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好角色,走出困境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nak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然而,随着苏州市政治考试制度的改革,政治科从原来的中考占100分到80分再到现在的50分,从原来的闭卷考试到现在的开卷考试,使学生形成了政治课没有语数外那么重要。这正是导致思想政治教学吸引力和效益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人认为,政治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关键是要明确自己角色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下面本人就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略作初探。
  
  一、传统角色的失败之处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在知识、技能和道德等方面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教师的基本职责主要限于阐明事理、导控学生,而学生的主要职责当然就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东西。
  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现在的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使当代中学生明显具有对一切都怀疑,都敢于去尝试,都要问个为什么,接受新事物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治教师还是扮演“权威”和“知识的仲裁者”的角色,这样的“传道、受业、解惑”当然不可能让学生感兴趣。
  
  二、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多元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注重突出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 反思。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教师也必须重新反思和定位自己的角色,不能再是单一的权威和知识的仲裁者,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多元的。
  首先,教师要扮演好“编剧”的角色。
  大家知道,编剧是电视文学剧本和文字撰稿的创作者,主要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完成节目的整体设计。所以,好的编剧应该是参透剧本的每一句台词。我们政治教师就要扮演好这一编剧的角色,让枯燥的教材在我们手里变成一个精彩的“剧本”——写出精彩的教学设计,备好课。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最时尚的现代知识,还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
  其次,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
  导演是电影和电视艺术创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组织和团结摄制组内所有成员,发挥他们的最大才能,要把握影片的主题意念,要进行场面的调度,并根据对剧本的理解,对演员进行角色定位等。一部影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导演的素质和修养。诚然,一堂好的政治课除了有好的教学设计外,更重要的取决于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和驾驭。
  第三,教师要扮演好“演员”的角色。
  一个好的主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会让其他的演员随着他很快地入戏,在主演的带动下演得更投入,更出色,还会从中得到很多启发,不断提高自己。教师就要扮演好这样一个演员,教师的角色是同伴,强调“参与和合作”,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活动的合作者。让学生很快在你的感染下投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认真完成每一次活动和探讨。
  时代在改变,我们的教育对象在改变,我们的政治教材也在不断的改变,我们政治教师要走出政治课“难上”、“上政治课没有成就感”的困境,也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扮演好能提供适合学生教育环境的各个角色。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演”,“45分钟的舞台演出”一定会让参与演出的师生都能从中体会到乐趣和获得收益,从而由“厌学”变得“乐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邓一光在《深圳在北纬22°27′~22°52′》中描写了现代人的一种“变形”过程,这种变形不仅是对“人的异化”的揭露与反思,更是试图找到一条“精神突围”之路。“变形”之下的身体,是一种“返魅”,是对被围困的社会与个体的精神还原。“马”和“蝴蝶”最终喻示着现代都市人“主体精神”的回归。  关键词:邓一光 变形 异化 身体 返魅  《深圳在北纬22°27′~22°52′》这部短篇小说,是邓一光
《找规律》重点是在“找”,其次才是规律。找是学生观察能力高低的体现,是学生将生活化场景模型化、数学化的过程,更是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内化感知过程。它的着力点不是知识,它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是对学生持久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着重让学生体会“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间隔物体多1个”这一规律。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能抓住“两端物体相同”这一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是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指导和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然而在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出现一定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性。教学目标的设计不是千篇一律,照搬照抄教参及相关资料就是缺乏对学生学习实际能力的分析,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
摘 要: 文以补天顽石成书、空空道人抄录传世、通灵宝玉与金锁篆文、第八回甲戌本标题诗等四大情节为例,从文献载体“刻石、镂金、竹简、木版、帛素、纸张”角度对文本中的重要情节、重要提示加以缕述,从而揭示出曹雪芹通过“载体点睛法”为读者进行“导读”的文化倾向,为严格区分八十回本《红楼梦》与程高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提供了新的依据,对佚稿中人物命运走向和结局轮廓的勾勒起到了参考作用。  關键词:《红楼梦》
摘 要:本文将依据《红楼梦》的前八十回文本,选取典型人物香菱,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从悲剧情节、悲剧性格两个方面,分析香菱“平生遭际实堪伤”的人物悲剧性,寻找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作品的契合点,为不同文化地域的读者提供共享的红学读解空间。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悲剧理论 香菱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系统地阐发了西方古典美学和文艺理论思想,其中悲剧理论对后世悲剧创作和欣赏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红
上海特级教师马骉在他的报告《语文教学必须返璞归真》中讲到他第一次在台州开课的情景。当时听课学校并不知晓开课内容,刻意安排一班差生让他上课。上课开始,马骉问:同学们喜欢语文课吗?对马老师上课有什么要求?学生的回答却是:不喜欢语文课;喜欢上课本上没有的课文;喜欢老师上课有趣、开心。一向上课以满足学生需求为第一位的马骉犯傻了,但很快镇定下来,临时把打算在温州上的课拿来。结果众望所归,一堂课在学生的满怀期
摘 要: 苏轼在他坎坷而辉煌的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饮食诗歌,这其中既有对美食、酒、茶的称颂,也有他在制作美食、品酒酿酒、煎茶品茗的过程中所抒发的关于生活的独特感受,可见,研究苏轼的饮食诗是了解其人生经历以及思想内涵的重要渠道。本文结合苏轼的部分饮食诗歌分别从品味食物之美、制作食物之乐两个方面来论述苏轼诗歌中体现的饮食趣味以及其所承载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苏轼 饮食诗 趣味 思想  南宋词人刘辰翁在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不仅对“知识与技能”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提出了相应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以及有限的课外活动等形式来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而当学生离开课堂,离开学校后,往往会因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失去科学探究和科学求知的土壤与动
摘 要:陈彦的《主角》一书,以一代名旦忆秦娥为切入点,从20世纪70年代末展开,以朴实而又梦幻的笔调,尽态极妍地描绘了一幅独属于中国戏曲的浓墨重彩的命运画卷。而女主角忆秦娥,则是这幅画卷中当之无愧的明珠,她的生命历程以及个性情感是推动本文发展的重要线索,也是我们读懂这部小说的钥匙。  关键词:陈彦 《主角》 人性复杂 文化传承  一、从乡间到都市:不忘初心  女主角忆秦娥本是深山中一个生活困苦的女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顺利达到如期的教学目的。新课程理念的新型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并构建活化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 新课程 活化课堂教学 新模式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