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于语文课堂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引作用,本文试用叶圣陶教育思想简单阐述其“课文”作品的教学,对于阅读教学进行一点探讨。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教学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当代卓越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在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然指引着语文课堂前进的方向。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2课《荷花》这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该文语言优美、描写逼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多年以来,一直是师生读写的经典范文。
近几年,我主要拜读了《叶圣陶教育文集》及新课改理论文章。在体悟叶老的教育思想的同时,特别关注教材中选入的叶老的文学作品,并努力把二者联系起来揣摩。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荷花》一课,感触颇深,王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使我不由得想到叶老的一些教育思想。
一、“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
叶圣陶先生说:“真诚的作者写一篇文章,决不是使花巧,玩公式,他的功力全在使情意与文字达到个完美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使情意圆融周至,毫无遗憾,而所用文字又恰正传达出那个情意。”叶老表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神韵,我以为在于“冒”字上。一“冒”字“使情意圆融周至”“所用文字又恰正传达出那个情意”。这也是富含精神和意味的教学文眼。王老师抓住“文眼”,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本的肌理。
师:谁嚼出“冒”的味道来了?你觉得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出来。
生1:我觉得比较快地长出来是冒出来,不是很慢地长。
师:迅速地长出来。好,这是你的感觉。
生2:悄悄地钻出来。
师:悄悄地长出来。有点害羞的味道,嗯,这是你嚼出来的味道。
生3: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师:争先恐后地长出来。这一朵急着要长出来,那一朵也急着要长出来,谁也不让谁。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荷花的一种心情,什么心情?
生4:急切的心情。
师:冒是怎样地长?冒是急切地长。
生5:迫不及待的心情。
生6:非常高兴的心情。
生7:非常激动的心情。
生8:欢天喜地的心情。
师:太好了!迫不及待地长,兴高采烈地长,非常激动地长,欢天喜地地长,这就是冒出来呀!你们还有别样的体会吗?
生9:心花怒放地长出来……
师:是啊,同学们,作者不用“长”、不用“伸”、不用“钻”,就用了“冒”这个字眼。为什么?因为,“冒”让我们嚼出了荷花的急切、荷花的激动、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迫不及待、荷花的心花怒放。
在这里,王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带着不同的心情品味“冒”字,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心灵世界。“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叶老的教育思想如此,他的如椽巨笔亦然,而王老师所做正如叶老所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引导中“直指心灵”。
二、“对于所读的书真能了解,在写作方面不会不发生影响的”
一“冒”字赋予荷花以神韵,如何由“冒”来感悟荷花之内涵呢,王老师没有局限于字面意思的理解与扩展,而是精心创设合乎文本的情境,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让学生深深体悟荷花之精神,抒发内心之感慨。
师:(播放课件,随着音乐和画面,教师旁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那么急切,那么激动,那么争先恐后,那么心花怒放。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白荷花们仿佛想说些什么?仿佛又想做些什么?
生:(欣赏摇曳多姿的荷花。)
师: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请写在练习纸上。
生:(音乐响起,学生独立写话。)
师:白荷花们,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做些什么?
生1:(读话)我是一朵美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让前来观看的游人们更早地看到我美丽的面孔。
生2:(读话)我是一朵洁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骄傲地说:“瞧!我长得多美呀!”
