较详细的了解,还学会了认识地图。这节课,充分调动起了学生放眼看世界、认识神奇的地球的激情与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
三、融入生活,知行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放开手脚,通过考察、调查、访谈、上网查询等方法获取所需要的资料。例如,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要让学生在了解中国百年耻辱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和探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的民主国家的历程。现在的小学生对这一段历史已经很陌生了,但他们的爷爷奶奶这一辈的人对这段历史却是相当熟悉。于是笔者就布置采访任务,让学生采访长辈,让他们给孩子讲一讲建国前的历史故事,结果收获非常大。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课前调查访问,不仅有利于学生内化道德认识,而且增强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四、走出课堂,有效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是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我们要善于把课堂内的知识与课堂外的生活联结起来,把课堂生活拓展到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走出课堂,对市区或自己的小区等进行环境调查。再引导学生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要改变这些现状,仅靠学生及学校是力所不能及的。为了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只是纸上谈兵,我们联合周边小区及单位,开展了“讲卫生,讲文明,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带领学生上街清理卫生,以及实际行动引导学生。
在这种富有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更能实现品德与社会的最终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