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始终致力于破解加快解决“三农”的一个难题。多年来,五常市委、市政府通过大力实施“生态发展”战略,探索开辟出了一条农林牧有机相结合,多路并举整村推进结构调整,成为农业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之路。
【关键词】 新农村 林业建设 经济发展
1. 基本概况
由于多年人为破坏,致使五十年代初营造的老基干林带和八十年代初营造的农田防护林所剩无几,只有二段不足200米的残次林带,且林相不整,过去满山遍野的杏林已不见,灌木也无存,只有西南有两片用材林,最大一块面积也不过200余亩,加上零星植树和道路绿化,全村现有林总面积只有680亩,森林覆被率3.2%,而且树种单一,仅为杨树,且多为中龄林或近熟林,防护效能低,难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风蚀水蚀的发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2001年这个村因严重干旱绝产98.2%,当年人均负债1270元,昔日杏树漫山,牧草遍野,风调雨顺的秀美山村变成了凋敝枯败的穷山辟壤,农业发展 和群众生活被推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2. 林业建设的思路构想
由于连年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导致农民的生产生活徘徊不前,穷责思变,干旱致穷唤起了人的生态意识。通过合理规划、因地制宜、整体推进,讲求实效”的科学定位,以“乡风民俗、一街一品、一路一景、一园一韵的特色,以路旁、村旁、宅旁、渠旁“四旁”绿化为纽带,构成“点、线、面、块协调搭配,乔、灌、花草结合的绿化体系和框架结构,实现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具有现代气息、生态园林风格和景色宜人的新农村。从根本上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3. 林业建设目标
在林业发展上,依据该村的自然地理特点,资源分布、生态建设环境和经营条件确定的:围绕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化林网,网格控制率达到95%以上,对缺条断空的农防林带进行补植(更新)优化;对通过本村的县、乡、村、屯公路,流经本村区域的河流、沟渠全部绿化,绿化率达100%;对坡地侵蚀沟全部营造绿色生物带;在屯四周营造30米宽针阔混交乔灌结合的环村林带。对屯中废弃地、荒芜地和部分闲隙地,绿化建休闲景点。屯内街道绿化率达到100%以上;在农户的房前屋后及庭院按乔、灌、花、草结合的框架结构绿化;建成后,使该村屯森林覆被率达到25%以上。实现绿化、美化、香化、净化、亮化,达到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4. 建设模式
4.1防风固沙林模式: 对中心屯南部的风蚀沙化农田,设置乔灌草相结合的“窄林带、小网格、大密度”固沙林网,林网为150米×250米。带宽8米(4行),株行距分别为2米×3米,林带外侧株间配置沙棘,固沙林网内侧种植10米宽的草带,形成疏透式、林灌草复合、条带相间固沙廊道;对于流动的沙丘营造乔灌混交林,在沙缘地外围栽植乔木堵住沙口,在沙地下风口大面积栽植灌木锁住沙源;对固定沙丘四周栽植灌木围沙,防止沙丘激活。树种选择杨树、沙棘、樟子松。
4.2水土保持林造林模式:对中心屯北部的山地,应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山上营造混交林形成复合的生态结构,带状混交的带宽比15米:2米(5行:2行),株行距为3×3米、2×2米;梯田埂上建生物带;对石质荒山(或不可及荒山)造林,采取开沟撒灌木树籽自然生殖,逐步达到覆盖度0.2时,实施封育治理。侵蚀沟两侧削坡修台阶,阶梯上栽植树木,株行距为2×2米,边行混交灌木。沟底栽植柳栅栏,单栅每隔10米为一栅,多栅每隔20米为一栅。山中腹下腹土质较肥沃,栽植经济树种,山底坡耕地中的侵蚀沟,在沟头、沟边栽植灌木林。在沟头埂和沟头利用混凝土修谷坊,依次每隔20米修筑一处谷坊。延至到沟口。在沟内钉桩,用柳条编栅,单栅每隔10米为1栅,双栅每隔20米为1栅一直延伸到沟口。树种选择樟子松、沙棘(柠条)、榆树、落叶松。
4.3农田(牧场)防护林模式:对中心屯西部的基本农田,结合农业规划与沟、渠、路结合配置林带,做到与主害风方向相垂直,副带与主带相交,形成以主林带为长方形的矩形或正方形,农田防护林疏透结构林带,带宽10米,主副带均4行形成稀疏结构型,网格为400×400米。主林带的间距依带中主要树种生长期25倍设计,副带要比主带大些,网内土地面积350亩左右。对中心屯东面草场先设围栏,在围栏边缘营造30米的环型林带,中间每隔50—80米配置条状林带、疏林或无规则配置伞林。树种选择樟子松、杨树。
4.4盐碱地治理绿化模式:在中心屯西南部有间歇性积水和轻度盐碱耕地,对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的盐碱地,挖沟排水,降低土壤盐碱度;对盐渍化重的地段,筑高台整地造林,树种选择沙棘、柽柳。
4.5沿河护滩(岸)林造林模式: 对流经过本村境内的河流,在立地条件交好的滩涂,一线式或线片结合方式造林,株行距为2×2米,树种为杨树、柳树、灌木;在沿河闯田的滩地采取封滩育草恢复植被。
4.6绿色通道营造模式: 在本村境内的省级路,全乡循环路、村、屯公路,每侧按4行绿化,建立自然型、观赏型的景观。在边行株间混交花卉灌木或外侧栽植云杉,株行距均为2×3米;树种选择银中杨、柳树、丁香。
4.7村屯绿化营造模式:围屯四周营造30米宽林带,在屯周围荒地、废弃地及荒芜的地块设置景区,学校绿化按点、线、面、块协调搭配建景点,街道按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的要求绿化;庭院绿化美化按乔、灌、花、草结合的框架结构绿化;树种选择为杨树、柳树、丁香、水腊。
