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课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相关的讨論也越来越热烈。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读”,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作为小学生,学习语文时更应该多读,因为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最好时期,而学习和积累都要靠“读”来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读为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课前要读,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课内多读,层层递进感悟教材;课后续读,让课文中的知识得到延伸。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书;以读为本;语文素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中可知多读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让学生多读,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小学生,在学语文时更应该多读,因为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最好时期,而学习和积累都要靠“读”来实现。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以读为本”呢?
一、课前要读,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
课前的读,一是指先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使学生对文章的时代背景、人物的特点、事情的起因以及重难点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二是指对课文的预习。每学一篇课文前,都应要求学生多读几遍,达到熟读的程度。教师在学生心中有文的情况下讲课才能如鱼得水。如有一次支教,上一节题目为《凡卡》的课。之前,笔者顾虑重重,因为他们毕竟不是自己常教的学生,这样在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上课,能否上好?但笔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先布置该班学生要把书读熟,做到不熟读不开讲,并让学生查找一下有关作者及当时写作背景的资料。
结果,课上学生的表现令笔者深感意外:学生熟读课文,能把握课文大意,对老师提的问题能说出自己的见解并写出自己的读书感受。上课不到十分钟,笔者已深信,一定会把课上得很成功,因为“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良好的开端就来自学生课前的“读”。
二、课内多读,层层递进感悟教材
“三分文章七分读”,在一节课中,教师应把“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以“读”开路,以“读”取胜,“读”中探宝,“读”中得金。再以教学《凡卡》一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紧扣“读”来开展教学。首先让学生把信的内容连起来朗读,在读中体会:凡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然后引导学生细细读信,思考:信中写了哪些内容?最后再指导学生品读,体会凡卡复杂的内心世界。对于凡卡的内心世界,如果学生难以言传,那就让学生在读中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在讲到“插入回忆”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又引导学生深入品读:①为什么要插入回忆?②爷爷收到凡卡的信吗?作者为什么要加这么一个结尾?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读中悟,悟中读。
引导学生精读、细读、品读,使学生越读越起劲,越读感触越多。到“练笔”这一环节时,大多数学生几乎是一气呵成地写下了一篇读后感。课后还听到师生们这样的余音:“这真是别开生面的一课啊!”“这样的课我喜欢上!”“这节课真让我受益匪浅!”这不就意味着笔者的课上成功了吗?因此,通过多次实践,笔者认为一节课的“读”大体可分四步走。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解决疑难点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常常会遇到障碍和疑难之处,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呢?这就要抓住课文的疑难点,让学生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词语或句子,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初次接触课题时会产生一些疑难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什么要加引号?为什么说“精彩”又说“糟糕”?这完全相反的两个词到底指什么?于是笔者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读书,并自读自悟。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能力。
(二)细读课文,字字斟酌,品味关键点
课文中的关键点就是能够支撑课文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揣摩、领悟,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只有一个地球》中有一句话:“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时发出的感叹。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呢?笔者抓住句中的“可爱”和“破碎”这两个词,让学生找出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体现在哪里。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地球的重要性,领悟作者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这样抓住关键词句,领悟课文含义及作者表达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精读课文,扣住中心,深悟情感点
一篇精美的课文,必有精妙之处。因此,抓住精妙之处的词、句、段,扣住文章中心,采用灵活的方式去领悟,不仅可以使学生培养吸纳运用的思维品质,亦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如《荔枝》一课的最后一段:“如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这句话似乎很浅显地告诉我们:每年的荔枝仍旧那样红。但仅是这样理解还不够,我们还必须联系前面的内容读一读,扣住中心来领悟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母亲已去世了,但她的爱还深深地刻在我心上,荔枝年年都会红的,每当荔枝红时,就会想起母亲。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补充作者没说出的话,从而达到对这句话的内在含义的理解。最后再反复朗读,进一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活读课文,总结写法,迁移读写结合点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除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外,还必须精要地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在阅读教学中,课文的写作方法多样,可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读写结合点,分析讨论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构段、谋篇的写作方法,探求其规律。如教学完《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抓住课文“总—分—总”的结构,用对比、排比句式写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以《家乡的 》为题,按本课的写作方法,说说家乡的某一处风景。
这样,探求规律,以文作例,在模仿中得到提高,培养其迁移运用的能力。
三、课后续读,让课文中的知识得到延伸
下课,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表示另一种学习的开始。课后适当进行拓展延伸,或推荐课外读物,或指导课外活动,或开展各种形式的练笔,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学了《草船借箭》这一课后,学生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所折服。在学生犹兴未尽之际,笔者及时地向他们推荐《三国演义》,告诉他们,在这部书里不仅能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诸葛亮,还能了解到更多智勇双全的人物,学生顿时兴趣盎然。
总之,无论怎样的读书形式、读书方法,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领悟课文主旨,品味文章情感,领会表情达意之法,练就自主读书的本领,最终在读中积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升华。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书;以读为本;语文素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中可知多读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让学生多读,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小学生,在学语文时更应该多读,因为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最好时期,而学习和积累都要靠“读”来实现。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以读为本”呢?
