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方式关注文化建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i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先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经过一代代师生在少先队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精神风貌与行为方式,是教师、学生所持有的共同信念以及这些信念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前苏联学者斯比尔金说:“文化—这是人的本质,人类的特性”。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当下,经济在转型。少先队工作也应朝着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向转型。少先队组织是全体少先队员的家,家是温馨甜蜜的。辅导员老师要用心经营这个“家”,积极构建少先队文化,关注文化的视角,发挥文化的功能,创新工作方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一、以评比活动为工作抓手,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文化
  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将终生受益。好的习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十七世纪著名的英国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写道:“孩子因为年龄增长,自由便应跟着到来,许多事情他应信托自己的行动去应付,因为他不能永远受人监护;只有你给他良好的原则和牢固的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第10页)“教育上应该当心的一件大事是看你养成孩子什么习惯。”(第116页)因此,塑造良好的行为文化,应该是少先队工作的一个重点。辅导员老师要努力发现和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优秀行为,想方设法使之持续恒常,内化为自觉行为,转化为他们的第二天性,成为学生一生有用的精神财富和良好品质。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健全完美人格,培育秀外慧中的阳光少年,提升少先队员的综合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笔者在本校全体少先队员中开展“阳光少年”评比作为工作抓手。1、我们的做法:制定“阳光少年”评比方案。每个月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学生申报,同学互评,班主任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班级“阅读之星”“艺体之星”“进步之星”“环保之星”“礼仪之星”“智慧之星”。学校通过开辟“阳光少年风采”宣传栏,每月公布评比结果,展示队员风采。每月利用国旗下讲话及校门口电子屏等途径表彰各年级星级队员。学期结束,在“星级队员”评比的基础上评选出校级“蓝色潜力少年”“橙色活力少年”“金色阳光少年”。2、我们的经验:在管理上,突出“自主”。每月各项星级队员的评比和学期末阳光少年的评比,主要利用晨会或班队课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评选。在评价上,突出“激励”。对每个星级队员的表彰,除了颁发奖状和国旗下讲话的形式进行表扬。班级层面,各班在板报上开辟一块,专门表彰星级队员。学校层面,还颁发星级队员徽章。学生每天佩戴星级队员徽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让每个学生都能以佩戴上星级徽章为光荣。在功能上,突出“引领”。在各种星级队员评比的过程中,让各班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发挥那些好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是引进竞争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当星级队员或阳光少年。
  二、以主题教育为工作重点,加强对学生思想文化建设
  少先队员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少先队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所以,少先队工作始终要把加强对少先队员思想文化建设摆在首位。笔者每月在少先队员中开展主题教育,加强少先队员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方式为:每月确定好教育月的主题,比如爱国爱家乡、感恩、环保、尊老爱幼、节约资源等等,每个月一个教育主题,制定好活动方案,安排好每个月开展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结合每月教育的主题,利用班级墙报,学校宣传橱窗,学校红领巾广播等阵地营造文化的氛围,进行相关的教育,从而教育和引导少先队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以走进生活为工作方向,激励学生传承民族文化
  生活世界是构成学生各种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是少先队工作的源头活水。陶行知认为:“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好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少症儿童》指出:“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他认为,儿童怎样面对自然将会决定我们未来的生活形式和状态。作为更有效的教育改革,老师应该把孩子从教室里解放出来,让教育回归真实的世界之中。在一个地区,一种生活的方式就是一种文化。少先队工作要打破学校和生活的隔阂,通过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了解本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了解本地区的风土人情。辅导员老师在每个学期中,要策划一到二次活动,让学生走向生活,进入生活,回归生活。以苏州为中心的吴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寻访等活动让少先队员们了解和探究。有的可以利用中队活动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比如苏州地区的儿歌、童谣、歌谣、故事、老古话;民间的叫卖调;民间的小游戏;苏州的评弹等。有的可以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比如苏州的刺绣;苏州的建筑;苏州的园林;苏州的小吃;苏州过节的一些风俗等等。少先队员们参与这些文化活动的过程,是了解这些血脉相连的本土文化的过程,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增加队员们的文化底蕴的过程。