5. 乡村发生的巨变
通过开展“整村推进林业建设模式”大力实施“生态发展”战略,进行综合治理,森林覆被率已达到24.21%。使该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地表径流得到有效控制,空气湿度明显增加,土壤湿度显著提高,减少了风沙雹霜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农业实现了稳产高产,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村级经济得到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群眾的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负1200元到2008年增加到1500元,2008年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全部得到利用,种植业内部得到优化,该生村林粮的收人均可达3800多元;社会效益进一步改善,该村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居环境、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村屯四旁建设了景观休闲地,陶冶情操,学校进一步翻盖,小学生安心学习,一举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开创了干旱地区农业可持须发展先河,展望五常市进行整村推进的生态园区建设,将使人民生活水平将更加提高,文明程度将明显提升,农业经济将得到长足发展 ,一个山川秀美,林茂粮丰,文明富裕的新农村展现在世人面前。
结论
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生态优质的原则下,树立系统工程意识、长期工程意识和持久战意识, 通过进行山、水、林、田、草、路、村、井、电、畜科学规划,以林茂、粮丰为目标,以调、退、养为手段,采取治上治与治下,治山与治沟,沟坡兼治,立体绿化的综合治理。走以发展林业为抗旱先导,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整村推进综合抗旱之路。从五常乡村巨变中深切感到,通过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从实际出发,创新发展模式,推进调整产业结构,是对资源的一次再配置、再规划、再调节,是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的一个生态模式,蕴藏着农村发展巨大的潜力,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对此,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可鉴之处,应加大推广应用的力度,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五常市山河镇林业站)
【关键词】 新农村 林业建设 经济发展
1. 基本概况
由于多年人为破坏,致使五十年代初营造的老基干林带和八十年代初营造的农田防护林所剩无几,只有二段不足200米的残次林带,且林相不整,过去满山遍野的杏林已不见,灌木也无存,只有西南有两片用材林,最大一块面积也不过200余亩,加上零星植树和道路绿化,全村现有林总面积只有680亩,森林覆被率3.2%,而且树种单一,仅为杨树,且多为中龄林或近熟林,防护效能低,难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风蚀水蚀的发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2001年这个村因严重干旱绝产98.2%,当年人均负债1270元,昔日杏树漫山,牧草遍野,风调雨顺的秀美山村变成了凋敝枯败的穷山辟壤,农业发展 和群众生活被推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2. 林业建设的思路构想
由于连年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导致农民的生产生活徘徊不前,穷责思变,干旱致穷唤起了人的生态意识。通过合理规划、因地制宜、整体推进,讲求实效”的科学定位,以“乡风民俗、一街一品、一路一景、一园一韵的特色,以路旁、村旁、宅旁、渠旁“四旁”绿化为纽带,构成“点、线、面、块协调搭配,乔、灌、花草结合的绿化体系和框架结构,实现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具有现代气息、生态园林风格和景色宜人的新农村。从根本上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3. 林业建设目标
在林业发展上,依据该村的自然地理特点,资源分布、生态建设环境和经营条件确定的:围绕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化林网,网格控制率达到95%以上,对缺条断空的农防林带进行补植(更新)优化;对通过本村的县、乡、村、屯公路,流经本村区域的河流、沟渠全部绿化,绿化率达100%;对坡地侵蚀沟全部营造绿色生物带;在屯四周营造30米宽针阔混交乔灌结合的环村林带。对屯中废弃地、荒芜地和部分闲隙地,绿化建休闲景点。屯内街道绿化率达到100%以上;在农户的房前屋后及庭院按乔、灌、花、草结合的框架结构绿化;建成后,使该村屯森林覆被率达到25%以上。实现绿化、美化、香化、净化、亮化,达到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4. 建设模式
