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路,交给学生如何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以引导为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数学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营造一种“引人入胜、意味无穷”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揭示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中的矛盾包括一个人已有的经验、知识或预料、期待同新的课题之间的矛盾;课题内部已知与未知条件之间的矛盾;同时学习的两种材料之间的矛盾;对同一个课题的不同认识之间的矛盾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揭示和呈现矛盾,把这些矛盾自然而然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就能产生一个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努力探索新知。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鸡妈妈给两只小鸡分月饼,请小朋友用手指的个数表示每只小鸡分到的月饼个数:(1)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鸡,每只小鸡得几块月饼?学生很快伸出两个手指。(2)有两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鸡,每只小鸡得几块月饼?学生很快伸出一个手指头。(3)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鸡,每只小鸡得几块月饼?这时,很多学生被难住了。有些学生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头,说:每只小鸡分得半块月饼,不到一块,所以这个手指要弯一半下来。教师再问:你们能用一个数来表达这“半块”吗?所有的学生都摇了摇头。这时,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成了全体学生的迫切需要,激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二、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把探求新知和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情感结合起来,启发吸引学生喜欢学、乐于学,使学生在愉悦中尽情地学习。
例如,“5的乘法口诀”教学的过程中,在巩固记忆5的乘法口诀时,可采用多形式对口令游戏,且师生共同打手势判断对否的方法,说5的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组合形式进行对口令。如师生对口令,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说得数,然后让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说得数。也可采用男、女生互对,同桌互对,小组互对等。对口令的过程中,师生要评判对口令是否正确。这样做,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溶为一体,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与学生的全体参与相结合,使学生在多形式的互动中,训练了思维,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且根据所学的知识迅速准确地回答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又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一节练习课,出示这样一道题:有2个长方形木框,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拼成一个图形,求它的周长。大家可以用实物操作一下,把周长指给同位看,再算一算。这样的操作会牢牢地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课堂气氛轻松热烈,学生得到的结论既准确又全面。
四、通过探究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未来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老师的作用在于激发这种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例如: “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可以设计了这样的引入:
(1)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三个“1”,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学生回答相等后老师用等于号连接。接着,老师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成1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成100,提问:现在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们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老师的提问,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积极思维之后,回答可以分别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改写。老师引导学生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得到:0.1米、0.10米、0.100米。
(3)比较。比较改写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得出:0.1米=0.10米=0.100米。
(4)观察。引导学生先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观察比较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让学生动脑筋后得出它们的相等关系,学生在“相等”——“不相等”——“相等”的变化过程中,尝到思维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参与认知活动。
总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创新,努力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数学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盱眙县王店中心小学 江苏】
一、揭示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中的矛盾包括一个人已有的经验、知识或预料、期待同新的课题之间的矛盾;课题内部已知与未知条件之间的矛盾;同时学习的两种材料之间的矛盾;对同一个课题的不同认识之间的矛盾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揭示和呈现矛盾,把这些矛盾自然而然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就能产生一个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努力探索新知。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鸡妈妈给两只小鸡分月饼,请小朋友用手指的个数表示每只小鸡分到的月饼个数:(1)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鸡,每只小鸡得几块月饼?学生很快伸出两个手指。(2)有两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鸡,每只小鸡得几块月饼?学生很快伸出一个手指头。(3)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鸡,每只小鸡得几块月饼?这时,很多学生被难住了。有些学生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头,说:每只小鸡分得半块月饼,不到一块,所以这个手指要弯一半下来。教师再问:你们能用一个数来表达这“半块”吗?所有的学生都摇了摇头。这时,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成了全体学生的迫切需要,激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二、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把探求新知和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情感结合起来,启发吸引学生喜欢学、乐于学,使学生在愉悦中尽情地学习。
例如,“5的乘法口诀”教学的过程中,在巩固记忆5的乘法口诀时,可采用多形式对口令游戏,且师生共同打手势判断对否的方法,说5的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组合形式进行对口令。如师生对口令,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说得数,然后让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说得数。也可采用男、女生互对,同桌互对,小组互对等。对口令的过程中,师生要评判对口令是否正确。这样做,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溶为一体,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与学生的全体参与相结合,使学生在多形式的互动中,训练了思维,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且根据所学的知识迅速准确地回答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又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一节练习课,出示这样一道题:有2个长方形木框,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拼成一个图形,求它的周长。大家可以用实物操作一下,把周长指给同位看,再算一算。这样的操作会牢牢地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课堂气氛轻松热烈,学生得到的结论既准确又全面。
四、通过探究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未来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老师的作用在于激发这种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例如: “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可以设计了这样的引入:
(1)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三个“1”,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学生回答相等后老师用等于号连接。接着,老师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成1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成100,提问:现在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们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老师的提问,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积极思维之后,回答可以分别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改写。老师引导学生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得到:0.1米、0.10米、0.100米。
(3)比较。比较改写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得出:0.1米=0.10米=0.100米。
(4)观察。引导学生先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观察比较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让学生动脑筋后得出它们的相等关系,学生在“相等”——“不相等”——“相等”的变化过程中,尝到思维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参与认知活动。
总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创新,努力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数学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盱眙县王店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