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提问能提高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提问应该联系实际,应该在学生的已有知识上提出,提问过后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应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课堂效率;联系实际;已有知识;思考时间;主体性
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所以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应考虑这一最近发展区,而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更要体现这一理论,既要考虑学生的已有水平,还要考虑他们的潜在水平。总之,有效提问的目标是更容易带来精确的评价、适当的注意和理解力。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提问的相关策略进行研究,以便提高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提问应该联系实际。初中物理教學一般从实验或生活现象开始,因为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抽象或转化为物理知识或问题,或者说教学中的很多知识、原理、规律等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所以提问也应该符合实际生活。如,在浮力的新课教学中,如何引出浮力这一概念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即在一较深较窄的容器中放一乒乓球,提问:“在不倒置容器的情况下如何拿到乒乓球?”这一问题的初始答案倒置已经被排除,所以学生思维必须朝其他方向进行,一般会有学生想到“倒水”,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往容器中倒水的确乒乓球浮上来了,让学生感性认识到浮上来的乒乓球受到浮力。还可以继续追问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关于浮力的例子等,问题要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可以让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关注学习内容的意义。在有些教学环节中,甚至可以带学生进行户外教学,用实景来带动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更深的思考。如,在教授“认识透镜”这一知识点时,可带领学生到户外阳光下认识透镜的不同特点,以任务单的形式提出4个问题去区分凸凹透镜的不同点,即“辨别形状”“看近处的物体”“望远处的物体”“用透镜能将纸点燃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和任务单,并相互讨论,到了教室后学生进行总结,这样从日常生活中衍生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去探索和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就不需要再死记他们的不同点。
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提问应该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要有层次、有顺序。初中物理课堂的起始问题除了与实际相联系之外,还应该以所传授的课程为基础。苏科版八下物理“走进分子世界”这节内容,有些问题可以在前面第五、六章的基础上提出,如:“我们在第六章中学习了物质在宏观世界中的性质,那在微观世界中它们是怎样的结构呢?”当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后,又可以提出:“在第五章宏观世界中,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那在微观世界中分子是运动的吗?”在这样的类比情况下绝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分子也是运动的。这一问题除了用非常精密的显微镜能真正看到之外,要理解它还是非常抽象的,所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入新课,不但巩固了旧知识,而且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己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或转化处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认识冲突和认知期待,促使学生应用旧(已有)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提问过后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时间应以问题的难易程度和不同的情况来定,并不能一概而论,一般以3~5秒为宜。如在讲到“走进分子世界”中提出“什么因素会影响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这个问题时必须等待较长的时间,老师尽量看到每个学生,让学生知道老师在注意着自己,因为这一问题的确抽象,这种表面看上去的“冷场”甚至可以提醒学生应该像个科学家一样去思考,一旦叫到某个学生回答,其余学生会全部齐刷刷地看向这一学生,并非常迫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若学生回答正确,这一经历会迅速提高他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灵活运用这样的提问方式,会发现越来越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提问应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长久以来,课堂提问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因此学生的回答也很被动,因此在传统的课堂提问中,整个提问过程就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点评”,毫无新意,许多学生都对提问失去了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害怕老师的点评进而会害怕老师的提问,这样的提问不仅没有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而且抑制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也会抑制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季日红.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7(2).
关键词:课堂提问;课堂效率;联系实际;已有知识;思考时间;主体性
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所以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应考虑这一最近发展区,而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更要体现这一理论,既要考虑学生的已有水平,还要考虑他们的潜在水平。总之,有效提问的目标是更容易带来精确的评价、适当的注意和理解力。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提问的相关策略进行研究,以便提高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提问应该联系实际。初中物理教學一般从实验或生活现象开始,因为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抽象或转化为物理知识或问题,或者说教学中的很多知识、原理、规律等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所以提问也应该符合实际生活。如,在浮力的新课教学中,如何引出浮力这一概念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即在一较深较窄的容器中放一乒乓球,提问:“在不倒置容器的情况下如何拿到乒乓球?”这一问题的初始答案倒置已经被排除,所以学生思维必须朝其他方向进行,一般会有学生想到“倒水”,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往容器中倒水的确乒乓球浮上来了,让学生感性认识到浮上来的乒乓球受到浮力。还可以继续追问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关于浮力的例子等,问题要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可以让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关注学习内容的意义。在有些教学环节中,甚至可以带学生进行户外教学,用实景来带动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更深的思考。如,在教授“认识透镜”这一知识点时,可带领学生到户外阳光下认识透镜的不同特点,以任务单的形式提出4个问题去区分凸凹透镜的不同点,即“辨别形状”“看近处的物体”“望远处的物体”“用透镜能将纸点燃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和任务单,并相互讨论,到了教室后学生进行总结,这样从日常生活中衍生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去探索和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就不需要再死记他们的不同点。
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提问应该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要有层次、有顺序。初中物理课堂的起始问题除了与实际相联系之外,还应该以所传授的课程为基础。苏科版八下物理“走进分子世界”这节内容,有些问题可以在前面第五、六章的基础上提出,如:“我们在第六章中学习了物质在宏观世界中的性质,那在微观世界中它们是怎样的结构呢?”当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后,又可以提出:“在第五章宏观世界中,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那在微观世界中分子是运动的吗?”在这样的类比情况下绝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分子也是运动的。这一问题除了用非常精密的显微镜能真正看到之外,要理解它还是非常抽象的,所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入新课,不但巩固了旧知识,而且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己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或转化处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认识冲突和认知期待,促使学生应用旧(已有)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提问过后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时间应以问题的难易程度和不同的情况来定,并不能一概而论,一般以3~5秒为宜。如在讲到“走进分子世界”中提出“什么因素会影响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这个问题时必须等待较长的时间,老师尽量看到每个学生,让学生知道老师在注意着自己,因为这一问题的确抽象,这种表面看上去的“冷场”甚至可以提醒学生应该像个科学家一样去思考,一旦叫到某个学生回答,其余学生会全部齐刷刷地看向这一学生,并非常迫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若学生回答正确,这一经历会迅速提高他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灵活运用这样的提问方式,会发现越来越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提问应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长久以来,课堂提问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因此学生的回答也很被动,因此在传统的课堂提问中,整个提问过程就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点评”,毫无新意,许多学生都对提问失去了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害怕老师的点评进而会害怕老师的提问,这样的提问不仅没有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而且抑制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也会抑制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季日红.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