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课程标准》的各个学习领域,都提到材料的应用。材料运用提供了学生很大的活动空间,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有了更大的创造性。但因种种原因,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过于重视材料准备和如何运用材料进行制作,导致小学美术课成了纯粹的“美工课”或“制作课”;而美术作品过于注重“精致”,致使不少学生怕上这样的美术课甚至不喜欢上美术课。每个美术教师都应该对教学中的材料进行重新认识和实践探索,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塑造优秀的美术作品,在拓展小学美术教学中用“活”材料的同时,也给学生一双发现艺术的眼睛,启发他们对身边的事物重新审视,促使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从而真正走进艺术的殿堂。
【关键词】材料 想象 重组
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我们通过“观看接触——感受体验——创意展示”,使所获得的“心灵手巧”体现在作品中,更体现在对不同材料的独到的发现与独特的处理中。
小学美术有四个学习领域 ,新课标都用不同的方式提到了对于材料的应用,材料不仅提供了学生很大的活动空间,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有了更大的创造性。
但因种种原因,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过于重视材料准备和如何运用材料进行制作,导致小学美术课成了纯粹的“美工课”或“制作课”,而美术作品过于注重“精致”致使不少学生怕上这样的美术课,甚至不喜欢上美术课。同时,在教师精美的范例展示下,学生就本能地机械生产出一堆模仿的艺术废物来。因此每个美术教师都应该对教学中的材料进行重新认识和实践探索,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塑造优秀的美术作品,在拓展小学美术教学中用“活”材料的同时,也给学生一双发现艺术的眼睛,启发他们对身边的事物重新审视,促使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从而真正走进艺术的殿堂。
一、找寻、用活材料——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材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广泛地发现材料美,巧妙地利用材料美。我们应该时刻提醒学生留心和积累身边的各种美术用材,引导学生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发现身边那些“熟视无睹”的物品也有再用之处。从一堆废纸、一片树叶到一个丢弃的易拉罐,化腐朽为神奇,成就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创造。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带领学生进入材料的宝库。材料一般来自两方面,即: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材料空间,如路边的小石头、花草、树木、鸟的羽毛、植物的种子等等。另外,家家户户都能找到的如空瓶子、空罐头、废报纸之类的废品,从中挑选不带危险性的物品,来进行再创作。老师只要说:“这个材料难道不能做出新奇的东西吗?”这如此简单的提问也会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欲,从而充满信心地进行再创造。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身边的材料,能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再创造,使它具有新的生命力。学生从蛋壳拼贴、布贴到废弃物造型,这些重组材料产生的美感会给学生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境;当泡碎的纸浆粘合起来取代橡皮泥时,学生又能从稍有异趣的捏塑方法和塑品效果上找到新意……
二、体验、感受材料——培养动手能力
材料的特征包括了色彩、形状、质感、光泽、肌理图案等,教师首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材料的特性,对材料形成深刻的感受与理解,然后再启发与自然、生活的多种联系,构思材料最适合表现的事物。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去触摸,感受材料的肌理和质感,培养学生对于体验材料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尝试各种材料带来的新鲜感以及神秘感中感悟艺术,使他们体会到体验材料、合理利用材料创作艺术品时的喜悦。
如在上《纸雕塑》时,学生准备的材料是锡箔纸。将锡箔纸揉捏成一个造型,然后下面再加上一个底座,这样简单的纸雕塑作品就成型了。锡箔纸那种良好的韧性和柔软度使得学生比较容易用各种揉、拧、压等手法,使自己的纸雕塑变得更精致,更富有创意和趣味。由于锡箔纸还非常容易黏贴,所以可以将锡箔纸做成各种小装饰贴在已成型的雕塑上,给雕塑更添光彩。在锡箔纸为学生带来创造乐趣的同时,学生不仅对这种材料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想象、拓展材料——发散艺术思维
美术材料的呈现和生活经验的累积为展开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基础。在创作中,学生能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素材,对材料的形状、特性进行“因材施用”的艺术构思,进行发散性思维,把新颖、奇特的想象表现出来。如在《瓜子的旅程》中,学生把瓜子想象成鱼、鸟、子弹、雨滴,山等;瓜子壳,想象成盾牌、船、勺子、月亮等,进行着“迁想状物”的艺术加工。在《树叶拓印》一课中,染上七彩颜料、描绘美丽图案的树叶被学生“借迹造形”,奇思妙想拓印神秘的星球、调皮的动物、美丽的鸟儿等富有创意的作品。学生凭借着对生活中的材料进行深入想象,创作出了大量丰富多彩、新颖奇特的作品,从而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和培养,发散了他们的艺术思维。
四、折分、重组材料——体验创新快乐
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拆分、重组,比如,我们可以把材料从外到内依次拆开,在拆的时候记下材料的组合方式,思考设计师的用意,提出改进建议等;再从内到外,打破常规方式进行再次组合,提出新的组合建议,让其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创新的快乐和材料重组带来的乐趣。
如在《小小果壳箱》课中,教师就可以将只小型的果壳箱带到课堂。师生共同研究、操作,把果壳箱的各部分拆下来,然后向学生介绍每个部分的用途,造型结构和特点,最后再让学生用各种表现形式设计果壳箱。整个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合作,一起探讨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在重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各个部分的功用并完善设计的意图。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主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发展了学生对实际操作的设计思维能力。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材料。但是我们的目标不是为设计而寻找材料,而是在于培养和拓宽学生的设计思维,用“活”材料。教师应该带给学生一双艺术的眼睛,启发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全新的审视,促使创造思维的形成,提高综合实践的能力,从而真正走进艺术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2]蒋良.美术的教学选择[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
