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因此德育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德育工作;问题;对策
前言: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现代人重物质轻德行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这种趋势逐渐对广大学生产生了影响,为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因此在现如今初中教育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初中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高其实效性是本文探究的主题。
1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德育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1]。整体上来看,现阶段我国初中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很低。初中是学生道德品行培养的关键时期,积极贯彻并落实德育工作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构建完善的教育引导机制,促进学生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改革开放至今,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思想解放也在持续深入。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德育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做出创新改变。目前,我国初中德育工作遭遇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外部挑战林立
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接触外部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广泛,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其中包含了打量的色情、暴力等内容,这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全新的社会背景下,传统德育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均开始受到挑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公民意识逐步增强,外来意识观念的影响催生出了多样化的思想。此外,现如今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社会以及家庭教育存在很多矛盾之处,如学校德育鼓励学生们乐于助人、与人为善,但家庭教育却要求孩子们“莫管闲事”、“胜者为王”。
1.2很多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扭曲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学校德育工作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导致很多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开始出现迷茫甚至扭曲的情况,对其未来发展埋下了严重的隐患。综合分析来看,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社会影响。现如今,我国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利己主义盛行,物质欲望极度膨胀、社会公平逐渐失衡,这必然会对学生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学生被社会中的丑恶所蒙蔽,失去积极生活态度[2]。其次,经济因素。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如留守儿童等,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缺失是造成孩子误入歧途的重要原因。而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则是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导致孩子身心发展不健全。
1.3学校对德育工作和课程缺乏重视
虽然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普遍存在,导致学校的德语课程和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重视。大部分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行为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对德语课程的兴趣和重视也相对较低,在一些初中甚至存在德语课程被长期占用的情况。同时,初中德育课程的实践性严重缺乏,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十分落后,普遍采用的仍旧是灌输式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严重脱节,显得呆板、生硬,很难发挥出有效的作用[3]。
1.4部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不足
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很多初中教师的道德素养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而在学校生活中,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教师的不良言行必然会对学生的道德素养产生负面影响。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已经不仅仅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持有着错误的观念,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误导,严重损害了的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感。
2解决初中德育工作问题的有效对策
2.1加强对教师德育素质的培养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良好的道德是其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这比空洞的说教更容易令学生信服[4]。想要实现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必须加强对在职教师德育素质的培养,推动德育教育在学校生活中的落实。首先,做好班主任德育素质的培养。在学校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程度也最深,因此想要将德育工作落实到学校教学生活中,有必要培养班主任的德育素质。其次,培养政治课教师的德育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有政治课教师负责,为了在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初中政治教师应充分认知自身定位,通过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完善自身道德素养,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提供表率作用。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政治课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学习并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理论知识,为初中生德育的实施奠定基础。此外,这种政治教师创造力的培养,促进德育教育方式的创新。政治教师应努力拓宽自身视野,丰富知识积累,并通过各类思维训练强化自身的创造性,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2极强德育工作和各学科教学之间的联动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很多学科的教学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德育元素,对这些元素进行科学应用可以有助于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养成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正确认知了解祖国历史和文化。如在进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片文章的讲解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尚品德,实现语文教育和德育的有效结合。
2.3加强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之间的联系
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们养成良好道德素质并在生活中予以践行,因此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是相互统一的整体,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应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除了加强《思想品德》课程建设之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践行德育工作。
2.4构建初中德育长效机制
首先,通过正确的政策导向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修养。在学校运行的过程中,制定严格规范的制度,对学生们的在校言行进行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强化学生的品行修养内涵,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在升国旗仪式、校园广播站等场合贯彻德育教育,通过长期的影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其次,将德育工作纳入到教职员工考核之中,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在德育工作所承担的职责,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能动性,通过激励性措施保障德育措施的有效落实。再次,严抓教师的师德和职业道德规范[5]。定期对学校师德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以及反饋、改进,树立良好的校园风气,为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校园中开展德育工作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针对现如今我国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余玩珊. 人本化视角下初中德育管理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7.
[2]李凯.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德育工作面临的难点与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2017.
[3]连伟繁. 浅析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7):123+127.
[4]谭锐龙,王伯学. 初中德育的现状、困境与创新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8(07):78+92.
[5]王珑和.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分析[J]. 学周刊,2019(25):156.
