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这东西,人家以为只要出生名门才会拥有。其实这是一种常识,只要稍加注意都可学到,和你的出生没多大关系。没有好习惯的人,是懒惰的人,不求上进的人,他们无可救药,一见大场面就出丑,在外国旅行被人歧视也是活该。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经意的行为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足以影响一件大事。这种习惯往往是隐性的,不去细心体察,你就很难发现。
报上公布的“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调查研究”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份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完成的课题,应该说很全面,它既总结出当今少年儿童的有八大良好的习惯。同时也指出当今少年儿童有七大不良习惯。 好习惯是:勇于表现自己,生活比较有序,待人有礼貌,喜欢交往,做事遵循规则,爱护环境,敢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喜欢新事物。不良习惯是:喜欢依赖别人,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学习不爱刻苦专研,常常被动学习。
存在的不良习惯,哪一条都不能够小看,每一条都会妨碍孩子今后的成功,而且也会使好习惯大打折扣。
举个例子来说,敢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这是好习惯;但是,如果害怕承担责任,前面两个“敢于“最后还是会被一个”害怕“吓跑的,而良好的责任感,却正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再进一步分析:敢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这说明一个人的独立意识强,当然也是好的;但是,喜欢依赖别人的不良习惯,却又构成了矛盾,成了矛盾的综合体。
事实上也是这样,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用教育专家孙云晓的话说:“他们心理上是渴望独立的行为上却离不开依赖。他们特别希望自立、自主。还会有很多权利意识。如父母进他的房间应该敲门,日记不让大人看,甚至做什么事不让大人知道,等等。但由于是在一种娇惯、包办代替的生活中长大的,就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这就是教育上的问题:你没有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习惯是什么?词典上讲,“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可见习惯是一种养成,是一种比较确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很多成绩斐然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养成的某种习惯锻造了他们的性格。让孩子从小培养好习惯,一定会让孩子将来有一个好人生。这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家长的认同。很多家长困难的是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以及孩子已经沾染了不良习惯该如何矫治等。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新东中学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学校依托中科院心理所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建立了以“习惯养成教育”为课题的专项试验研究,形成了以年级组、教研组为中心的课题实验小组,以多种活动来训练学生的各种习惯。把“讲卫生、懂礼貌、守规矩、重环保”作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基本理念,用每天发生在身边的具体事来实施训练。为纠正学生拖拉的不良习惯,学校用定时定点定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行为,强化学生的习惯。比如为防止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而进行的疏散演习日日坚持,要求在听到信号后,全校教职员工在一分半钟内,紧张有序地撤离到前广场安全地带。长期的坚持,不仅使大家面对突发事件能井然有序地处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了学生守时节时的意识,加快了学生做事的效率。把“看得清、想得清、写得清”作为学生写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程序,用“看”、“想”、“写”来暗示学生专心思考、注意细节、杜绝马虎,用“作业纸”来规范落实上述要求,并用作业考试化来训练学生的注意专注力,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及解题能力,纠正学生拖拉的习惯;把老师的教案改为学生的学案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用“三备”(课前备心理、备学具、备知识)“三动”(课中动口、动脑、动手)“三结”(堂结、周结、月结)“三清”(天清、周清、月清)作为学习全过程的具体要求,把学习前的准备及学习中的升华与学习后的复习总结内化,用学生可具体操作的步骤来分解落实,使学生学习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学校还聘请心理所专家定期为学生做学习策略的指导培训,进行团队学习激励与动机激发,使枯燥的学习兴趣化、责任化。大量的事实证明,上述行为的常抓不懈、反复训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上学期期末的统考中绝大多数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重复训练可形成习惯 ,实质上,天才就是有效重复次数最多的人。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养成自觉重复的习惯。
没有好习惯的女人,必没有好习惯的男人更加不能容忍,快去像苏州姑娘学习把,她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好像在征求你的意见。即使命令手下“把那个东西拿来”也会说成:”请你把那个东西拿来好不好?”看到没有习惯的人的做法,我从不当面指正,习惯这东西是自发的,自己肯学一定能学会,并非高科技。
问题是,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当然不会因为少年儿童时期的过去而过去,实际上是习惯决定了人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构成健康人格的基础,而不良的习惯也肯定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发展。记得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习惯是一个人的道德资本,存放在你的神经系统里。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仅它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他的债务。我最近还看过一篇报道《不爱干家务父母家蹭饭 独生子女昙花婚姻日渐增多》,文章说,据有关部门对某地100对新婚独生子女夫妻的跟踪调查显示,这些家庭中80%自己不开火,婚后仍然在父母家蹭饭,30%的夫妇把脏衣服拿到父母家里洗,50%的家庭因为家庭问题闹过矛盾。
