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对人们的健康状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体育锻炼在人们改善健康状况,健康意识增强,提高生活质量,防治文明病,促进全民健身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校体育期间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是学生养成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健康体魄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终身体育;学校体育;全民健身;意识
在国家倡导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身体素质的今天,体育锻炼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重要的生活部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体育锻炼中以最好的方式进行身体锻炼。因此,终身体育将沿着快乐化、生活化、科学化、社会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形成一个动态的、有序地、连贯的大系统。最终达到全民身心强健、体质增强、人人终身受益之目的。
1. 终身体育的发展及其内涵
终身体育观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观,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至20世纪70年代,在终身教育中提出了“终身体育”观念,并且在教学大纲中公布。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新重视这一观念,并开始学习研究,而且很快得到了体育界的认可和支持。目前,关于终身体育的概念,较为公认的是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接受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即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是与生命具有共同外延的一种延续性的教育过程。根据终身体育的概念,终身体育教育的全过程,应该由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学校后体育(或社会体育)三个教育层次构成。
2.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2.1 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是一个长达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不同阶段的学校体育具有各自的目标、任务和特点。这个阶段是从学龄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所以,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
2.2 在学校体育中培养终身体育的必要性和作用
我国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里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由此可见,学生阶段,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十分重要。而如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已经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教育也从以发展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教育向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转变,这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积极正确地开展学校体育,使学生受到全面的体质训练和体育教育,就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人们在青少年时期身体的发育和成长,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把握了学校体育这一阶段,就把握了终身体育目标的最佳时期。
2.3 目前学校体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不久前,国家教委等相关部门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育锻炼达标要求,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倾向较为突出。教学过程管理过于刚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强等方面。
3. 在学校体育中培养终身体育的方法
3.1 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随着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也在积极开展中,教学过程应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主动学习转变。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学识渊博与现实表现,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设计、组织、协调等能力,都是学生学习的优秀资源。体育教学主要是以讲解和动作示范为特征的教学,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良好实践能力。体育教师表现出的勇敢顽强、机敏果断、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以及健美的体格、优雅的气质都将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力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3.2 合轻松激烈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学校体育中的活动项目多数具有竞赛特点,其特有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很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开展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运动兴趣,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一种有效手段。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实践证明,科学、简便、有趣的健身性竞赛项目,由于广大学生力所能及,能够满足他们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因而能极大的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吸引他们更广泛的参与,帮助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逐步形成。
3.3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
“自我体育意识”是从意识、自我意识衍生出来的。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关键是体育意识的培养。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由此引申体育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体育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体育的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这里提出的是“自我体育意识”,就是自己对待体育在思想。
3.4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而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则至关重要。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将学生的主动,全面地发展放在首位,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 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8]
4. 结论
学校体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将学校体育的近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这是推动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对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 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 韩秦英.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27)
[3] 周学荣,谭明义.新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比较[J].体育与科学,2003,24(1):77-7
[4] 邢耀坤.重视学校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由“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所想到的[J].兰州大学学报.2000,28:397-400.
[5] 王进.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49-50.
【关键词】终身体育;学校体育;全民健身;意识
在国家倡导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身体素质的今天,体育锻炼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重要的生活部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体育锻炼中以最好的方式进行身体锻炼。因此,终身体育将沿着快乐化、生活化、科学化、社会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形成一个动态的、有序地、连贯的大系统。最终达到全民身心强健、体质增强、人人终身受益之目的。
1. 终身体育的发展及其内涵
终身体育观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观,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至20世纪70年代,在终身教育中提出了“终身体育”观念,并且在教学大纲中公布。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新重视这一观念,并开始学习研究,而且很快得到了体育界的认可和支持。目前,关于终身体育的概念,较为公认的是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接受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即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是与生命具有共同外延的一种延续性的教育过程。根据终身体育的概念,终身体育教育的全过程,应该由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学校后体育(或社会体育)三个教育层次构成。
2.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2.1 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是一个长达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不同阶段的学校体育具有各自的目标、任务和特点。这个阶段是从学龄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所以,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
2.2 在学校体育中培养终身体育的必要性和作用
我国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里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由此可见,学生阶段,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十分重要。而如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已经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教育也从以发展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教育向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转变,这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积极正确地开展学校体育,使学生受到全面的体质训练和体育教育,就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人们在青少年时期身体的发育和成长,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把握了学校体育这一阶段,就把握了终身体育目标的最佳时期。
2.3 目前学校体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不久前,国家教委等相关部门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育锻炼达标要求,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倾向较为突出。教学过程管理过于刚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强等方面。
3. 在学校体育中培养终身体育的方法
3.1 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随着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也在积极开展中,教学过程应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主动学习转变。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学识渊博与现实表现,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设计、组织、协调等能力,都是学生学习的优秀资源。体育教学主要是以讲解和动作示范为特征的教学,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良好实践能力。体育教师表现出的勇敢顽强、机敏果断、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以及健美的体格、优雅的气质都将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力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3.2 合轻松激烈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学校体育中的活动项目多数具有竞赛特点,其特有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很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开展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运动兴趣,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一种有效手段。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实践证明,科学、简便、有趣的健身性竞赛项目,由于广大学生力所能及,能够满足他们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因而能极大的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吸引他们更广泛的参与,帮助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逐步形成。
3.3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
“自我体育意识”是从意识、自我意识衍生出来的。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关键是体育意识的培养。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由此引申体育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体育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体育的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这里提出的是“自我体育意识”,就是自己对待体育在思想。
3.4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而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则至关重要。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将学生的主动,全面地发展放在首位,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 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8]
4. 结论
学校体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将学校体育的近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这是推动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对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 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 韩秦英.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27)
[3] 周学荣,谭明义.新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比较[J].体育与科学,2003,24(1):77-7
[4] 邢耀坤.重视学校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由“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所想到的[J].兰州大学学报.2000,28:397-400.
[5] 王进.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