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交响乐是一种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套曲,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校园文化元素之一,同时也是开展文化育人的有效载体。“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如何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为目标,有机地将校园元素运用于音乐作品的作品创作中,成为了校园原创音乐作品创作实践中值得思考的问题。标题交响乐《京华兴学颂》有机地将校园元素运用于作品创作中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关键词]校园原创音乐;校园文化建设;交响乐创作;京华兴学颂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4-0016-03
交响乐是一种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套曲,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校园文化元素之一,同时也是开展文化育人的有效载体。随着“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如何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为目标,有机地将校园元素运用于音乐作品的作品创作中,成为了校园原创音乐作品创作实践中值得思考的问题。标题交响乐《京华兴学颂》,是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重点支持的项目,作品坚持贴近校园、贴近师生、贴近生活的创作理念,有机地为将校园元素运用于作品创作中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一、题材寓意蕴含校园元素
标题交响乐《京华兴学颂》,从题材选择上紧扣“大学”校园文化元素。作品从主题上来看,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通过音乐的形式描写并记录了40年来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从线索上来看,作品以与改革开放同龄的北京联合大学为缩影,表现“大学人”在北京高等教育从恢复走向繁荣的历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歌颂40年来,北京联大扎根京华大地,坚持办学为民,在兴学强国的道路上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作品以“不负使命,勇于担当;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为思想内涵;以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心路历程为情感主线。从内容上来看,作品共分为四个乐章,一方面反映了一所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强的奋斗历程,另一方面也喻示了学生四年在大学校园中的成长经历。
(一)作品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乐章,“学知的殿堂”,表达改革开放初期,国之亟需,民之所向,建校伊始,师生初入校园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对实现梦想的迫切之情。第二乐章,“青春的誓言”,表达学校初建,条件艰苦,面对一无所有的现状,联大人表现出“不负使命、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在有限的办学条件中培養出一批批的优秀人才。40年来,一代代“联大人”仍不忘当初建校时的誓言,在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第三乐章,“奋进的脚步”,表达40年来北京高校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不断地“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坚持服务北京,办学为民的信念,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第四乐章,“明日的舟舸”,表达北京联合大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踏上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北京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学校秉承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坚定信念,努力为培养更多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奋斗。
(二)作品表现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成长历程
第一乐章,“学知的殿堂”,表现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懵懂与青涩,对大学生活的憧憬。第二乐章,“青春的誓言”,表现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日渐成熟,不负青春时光,逐渐完善对未来的自我规划。第三乐章,“奋进的脚步”,表现大学三年级学生的拼搏与奋进,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踏实走好每一步。第四乐章,“明日的舟舸”,表现大学四年级学生的自信与担当,对即将面临的社会上的种种挑战充满信心,同时表达深厚的师生情谊。
