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走进新新课程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anw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课程的具体设施者——中小学教师,应如何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内涵,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阔步走进新课程呢?目前,实验单位及教师已做了较好的探索,并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下面我就“树立‘四种’意识,做到‘四个’转变”,浅谈如何走进新课程。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的性质和教学结果的质量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由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
  
  一、从“促进者”这个角度上讲。教师必须树立“四种”角色意识
  
  (一)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中做好导师的角色。知识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任务。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学校不再是承载知识最多的地方,教师也不再是占有知识最多的人,传统的师道尊严面临着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应该定位在“引导”与“影响”两个层面。
  
  (二)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导游的角色。当前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主和以间接经验为主的现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做好导游的角色。导游的特点之一,就是把游客引到美的境界中,让游客自己去欣赏,而在游人不解时,做一简要介绍,使游人对眼前所见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能强迫游人产生与自己相的同的体验或与自己有相同的喜好。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做好导演的角色。对于活动,我们在认识上常常会有一个误区,就是追求完美。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有时我们为了所谓的效果,常常会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利。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了新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从“前台”撤下来,退到“幕后”做导演,让学生做演员,尽情地发挥。
  
  (四)在生活中做好导航的角色。在创新的时代,用“十年寒窗”培养出的“知识容器”已无法承担创新的重任,因而新课程提出:“教育是为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教师俯下身来,成为孩子中的一员,在生活中做孩子们的导航员,与孩子们同舟共济、同甘共苦,拥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乐趣,以平等的人格,相融的情感,相通的心灵,带领孩子在心情舒展的状态中快乐地追“蝴蝶”。
  
  二、从推进教学工作来讲,教师还需做到“四个”转变
  
  (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我们知道,学生不是一个待灌的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
  
  (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搞统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亟待改进的突出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力图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他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有害于对人的培养。确实,是弊大于利。
  
  (三)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轉变。《数学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中关于“过程性目标”明确提出了三点要求:1.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经验;2.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环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3.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四)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最流通的最佳过程的道理,显而易见,以对话法为主的二项交流方式、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好,尤其是以探究——研对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多向交流方式为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要做好角色定位,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走进新课程。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顺利达到如期的教学目的。新课程理念的新型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并构建活化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 新课程 活化课堂教学 新模式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何
思想政治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然而,随着苏州市政治考试制度的改革,政治科从原来的中考占100分到80分再到现在的50分,从原来的闭卷考试到现在的开卷考试,使学生形成了政治课没有语数外那么重要。这正是导致思想政治教学吸引力和效益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人认为,政治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关键是要明确自己角色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下面本人就在政治课教学中教
摘 要:对话性是巴赫金“复调理论”的核心内容,以“独白”“复调”“多声部”等为审美内涵和哲学价值的批评实践对小说文本研究具有重要作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作为运用对话理论的典范,囊括了作者、作品人物、读者以及社会语境等之间的多层次、多形式对话。重新审视巴赫金复调理论针对文本研究呈现出的参与性、开放性对话,可重构超越对话、人文审美的 “复调”世界。  关键词:对话性 复调理论 《罪与罚》  一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承认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仍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它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不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积极性的培养。从新课标的理念出发,阐述了在新一轮课改理论下,转变对教学方武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自主;合作;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强调接受学习、死机硬背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创
摘要 新课程环境下的农村中学写作教学,需要对写作的本质、对象、价值等重新加以审视,落实学生写作实践的主体地位,从社会进步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变革教学方式,进行多维度立体式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写作训练 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文体 以学为主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加上农村中学地处偏僻,教学条件较
作文教学改革应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为指导思想,坚持作文与做人并重,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因而,我们要潜心钻研,不断探索,勇于更新因人因材施教之方法。   语言大师叶圣陶先生教导我们:“阅读和写作都足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好。”因此,作文指导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积累、认真市题、严于构思、编拟提纲、讲究文面、反复修改等良好的写作习惯。其次,
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看,消费是发达国家和全球城市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第一动力。上海近几年来吸引综合消费的能力不断增强,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爱一座城市,需要多少理由?如果它不仅可以满足你买买买的欲望,更有极具内涵的购物文化。这样的理由,够不够?  日前,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提出,要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创造更加便利的购物消费环境,汇聚更加丰富的全球高端品牌,打造更有特色的知名商业商
摘 要:张大千一生几易画风,从青年时期的“清新俊逸”,到中年时的“瑰丽雄奇”和“苍深渊穆”,再到老年时的气质淳化、笔简墨淡。本文以张大千画风的变化为线,展现张大千画风变化与人生经历的发生和发展,试图说明在他的画风嬗变与人生经历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关键词:张大千 画风嬗变 人生经历 联系  张大千作为20世纪中国画历史中的辉煌人物,其画风在一生中几经嬗变,大致可分为30岁时的“清新俊逸”画风
记得,我教学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人教版)第95页的例4:“街心花园中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出示“例4”时,漏抄了“圆形”二字,学生尝试做时,出现下面情景:  生:老师,这道题不能做,缺少条件,没说什么形状。  师:(无语沉思片刻后)请同学们停一下笔,会做这道题的举手。  这时,半数学生举起了手。  师:(对一名没举手的)你不会做吗?  生:我觉得这道题差一个条件,
时代在不断进步,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观念也相应在不断更新,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应更关注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更应注重情感教育,可以说语文教学就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多年的教学使我感受到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确实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