关键词:初中德育工作;问题;对策
前言: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现代人重物质轻德行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这种趋势逐渐对广大学生产生了影响,为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因此在现如今初中教育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初中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高其实效性是本文探究的主题。
1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德育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1]。整体上来看,现阶段我国初中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很低。初中是学生道德品行培养的关键时期,积极贯彻并落实德育工作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构建完善的教育引导机制,促进学生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改革开放至今,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思想解放也在持续深入。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德育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做出创新改变。目前,我国初中德育工作遭遇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外部挑战林立
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接触外部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广泛,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其中包含了打量的色情、暴力等内容,这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全新的社会背景下,传统德育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均开始受到挑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公民意识逐步增强,外来意识观念的影响催生出了多样化的思想。此外,现如今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社会以及家庭教育存在很多矛盾之处,如学校德育鼓励学生们乐于助人、与人为善,但家庭教育却要求孩子们“莫管闲事”、“胜者为王”。
1.2很多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扭曲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学校德育工作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导致很多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开始出现迷茫甚至扭曲的情况,对其未来发展埋下了严重的隐患。综合分析来看,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社会影响。现如今,我国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利己主义盛行,物质欲望极度膨胀、社会公平逐渐失衡,这必然会对学生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学生被社会中的丑恶所蒙蔽,失去积极生活态度[2]。其次,经济因素。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如留守儿童等,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缺失是造成孩子误入歧途的重要原因。而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则是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导致孩子身心发展不健全。
1.3学校对德育工作和课程缺乏重视
虽然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普遍存在,导致学校的德语课程和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重视。大部分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行为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对德语课程的兴趣和重视也相对较低,在一些初中甚至存在德语课程被长期占用的情况。同时,初中德育课程的实践性严重缺乏,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十分落后,普遍采用的仍旧是灌输式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严重脱节,显得呆板、生硬,很难发挥出有效的作用[3]。
1.4部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不足
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很多初中教师的道德素养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而在学校生活中,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教师的不良言行必然会对学生的道德素养产生负面影响。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已经不仅仅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持有着错误的观念,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误导,严重损害了的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感。
2解决初中德育工作问题的有效对策
2.1加强对教师德育素质的培养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良好的道德是其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这比空洞的说教更容易令学生信服[4]。想要实现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必须加强对在职教师德育素质的培养,推动德育教育在学校生活中的落实。首先,做好班主任德育素质的培养。在学校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程度也最深,因此想要将德育工作落实到学校教学生活中,有必要培养班主任的德育素质。其次,培养政治课教师的德育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有政治课教师负责,为了在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初中政治教师应充分认知自身定位,通过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完善自身道德素养,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提供表率作用。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政治课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学习并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理论知识,为初中生德育的实施奠定基础。此外,这种政治教师创造力的培养,促进德育教育方式的创新。政治教师应努力拓宽自身视野,丰富知识积累,并通过各类思维训练强化自身的创造性,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2极强德育工作和各学科教学之间的联动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很多学科的教学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德育元素,对这些元素进行科学应用可以有助于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养成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正确认知了解祖国历史和文化。如在进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片文章的讲解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尚品德,实现语文教育和德育的有效结合。
2.3加强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之间的联系
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们养成良好道德素质并在生活中予以践行,因此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是相互统一的整体,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应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除了加强《思想品德》课程建设之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践行德育工作。
2.4构建初中德育长效机制
首先,通过正确的政策导向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修养。在学校运行的过程中,制定严格规范的制度,对学生们的在校言行进行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强化学生的品行修养内涵,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在升国旗仪式、校园广播站等场合贯彻德育教育,通过长期的影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其次,将德育工作纳入到教职员工考核之中,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在德育工作所承担的职责,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能动性,通过激励性措施保障德育措施的有效落实。再次,严抓教师的师德和职业道德规范[5]。定期对学校师德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以及反饋、改进,树立良好的校园风气,为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校园中开展德育工作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针对现如今我国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余玩珊. 人本化视角下初中德育管理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7.
[2]李凯.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德育工作面临的难点与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2017.
[3]连伟繁. 浅析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7):123+127.
[4]谭锐龙,王伯学. 初中德育的现状、困境与创新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8(07):78+92.
[5]王珑和.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分析[J]. 学周刊,2019(2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