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牢固,国家才可能安宁。
自先秦以降,古人认为,“国之存亡,天也”,君主“受天之命”治理国家,故称为“天子”。这既代表古人对国家起源的朴素理解,同时也有为政权蒙上神秘色彩的意图。但随着历史演进,统治者越来越认识到人民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贯穿古代、影响至今的民本思想,乃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尚书》中的这句话,就是民本思想的最早体现。
现代民主思想同样建立在以人民为根本的基础上。只有人民为根本,才引申出爱民、为民、乐民。这既是古代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共通之处,也是我们今天仍要从中汲取养分、借鉴得失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尚书》中的这句话常用于强调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根本作用。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周易·革卦》
商汤讨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革命,顺应天意,契合民心。
《周易》中的这句话,解释了商汤讨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为什么具有合法性。商汤、周武王分别是夏朝、商朝的臣下,以下犯上原属大逆不道,但因为他们顺应天意、契合民心,所以是正义的;反之,夏桀、商纣王悖逆天意、荼毒人民,因此失去天下理所当然。
这句话与我们今天所说“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道理上是一样的,常用来警醒我们,只有坚持民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获得人民支持,才能真正巩固执政根基。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对众人都厌恶的人或事,仍必须详细审察后,方能决定自己是否也厌恶;同样对众人都喜欢的,也必须详细审察后,方能决定自己是否也喜欢。
孔子这句话,说的是分析民意的问题。民主,简单地理解,就是多数人做主。但对民意的尊重却不等于简单的民意叠加或者谁人多谁说了算,因为特定情境下,公众情绪可能出现盲目、偏激等非理性特征,从而产生“民意失真”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听取民意后,还要认真分析、仔细研判,才能做出正确选择。所以古人又说,“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这也是孔子在面对“众恶”“众好”的情形下,仍然坚持“察”的原因。还有一次,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回答:“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种不盲目轻信多数、谨慎抉择的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准确分析、理解、把握民意,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这句话常用来强调在重视民意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分析,以做出正确决策。
所贵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
——《尹文子·大道上》
圣人治理国家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他能够通过自己的才能独自治理国家,而在于他能够集合众人的智慧与民众共同治理国家。
中国古代推崇讲究仁政、德政的圣人政治。不过,一个人的能量终归有限,即便再贤明的圣人,如果仅以个人力量治国,终归无法做到十全十美。明智的执政者,会在决策时引入民主的因素,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群体的智慧弥补个人的不足。这就是战国时代著名哲学家尹文子所推许的“与众共治”。
我党在长期的执政历程中,始终重视与社会各阶层的有识之士精诚合作,为民族大业共同奋斗。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决策方面,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学者意见并使之制度化,从而帮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水平。这句话常用来说明治理国家要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做到群策群力。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君主就像船,百姓就像水。水能够承载船,也能够使船倾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经由魏徵向唐太宗进言而广为流传,而它最早出自《荀子》。《荀子》中的这句话,一方面继承了“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中对王朝轮替、易姓改号的诠释,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句中排除了“天”的因素,而将“庶人”即百姓放在独一无二的位置。
千百年来,人们其实一直都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但是,道理虽然看得透,能不能遵从却是另一回事。因为水的力量往往蕴藏在平静之中,平常人们看到的只是水的平静,却往往忽视了水的力量。而待到水波不宁、狂风骤来,却已为时过晚、不可弥补。百姓的力量最可敬,也最可畏,这正是这一句简单话语所蕴涵的深邃意义。这句话强调了要重视百姓在国家的重要地位。
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国家以人民为根本,国家强盛取决于民力,国家财富来自于人民。民富而国弱,或者民贫而国强,从古至今从未有过。
民本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着充实的内容。这句话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陆逊向孙权所进的谏言。当时有人向孙权建议推行一些变革政策,孙权征求陆逊的意见,陆逊随即以这番话对答,进而指出:国家政策如果不能让百姓受益,而只是为了驱使百姓效力,万万难行。如今最重要的是安抚赈济百姓,等国家财力稍有丰裕,再考虑其他事情。