二、结构布局体现校园元素
为了更好地用音乐表达题材内容,作品在四个乐章的结构布局方面,并没有遵照传统的交响乐套曲的乐章结构。第一乐章运用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主部主题是以弦乐音色为主的抒情主题,表达师生入校时内敛的喜悦。副部主题是节奏感较强的欢快主题,表达学子们求知的渴望。展开部运用副部主题材料进行发展。再现部为倒装再现,首先在主部主题调性上再现副部主题,后减缩再现主部主题。引子与尾声首尾呼应。第一乐章在整体结构布局上也形成了拱形结构发展。第二乐章运用回旋曲式结构,A-B-A-C-A。主部主题是欢快轻盈的,表现青春的朝气。插部一是快板,表现青春的活力。插部二是抒情的慢板,与插部一形成对比,表现青春的誓言。第二乐章在速度上形成中—快—中—慢—中。第三乐章运用复三部曲式结构。首部与再现部是进行曲风格的快板,表现前进过程中坚实的脚步。中部是复调式的中板,表现奋进途中的思考。第四乐章运用复三部曲式结构,是对前三个乐章的总结。首部与再现部是抒情的中板。中部延续第三乐章的进行曲风格,是将首部的抒情主题在进行曲风格上的发展,既形成情绪对比,又有材料的呼应。
三、音高材料源自校园元素
(一)主题材料与核心音程
《京华兴学颂》作为一部以校园为题材的交响乐作品,在对主题材料的构思上均以校园为出发点,将校园文化中与师生的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加以提炼。在音高素材方面,运用校园中极其深入人心的课前铃声作为主题材料。
谱例1是校园课前铃声的音高旋律,其中运用自然大调音阶中的一级音、二级音、三级音、五级音作为旋律的主干音级。在四个音级不同的排列组合中,包含大二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六度五种音程。在整部作品的四个乐章不同的主题中,运用不同的核心音程进行发展。
(二)主题的发展
在课前铃声素材中,以两小节为一个乐节,可分为四个乐节。每个乐节分别以三级音、一级音、三级音、五级音作为开始音。第一乐章运用课前铃声素材作为引子,仍延续两小节乐节的模式,每个乐节以二级音作为开始音,从级进上行的大二度音程开始,由两个音递增至四个音,营造出校园的学习氛围(见谱例2)。主部主题在引子材料基础上,发展完整的抒情主题。副部主题运用纯四度、纯五度和大二度作为核心音程发展欢快的主题(见谱例3)。 第二乐章主要运用大二度作为核心音程发展各部分主题,辅以大小三度音程、四五度音程的跳进增加旋律线条的起伏。第三乐章主要运用纯四度作为核心音程发展进行曲风格的首部主题,用连续纯四度跳进表现铿锵有力的脚步。中部主题运用连续跳进的三度音程作为核心音程,表现奋进途中的思考。第四乐章主要运用六度跳进作为核心音程发展各部分主题。其中,首部主题旋律以六度大跳为主,旋律起伏较大,同时增强了情感表达。中部主题开始部分在首部主题开始部分的音高基础上进行节奏变化,转为进行曲风格主题。而后中部主题以级进的二度音程和同音为核心音程进行发展,与首部主题的跳进形成对比,同时与第三乐章主题的四、五度跳进形成对比。
四、音色处理表现校园元素
(一)音色模仿
交响乐是一种无视觉表现的体裁,但通过不同音色的变化可以描绘出每个人心中不同的“画面”。在《京华兴学颂》这部叙事性题材的交响乐作品中,通过音色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管钟在有音高的打击乐器中,是延音较长且音色类似钟声的乐器。整部作品中,首先以管钟独奏的单音旋律开始,模仿校园中的课前铃声,描绘着校园的早晨安静又充满生机,同时营造了校园庄严神圣的氛围,并将管钟音色作为主导音色贯穿整部作品。
第二乐章引子,以一、二提琴和中提琴高音區长音作为背景音色,竖琴十六分音符的流动性织体,间插颤音琴、钟琴、管钟的色彩性点缀,营造出朦胧梦幻般的氛围,描绘青春的梦想。
(二)音色递增
音色的递增是推动音乐高潮的手法之一,是一种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配器手法。第一乐章副部主题运用了音色递增的方式推动主题发展,同时通过音色递增来表现课堂上师生间教与学、问与答的教学形式。主题以弦乐队的跳音断奏和拨弦演奏作为伴奏织体。首先运用圆号单一音色演奏完整的副部主题旋律,表现老师讲述知识和提问的过程。接着由木管组的双簧管独奏和单簧管独奏对答式的主题旋律,表现学生学习和回答问题的过程。最后在纵向上形成铜管组和木管组的混合音色,将副部主题推向高潮,表现师生间的热烈讨论。
(三)模仿性复调的音色处理
卡农是指连续不断的模仿。连续不断的卡农式模仿并不进入终止,而是与开始声部的最初部分衔接起来循环反复下去,形成无终卡农。[1]在第二乐章插部一中,运用了无终卡农的声部逐层进入直至汇集交织,各声部既对立又统一的特点,创作一段三声部的无终卡农来表现青年学子在一起畅谈着青春的梦想,一点点汇聚升华成求学报国的理想。在音色处理上,首先选择融合性最强的弦乐队的音色,将三个相对独立的声部融合在弦乐音色中。紧接着运用木管组乐器的纯音色进行上方纯四度的模进演奏三声部的无终卡农。同时木管组演奏的三声部无终卡农又作为一个整体旋律,与弦乐队的跳音流动织体形成混合音色对比。
结 语
作为一部反映大学主题的标题交响乐,《京华兴学颂》既追求作品可听性和实用性,又充分发挥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功能。作品巧妙地将校园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到音乐之中,并以此阐释了学校的精神品质,彰显北京联合大学兴学报国的梦想,成为了学校的文化名片,向社会各界传递着北京联合大学的育人理念、办学特色和对精神高地的坚守。
注释:
[1]张韵璇.复调音乐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87.
