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艺术陶瓷文献综述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por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可谓“三晋故土,物阜民丰”。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使用地区广泛,一直窑火炽烈。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有陶器的出现。唐宋辽金元时期的山西古陶瓷别具一格,地方特色鲜明。
  关键词:山西;陶瓷艺术;文献
  一、山西艺术陶瓷及艺术陶瓷文献研究概述
  1、山西艺术陶瓷概述
  艺术陶瓷艺术陶瓷也可以称之为陶瓷艺术,为陶艺和瓷器艺术的总称。从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彩陶、粗犷质朴的品格,唐宋陶瓷突飞猛进的发展,五彩缤纷的色釉、釉下彩,白釉的烧造成功,刻画花等多种装饰方法的出现,为后来艺术陶瓷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山西,乃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省艺术陶瓷历史悠久,长治八义窑的红绿彩、平定窑的白釉印花瓷、怀仁窑的油滴釉和剔刻花、榆次窑的兔毫和绞胎、介休窑的细白瓷和油滴窑变釉类、交城窑的花釉等,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然而,与同时期的官窑和一些民窑的显赫声名相比,山西古陶瓷远不被人们认识和了解。
  2、山西省艺术陶瓷文献研究概况
  山西省艺术陶瓷相关文献涉及学科范围有,雕塑、美术收藏、考古、装饰艺术、遗产保护等。发表文献总体趋势:从发表的文献数量上看是呈上升趋势的。从文献的内容上看也在不断丰富的。文献资料2000年之前的大部分是综合性的文章且数量不多;2010年之后的文献资料数量明显增多,不仅有综合性的文献,还有专题性、个案性的研究。
  二、山西省艺术陶瓷研究现状
  1、研究现状一
  专著:有关山西陶瓷的研究专著至今唯有 1984 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日本美奈美联合出版发行的《中国陶瓷全集 28·山西陶瓷》和 2008 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山西卷》。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收录了不同历史时期墓葬和遗址出土的陶瓷及标本,只是前者收录资料较后者要少,多陶瓷碎片标本,后者侧重于完整标本的收集。前者还收录了现当代陶瓷研究所复原工艺后生产的仿古瓷器。
  综合性研究文章:关于山西陶瓷的综合性研究文章不多,水既生先生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文章。《山西古代陶瓷装饰技法》一文中对陶瓷的胚胎装饰、釉面装饰、彩绘装饰作了较全面的研究;《山西古代窑具及装烧方法》一文结合窑址标本,论述了烧制的窑具和烧制的方法;《山西古窑址中所见黑釉剔划花瓷器》、《山西古窑址所见油滴和兔毫》、两篇是关于一类产品的综述;《山西陶瓷考古存在的几个问题》从考古的角度提出山西省陶瓷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在关于山西陶瓷艺术的文献中,除了水既生先生,孟耀虎先生也发表了多篇文章,研究的比较全面。有关于窑址发现、研讨会纪要、这类综合性的文章,也有个案性、专题性的文献资料。例如孟耀虎的《晋城新发现一处古瓷窑址》、《山西平阳古瓷窑调查》、《唐代山西陶瓷窑场及产品》、《对山西古陶瓷的几点思索》、《秋月春风今有别 中国古陶瓷学会山西陶瓷研讨论纪要》、《山西介休窯出土的宋金时期印花模范》、《唐三彩新发现浑源蜜唐代颜色釉陶器》、《长治八义窑黑画花装饰研讨》。
  窑址的考古调查、发掘、整理及成果公布:截止目前,已发表的文章中涉及山西瓷窑遗存约有 20余处。文献包括从釉色、装饰技法、器物器型、烧制工具,窑炉遗存等方面的记录。山西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器物品类齐全,色彩绚烂,装饰技法多样。
  例如李广智的《我省古陶瓷窑址调查成果显著》,郭学雷的《法花初探》范金龙的《峙峪村瓷窑制瓮工艺调查》,任志录等的《山西近年出土的梅瓶》等文献。
  发表的资料皆为简报形式,发掘报告专著至今为零。
  保护规划,工艺复原,开发利用等的探索:这类文献主要是对山西陶瓷遗产的现状的思考,提出保护建议;传统工艺的传承复原及创新;以及再开发利用,例如陶瓷旅游产品的设计等。例如 曾昭东、曹俊的《山西陶瓷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思考》,文章对山西陶瓷文化的研究现状做了相对全面的综述,并提出了关于遗产保护的一些建议。例如姚翰超的《浅析陶瓷旅游产品设计——以山西地域特色为例》
  2、研究现状二
  文献中对地方窑口的代表性瓷器的考古发现、遗址介绍、文献记载、器物类型、制作工艺、艺术特征、工艺流程、发展演变历史进行了研究。例如太原理工大学的侯达的硕士论文《介休窑古陶瓷绘画装饰艺术研究》对介休窑的装饰艺术特征,文化遗产价值、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利用都做了论述,比较全面的梳理了绘画艺术对其的影响,不仅是表面的装饰还有样稿的分析,还比较了相邻窑口的艺术风格。是一篇比较全面的文章。
  文献中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运用美术学、图像学、考古学等多种方法来分析陶瓷艺术。例如赵炳恩的《怀仁窑油滴》和郭文杰的《地方窑陶瓷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怀仁窑为例》。
  关于地方窑口的文献,一些还停留在遗址的发现,和初步的介绍方面,例如杨芝荣的《孟家井瓷窑遗址》、曾昭冬的《关于山西红绿彩瓷的初步探讨》;有的非常的简短,文献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周承礼的《山西平定刻花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及现代的生产销售的类型例如《山西省怀仁县吴家窑陶瓷厂》;期刊类的比较多,硕士论文类型相对比较完整全面的梳理了这些窑口的艺术特征,产生和影响,太原理工大学的 郭文杰的《地方窑陶瓷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怀仁窑为例》;
  目前针对地方窑还没有专著。
  山西陶瓷艺术文献小结
  文献在内容方面的主要有几个方面。结合文献对窑址的考古调查发掘、整理及成果公布阶段;对某一区域、或某一时间、或某一类陶瓷的探究,不同地区间相似面貌陶瓷的对比研究,(例如吕军的《山西、河北地区出土的金代红绿彩瓷器的比较研究》);陶瓷的物理性质、成分等的科技分析研究;对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工艺复原,开发利用等相关问题的探索实施;