一、课前要读,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
课前的读,一是指先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使学生对文章的时代背景、人物的特点、事情的起因以及重难点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二是指对课文的预习。每学一篇课文前,都应要求学生多读几遍,达到熟读的程度。教师在学生心中有文的情况下讲课才能如鱼得水。如有一次支教,上一节题目为《凡卡》的课。之前,笔者顾虑重重,因为他们毕竟不是自己常教的学生,这样在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上课,能否上好?但笔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先布置该班学生要把书读熟,做到不熟读不开讲,并让学生查找一下有关作者及当时写作背景的资料。
结果,课上学生的表现令笔者深感意外:学生熟读课文,能把握课文大意,对老师提的问题能说出自己的见解并写出自己的读书感受。上课不到十分钟,笔者已深信,一定会把课上得很成功,因为“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良好的开端就来自学生课前的“读”。
二、课内多读,层层递进感悟教材
“三分文章七分读”,在一节课中,教师应把“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以“读”开路,以“读”取胜,“读”中探宝,“读”中得金。再以教学《凡卡》一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紧扣“读”来开展教学。首先让学生把信的内容连起来朗读,在读中体会:凡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然后引导学生细细读信,思考:信中写了哪些内容?最后再指导学生品读,体会凡卡复杂的内心世界。对于凡卡的内心世界,如果学生难以言传,那就让学生在读中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在讲到“插入回忆”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又引导学生深入品读:①为什么要插入回忆?②爷爷收到凡卡的信吗?作者为什么要加这么一个结尾?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读中悟,悟中读。
引导学生精读、细读、品读,使学生越读越起劲,越读感触越多。到“练笔”这一环节时,大多数学生几乎是一气呵成地写下了一篇读后感。课后还听到师生们这样的余音:“这真是别开生面的一课啊!”“这样的课我喜欢上!”“这节课真让我受益匪浅!”这不就意味着笔者的课上成功了吗?因此,通过多次实践,笔者认为一节课的“读”大体可分四步走。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解决疑难点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常常会遇到障碍和疑难之处,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呢?这就要抓住课文的疑难点,让学生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词语或句子,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初次接触课题时会产生一些疑难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什么要加引号?为什么说“精彩”又说“糟糕”?这完全相反的两个词到底指什么?于是笔者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读书,并自读自悟。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能力。
(二)细读课文,字字斟酌,品味关键点
课文中的关键点就是能够支撑课文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揣摩、领悟,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只有一个地球》中有一句话:“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时发出的感叹。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呢?笔者抓住句中的“可爱”和“破碎”这两个词,让学生找出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体现在哪里。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地球的重要性,领悟作者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这样抓住关键词句,领悟课文含义及作者表达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精读课文,扣住中心,深悟情感点
一篇精美的课文,必有精妙之处。因此,抓住精妙之处的词、句、段,扣住文章中心,采用灵活的方式去领悟,不仅可以使学生培养吸纳运用的思维品质,亦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如《荔枝》一课的最后一段:“如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这句话似乎很浅显地告诉我们:每年的荔枝仍旧那样红。但仅是这样理解还不够,我们还必须联系前面的内容读一读,扣住中心来领悟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母亲已去世了,但她的爱还深深地刻在我心上,荔枝年年都会红的,每当荔枝红时,就会想起母亲。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补充作者没说出的话,从而达到对这句话的内在含义的理解。最后再反复朗读,进一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活读课文,总结写法,迁移读写结合点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除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外,还必须精要地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在阅读教学中,课文的写作方法多样,可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读写结合点,分析讨论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构段、谋篇的写作方法,探求其规律。如教学完《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抓住课文“总—分—总”的结构,用对比、排比句式写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以《家乡的 》为题,按本课的写作方法,说说家乡的某一处风景。
这样,探求规律,以文作例,在模仿中得到提高,培养其迁移运用的能力。
三、课后续读,让课文中的知识得到延伸
下课,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表示另一种学习的开始。课后适当进行拓展延伸,或推荐课外读物,或指导课外活动,或开展各种形式的练笔,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学了《草船借箭》这一课后,学生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所折服。在学生犹兴未尽之际,笔者及时地向他们推荐《三国演义》,告诉他们,在这部书里不仅能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诸葛亮,还能了解到更多智勇双全的人物,学生顿时兴趣盎然。
总之,无论怎样的读书形式、读书方法,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领悟课文主旨,品味文章情感,领会表情达意之法,练就自主读书的本领,最终在读中积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