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国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了历史性进步。伴随这一历史时刻的是出现了许多表现脱贫攻坚的文学作品。其中又以报告文学最为突出。与众多的报告文学作品不同,王国平《一片叶子的重量》显现出特别的风貌。这部以浙江黄杜村发展安吉白茶产业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不仅讲述了黄杜村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发展白茶产业走上富裕之路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还表现了黄杜村人在自己富起来后又帮助其他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的努力,彰显了以黄杜村民为代表的中国农民浓郁的家国情怀与广阔胸襟。他们不仅改变了自身的面貌,还伸出手帮助别人摆脱贫困,谱写了共同富裕、走向小康的时代主旋律。在此基础之上,《一片叶子的重量》还表现了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对贫困地区的支持,以及由此引发的巨大变化。作品从单一的“点”生发开来,演化为中国社会的生动缩影,使我们更加具体地感受到了蕴藏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的无限活力与无穷的创造力。
今天,我们都知道安吉白茶。但很少有人了解这一茶种的源起和发展过程。我曾在安吉的余村参观,了解了余村人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粗放式发展,到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经济效益,又取得了非常突出的社会生态效益的集约式发展的艰难转变。这种转变的关键举措就是大力发展白茶产业。这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基础。那次参观也享受了王国平在书中写到的,人们把白茶泡在玻璃杯中,让客人带上边走边欣赏白茶韵味的“待遇”。但是,却不知道,在距余村35公里开外的安吉县黄杜村,才是白茶产业的发源地。
作者没有把眼光局限在“当下”,而是向前、向后延展。在他的叙述中,不断地介入了白茶的前世,以印证白茶的今生,使作品具有了某种历史文化意味。他告诉我们,至少在宋时,白茶已经被人们看重。《北苑拾遗》中曾有“官园中有白茶五六株”的记载。《东溪试茶录》中记有“白茶叶,民间大重”。这似乎说明,宋时不论民间还是官家,都很看重白茶。那位在艺术上颇有建树的宋徽宗赵佶就著有《大观茶论》。其中写道:“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崖林间偶然生出,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銙而已。”这就是说,白茶与其他茶叶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生长地,是在山崖之中,且不是大规模的生长。但是,白茶的品质却非常好,“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但是,一直以来白茶并没有得到规模化的发展。其最大的原因应该是这种茶树生长地特殊,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比较严苛,人力难以大规模种植。直至20世纪80年代,人们所见之白茶树也只有仅存的一株。这株白茶树被人们称为“白茶祖”。世事沧桑,时光更替,这株白茶树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仍然遗世而独立,似乎是大自然为我们预留的一线茶脉。尽管这时的白茶似乎与黄杜村还没有发生联系,但黄杜恰恰是在新的历史机遇中使白茶产业获得新生的沃土。
作者的叙述重点并没有执意于历史,而是更关注现实——黄杜村因白茶而由贫至富的过程。事情的转机在上世纪80年代之初。有关部门成立了一个“浙北地区当地茶树品种选育课题组”,负责对湖州一带的茶树品种资源进行摸排、培育。“白茶祖”就在这时进入人们的视野。农艺师刘益民与黄杜村的盛振乾等人组成的课题组在这株古茶树上进行扦插繁育,取得了成功,并逐渐摸索形成了白茶繁育、种植、制作的系列规范。1987年,他们开始在黄杜村大面积种植白茶,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之后,白茶的种植不断扩展,受到了当地的重视,被列入发展规划。至2020年,安吉县已有17万亩白茶基地。白茶成为安吉的形象代表。说白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安吉。说安吉,肯定会说到白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黄杜。
