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胡燕,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4。
对于唐代文学的研究,自宋以后,学者多从盛衰正变观念出发,将文学与社会政治的盛衰相联系,高倡盛唐诗,礼赞中唐文,贬抑晚唐,鄙弃唐末五代,导致唐末五代文学研究相对沉寂,缺乏唐末五代文学整体研究的力作。李定广先生《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不同于成见,从文化学角度切人,以唐末五代百年乱世文学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析了唐末五代文学迥异于温李牡时代的独特个性和新变特征,揭示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学史意义,开辟出新的价值视角和价值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导向意义。大致而言,该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结构严谨,见解独到。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重在论述唐末五代文学作为一个独立发展阶段的理论和事实依据,概括论述作为“一代之文学”的独特艺术价值和文学史意义。第二章“唐末五代世风、士风与文学”与第三章“乱世文人的悲剧意识及其文艺转化”,从乱世文人的多舛命运、多样的生存方式、悲剧意识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嬗变等方面对乱世文人这一文学主体进行深入细微的整体性分析,揭示出乱世文学独特性最根本的原因。第四章“唐末五代文学之特色与价值的宏观考察”,作者选取了“苦吟现象”、“晚唐体”、七绝、罗隐四个研究点,多角度多层面深入地论述了唐末五代文学的风格特征、艺术创新及当时独特的文学现象。第五章“唐末五代文学之新变走向研究”,以唐末诗人对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其人其诗的取舍为切人点,从整体上把握唐末五代文坛的雅俗走向;然后,以曲子词为重点,将其置人中晚唐以至五代这一阔大的历史背景之中,以诗词比较为主线,探讨曲子词的演变轨迹。该书把文人、文学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考察,又纵向联系文学史发展脉络,深入揭示出乱世中文人的悲惨命运、生存方式、悲剧心态及人生价值观与文学时代特征、文学现象、文学个性、艺术价值及发展规律之关系,可谓视野开阔,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二、辨析深微、索隐钩沉。比如对唐末五代的“普遍苦吟现象”的文化阐释。关于“苦吟”,一般以中唐贾岛、孟郊等苦吟诗人为研究重点,李先生则在探讨“苦吟”之“吟”语源意义后,重点探讨“苦吟”在唐代含义的演变。他认为中唐的孟郊等立足于“苦”,反复吟咏,重在言其专注与艰辛;刘禹锡的“苦吟”,立足于“吟”,在反复吟咏中玩味诗句,重在鉴赏之快乐与陶醉。苦吟不仅是中晚唐诗人的一种自觉艰苦的创作追求,而且是一种审美鉴赏与抒发感情的方式。衍变至唐末五代,“苦吟”的两种含义趋于统一,“苦”和“乐”不再对立,而是融合起来支撑起绝大部分诗人的生命。也就是说,“苦吟”已成为绝大部分诗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或排遣孤独寂寞,或自我陶醉于诗歌境界。其分析立足于翔实的文献基础之上,论证谨严,令人信服。
三、多种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如文学史学、文化学、文艺社会学和文艺心理学、统计学等方法或视角。在定性分析意见难以统一的情况下,定量分析往往能客观切实地说明问题。李先生在论证唐末五代文学成就时,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定量分析,比较宋代著名唐诗选家对各时期诗歌选录数量,从读者接受这一角度直观地揭示其对后世的影响,客观可靠。同时,通过列举数据纵向比较有唐三百年诗歌与诗人数量的变化,直观地证明了唐末五代诗歌在整个唐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巨大的文学价值。又如在论述唐末五代文学的文学史意义时,通过许多宋代诗词中的意象、句法、情境脱胎于唐末五代的诗词,以及北宋人偏爱以唐末五代诗为典故这些事实来说明,直观而有说服力。这样的论证方法看似简单,却极为有力,须以作者深厚的功底与对诗词的深刻体味为基础。
不过,该书以诗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散文尤其是小品文与传奇关注不够,导致在论证某些观点时,难以全面周到,作者或许认为当前对这两种文体的研究成果较多而有意回避,但既然名之为晚唐五代文学的整体研究,这样的处理方式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缺憾。