4.1防风固沙林模式: 对中心屯南部的风蚀沙化农田,设置乔灌草相结合的“窄林带、小网格、大密度”固沙林网,林网为150米×250米。带宽8米(4行),株行距分别为2米×3米,林带外侧株间配置沙棘,固沙林网内侧种植10米宽的草带,形成疏透式、林灌草复合、条带相间固沙廊道;对于流动的沙丘营造乔灌混交林,在沙缘地外围栽植乔木堵住沙口,在沙地下风口大面积栽植灌木锁住沙源;对固定沙丘四周栽植灌木围沙,防止沙丘激活。树种选择杨树、沙棘、樟子松。
4.2水土保持林造林模式:对中心屯北部的山地,应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山上营造混交林形成复合的生态结构,带状混交的带宽比15米:2米(5行:2行),株行距为3×3米、2×2米;梯田埂上建生物带;对石质荒山(或不可及荒山)造林,采取开沟撒灌木树籽自然生殖,逐步达到覆盖度0.2时,实施封育治理。侵蚀沟两侧削坡修台阶,阶梯上栽植树木,株行距为2×2米,边行混交灌木。沟底栽植柳栅栏,单栅每隔10米为一栅,多栅每隔20米为一栅。山中腹下腹土质较肥沃,栽植经济树种,山底坡耕地中的侵蚀沟,在沟头、沟边栽植灌木林。在沟头埂和沟头利用混凝土修谷坊,依次每隔20米修筑一处谷坊。延至到沟口。在沟内钉桩,用柳条编栅,单栅每隔10米为1栅,双栅每隔20米为1栅一直延伸到沟口。树种选择樟子松、沙棘(柠条)、榆树、落叶松。
4.3农田(牧场)防护林模式:对中心屯西部的基本农田,结合农业规划与沟、渠、路结合配置林带,做到与主害风方向相垂直,副带与主带相交,形成以主林带为长方形的矩形或正方形,农田防护林疏透结构林带,带宽10米,主副带均4行形成稀疏结构型,网格为400×400米。主林带的间距依带中主要树种生长期25倍设计,副带要比主带大些,网内土地面积350亩左右。对中心屯东面草场先设围栏,在围栏边缘营造30米的环型林带,中间每隔50—80米配置条状林带、疏林或无规则配置伞林。树种选择樟子松、杨树。
4.4盐碱地治理绿化模式:在中心屯西南部有间歇性积水和轻度盐碱耕地,对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的盐碱地,挖沟排水,降低土壤盐碱度;对盐渍化重的地段,筑高台整地造林,树种选择沙棘、柽柳。
4.5沿河护滩(岸)林造林模式: 对流经过本村境内的河流,在立地条件交好的滩涂,一线式或线片结合方式造林,株行距为2×2米,树种为杨树、柳树、灌木;在沿河闯田的滩地采取封滩育草恢复植被。
4.6绿色通道营造模式: 在本村境内的省级路,全乡循环路、村、屯公路,每侧按4行绿化,建立自然型、观赏型的景观。在边行株间混交花卉灌木或外侧栽植云杉,株行距均为2×3米;树种选择银中杨、柳树、丁香。
4.7村屯绿化营造模式:围屯四周营造30米宽林带,在屯周围荒地、废弃地及荒芜的地块设置景区,学校绿化按点、线、面、块协调搭配建景点,街道按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的要求绿化;庭院绿化美化按乔、灌、花、草结合的框架结构绿化;树种选择为杨树、柳树、丁香、水腊。
5. 乡村发生的巨变
通过开展“整村推进林业建设模式”大力实施“生态发展”战略,进行综合治理,森林覆被率已达到24.21%。使该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地表径流得到有效控制,空气湿度明显增加,土壤湿度显著提高,减少了风沙雹霜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农业实现了稳产高产,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村级经济得到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群眾的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负1200元到2008年增加到1500元,2008年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全部得到利用,种植业内部得到优化,该生村林粮的收人均可达3800多元;社会效益进一步改善,该村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居环境、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村屯四旁建设了景观休闲地,陶冶情操,学校进一步翻盖,小学生安心学习,一举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开创了干旱地区农业可持须发展先河,展望五常市进行整村推进的生态园区建设,将使人民生活水平将更加提高,文明程度将明显提升,农业经济将得到长足发展 ,一个山川秀美,林茂粮丰,文明富裕的新农村展现在世人面前。
结论
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生态优质的原则下,树立系统工程意识、长期工程意识和持久战意识, 通过进行山、水、林、田、草、路、村、井、电、畜科学规划,以林茂、粮丰为目标,以调、退、养为手段,采取治上治与治下,治山与治沟,沟坡兼治,立体绿化的综合治理。走以发展林业为抗旱先导,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整村推进综合抗旱之路。从五常乡村巨变中深切感到,通过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从实际出发,创新发展模式,推进调整产业结构,是对资源的一次再配置、再规划、再调节,是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的一个生态模式,蕴藏着农村发展巨大的潜力,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对此,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可鉴之处,应加大推广应用的力度,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五常市山河镇林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