曾经的黄杜并不是一个富裕的村子,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小伙子找不到媳妇,姑娘不愿嫁进来。村里尘土飞扬,道路泥泞,外债无法偿还。干部没有威信,有点办法的人都到外地打工谋生,可谓“村没有村的样子”。但是,黄杜人的原初性格中就有一股韧劲,甚至是狠劲。他们精致、勤劳,甚至唯美、肯干。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机遇,一种能够走向富裕的理念,一支能够带领大家实干的领头队伍。王国平比较集中地介绍了时任黄杜村党支部书记盛阿林与溪龙乡党委书记叶海珍带领大家发展白茶产业的努力。1990年,盛阿林担任黄杜村党支部书记,决心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他与村民一起建水库、修公路、找贷款,黄杜的面貌发生了改变,人心渐渐凝聚起来。而白茶似乎也到了一个需要快速发展的时刻。盛振乾的茶厂经过几年的摸索,急需扩大生产,对黄杜周边的村子产生了突出的示范效应。而在这时,叶海珍来到了溪龙乡任职。他们踏实苦干,具有战略眼光,一心做村民的“劳力”。在他们的带领下,黄杜及其周边的白茶产业终于不断地发展起来。从试点示范,到技术培训,到建设白茶基地与科研机构联手合作,到叫响“安吉白茶”品牌,帮助茶农解决各种生产中遇到的诸如用电、销售、用工等一系列问题。用叶海珍的话来说,就是“政府拉着茶农的手”,终于使“安吉白茶”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产业。
富起来后怎么办?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对于黄杜村民来说,却并不简单。他们并不满足于自己富,还要考虑如何用好自己的优势帮助别人富。这是《一片葉子的重量》最具价值的地方,是最能够体现中国农民胸怀、境界的地方,也是作家在生活中发现的最具思想深度与时代品格的地方。就《一片叶子的重量》而言,黄杜人在党的政策激励下发展白茶产业脱贫致富,仅仅是时代旋律的上半曲。他们还要演奏好更为精彩的下半曲——帮助其他贫困地区的农民兄弟摘掉穷帽子。黄杜人总结自己日子好了的原因,一是老天爷赏口茶叶饭吃,这块土地适合种茶叶;二是老百姓有一股拼劲,舍得下力气;三是总有人在前面干,总有单位随时随地地推一把、扶一下;更重要的是党的领导与扶持。是党委政府各级部门手把手牵着往前走的。现任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认为,我们富裕了,就应该“感恩”——为全国脱贫攻坚“搭把手”,做些事。他与大家商量,要向贫困地区捐献白茶苗,帮助那些地区的乡亲们尽快富起来。他们发动党员带头捐苗,无偿支援兄弟省市的贫困地区,不仅要送茶苗,还要送茶经、送技术、送信心,帮助受捐地把白茶产业发展起来。在茶事最繁忙的时刻,他们到受捐地帮助当地的村民种植、护理、采摘、加工、销售。
由一个村发起的“黄杜行动”几乎变成了一种全社会的行动——支援贫困地区,为他们解决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安吉县开展了“我为扶贫出把力”捐款活动,浙江省茶叶集团承诺负责后期加工、销售与品牌运作,宁波市镇海区投入帮扶资金用于茶园的管护,公安部捐赠无人机等等。而这些受捐地区的发展也逐步呈现出新的气象。白茶产业,民宿,文化旅游,养殖业等特色农作物产业都得到了发展。曾经的贫困正在远离大山深处的土地。这样的结果已经完全出乎黄杜人的想象。他们没有料到,一片叶子不仅富裕了一方百姓,发展了一个产业,而且带动了一种事业——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社会风尚。一千多年前的“非人力所可致”变成了“人力所可致”。这并不是白茶发生了变化,而是人与他们所处的时代发生了变化。
尽管黄杜只是中国版图中一个小小的村落,但作家为我们讲述的“黄杜故事”却折射出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向贫困宣战,终于战胜贫困、走向复兴。这是来自那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发自内心的真实意愿与磅礴力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黄杜行动”是鲜活感人的中国行动,“黄杜故事”是真实生动的中国故事。
(作者系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