(责任编辑:张洪全)
[关键词]校园原创音乐;校园文化建设;交响乐创作;京华兴学颂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4-0016-03
交响乐是一种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套曲,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校园文化元素之一,同时也是开展文化育人的有效载体。随着“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如何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为目标,有机地将校园元素运用于音乐作品的作品创作中,成为了校园原创音乐作品创作实践中值得思考的问题。标题交响乐《京华兴学颂》,是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重点支持的项目,作品坚持贴近校园、贴近师生、贴近生活的创作理念,有机地为将校园元素运用于作品创作中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一、题材寓意蕴含校园元素
标题交响乐《京华兴学颂》,从题材选择上紧扣“大学”校园文化元素。作品从主题上来看,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通过音乐的形式描写并记录了40年来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从线索上来看,作品以与改革开放同龄的北京联合大学为缩影,表现“大学人”在北京高等教育从恢复走向繁荣的历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歌颂40年来,北京联大扎根京华大地,坚持办学为民,在兴学强国的道路上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作品以“不负使命,勇于担当;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为思想内涵;以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心路历程为情感主线。从内容上来看,作品共分为四个乐章,一方面反映了一所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强的奋斗历程,另一方面也喻示了学生四年在大学校园中的成长经历。
(一)作品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乐章,“学知的殿堂”,表达改革开放初期,国之亟需,民之所向,建校伊始,师生初入校园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对实现梦想的迫切之情。第二乐章,“青春的誓言”,表达学校初建,条件艰苦,面对一无所有的现状,联大人表现出“不负使命、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在有限的办学条件中培養出一批批的优秀人才。40年来,一代代“联大人”仍不忘当初建校时的誓言,在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第三乐章,“奋进的脚步”,表达40年来北京高校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不断地“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坚持服务北京,办学为民的信念,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第四乐章,“明日的舟舸”,表达北京联合大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踏上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北京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学校秉承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坚定信念,努力为培养更多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奋斗。
(二)作品表现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成长历程
第一乐章,“学知的殿堂”,表现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懵懂与青涩,对大学生活的憧憬。第二乐章,“青春的誓言”,表现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日渐成熟,不负青春时光,逐渐完善对未来的自我规划。第三乐章,“奋进的脚步”,表现大学三年级学生的拼搏与奋进,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踏实走好每一步。第四乐章,“明日的舟舸”,表现大学四年级学生的自信与担当,对即将面临的社会上的种种挑战充满信心,同时表达深厚的师生情谊。
二、结构布局体现校园元素
