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教育理念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而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语文教师在重视教材内外资源的研发利用上,如何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小课本”变成学生学习的“大天地”至关重要。而在课堂上教师采取由听到讲,变静为动的教学组织活动方式,会使这一目的锦上添花,从根本上体现创新之理念。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境设计;教学设计;综合活动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便是如何创设情境、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及师生互动等。这对形成开放的、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意义深远。笔者根据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深入钻研文本,依教材挖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大力开放与利用教学资源。而最重要的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有效最根本途径在于教师要先钻研理解文本,明确教学目标,把握精髓,确立教学要点,进而选取好的教法,即大纲中指的“以本为纲”。
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为学习者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才能把学生置于一种“愤、悱”的学习状态中,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游子吟》一文时,从以下几步入手:
第一步,摒弃先朗读、再讲解,最后总结背诵的过程。在课前安排预习时便让学生利用一周甚至更多的时间在家观察母亲的劳动,并学做家务,写劳动日记、体会,为课堂情境的创设做铺垫。上课中借多媒体展播一些父母为儿女劳作的片段,特别是夜晚灯下孩子睡后母亲劳作的镜头,引导他们回忆在儿童节或重大家庭活动时自己得到的关爱,享受到的幸福。之后播放课件音乐。在深沉、舒缓的配乐朗诵声中,学生渐入佳境,引起了他们感情的共鸣。
第二步,抽学生到前台回忆自己生病或在别的事情中来自母亲的关怀与呵护。记得有一位同学讲到在她母亲因为拇指受伤还没好,为他准备上学东西慢了的时候,他却对母亲发了火,这时下面的同学脸上纷纷显出怒色,而台上的同学也已因悔过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涕不成声。此时高潮来到了,感情引起共鸣,这时再来学习此文已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第三步,在师生共同学完课文后,将课堂继续延伸,课下安排片段训练,如《妈妈,我想对你说》来实施读写结合策略。效果不言而喻,学生们完成得很好,他们在写作中纷纷讲出了自己受教育的感受,及之前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并表了决心。
二、提出问题,由听到讲;创设情境,变静为动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有学生的活动参与,并适时调整,才会进行得更好,只有师生双向活动调动起来,学生才会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探索欲望。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方法有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演绎推理、借多媒体直观手段等。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要时常激励学生提出问题,有时用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激发他们问题意识过程中允许他们出错,让他们无心理负担,将他们的“智力未开发领域”激活,说出他们要说的、所想的。
2.以教学《北京的春节》为例。文中老舍先生给我们展现的是半个世纪以前北京春节的风俗,与小学生过的春节无论从环境、条件,还是内容大不一样(虽然时间、顺序、主要风俗相同)。笔者结合时代特点、生活实际,一改平日一些课中讲课练习步骤,先让学生回忆交流自己在春节前后的经历说出自己的所见及体验,再回过头来对比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一文,学生将它与自己过的春节相比,认识到现在的幸福,懂得了应该加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最后用课下“想一想”“写一写”的延伸,让各环节成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一来,便做到了即把全部内容同课文内容相结合,又将读与写、学文本与思想教育结合,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把握教材,文道合一;引导自学,自由提高
在授课实践中,笔者认识到,语文教材选编的内容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只有把握好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去“教教材”,才最能体现语文教材的特点,达到在课堂内外让学生动起来的目的。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如能让学生上课时主动求知、练习,不只听老师之讲说,即为讲学之道”。可见,课堂上多让学生围绕问题讨论、交流,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活动课,才是有创新精神的课堂。需注意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动”不是放任自流,无的放矢,这必须由教师提前预设好,导演好一堂课,且上下堂应衔接过渡好,要经历一个阶段才能更好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这里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有一桶水分给学生,而是要有一池活水、泉水。
以上几点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有主动求知意识、培养进取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中的一些做法。让学生动起来,讲出所思,激其乐趣,再加上多媒体的功效,定会使他们产生情感的体验,使整个教学过程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境设计;教学设计;综合活动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便是如何创设情境、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及师生互动等。这对形成开放的、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意义深远。笔者根据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深入钻研文本,依教材挖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大力开放与利用教学资源。而最重要的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有效最根本途径在于教师要先钻研理解文本,明确教学目标,把握精髓,确立教学要点,进而选取好的教法,即大纲中指的“以本为纲”。
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为学习者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才能把学生置于一种“愤、悱”的学习状态中,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游子吟》一文时,从以下几步入手:
第一步,摒弃先朗读、再讲解,最后总结背诵的过程。在课前安排预习时便让学生利用一周甚至更多的时间在家观察母亲的劳动,并学做家务,写劳动日记、体会,为课堂情境的创设做铺垫。上课中借多媒体展播一些父母为儿女劳作的片段,特别是夜晚灯下孩子睡后母亲劳作的镜头,引导他们回忆在儿童节或重大家庭活动时自己得到的关爱,享受到的幸福。之后播放课件音乐。在深沉、舒缓的配乐朗诵声中,学生渐入佳境,引起了他们感情的共鸣。
第二步,抽学生到前台回忆自己生病或在别的事情中来自母亲的关怀与呵护。记得有一位同学讲到在她母亲因为拇指受伤还没好,为他准备上学东西慢了的时候,他却对母亲发了火,这时下面的同学脸上纷纷显出怒色,而台上的同学也已因悔过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涕不成声。此时高潮来到了,感情引起共鸣,这时再来学习此文已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第三步,在师生共同学完课文后,将课堂继续延伸,课下安排片段训练,如《妈妈,我想对你说》来实施读写结合策略。效果不言而喻,学生们完成得很好,他们在写作中纷纷讲出了自己受教育的感受,及之前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并表了决心。
二、提出问题,由听到讲;创设情境,变静为动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有学生的活动参与,并适时调整,才会进行得更好,只有师生双向活动调动起来,学生才会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探索欲望。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方法有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演绎推理、借多媒体直观手段等。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要时常激励学生提出问题,有时用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激发他们问题意识过程中允许他们出错,让他们无心理负担,将他们的“智力未开发领域”激活,说出他们要说的、所想的。
2.以教学《北京的春节》为例。文中老舍先生给我们展现的是半个世纪以前北京春节的风俗,与小学生过的春节无论从环境、条件,还是内容大不一样(虽然时间、顺序、主要风俗相同)。笔者结合时代特点、生活实际,一改平日一些课中讲课练习步骤,先让学生回忆交流自己在春节前后的经历说出自己的所见及体验,再回过头来对比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一文,学生将它与自己过的春节相比,认识到现在的幸福,懂得了应该加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最后用课下“想一想”“写一写”的延伸,让各环节成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一来,便做到了即把全部内容同课文内容相结合,又将读与写、学文本与思想教育结合,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把握教材,文道合一;引导自学,自由提高
在授课实践中,笔者认识到,语文教材选编的内容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只有把握好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去“教教材”,才最能体现语文教材的特点,达到在课堂内外让学生动起来的目的。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如能让学生上课时主动求知、练习,不只听老师之讲说,即为讲学之道”。可见,课堂上多让学生围绕问题讨论、交流,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活动课,才是有创新精神的课堂。需注意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动”不是放任自流,无的放矢,这必须由教师提前预设好,导演好一堂课,且上下堂应衔接过渡好,要经历一个阶段才能更好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这里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有一桶水分给学生,而是要有一池活水、泉水。
以上几点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有主动求知意识、培养进取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中的一些做法。让学生动起来,讲出所思,激其乐趣,再加上多媒体的功效,定会使他们产生情感的体验,使整个教学过程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