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洲心街中心学校,清远511500)
【摘 要】对于孩子们而言,老师的激励有着无穷的力量。数学学科因其枯燥乏味而不被学生所欢迎,这让许多数学老师都感到头痛。而激励教育恰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良药”。因此,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激励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意义重大。
【关键词】数学课堂;激励教育;爱心;兴趣;设疑;信心
对于孩子们而言,老师的激励有着无穷的力量。数学这门学科因其枯燥乏味而不被学生所欢迎,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他们一旦不喜欢学,老师再怎么苦口婆心地劝学都没用,这让许多数学老师都感到头痛。而激励教育恰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良药”。因此教师应该掌握儿童的心理,把激励教育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用适当的手段来改变这种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笔者越来越感到“激励教育”就是这样的良药。
一、以爱“激”学,激发学习热情
儿童从家庭来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师爱”犹如母爱,又胜似母爱,学生在他喜欢的老师面前不会因为“怕”而不得不学,而是更主动地去表现自己,这就由“被动”的学而变为“主动”的学。这恰恰是老师的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那么,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呢?笔者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要“见缝插针”,因为数学教师一般都不是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更需要人为地创造一些机会,在生活等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都能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建立起爱的氛围。
若老师能将枯燥的数学概念演化成一个个小故事,学生会感兴趣,并主动学习。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对话时,教师应该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尽量采用儿童化语言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的距离。有人说过,声音是有表情的。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到真诚慈爱,以爱激学,就能在有效激发儿童内心的体验,营造课堂教学的和谐境界。
二、以趣“激”学,提高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根据课本及时地捕捉学生信息,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就能让学生产生诸多好奇与疑问,从而让学生在好奇中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伴随想象与创新,增进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最终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生动鲜活的图画对小学生有着莫名的吸引力,但长时间面对静态画面,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做到持续集中,这就需要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将图画与故事结合。如今多媒体技术发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如在讲“分类”这一课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这样一个小故事:小淘气很喜欢随意扔东西,他的娃娃熊、毛绒玩具、书本、皮球等一大堆的物品放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小淘气早晨起来看见房间凌乱不堪就想将房间收拾好(课件中显示凌乱的房间)。播放到这,笔者问学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同学们愿意帮小淘气重新摆放物品吗?”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积极發言,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通过同学之间的探讨交流,学生不仅将物品分类摆放好,还领会了分类整理的思想、意义和作用。
数学教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将数学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如“比较”这一课,笔者选择了活动课的形式,带领学生玩跷跷板。在玩的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把体重重的学生和体重轻的学生分在一组,体重轻的当然压不过体重重的,这时笔者就抓住时机问:“同学们发现什么没有?”学生纷纷回答:“体重太轻压不过体重重的。”笔者又问:“那两个人之间还有什么可比性吗?”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后,纷纷回答:“可以比高矮”“可以比学习好坏”等等。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学习了比较问题,对数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学习气氛比较热烈了。
三、以疑“激”学,激发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源于疑,采用设难质疑的方式,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教师不要怕问题过于简单而丢了面子,努力创设一种师生间民主、自由、和谐,学生间互相协作的和谐的教学气氛,使课堂成为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成为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王国。在学生热烈讨论并指出问题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发言,养成静静地听别人说完再举手的良好习惯,创设“问”的空间,使学生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地学习。要让学生“问”有保障,使有效的自主学习得到积极评价。例如笔者在教学生认识“面的意义”时,笔者拿出一个正方形的框,然后演示把一只球放在框的中间,球掉下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回答:“球为什么会掉下去?”进而再问:“你能想一个简单的办法,让球不掉下去吗?”学生会想到在框的中间加一片硬纸挡住,球就不会掉下去了,从而引出了“面”,通过这样的置“疑”,使学生对“面”有了一个感性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激发了兴趣,使之乐于学习。另外,在该课结束前,出一道难易适当的思考题,也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又例如在教学“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这一结论时,笔者举例进行说明。“老师有9支铅笔,要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几支铅笔,老师还剩下几支?”以此列出算式:9÷4=2(支)……1(支)。“老师把10支铅笔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几支铅笔,老师还剩下几支?”以此列出算式:10÷4=2(支)……2(支)。“如果老师把11支铅笔分给4个同学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么12支呢?13支呢?”得出算式:11÷4=2(支)……3(支);12÷4=3(支)……0(支);13÷4=3(支)……1(支)。根据这些算式,可以得出了什么结论呢?结论就是余数是重复出现的,都比除数小。采用这样设置疑问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注意力,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以信“激”学,树立学习信心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每个学生不同的起点上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以不同的帮助,使他们树立起坚定的信心。这样他们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战胜困难,才能不断进步。学生获得自信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成功的体验,谁都知道,再也没有比失败和挫折所引起的精神负担更能使人丧失动力了,因此,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就仿佛是燎原的星星之火。例如笔者在教学“倍数和因数”一课时,在向学生讲解完“倍数和因数”概念后,在黑板上设置了“12×4=48,15×5=75,5×6=30”的问题,要求学生找出这些算式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探究,找出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知识特性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与之相关的数学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外小组探究活动。
又如在教学分数知识实际应用问题时,笔者设置“同学们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16千克,三年级采集的重量是四年级的3/4,又是六年级的1/2,六年级采集树种多少千克”探究性问题,让学生结合知识进行分析探讨,从而为学生巩固知识,预习新知打下基础,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学习信心,在思考分析中增强信心的目标。
综上所述,“激励”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氛围,能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可以使他们更健康茁壮地成长。要实现教育的目的,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体验一次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喜悦,激发他们无休止追求成功的信念和力量,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更应该抓住一些微不足道的“亮点”和“成功点”,诱导他们驱散失败的“阴影”,走向成功之路!
