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段的孩子能自己主动探求知识吗?教师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去发现吗?孩子在学习中的第一步都要靠教师引领吗?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想以我的实践求证。我决定以苏教版第三册《小鹰学飞》为依托,组织学生来一次自主阅读下的“发现”。
一、一样的“发现”,不一样的效果
[第一次试教]
师:小朋友,这篇课文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你自己来读读,看看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读)
师: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
课堂陷入一阵沉默,学生疑惑地看着我,不知从何说起。
[反思]
面对这样异常沉默的课堂,我寻找沉默背后的根源:一方面反映出我们的孩子习惯于给出“思考的方向”,习惯于解答老师提出的具体问题,在以上倡导发现学习的课堂里,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教师这样引导的发现学习,与学生的学习实情和经验产生了“隔阂”,那些没有“发现经验”的孩子如何进行“发现”?看似让学生“自己发现”,体现的是学习的自主和独立 ,但改变学习方式,不是一个新颖的设计就可以实现的,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台阶。
[第二次试教]
在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时,我设计了阶梯式由低到高的板书,并配上了小鹰一步一步向上飞的贴画,让他们从图文并茂的板书上尝试发现,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了,这就是发现。
师:小朋友,从板书上,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把你的发现说一说吗?
生:我发现小鹰一共飞了三次。
生:我发现小鹰一次比一次飞得高。
生:我发现小鹰飞到大村上,老鹰说他不会飞,飞到白云下,老鹰还是说他不会飞。
生:小鹰飞到大树上,就说自己会飞了,我发现他很骄傲。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举手寥若晨星,发现的积极性大不如前。
[反思]通过第一轮发现板书的环节,学生们能尝试从文本中进行发现,教师从个别学生的发现入手组织学生学习课文,但有部分学生的发现不能为我所用,到后来他们发现的劲头也不大。
二、抛弃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关注学生开放的“独特发现”
教者当初设计“发现”,设想了很多自认为很有价值的“发现”来组织教学,这样的发现是预设中的发现,根本上说是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服务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而发现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学生能否说出教师预设中的发现,而是不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自由参与探索,为今后的探究性学习铺就道路。教者自己应该摆脱设计心态,摆脱完成教学任务的心态,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放手让学生自由发现,不设框框。
[第三次试教]
师:小朋友,大家从黑板上发现了那么多有趣的东西,老师也有一个发现——你们的眼睛真亮!课文中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等着你去发现呢!自己读读看,找一找。
生:我发现小鹰说了三次话。
生:我发现第三次小鹰说话是断开的,用省略号断开的。
师:你看得多仔细!
生:我发现老鹰三次都说小鹰飞得不算高。
生:我发现小鹰前两次都没有拼命向上飞,第三次是拼命向上飞的。
生:我发现小鹰说话后面有一个冒号。
[反思]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发现”,是简单评价,还是跟着他的“发现”做深入引导?这个发现是学生很模糊的意识,如果一评而过,那么这个意识还将继续模糊下去,应该说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和契机。
这是几次试教以来,学生学得最投入,读得最仔细,说得最个性化的一次。虽然教得并不轻松,但是在这40分钟里,学生个体成为阅读的主题,阅读真正成为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
三、几点启示
通过三课三反思,我终于站在“发现”的前沿——一个新的高度,重新认识了低年段个性化阅读,独特“发现”的魅力课堂。
1.要在反思中积极地开展自我对话。通过反思和对话,发现现实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的矛盾,发现现实中的“课堂”和理想中的“课堂”的差距,使课堂成为师生生命共同经历的过程。
2.要对学生的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抱有动态的发展观。学生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对于学生的任何一种幼稚的发现都要看到自主独立学习的萌芽。
3.学生的自主独立的学习不是让教师走开,而是在挑战教师的智慧。在学生发现知识的特别意义时,需要教师机智地把握教学的契入点,从而启迪智慧,点拨思维。
反思使我发现了困惑和差距 ,使我在教学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
(责编钟岚)
一、一样的“发现”,不一样的效果
[第一次试教]
师:小朋友,这篇课文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你自己来读读,看看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读)
师: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
课堂陷入一阵沉默,学生疑惑地看着我,不知从何说起。
[反思]
面对这样异常沉默的课堂,我寻找沉默背后的根源:一方面反映出我们的孩子习惯于给出“思考的方向”,习惯于解答老师提出的具体问题,在以上倡导发现学习的课堂里,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教师这样引导的发现学习,与学生的学习实情和经验产生了“隔阂”,那些没有“发现经验”的孩子如何进行“发现”?看似让学生“自己发现”,体现的是学习的自主和独立 ,但改变学习方式,不是一个新颖的设计就可以实现的,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台阶。
[第二次试教]
在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时,我设计了阶梯式由低到高的板书,并配上了小鹰一步一步向上飞的贴画,让他们从图文并茂的板书上尝试发现,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了,这就是发现。
师:小朋友,从板书上,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把你的发现说一说吗?
生:我发现小鹰一共飞了三次。
生:我发现小鹰一次比一次飞得高。
生:我发现小鹰飞到大村上,老鹰说他不会飞,飞到白云下,老鹰还是说他不会飞。
生:小鹰飞到大树上,就说自己会飞了,我发现他很骄傲。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举手寥若晨星,发现的积极性大不如前。
[反思]通过第一轮发现板书的环节,学生们能尝试从文本中进行发现,教师从个别学生的发现入手组织学生学习课文,但有部分学生的发现不能为我所用,到后来他们发现的劲头也不大。
二、抛弃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关注学生开放的“独特发现”
教者当初设计“发现”,设想了很多自认为很有价值的“发现”来组织教学,这样的发现是预设中的发现,根本上说是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服务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而发现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学生能否说出教师预设中的发现,而是不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自由参与探索,为今后的探究性学习铺就道路。教者自己应该摆脱设计心态,摆脱完成教学任务的心态,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放手让学生自由发现,不设框框。
[第三次试教]
师:小朋友,大家从黑板上发现了那么多有趣的东西,老师也有一个发现——你们的眼睛真亮!课文中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等着你去发现呢!自己读读看,找一找。
生:我发现小鹰说了三次话。
生:我发现第三次小鹰说话是断开的,用省略号断开的。
师:你看得多仔细!
生:我发现老鹰三次都说小鹰飞得不算高。
生:我发现小鹰前两次都没有拼命向上飞,第三次是拼命向上飞的。
生:我发现小鹰说话后面有一个冒号。
[反思]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发现”,是简单评价,还是跟着他的“发现”做深入引导?这个发现是学生很模糊的意识,如果一评而过,那么这个意识还将继续模糊下去,应该说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和契机。
这是几次试教以来,学生学得最投入,读得最仔细,说得最个性化的一次。虽然教得并不轻松,但是在这40分钟里,学生个体成为阅读的主题,阅读真正成为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
三、几点启示
通过三课三反思,我终于站在“发现”的前沿——一个新的高度,重新认识了低年段个性化阅读,独特“发现”的魅力课堂。
1.要在反思中积极地开展自我对话。通过反思和对话,发现现实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的矛盾,发现现实中的“课堂”和理想中的“课堂”的差距,使课堂成为师生生命共同经历的过程。
2.要对学生的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抱有动态的发展观。学生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对于学生的任何一种幼稚的发现都要看到自主独立学习的萌芽。
3.学生的自主独立的学习不是让教师走开,而是在挑战教师的智慧。在学生发现知识的特别意义时,需要教师机智地把握教学的契入点,从而启迪智慧,点拨思维。
反思使我发现了困惑和差距 ,使我在教学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