陆逊这番话,不仅强调了国与民的辩证关系,即民富方能国强,人民困苦,国家何能安宁强大?在我们今天看来,更重要的,无论是古代民本思想还是现代民主理念,说到底都是手段而非目的,一切政策最终要以民众利益为旨归,特别是如果打着强盛国家旗号却行牺牲人民福祉之事,无疑就是本末倒置、南辕北辙了。这句话常用来强调人民是国家的强大基础和保障。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明末清初·黄宗羲《宋元学案》引宋代张载语
为天下建立一种精神价值评价标准,为人民找到生命的意义,为从前的圣贤继承他们已经断绝的学术传承,为千秋万代开拓太平基业。
这句话是我国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名言,充分体现了儒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张载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有高远的追求,把继承先贤遗业、引导人民和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职责,最终实现万世太平的美好世界。这一宏大理想被提出后,历代仁人志士都在为实现它而努力。
粗看起来,这句话是说儒者要为天地安排“心”,为人民确立“命”,似乎有把东西强加给人民的嫌疑;实则我国很早就有“为民请命”的思想,儒者“为生民立命”,其实就是以自己作为沟通人民与“天道”的桥梁,使人民以此获得精神的归宿与寄托。这一理念,具有为民做主的理念。这句话现在通常用来表达实现远大抱负的愿望。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清·魏源《古微堂·治篇》
履:鞋。
鞋子不必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它适合自己的脚;治国的方法不必都是一样的,只要它能有利于人民。
清末时期,社会危机突出,备受列强欺侮,魏源作为开明官员的代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发展壮大自己。与此同时,他还提出对于西方的事物要辩证地看待和学习,不能全盘照抄,而是要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学以致用,经世济民。
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民主还存在一些误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主的形式是多样的,西方的模式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在中国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是人民的选择。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道路,切实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让民主成为富强的助推器。这句话常用于表达民主的真谛。
(选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实用手册》,中华书局出版)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牢固,国家才可能安宁。
自先秦以降,古人认为,“国之存亡,天也”,君主“受天之命”治理国家,故称为“天子”。这既代表古人对国家起源的朴素理解,同时也有为政权蒙上神秘色彩的意图。但随着历史演进,统治者越来越认识到人民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贯穿古代、影响至今的民本思想,乃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尚书》中的这句话,就是民本思想的最早体现。
现代民主思想同样建立在以人民为根本的基础上。只有人民为根本,才引申出爱民、为民、乐民。这既是古代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共通之处,也是我们今天仍要从中汲取养分、借鉴得失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尚书》中的这句话常用于强调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根本作用。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周易·革卦》
商汤讨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革命,顺应天意,契合民心。
《周易》中的这句话,解释了商汤讨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为什么具有合法性。商汤、周武王分别是夏朝、商朝的臣下,以下犯上原属大逆不道,但因为他们顺应天意、契合民心,所以是正义的;反之,夏桀、商纣王悖逆天意、荼毒人民,因此失去天下理所当然。
这句话与我们今天所说“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道理上是一样的,常用来警醒我们,只有坚持民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获得人民支持,才能真正巩固执政根基。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对众人都厌恶的人或事,仍必须详细审察后,方能决定自己是否也厌恶;同样对众人都喜欢的,也必须详细审察后,方能决定自己是否也喜欢。
孔子这句话,说的是分析民意的问题。民主,简单地理解,就是多数人做主。但对民意的尊重却不等于简单的民意叠加或者谁人多谁说了算,因为特定情境下,公众情绪可能出现盲目、偏激等非理性特征,从而产生“民意失真”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听取民意后,还要认真分析、仔细研判,才能做出正确选择。所以古人又说,“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这也是孔子在面对“众恶”“众好”的情形下,仍然坚持“察”的原因。还有一次,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回答:“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种不盲目轻信多数、谨慎抉择的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准确分析、理解、把握民意,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这句话常用来强调在重视民意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分析,以做出正确决策。