[3]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
【关键词】材料 想象 重组
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我们通过“观看接触——感受体验——创意展示”,使所获得的“心灵手巧”体现在作品中,更体现在对不同材料的独到的发现与独特的处理中。
小学美术有四个学习领域 ,新课标都用不同的方式提到了对于材料的应用,材料不仅提供了学生很大的活动空间,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有了更大的创造性。
但因种种原因,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过于重视材料准备和如何运用材料进行制作,导致小学美术课成了纯粹的“美工课”或“制作课”,而美术作品过于注重“精致”致使不少学生怕上这样的美术课,甚至不喜欢上美术课。同时,在教师精美的范例展示下,学生就本能地机械生产出一堆模仿的艺术废物来。因此每个美术教师都应该对教学中的材料进行重新认识和实践探索,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塑造优秀的美术作品,在拓展小学美术教学中用“活”材料的同时,也给学生一双发现艺术的眼睛,启发他们对身边的事物重新审视,促使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从而真正走进艺术的殿堂。
一、找寻、用活材料——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材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广泛地发现材料美,巧妙地利用材料美。我们应该时刻提醒学生留心和积累身边的各种美术用材,引导学生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发现身边那些“熟视无睹”的物品也有再用之处。从一堆废纸、一片树叶到一个丢弃的易拉罐,化腐朽为神奇,成就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创造。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带领学生进入材料的宝库。材料一般来自两方面,即: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材料空间,如路边的小石头、花草、树木、鸟的羽毛、植物的种子等等。另外,家家户户都能找到的如空瓶子、空罐头、废报纸之类的废品,从中挑选不带危险性的物品,来进行再创作。老师只要说:“这个材料难道不能做出新奇的东西吗?”这如此简单的提问也会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欲,从而充满信心地进行再创造。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身边的材料,能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再创造,使它具有新的生命力。学生从蛋壳拼贴、布贴到废弃物造型,这些重组材料产生的美感会给学生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境;当泡碎的纸浆粘合起来取代橡皮泥时,学生又能从稍有异趣的捏塑方法和塑品效果上找到新意……
二、体验、感受材料——培养动手能力
材料的特征包括了色彩、形状、质感、光泽、肌理图案等,教师首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材料的特性,对材料形成深刻的感受与理解,然后再启发与自然、生活的多种联系,构思材料最适合表现的事物。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去触摸,感受材料的肌理和质感,培养学生对于体验材料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尝试各种材料带来的新鲜感以及神秘感中感悟艺术,使他们体会到体验材料、合理利用材料创作艺术品时的喜悦。
如在上《纸雕塑》时,学生准备的材料是锡箔纸。将锡箔纸揉捏成一个造型,然后下面再加上一个底座,这样简单的纸雕塑作品就成型了。锡箔纸那种良好的韧性和柔软度使得学生比较容易用各种揉、拧、压等手法,使自己的纸雕塑变得更精致,更富有创意和趣味。由于锡箔纸还非常容易黏贴,所以可以将锡箔纸做成各种小装饰贴在已成型的雕塑上,给雕塑更添光彩。在锡箔纸为学生带来创造乐趣的同时,学生不仅对这种材料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想象、拓展材料——发散艺术思维
美术材料的呈现和生活经验的累积为展开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基础。在创作中,学生能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素材,对材料的形状、特性进行“因材施用”的艺术构思,进行发散性思维,把新颖、奇特的想象表现出来。如在《瓜子的旅程》中,学生把瓜子想象成鱼、鸟、子弹、雨滴,山等;瓜子壳,想象成盾牌、船、勺子、月亮等,进行着“迁想状物”的艺术加工。在《树叶拓印》一课中,染上七彩颜料、描绘美丽图案的树叶被学生“借迹造形”,奇思妙想拓印神秘的星球、调皮的动物、美丽的鸟儿等富有创意的作品。学生凭借着对生活中的材料进行深入想象,创作出了大量丰富多彩、新颖奇特的作品,从而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和培养,发散了他们的艺术思维。
四、折分、重组材料——体验创新快乐
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拆分、重组,比如,我们可以把材料从外到内依次拆开,在拆的时候记下材料的组合方式,思考设计师的用意,提出改进建议等;再从内到外,打破常规方式进行再次组合,提出新的组合建议,让其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创新的快乐和材料重组带来的乐趣。
如在《小小果壳箱》课中,教师就可以将只小型的果壳箱带到课堂。师生共同研究、操作,把果壳箱的各部分拆下来,然后向学生介绍每个部分的用途,造型结构和特点,最后再让学生用各种表现形式设计果壳箱。整个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合作,一起探讨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在重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各个部分的功用并完善设计的意图。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主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发展了学生对实际操作的设计思维能力。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材料。但是我们的目标不是为设计而寻找材料,而是在于培养和拓宽学生的设计思维,用“活”材料。教师应该带给学生一双艺术的眼睛,启发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全新的审视,促使创造思维的形成,提高综合实践的能力,从而真正走进艺术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2]蒋良.美术的教学选择[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
[3]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