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发展幼儿想象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weia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幼儿想象力的源泉,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创造发明的基础。有了大胆创想,科学才不断发展,有了丰富想象,时代才不断前进。
  一、拓宽视野,丰富幼儿想象力
  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形成过程,然而新形象的产生是在过去已有记忆表象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也就是说,想象的内容是否新颖,想象发展水平如何,取决于原有记忆表象是否丰富,而原有表象丰富与否又取决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多少。因此,知识和经验积累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实际工作中,要指导孩子感知客观世界,使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多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模仿、去观察,通过参观、旅游等活动开阔幼儿视野,积累感性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增加表象内容,为幼儿想象增加素材。
  二、游戏活动,有效发展幼儿想象力
  游戏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爱好,不管在家里或学校,只要有同伴,他们就玩起来,互相追赶、藏猫猫等。很多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总是担心他们的安危,跑怕摔倒、藏怕磕碰,跳也怕爬也怕,总是试图让孩子按着固定模式活动,无需让孩子開动脑筋,这样孩子的行动变得机械性。久而久之,习惯一旦养成,潜在的能力便失去发挥机会,从而毁坏孩子身上萌生出来的兴趣之芽。
  游戏中要鼓励幼儿各抒己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不应过多干涉孩子的玩耍方式与逻辑思维(涉及安全与道德品质的除外),引导幼儿设想和体验一物多玩、一物多变,激发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如玩球游戏中,我问:我们应该怎么玩球,多数幼儿马上说出“拍球”、“转球”、“踢球”等,继续问:“除了这些,还可以怎么玩?”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幼儿的兴趣逐渐提高,很快提出其他玩法。游戏不仅让孩子感到快乐,还可以为孩子提供想象空间,让孩子在玩中展开想象力。例如大班游戏“小猴子运西瓜”,西瓜是用球代替的,游戏规则是把球从起点运到终点,在这个过程中双手不能碰球,幼儿根据规则,大胆想象,最后想出了许多办法:有的用双腿夹住球蹦蹦跳将球运到终点;有的两个小朋友背靠背把球夹在中间像螃蟹一样把球运到终点;有的两个小朋友胸对胸把球夹在中间像螃蟹一样把球运到终点等。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想,游戏在给幼儿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拓宽了幼儿的眼界,发展了幼儿的智力,开阔了幼儿的思路。他们以想象代替现实,以模仿创造“社会生活”,孩子的想象力在游戏中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三、语言活动,科学发展幼儿想象力
  首先,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活动。想象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需要经过分析综合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和语言思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通过言语,幼儿得到间接知识,丰富想象内容,幼儿能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想象。教学活动中,学习故事、诗歌等可以丰富幼儿的再造性想象,激发幼儿广泛的联想。如学习故事《小鼹鼠要回家》时,小鼹鼠克拉在外面蹦蹦跳跳地玩,迷路了,怎么办呢?教师可以通过诱导启发式的提问,开拓幼儿的想象,幼儿会争先恐后地为小鼹鼠想办法,有的说小鼹鼠可以找警察叔叔;有的说小鼹鼠可以拨打110;有的则说搭辆出租车吧;有的则说雷锋叔叔就爱送迷路的孩子回家……幼儿各抒己见,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想象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提供玩具,促进幼儿想象力
  玩具为幼儿的想象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能引起大脑皮层旧的暂时联系的复活和接通,使想象处于积极状态。玩具容易再现过去的经验,使幼儿触景生情,展开各种联想,启发幼儿创造,促使幼儿想象,有时幼儿可以长时间沉湎于自己的玩具想象中。
  如幼儿抱着布娃娃做游戏时,会把自己想象成“爸爸或者妈妈”,还会自言自语“娃娃不哭,妈妈抱抱,娃娃睡觉”等,这些有趣的游戏能活跃幼儿的想象,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在幼儿园除了上课做游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玩玩具。如今为了开发幼儿智力,大多数幼儿园的玩具设备都很齐全,看似简单的玩具在小朋友的手中玩出让我们很难想象的东西。如积木,他们能变换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大卡车、飞机、停车场、高楼、学校等;雪花片,他们能玩出各式各样的花样:大圆盘、花盆、宝剑等。在一次玩具“大比拼”活动中,我让小朋友自选最喜欢的玩具拼拼摆摆,五人一组,结果让我眼前一亮:有一组用七巧板拼出了人物站立的各种姿势;有一组用积木拼出了各种交通工具;有一组用几何图形拼出了各种动物造型等。利用玩具拼拼摆摆可以发挥幼儿想象力,有助于开发幼儿对生活的创造设计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
  五、引导实践,发展幼儿想象力