所贵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
——《尹文子·大道上》
圣人治理国家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他能够通过自己的才能独自治理国家,而在于他能够集合众人的智慧与民众共同治理国家。
中国古代推崇讲究仁政、德政的圣人政治。不过,一个人的能量终归有限,即便再贤明的圣人,如果仅以个人力量治国,终归无法做到十全十美。明智的执政者,会在决策时引入民主的因素,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群体的智慧弥补个人的不足。这就是战国时代著名哲学家尹文子所推许的“与众共治”。
我党在长期的执政历程中,始终重视与社会各阶层的有识之士精诚合作,为民族大业共同奋斗。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决策方面,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学者意见并使之制度化,从而帮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水平。这句话常用来说明治理国家要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做到群策群力。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君主就像船,百姓就像水。水能够承载船,也能够使船倾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经由魏徵向唐太宗进言而广为流传,而它最早出自《荀子》。《荀子》中的这句话,一方面继承了“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中对王朝轮替、易姓改号的诠释,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句中排除了“天”的因素,而将“庶人”即百姓放在独一无二的位置。
千百年来,人们其实一直都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但是,道理虽然看得透,能不能遵从却是另一回事。因为水的力量往往蕴藏在平静之中,平常人们看到的只是水的平静,却往往忽视了水的力量。而待到水波不宁、狂风骤来,却已为时过晚、不可弥补。百姓的力量最可敬,也最可畏,这正是这一句简单话语所蕴涵的深邃意义。这句话强调了要重视百姓在国家的重要地位。
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国家以人民为根本,国家强盛取决于民力,国家财富来自于人民。民富而国弱,或者民贫而国强,从古至今从未有过。
民本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着充实的内容。这句话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陆逊向孙权所进的谏言。当时有人向孙权建议推行一些变革政策,孙权征求陆逊的意见,陆逊随即以这番话对答,进而指出:国家政策如果不能让百姓受益,而只是为了驱使百姓效力,万万难行。如今最重要的是安抚赈济百姓,等国家财力稍有丰裕,再考虑其他事情。
陆逊这番话,不仅强调了国与民的辩证关系,即民富方能国强,人民困苦,国家何能安宁强大?在我们今天看来,更重要的,无论是古代民本思想还是现代民主理念,说到底都是手段而非目的,一切政策最终要以民众利益为旨归,特别是如果打着强盛国家旗号却行牺牲人民福祉之事,无疑就是本末倒置、南辕北辙了。这句话常用来强调人民是国家的强大基础和保障。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明末清初·黄宗羲《宋元学案》引宋代张载语
为天下建立一种精神价值评价标准,为人民找到生命的意义,为从前的圣贤继承他们已经断绝的学术传承,为千秋万代开拓太平基业。
这句话是我国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名言,充分体现了儒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张载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有高远的追求,把继承先贤遗业、引导人民和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职责,最终实现万世太平的美好世界。这一宏大理想被提出后,历代仁人志士都在为实现它而努力。
粗看起来,这句话是说儒者要为天地安排“心”,为人民确立“命”,似乎有把东西强加给人民的嫌疑;实则我国很早就有“为民请命”的思想,儒者“为生民立命”,其实就是以自己作为沟通人民与“天道”的桥梁,使人民以此获得精神的归宿与寄托。这一理念,具有为民做主的理念。这句话现在通常用来表达实现远大抱负的愿望。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清·魏源《古微堂·治篇》
履:鞋。
鞋子不必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它适合自己的脚;治国的方法不必都是一样的,只要它能有利于人民。
清末时期,社会危机突出,备受列强欺侮,魏源作为开明官员的代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发展壮大自己。与此同时,他还提出对于西方的事物要辩证地看待和学习,不能全盘照抄,而是要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学以致用,经世济民。
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民主还存在一些误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主的形式是多样的,西方的模式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在中国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是人民的选择。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道路,切实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让民主成为富强的助推器。这句话常用于表达民主的真谛。
(选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实用手册》,中华书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