为了更好地用音乐表达题材内容,作品在四个乐章的结构布局方面,并没有遵照传统的交响乐套曲的乐章结构。第一乐章运用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主部主题是以弦乐音色为主的抒情主题,表达师生入校时内敛的喜悦。副部主题是节奏感较强的欢快主题,表达学子们求知的渴望。展开部运用副部主题材料进行发展。再现部为倒装再现,首先在主部主题调性上再现副部主题,后减缩再现主部主题。引子与尾声首尾呼应。第一乐章在整体结构布局上也形成了拱形结构发展。第二乐章运用回旋曲式结构,A-B-A-C-A。主部主题是欢快轻盈的,表现青春的朝气。插部一是快板,表现青春的活力。插部二是抒情的慢板,与插部一形成对比,表现青春的誓言。第二乐章在速度上形成中—快—中—慢—中。第三乐章运用复三部曲式结构。首部与再现部是进行曲风格的快板,表现前进过程中坚实的脚步。中部是复调式的中板,表现奋进途中的思考。第四乐章运用复三部曲式结构,是对前三个乐章的总结。首部与再现部是抒情的中板。中部延续第三乐章的进行曲风格,是将首部的抒情主题在进行曲风格上的发展,既形成情绪对比,又有材料的呼应。
三、音高材料源自校园元素
(一)主题材料与核心音程
《京华兴学颂》作为一部以校园为题材的交响乐作品,在对主题材料的构思上均以校园为出发点,将校园文化中与师生的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加以提炼。在音高素材方面,运用校园中极其深入人心的课前铃声作为主题材料。
谱例1是校园课前铃声的音高旋律,其中运用自然大调音阶中的一级音、二级音、三级音、五级音作为旋律的主干音级。在四个音级不同的排列组合中,包含大二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六度五种音程。在整部作品的四个乐章不同的主题中,运用不同的核心音程进行发展。
(二)主题的发展
在课前铃声素材中,以两小节为一个乐节,可分为四个乐节。每个乐节分别以三级音、一级音、三级音、五级音作为开始音。第一乐章运用课前铃声素材作为引子,仍延续两小节乐节的模式,每个乐节以二级音作为开始音,从级进上行的大二度音程开始,由两个音递增至四个音,营造出校园的学习氛围(见谱例2)。主部主题在引子材料基础上,发展完整的抒情主题。副部主题运用纯四度、纯五度和大二度作为核心音程发展欢快的主题(见谱例3)。 第二乐章主要运用大二度作为核心音程发展各部分主题,辅以大小三度音程、四五度音程的跳进增加旋律线条的起伏。第三乐章主要运用纯四度作为核心音程发展进行曲风格的首部主题,用连续纯四度跳进表现铿锵有力的脚步。中部主题运用连续跳进的三度音程作为核心音程,表现奋进途中的思考。第四乐章主要运用六度跳进作为核心音程发展各部分主题。其中,首部主题旋律以六度大跳为主,旋律起伏较大,同时增强了情感表达。中部主题开始部分在首部主题开始部分的音高基础上进行节奏变化,转为进行曲风格主题。而后中部主题以级进的二度音程和同音为核心音程进行发展,与首部主题的跳进形成对比,同时与第三乐章主题的四、五度跳进形成对比。
四、音色处理表现校园元素
(一)音色模仿
交响乐是一种无视觉表现的体裁,但通过不同音色的变化可以描绘出每个人心中不同的“画面”。在《京华兴学颂》这部叙事性题材的交响乐作品中,通过音色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管钟在有音高的打击乐器中,是延音较长且音色类似钟声的乐器。整部作品中,首先以管钟独奏的单音旋律开始,模仿校园中的课前铃声,描绘着校园的早晨安静又充满生机,同时营造了校园庄严神圣的氛围,并将管钟音色作为主导音色贯穿整部作品。
第二乐章引子,以一、二提琴和中提琴高音區长音作为背景音色,竖琴十六分音符的流动性织体,间插颤音琴、钟琴、管钟的色彩性点缀,营造出朦胧梦幻般的氛围,描绘青春的梦想。
(二)音色递增
音色的递增是推动音乐高潮的手法之一,是一种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配器手法。第一乐章副部主题运用了音色递增的方式推动主题发展,同时通过音色递增来表现课堂上师生间教与学、问与答的教学形式。主题以弦乐队的跳音断奏和拨弦演奏作为伴奏织体。首先运用圆号单一音色演奏完整的副部主题旋律,表现老师讲述知识和提问的过程。接着由木管组的双簧管独奏和单簧管独奏对答式的主题旋律,表现学生学习和回答问题的过程。最后在纵向上形成铜管组和木管组的混合音色,将副部主题推向高潮,表现师生间的热烈讨论。
(三)模仿性复调的音色处理
卡农是指连续不断的模仿。连续不断的卡农式模仿并不进入终止,而是与开始声部的最初部分衔接起来循环反复下去,形成无终卡农。[1]在第二乐章插部一中,运用了无终卡农的声部逐层进入直至汇集交织,各声部既对立又统一的特点,创作一段三声部的无终卡农来表现青年学子在一起畅谈着青春的梦想,一点点汇聚升华成求学报国的理想。在音色处理上,首先选择融合性最强的弦乐队的音色,将三个相对独立的声部融合在弦乐音色中。紧接着运用木管组乐器的纯音色进行上方纯四度的模进演奏三声部的无终卡农。同时木管组演奏的三声部无终卡农又作为一个整体旋律,与弦乐队的跳音流动织体形成混合音色对比。
结 语
作为一部反映大学主题的标题交响乐,《京华兴学颂》既追求作品可听性和实用性,又充分发挥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功能。作品巧妙地将校园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到音乐之中,并以此阐释了学校的精神品质,彰显北京联合大学兴学报国的梦想,成为了学校的文化名片,向社会各界传递着北京联合大学的育人理念、办学特色和对精神高地的坚守。
注释:
[1]张韵璇.复调音乐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87.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