生3:(读话)我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穿着洁白美丽的衣裳,穿着碧绿的裙子,在随风飘舞。
……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生只有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才能逐步掌握这个工具,这是学生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身语言的最高境界。王老師到底是教学大家,他的这种借助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策略,真正实践了叶圣陶先生“对于所读的书真能了解,在写作方面不会不发生影响的”教育思想。
“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在王崧舟老师《荷花》教学课堂上得到完美体现,让人叹为观止。“在现代中国做一个人,决不可放弃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每一个机会。”(叶圣陶语)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抓住机会把教学名家的课堂与叶老的教育思想加以研究,是一个优秀教师不断步入课堂的崭新境界,充分领略课程改革无限风光的重要途径。
(本文为江苏省淮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村级小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张爱明,李艳。本文也是2015年金湖县微型课题——《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研究》成果的推广,主持人:李艳。)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教学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当代卓越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在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然指引着语文课堂前进的方向。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2课《荷花》这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该文语言优美、描写逼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多年以来,一直是师生读写的经典范文。
近几年,我主要拜读了《叶圣陶教育文集》及新课改理论文章。在体悟叶老的教育思想的同时,特别关注教材中选入的叶老的文学作品,并努力把二者联系起来揣摩。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荷花》一课,感触颇深,王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使我不由得想到叶老的一些教育思想。
一、“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
叶圣陶先生说:“真诚的作者写一篇文章,决不是使花巧,玩公式,他的功力全在使情意与文字达到个完美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使情意圆融周至,毫无遗憾,而所用文字又恰正传达出那个情意。”叶老表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神韵,我以为在于“冒”字上。一“冒”字“使情意圆融周至”“所用文字又恰正传达出那个情意”。这也是富含精神和意味的教学文眼。王老师抓住“文眼”,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本的肌理。
师:谁嚼出“冒”的味道来了?你觉得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出来。
生1:我觉得比较快地长出来是冒出来,不是很慢地长。
师:迅速地长出来。好,这是你的感觉。
生2:悄悄地钻出来。
师:悄悄地长出来。有点害羞的味道,嗯,这是你嚼出来的味道。
生3: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师:争先恐后地长出来。这一朵急着要长出来,那一朵也急着要长出来,谁也不让谁。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荷花的一种心情,什么心情?
生4:急切的心情。
师:冒是怎样地长?冒是急切地长。
生5:迫不及待的心情。
生6:非常高兴的心情。
生7:非常激动的心情。
生8:欢天喜地的心情。
师:太好了!迫不及待地长,兴高采烈地长,非常激动地长,欢天喜地地长,这就是冒出来呀!你们还有别样的体会吗?
生9:心花怒放地长出来……
师:是啊,同学们,作者不用“长”、不用“伸”、不用“钻”,就用了“冒”这个字眼。为什么?因为,“冒”让我们嚼出了荷花的急切、荷花的激动、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迫不及待、荷花的心花怒放。
在这里,王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带着不同的心情品味“冒”字,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心灵世界。“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叶老的教育思想如此,他的如椽巨笔亦然,而王老师所做正如叶老所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引导中“直指心灵”。
二、“对于所读的书真能了解,在写作方面不会不发生影响的”
一“冒”字赋予荷花以神韵,如何由“冒”来感悟荷花之内涵呢,王老师没有局限于字面意思的理解与扩展,而是精心创设合乎文本的情境,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让学生深深体悟荷花之精神,抒发内心之感慨。
师:(播放课件,随着音乐和画面,教师旁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那么急切,那么激动,那么争先恐后,那么心花怒放。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白荷花们仿佛想说些什么?仿佛又想做些什么?
生:(欣赏摇曳多姿的荷花。)
师: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请写在练习纸上。
生:(音乐响起,学生独立写话。)
师:白荷花们,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做些什么?
生1:(读话)我是一朵美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让前来观看的游人们更早地看到我美丽的面孔。
生2:(读话)我是一朵洁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骄傲地说:“瞧!我长得多美呀!”
生3:(读话)我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穿着洁白美丽的衣裳,穿着碧绿的裙子,在随风飘舞。
……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生只有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才能逐步掌握这个工具,这是学生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身语言的最高境界。王老師到底是教学大家,他的这种借助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策略,真正实践了叶圣陶先生“对于所读的书真能了解,在写作方面不会不发生影响的”教育思想。
“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在王崧舟老师《荷花》教学课堂上得到完美体现,让人叹为观止。“在现代中国做一个人,决不可放弃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每一个机会。”(叶圣陶语)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抓住机会把教学名家的课堂与叶老的教育思想加以研究,是一个优秀教师不断步入课堂的崭新境界,充分领略课程改革无限风光的重要途径。
(本文为江苏省淮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村级小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张爱明,李艳。本文也是2015年金湖县微型课题——《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研究》成果的推广,主持人: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