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乡的村庄坐落在龙王河南岸,儿时,村前有一条公路,也是村里通往县城唯一的大路。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当时交通简陋的情况下,这条公路就算特别宽大了,所以,人们多年都称其为大公路。
这条大公路,最初就是一条砂石路,有专门的养路工人,他们每天都会拉着板车,从龙王河拉来黄沙,隔一段距离,堆一堆放在路边,遇到雨天,工人便用铁锨一锨一锨地把黄沙铺撒到路面,很快又形成了金黄大道。晴天,会用一种镶着皮牙的耙子,把沙子从路边往路中间推。有时,还会用特制的大扫帚把路上的树叶杂物清扫干净,大公路上始终都保持干净卫生。也正是因为这条大公路,我们村上的小伙子找对象要比别的村庄小伙子好找得多,而且要求条件会更高。路两边生长着高高的白杨树,每棵有两人合围那么粗。路南边是一条三四米宽的灌溉水渠,春夏秋季都流淌着十几里外八条路水库清清的水,灌溉村前数万亩稻田,水中不时游着鱼儿虾儿,村民们洗衣洗菜都在渠中。说是大公路,那时其实一年也见不到路上跑过几次卡车,轿车更是稀罕见到,自行车也是极少极少,所以,路上大都是行人、农村的胶皮独轮车。那时公社并没有礼堂,公路经常就是公社重要活动、会议的露天场所,扯着长线的高音喇叭挂在杨树半腰,树荫下坐着一片人。
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秋天,大公路有了电灯,是利用龙王河水发的电,虽然每盏电灯相距50米,高高在上,且也不过是15瓦,但是,是村庄最明亮的地方,从东往西仿佛一条银河。从此,无论春夏秋冬,农闲时路面上常常聚集着人群,大人或打牌,或下棋;妇女和姑娘们围在一起或做纳鞋底、缝补衣裳的针线活儿,或家长里短地聊天;孩子们就是捉迷藏,或排成排扯着嗓子唱歌、叫喊。特别是当晚上路灯刚亮起时,小伙伴们从路东头跑到路西头,还不过瘾,一直跑去看龙王河桥头的发电房,看着水流进房子里,顺着房子底下又流出来,随着水流哗哗的声音,就发出了电。尽管来回跑过十几里路,个个满身大汗,但是,都为俺村里的路和灯开心快乐,得意扬扬。
夏天,大公路上就是人气最集中、最热闹的地方。即便是一场大雨过后,路面上也不存水,沙子路面旋即干燥。彼时,待到夕阳染红了西天,鸡、鸭都回到了窝,男女老少早早吃过晚饭,都云集路上,有的带着小凳子,手里摇着芭蕉扇、蒲扇、鹅毛扇子,有的带上蓑衣,有的带着芦苇席,或坐或躺,一伙一片,路两边全是纳凉的人。乡间的月亮很大,星星很亮,夏风吹动着高高的杨树,沙沙作响,叫了一天的蝉,也终于止住了声。乡下的孩子,夏天很少有穿鞋子的,不受拘束的脚丫子,飞快地在滚烫的路中间来回奔跑。一般约定俗成的规矩是,男人都靠路南边,因为路南边就是南堰稻田和菜园地,女人和孩子都在路的北侧,靠在家门口,相对方便和安全。往往是南边声音高大,天南海北海侃,说事抬杠;北边窃窃私语,家事饭菜,小孩子们在怀里睡着了,妈妈还会摇着大蒲扇,不停地为孩子扇扇子,驱蚊子。妈妈扇出的风,那么柔,那么轻,那么养人,孩子睡得是那么的香甜。
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微信,人们信息的传递大都是口口相传,纳凉的大公路就是信息传播的集中场所。谁进一趟城里,谁走一次远方亲戚,甚至赶集回来,都有讲不完的新鲜见闻和精彩故事。胡二大爷,一个字都不认识,就是喜欢听书,五天逢一个集,他集集不落去集市听书,回来就能成本成套地讲故事,自己调侃自己是胡说八道,却是村上最最受欢迎的人。夏日晚上,只要他到公路坐下了,周围往往拥着几十个人,听他讲三国,讲水浒,讲杨家将,讲封神演义,特别讲到马奔跑,那“嘚嘚”的马蹄音,那“咴儿、咴儿”的马叫声,非常形象,非常逼真,让人仿佛看到马迎面跑来一样。我们一群猴精的男孩子,总惦记树上还有知了猴,听半个时辰故事,会溜出去捉知了猴,估摸着知了猴出洞爬树,挨棵树上摸,往往都有不少的收获。生产队长,有时候也借大家乘凉,传达大队会议精神,布置第二天的生产劳动任务,省去了专门开会。等到夜渐深,人们陆续离开了大公路回到家里睡觉,还是有一些人,就喜欢在大公路上过夜。王二叔家就是路边,门口直对路,出门几米远就是路,可是王二叔偏偏喜欢睡在路上。王二婶有时就想让他回家睡,可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直接喊,便站在门口喊儿子的名字:“小利,回家睡觉了。”王二叔气不过,吼着:“小利不早就回家了吗?”王三叔笑着说:“二哥,難道你听不出来,二嫂是想你回家睡的。”一下子惹起一帮睡在路上的大男人们起哄的笑声。