  朱永新教授认为:“生命本身就是美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美的杰作。”点化和润泽生命是少先队工作的核心。在少先队活动中,教师通过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文化,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激励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是在激发他们生命的潜能,促进和培养他们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与发展,为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文化境界作出微薄的贡献。
其他文献
课前预热是指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铺垫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许多教师们在课前预热时用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构建一个个丰富的动态活动。笔者通过十几年的品德教学研究,觉得课前预热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  一、活动式预热,激发学生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前设计了猜谜语,奖玩偶的
“情境教学”之“情境”实质上是为幼儿提供优化的情境,优化的情境向幼儿展示丰富的生活情境、角色间的情感交融、师生间的积极互动以及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和具体生动形象的整合场景,是促使幼儿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一个有真有情有趣有美的师生互动的广阔空间,是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镶嵌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背景中,形成以“真”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趣”为手段,以“美”为整合,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情境
情境创设教学已在教育领域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情境创设教学已在教学中应用广泛。但是在教学中情境创设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通过对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进一步提高情境创设教学的质量。  1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遵循的原则  1.1 趣味性原则  教学中的情境应该选取学生身边有趣的且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知识动力的事例或运用生动形象的动漫人物等充满童话色彩的
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用教材教”的理念打破了以往教师的“教书匠”形象,教师不再扮演对教科书唯命是从的“忠实奴仆”。本文提出的“寓教于材”既是一种理论导向,更是一种行动方针。这就要求教师在源于教材授课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取之有道,用之有方。即在富于批判性与创造性使用的同时,更要深入研究教材、开发教材。最终以优质教材为载体,彰显课堂教学生命力,更好的实现  教育教学目标。  一、寓教于材含义  本论文的教
背诵是通往真实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语言大量输入的重要形式,它还能较好改善和提高记忆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由于真实语言环境的缺乏,背诵及运用对形成英语语感、提高英语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语的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背诵,没有背诵,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 没有背诵,就无法把丰富的英语知识转化为技能; 没有背诵,就更谈不上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应用。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英语背诵很难得到家长的配合,很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游戏  在对小班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我通过利用废旧物进行环境布置、收集废旧物用于游戏材料或用废旧物制作小手工,收到不错的效果。如要求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大小不一的各种饮料瓶,有些幼儿说:“老师,要饮料瓶来干什么?”我说:“做你们喜欢的汽车玩具呀”,“汽车”,“那老师就用饮料瓶来做汽车”,孩子们都用惊奇的眼神看着我。这时,我对孩子们说:“家里喝完的饮料瓶有什么用啊”,
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通过色、形、声、光,将教授过程直观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大量的感性材料能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提供有力的帮助,笔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应
领学生走进图书馆,就像牧羊人把他们的羊儿领到一个水草丰茂的地方。诗歌散文、故事评论、科技文摘、文学名著,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书刊,图书馆应有尽有,任学生自由选读,让学生与心爱的书籍结伴,在优美的篇章中体会读书之乐趣。  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享受阅读的快乐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对学生读者进行有关阅读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选择文献的范围,培养学生高尚的阅读情趣、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些都受启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在学习接触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后
低年段的语文课文中,每一课的生字量都比较大,造成了孩子较重的识字负担。而且孩子们的识记方法相对较单一,总跳不出陈旧思维圈,导致识字教学越来越呆板,越来越模式化。自主识字倡导课堂中的识字重在教会学生识字方法,提升学生的识字兴趣与识字主动性。 编“识字歌”,是低年段孩子在自主识字过程中将生字的“音形义” 三个方面巧妙结合,从而进行有效记忆的新方法,提升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也初步养成了学生自主识字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