【摘 要】对于孩子们而言,老师的激励有着无穷的力量。数学学科因其枯燥乏味而不被学生所欢迎,这让许多数学老师都感到头痛。而激励教育恰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良药”。因此,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激励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意义重大。
【关键词】数学课堂;激励教育;爱心;兴趣;设疑;信心
对于孩子们而言,老师的激励有着无穷的力量。数学这门学科因其枯燥乏味而不被学生所欢迎,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他们一旦不喜欢学,老师再怎么苦口婆心地劝学都没用,这让许多数学老师都感到头痛。而激励教育恰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良药”。因此教师应该掌握儿童的心理,把激励教育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用适当的手段来改变这种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笔者越来越感到“激励教育”就是这样的良药。
一、以爱“激”学,激发学习热情
儿童从家庭来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师爱”犹如母爱,又胜似母爱,学生在他喜欢的老师面前不会因为“怕”而不得不学,而是更主动地去表现自己,这就由“被动”的学而变为“主动”的学。这恰恰是老师的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那么,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呢?笔者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要“见缝插针”,因为数学教师一般都不是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更需要人为地创造一些机会,在生活等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都能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建立起爱的氛围。
若老师能将枯燥的数学概念演化成一个个小故事,学生会感兴趣,并主动学习。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对话时,教师应该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尽量采用儿童化语言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的距离。有人说过,声音是有表情的。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到真诚慈爱,以爱激学,就能在有效激发儿童内心的体验,营造课堂教学的和谐境界。
二、以趣“激”学,提高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根据课本及时地捕捉学生信息,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就能让学生产生诸多好奇与疑问,从而让学生在好奇中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伴随想象与创新,增进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最终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生动鲜活的图画对小学生有着莫名的吸引力,但长时间面对静态画面,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做到持续集中,这就需要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将图画与故事结合。如今多媒体技术发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如在讲“分类”这一课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这样一个小故事:小淘气很喜欢随意扔东西,他的娃娃熊、毛绒玩具、书本、皮球等一大堆的物品放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小淘气早晨起来看见房间凌乱不堪就想将房间收拾好(课件中显示凌乱的房间)。播放到这,笔者问学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同学们愿意帮小淘气重新摆放物品吗?”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积极發言,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通过同学之间的探讨交流,学生不仅将物品分类摆放好,还领会了分类整理的思想、意义和作用。
数学教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将数学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如“比较”这一课,笔者选择了活动课的形式,带领学生玩跷跷板。在玩的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把体重重的学生和体重轻的学生分在一组,体重轻的当然压不过体重重的,这时笔者就抓住时机问:“同学们发现什么没有?”学生纷纷回答:“体重太轻压不过体重重的。”笔者又问:“那两个人之间还有什么可比性吗?”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后,纷纷回答:“可以比高矮”“可以比学习好坏”等等。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学习了比较问题,对数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学习气氛比较热烈了。
三、以疑“激”学,激发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源于疑,采用设难质疑的方式,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教师不要怕问题过于简单而丢了面子,努力创设一种师生间民主、自由、和谐,学生间互相协作的和谐的教学气氛,使课堂成为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成为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王国。在学生热烈讨论并指出问题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发言,养成静静地听别人说完再举手的良好习惯,创设“问”的空间,使学生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地学习。要让学生“问”有保障,使有效的自主学习得到积极评价。例如笔者在教学生认识“面的意义”时,笔者拿出一个正方形的框,然后演示把一只球放在框的中间,球掉下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回答:“球为什么会掉下去?”进而再问:“你能想一个简单的办法,让球不掉下去吗?”学生会想到在框的中间加一片硬纸挡住,球就不会掉下去了,从而引出了“面”,通过这样的置“疑”,使学生对“面”有了一个感性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激发了兴趣,使之乐于学习。另外,在该课结束前,出一道难易适当的思考题,也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又例如在教学“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这一结论时,笔者举例进行说明。“老师有9支铅笔,要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几支铅笔,老师还剩下几支?”以此列出算式:9÷4=2(支)……1(支)。“老师把10支铅笔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几支铅笔,老师还剩下几支?”以此列出算式:10÷4=2(支)……2(支)。“如果老师把11支铅笔分给4个同学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么12支呢?13支呢?”得出算式:11÷4=2(支)……3(支);12÷4=3(支)……0(支);13÷4=3(支)……1(支)。根据这些算式,可以得出了什么结论呢?结论就是余数是重复出现的,都比除数小。采用这样设置疑问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注意力,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以信“激”学,树立学习信心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每个学生不同的起点上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以不同的帮助,使他们树立起坚定的信心。这样他们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战胜困难,才能不断进步。学生获得自信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成功的体验,谁都知道,再也没有比失败和挫折所引起的精神负担更能使人丧失动力了,因此,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就仿佛是燎原的星星之火。例如笔者在教学“倍数和因数”一课时,在向学生讲解完“倍数和因数”概念后,在黑板上设置了“12×4=48,15×5=75,5×6=30”的问题,要求学生找出这些算式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探究,找出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知识特性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与之相关的数学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外小组探究活动。
又如在教学分数知识实际应用问题时,笔者设置“同学们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16千克,三年级采集的重量是四年级的3/4,又是六年级的1/2,六年级采集树种多少千克”探究性问题,让学生结合知识进行分析探讨,从而为学生巩固知识,预习新知打下基础,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学习信心,在思考分析中增强信心的目标。
综上所述,“激励”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氛围,能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可以使他们更健康茁壮地成长。要实现教育的目的,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体验一次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喜悦,激发他们无休止追求成功的信念和力量,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更应该抓住一些微不足道的“亮点”和“成功点”,诱导他们驱散失败的“阴影”,走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