(责任编辑:尹富)
对于唐代文学的研究,自宋以后,学者多从盛衰正变观念出发,将文学与社会政治的盛衰相联系,高倡盛唐诗,礼赞中唐文,贬抑晚唐,鄙弃唐末五代,导致唐末五代文学研究相对沉寂,缺乏唐末五代文学整体研究的力作。李定广先生《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不同于成见,从文化学角度切人,以唐末五代百年乱世文学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析了唐末五代文学迥异于温李牡时代的独特个性和新变特征,揭示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学史意义,开辟出新的价值视角和价值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导向意义。大致而言,该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结构严谨,见解独到。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重在论述唐末五代文学作为一个独立发展阶段的理论和事实依据,概括论述作为“一代之文学”的独特艺术价值和文学史意义。第二章“唐末五代世风、士风与文学”与第三章“乱世文人的悲剧意识及其文艺转化”,从乱世文人的多舛命运、多样的生存方式、悲剧意识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嬗变等方面对乱世文人这一文学主体进行深入细微的整体性分析,揭示出乱世文学独特性最根本的原因。第四章“唐末五代文学之特色与价值的宏观考察”,作者选取了“苦吟现象”、“晚唐体”、七绝、罗隐四个研究点,多角度多层面深入地论述了唐末五代文学的风格特征、艺术创新及当时独特的文学现象。第五章“唐末五代文学之新变走向研究”,以唐末诗人对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其人其诗的取舍为切人点,从整体上把握唐末五代文坛的雅俗走向;然后,以曲子词为重点,将其置人中晚唐以至五代这一阔大的历史背景之中,以诗词比较为主线,探讨曲子词的演变轨迹。该书把文人、文学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考察,又纵向联系文学史发展脉络,深入揭示出乱世中文人的悲惨命运、生存方式、悲剧心态及人生价值观与文学时代特征、文学现象、文学个性、艺术价值及发展规律之关系,可谓视野开阔,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二、辨析深微、索隐钩沉。比如对唐末五代的“普遍苦吟现象”的文化阐释。关于“苦吟”,一般以中唐贾岛、孟郊等苦吟诗人为研究重点,李先生则在探讨“苦吟”之“吟”语源意义后,重点探讨“苦吟”在唐代含义的演变。他认为中唐的孟郊等立足于“苦”,反复吟咏,重在言其专注与艰辛;刘禹锡的“苦吟”,立足于“吟”,在反复吟咏中玩味诗句,重在鉴赏之快乐与陶醉。苦吟不仅是中晚唐诗人的一种自觉艰苦的创作追求,而且是一种审美鉴赏与抒发感情的方式。衍变至唐末五代,“苦吟”的两种含义趋于统一,“苦”和“乐”不再对立,而是融合起来支撑起绝大部分诗人的生命。也就是说,“苦吟”已成为绝大部分诗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或排遣孤独寂寞,或自我陶醉于诗歌境界。其分析立足于翔实的文献基础之上,论证谨严,令人信服。
三、多种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如文学史学、文化学、文艺社会学和文艺心理学、统计学等方法或视角。在定性分析意见难以统一的情况下,定量分析往往能客观切实地说明问题。李先生在论证唐末五代文学成就时,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定量分析,比较宋代著名唐诗选家对各时期诗歌选录数量,从读者接受这一角度直观地揭示其对后世的影响,客观可靠。同时,通过列举数据纵向比较有唐三百年诗歌与诗人数量的变化,直观地证明了唐末五代诗歌在整个唐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巨大的文学价值。又如在论述唐末五代文学的文学史意义时,通过许多宋代诗词中的意象、句法、情境脱胎于唐末五代的诗词,以及北宋人偏爱以唐末五代诗为典故这些事实来说明,直观而有说服力。这样的论证方法看似简单,却极为有力,须以作者深厚的功底与对诗词的深刻体味为基础。
不过,该书以诗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散文尤其是小品文与传奇关注不够,导致在论证某些观点时,难以全面周到,作者或许认为当前对这两种文体的研究成果较多而有意回避,但既然名之为晚唐五代文学的整体研究,这样的处理方式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缺憾。
(责任编辑:尹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