当年的大公路,我上小学和初中,走在这条路上;上大学的时候,也是从这条路走向更远的地方的。
责任编辑:青芒果
这条大公路,最初就是一条砂石路,有专门的养路工人,他们每天都会拉着板车,从龙王河拉来黄沙,隔一段距离,堆一堆放在路边,遇到雨天,工人便用铁锨一锨一锨地把黄沙铺撒到路面,很快又形成了金黄大道。晴天,会用一种镶着皮牙的耙子,把沙子从路边往路中间推。有时,还会用特制的大扫帚把路上的树叶杂物清扫干净,大公路上始终都保持干净卫生。也正是因为这条大公路,我们村上的小伙子找对象要比别的村庄小伙子好找得多,而且要求条件会更高。路两边生长着高高的白杨树,每棵有两人合围那么粗。路南边是一条三四米宽的灌溉水渠,春夏秋季都流淌着十几里外八条路水库清清的水,灌溉村前数万亩稻田,水中不时游着鱼儿虾儿,村民们洗衣洗菜都在渠中。说是大公路,那时其实一年也见不到路上跑过几次卡车,轿车更是稀罕见到,自行车也是极少极少,所以,路上大都是行人、农村的胶皮独轮车。那时公社并没有礼堂,公路经常就是公社重要活动、会议的露天场所,扯着长线的高音喇叭挂在杨树半腰,树荫下坐着一片人。
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秋天,大公路有了电灯,是利用龙王河水发的电,虽然每盏电灯相距50米,高高在上,且也不过是15瓦,但是,是村庄最明亮的地方,从东往西仿佛一条银河。从此,无论春夏秋冬,农闲时路面上常常聚集着人群,大人或打牌,或下棋;妇女和姑娘们围在一起或做纳鞋底、缝补衣裳的针线活儿,或家长里短地聊天;孩子们就是捉迷藏,或排成排扯着嗓子唱歌、叫喊。特别是当晚上路灯刚亮起时,小伙伴们从路东头跑到路西头,还不过瘾,一直跑去看龙王河桥头的发电房,看着水流进房子里,顺着房子底下又流出来,随着水流哗哗的声音,就发出了电。尽管来回跑过十几里路,个个满身大汗,但是,都为俺村里的路和灯开心快乐,得意扬扬。
夏天,大公路上就是人气最集中、最热闹的地方。即便是一场大雨过后,路面上也不存水,沙子路面旋即干燥。彼时,待到夕阳染红了西天,鸡、鸭都回到了窝,男女老少早早吃过晚饭,都云集路上,有的带着小凳子,手里摇着芭蕉扇、蒲扇、鹅毛扇子,有的带上蓑衣,有的带着芦苇席,或坐或躺,一伙一片,路两边全是纳凉的人。乡间的月亮很大,星星很亮,夏风吹动着高高的杨树,沙沙作响,叫了一天的蝉,也终于止住了声。乡下的孩子,夏天很少有穿鞋子的,不受拘束的脚丫子,飞快地在滚烫的路中间来回奔跑。一般约定俗成的规矩是,男人都靠路南边,因为路南边就是南堰稻田和菜园地,女人和孩子都在路的北侧,靠在家门口,相对方便和安全。往往是南边声音高大,天南海北海侃,说事抬杠;北边窃窃私语,家事饭菜,小孩子们在怀里睡着了,妈妈还会摇着大蒲扇,不停地为孩子扇扇子,驱蚊子。妈妈扇出的风,那么柔,那么轻,那么养人,孩子睡得是那么的香甜。
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微信,人们信息的传递大都是口口相传,纳凉的大公路就是信息传播的集中场所。谁进一趟城里,谁走一次远方亲戚,甚至赶集回来,都有讲不完的新鲜见闻和精彩故事。胡二大爷,一个字都不认识,就是喜欢听书,五天逢一个集,他集集不落去集市听书,回来就能成本成套地讲故事,自己调侃自己是胡说八道,却是村上最最受欢迎的人。夏日晚上,只要他到公路坐下了,周围往往拥着几十个人,听他讲三国,讲水浒,讲杨家将,讲封神演义,特别讲到马奔跑,那“嘚嘚”的马蹄音,那“咴儿、咴儿”的马叫声,非常形象,非常逼真,让人仿佛看到马迎面跑来一样。我们一群猴精的男孩子,总惦记树上还有知了猴,听半个时辰故事,会溜出去捉知了猴,估摸着知了猴出洞爬树,挨棵树上摸,往往都有不少的收获。生产队长,有时候也借大家乘凉,传达大队会议精神,布置第二天的生产劳动任务,省去了专门开会。等到夜渐深,人们陆续离开了大公路回到家里睡觉,还是有一些人,就喜欢在大公路上过夜。王二叔家就是路边,门口直对路,出门几米远就是路,可是王二叔偏偏喜欢睡在路上。王二婶有时就想让他回家睡,可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直接喊,便站在门口喊儿子的名字:“小利,回家睡觉了。”王二叔气不过,吼着:“小利不早就回家了吗?”王三叔笑着说:“二哥,難道你听不出来,二嫂是想你回家睡的。”一下子惹起一帮睡在路上的大男人们起哄的笑声。
当年的大公路,我上小学和初中,走在这条路上;上大学的时候,也是从这条路走向更远的地方的。
责任编辑:青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