这里所出现的问题,根本还是习惯问题,尽管他们已经不在年幼。一个人如果无从享受好习惯带来的利息,那么,他必然要用一辈子来偿还坏习惯带来的债务。
报上公布的“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调查研究”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份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完成的课题,应该说很全面,它既总结出当今少年儿童的有八大良好的习惯。同时也指出当今少年儿童有七大不良习惯。 好习惯是:勇于表现自己,生活比较有序,待人有礼貌,喜欢交往,做事遵循规则,爱护环境,敢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喜欢新事物。不良习惯是:喜欢依赖别人,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学习不爱刻苦专研,常常被动学习。
存在的不良习惯,哪一条都不能够小看,每一条都会妨碍孩子今后的成功,而且也会使好习惯大打折扣。
举个例子来说,敢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这是好习惯;但是,如果害怕承担责任,前面两个“敢于“最后还是会被一个”害怕“吓跑的,而良好的责任感,却正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再进一步分析:敢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这说明一个人的独立意识强,当然也是好的;但是,喜欢依赖别人的不良习惯,却又构成了矛盾,成了矛盾的综合体。
事实上也是这样,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用教育专家孙云晓的话说:“他们心理上是渴望独立的行为上却离不开依赖。他们特别希望自立、自主。还会有很多权利意识。如父母进他的房间应该敲门,日记不让大人看,甚至做什么事不让大人知道,等等。但由于是在一种娇惯、包办代替的生活中长大的,就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这就是教育上的问题:你没有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习惯是什么?词典上讲,“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可见习惯是一种养成,是一种比较确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很多成绩斐然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养成的某种习惯锻造了他们的性格。让孩子从小培养好习惯,一定会让孩子将来有一个好人生。这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家长的认同。很多家长困难的是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以及孩子已经沾染了不良习惯该如何矫治等。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新东中学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学校依托中科院心理所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建立了以“习惯养成教育”为课题的专项试验研究,形成了以年级组、教研组为中心的课题实验小组,以多种活动来训练学生的各种习惯。把“讲卫生、懂礼貌、守规矩、重环保”作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基本理念,用每天发生在身边的具体事来实施训练。为纠正学生拖拉的不良习惯,学校用定时定点定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行为,强化学生的习惯。比如为防止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而进行的疏散演习日日坚持,要求在听到信号后,全校教职员工在一分半钟内,紧张有序地撤离到前广场安全地带。长期的坚持,不仅使大家面对突发事件能井然有序地处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了学生守时节时的意识,加快了学生做事的效率。把“看得清、想得清、写得清”作为学生写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程序,用“看”、“想”、“写”来暗示学生专心思考、注意细节、杜绝马虎,用“作业纸”来规范落实上述要求,并用作业考试化来训练学生的注意专注力,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及解题能力,纠正学生拖拉的习惯;把老师的教案改为学生的学案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用“三备”(课前备心理、备学具、备知识)“三动”(课中动口、动脑、动手)“三结”(堂结、周结、月结)“三清”(天清、周清、月清)作为学习全过程的具体要求,把学习前的准备及学习中的升华与学习后的复习总结内化,用学生可具体操作的步骤来分解落实,使学生学习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学校还聘请心理所专家定期为学生做学习策略的指导培训,进行团队学习激励与动机激发,使枯燥的学习兴趣化、责任化。大量的事实证明,上述行为的常抓不懈、反复训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上学期期末的统考中绝大多数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重复训练可形成习惯 ,实质上,天才就是有效重复次数最多的人。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养成自觉重复的习惯。
没有好习惯的女人,必没有好习惯的男人更加不能容忍,快去像苏州姑娘学习把,她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好像在征求你的意见。即使命令手下“把那个东西拿来”也会说成:”请你把那个东西拿来好不好?”看到没有习惯的人的做法,我从不当面指正,习惯这东西是自发的,自己肯学一定能学会,并非高科技。
问题是,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当然不会因为少年儿童时期的过去而过去,实际上是习惯决定了人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构成健康人格的基础,而不良的习惯也肯定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发展。记得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习惯是一个人的道德资本,存放在你的神经系统里。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仅它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他的债务。我最近还看过一篇报道《不爱干家务父母家蹭饭 独生子女昙花婚姻日渐增多》,文章说,据有关部门对某地100对新婚独生子女夫妻的跟踪调查显示,这些家庭中80%自己不开火,婚后仍然在父母家蹭饭,30%的夫妇把脏衣服拿到父母家里洗,50%的家庭因为家庭问题闹过矛盾。
这里所出现的问题,根本还是习惯问题,尽管他们已经不在年幼。一个人如果无从享受好习惯带来的利息,那么,他必然要用一辈子来偿还坏习惯带来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