  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作画自由,无所顾忌,随意夸张,对世界充满新鲜感,什么都想知道,他们好奇好动的特征大都反映在玩上,在玩中增长知识,在玩中求乐。了解这一心理特征,教师辅导时就应该从玩开始,玩是美术启蒙教育的第一步,如小班的玩色活动就特别受孩子们喜爱。教师辅导画画时,应打破常规,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顺应童心,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判断能力,为其创造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尊重天性,顺其自然,潜移默化地引导。想象是创造的前奏,不会想象就不会创造。对此,教师要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相结合,集绘画、诗歌、舞蹈、音乐、游戏于一体,积极引导,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张扬的个性,启发幼儿大胆落笔,创作与同伴不一样的作品。只有在自由自在的创作过程中,幼儿才会画出智慧的火花,才会更好地发挥想象、创造潜能。多鼓励和提倡儿童大胆地画,无论是想象画、写生画、创作画,还是自由画,都应让儿童亲自体会一下、实践一下,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儿童的天赋才能得到发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性才能得到较大程度挖掘,儿童的聪明才干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其他文献
摘 要: 农村幼儿开展双性化角色教育非常重要,当前农村幼儿园在这一方面属于短板,过于偏向女性化性格角色教育,需要切实加以转变。广大幼儿教师要转变思维,在活动和教育、生活中强化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并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教育引导和培养好幼儿。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双性化性别教育 农村教育  在农村学前教育工作中,教师面对的对象大多为留守儿童,平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等方面受家庭
摘 要: 幼儿美术教育一直以来备受老师、家长关注,美术是美的化身,我们希望孩子通过美术感知世界,体会生活的美,提升绘画能力与水平。然而事与愿违,实际的幼儿美术教育并不尽如人意,其中包括幼儿学习兴趣、感知生活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加强指导,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美术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激发兴趣 美术能力  一、创设和谐环境,激发美术兴趣  “兴趣是最
摘 要: 师幼互动具有教育性、交互性和连续性、网络性、组织化和非正式化相结合、非一一对应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为在音乐活动教学中实现师幼有效互动,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幼儿,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重视发挥幼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本文从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提出互动建议,期望师幼双方都得到积极的、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音乐活动 师幼互动 有效学习  一、音乐活动中
提到游戏,幼儿教师自然会想到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等一些带有一定规则、具有明确目的的游戏。事实上,《纲要》倡导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包含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的游戏,引申开则为“一日生活皆游戏”。  教师对幼兒活动水平要有敏锐观察力,具有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具有灵活的教育活动组织应变能力,具有带领幼儿活动走向价值化的引导能力等。如我园实施的表演课程,幼儿通过自主表演游戏,学会与同伴合作设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其发生率为9.4%,在孕产妇死亡原因中占第二位,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仍未阐明。人类白细胞抗原G(h
新课改以后,人教版关于兴奋的传导讲得仍然很简单,学生学习时有些问题不是很清楚,在做题时就会遇到困难。比如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钠离子、钾离子运输方式等类型的题。兴奋的传导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对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课本中是以小字形式这样描述的: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
摘 要: 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美术教育中,美术知识、技能只是促使幼儿发展的手段或工具,只有把美术作为幼儿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美术教学 创造性  美术活动是一项创造性活动,是指在美术领域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自主学
摘 要: 港口航运业是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分析了航运业系统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外先进节能经验,从政策法规、管理制度、标准规范、技术研发及保障措施的完善和改进等方面对我国营运船舶节能减排途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航运业 节能减排 低碳发展  引言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