  存在问题。关于山西省艺术陶瓷的文献资料专著只有2部,期刊类的文献居多,专业性的论文比较少;文献内容方面研究陶瓷艺术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陶瓷的开发利用,保护规划方面的文献数量较少;研究比较好的目前来说,水既生和孟耀虎先生的文章比较完整丰富,曾昭东、曹俊的《山西陶瓷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思考》是一篇比较好的文献综述。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故被称为“诗三百“。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具有”史诗“色彩。《诗经》思想辽阔,内容丰富,采编了辽阔地区的民间诗歌,内容涵盖了恋爱婚姻的婚恋主题,描写农业生产的生活主题,以及关于战争徭役的爱国主题。《诗经》语言生动活泼,朴素真诚,清新自然,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充满了感染力。具有多方面的艺术魅力
期刊
摘 要:19、20世纪,西方经由温克尔曼至李格尔、沃尔夫林等的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风格学研究方法。西方以作品为研究主体的风格学方法寻找艺术史发展过程中自身的演变规律,对作品精细的分析为纷乱的艺术作品理出了一条规律。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之一就是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现就本书的作者及写作目的、主要内容、影响及评价三个方面来介绍《艺术风格学》。  关键词:风格学;形式分析法;形式  《艺术风格学》
期刊
摘 要:本文对上海美术学院岩彩工作室自2017年以来的教学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并结合笔者自身实践的心得体会对岩彩画入门进行了概括总结。其中包括平面造形,通过对传世名作的解析,强化了对基本形,母形,黑白灰等平面构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用以自身的创作之中;色彩配置,通过对色彩的微妙变化的感知训练以及对身边自然中的物体及工艺品的色彩分析与采集,提高色彩关系认知;敦煌壁画摹写,对敦煌壁画进行欣赏与细致解析,
期刊
摘 要:剪纸艺术于2004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关于山西剪纸艺术的研究有专著4篇,博硕士论文18篇,期刊类50篇,以及报纸报道12篇,会议报道2篇等。从学术趋势图中可以看到关于山西剪纸艺术的研究多集中在2006年之后,并以期刊较多。而山西剪纸艺术的研究又多以广灵剪纸和中阳剪纸为主,其中广灵剪纸涉及专著1篇,博硕士论文5篇,期刊8篇,报纸报道3篇等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和市场交易中,格式合同条款都是很常见的,其自身所具有的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以及方便行业经营中重复大量使用的优点受到了很多企业朋友的喜爱,但是其所具有的事先拟定,区别于非格式条款和传统合同在订立中的双方当事人协商的特点也使在使用格式合同条款时产生了一些违背公平原则的问题。本文以一则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格式条款为分析的案例,详细探讨格式条款自身的优缺点,在使用格式条款的同时
期刊
摘 要:雕塑作为一项拥有千年传承文明的古老艺术,对于人们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与理解,并将其物化的一种体现,而在雕塑艺术发展的道路上,不同的材质,又赋予了雕塑不同的意义,文章将分为四个部分,即传统媒材的现代运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利用、色彩的功能及废弃材料的重新利用,以此探究雕塑材料对于雕塑作品的影响。  关键词:雕塑;媒材;色彩  一、传统媒材、传统方式的現代运用  木头对于
期刊
摘 要: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人们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绿地系统规划可以起到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用对山西乡村的调研来研究乡村旅游背景下的绿地系统规划。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绿地系统;规划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是生态与旅游结合的产物[1]。随着时代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渐厌倦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这
期刊
先说一下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区别,在笔者看来,西方人对建筑是非常敬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西方人的建筑可以是神灵的居所。而中国的文化里面,人与鬼神是有距离的,建筑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人。西方人在自然中搞祭祀活动,然后把神请到神庙里短暂休息,也就是说西方的神庙是神灵在人间的‘行宫’。建筑一上来就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使命,所以西方人把它兴建的庞大、华丽是无可厚非的,以至于发展到后来,他们用了好一阵儿才能
期刊
摘 要:亲临故宫,人们或是会被绚丽夺目的色彩所吸引,亦或是被它宏伟磅礴的气势所折服,却会忽略屋脊上那些俯视众生的小兽。吻兽,是中国传统建筑顶部的构件,这些精美的建筑构件以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独有的文化价值留芳于世。  关键词:吻兽;造型;实用功能;艺术教育  吻兽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龙,作为炎黄子孙的象征,和吻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中,龙文化是其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不但是中华民族敬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大致可将我国排箫的历史发展脉络分为七个阶段,分别是远古至夏商时期、西周至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当代时期。对排箫的形制演变、历史起源与发展、不同形制排箫的音色等方面作了梳理。  关键词:排箫;发展;演进  随着时代发展,箫这个乐器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但排箫却依然不温不火的存在着。早在古时候,排箫的发展从成为兴盛的朝代主要演奏乐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