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教学要真正做到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有了提问和质疑的意识,学生对所学知识才有探究的兴趣,才会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笔者认为,学生物理知识和规律的获得应该经历“质疑-探究-感知-释疑-内化”这样系统的思维过程,而这一获知过程中,质疑是前提,是揭示知识生成和发展过程的原动力所在,也是其科学素养得以提高的必由之路。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其问题意识。
一、传统教育中“问题教学”的弊端
(一)教师缺乏“问题意识”,导致问题提出的单向性、形式化
教师在问题教学中缺少“为谁而问”、“我的问题学生会有什么反应”、“问题从何而来”的思考,导致教师问题的提出单一化、学生质疑活动形式化。表现为:
(1)课堂上教师按照自己凭经验而定的重点、难点展开提问让学生回答,很少顾及学生的实际需要,一味的“教书”,导致教与学的分离,课堂互动性不够,基本没有新问题的生成。
(2)为了质疑而质疑,脱离学生的实际,忽视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而逼着学生围绕着教师框出来的重点、难点进行质疑和提问,或一味求异,或追求热闹。这样的问题教学还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下的问题教学,最终问题结果趋于统一,最后留下的是一种声音,把学生富有个性、甚至不乏创造性的思考扼杀在了萌芽状态。
(二)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敢质疑、一味顺承
国内学生“问题意识缺失”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表现为对教材所述、教师所授缺少质疑;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困惑,或不敢向老师提问,或等待老师来讲解;质疑和提问缺乏主动性,即使提出的问题也是在教师预设的问题范围内。
二、提升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问题”是发现的结果,是思维的开端,是研究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而问题的发现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意识,创新就是无本之木,只有强化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才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敢于质疑是问题意识提升的具体表现,质疑是对教材中的权威理论、老师所教所说等不是简单的顺承,而是有自己的设想对权威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另辟蹊径,由质疑而求异,才会有创新,有知识的进步。同时,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能树立世界上只有相对真理而无绝对真理的理念,进而增强大胆质疑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让学生探究由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会很感兴趣,会很专注地完成好知识的探究活动,反过来在这种探究的体验过程中,学生又能切实感受到“提问题”的重要意义,强化“问题意识”。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思考
(一)教师要有“问题意识”,科学指导学生质疑
陶行知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就要去发现学生的“提问需求”,并思考如何把学生的问题“挖出来”,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要给以科学的指导。
引导学生提问要有价值,做到厚积而薄发,不能流于形式为了提问而提问,使提出的问题肤浅和表面化;帮助学生把握提问的针对性,帮助其梳理语言表述,让问题问在点子上;引导学生思维技巧和思考的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科学的引导,使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
(二)课堂民主化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必要条件
陈寅恪所说:“在自由之风的吹拂下,思想可以走得更远。”民主化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氛围民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有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是对传统的“教学专制化”的彻底否定;民主化的课堂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心理感到安全,能自由的呼吸,才会把心里所想、自己的疑惑或自己独特见解给表露出来,然后在通过师生平等对话,生生相互启发。在交流和讨论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教师如能不再信奉“师道尊严”,真正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做到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那么,学生才敢于质疑,敢于发问,敢于挑战;如能做到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乐于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书本和教师的言论发表独特的见解,每每学生打断自己的讲课,冒出问题的时候,给予的总是笑声和掌声,那么,学生才乐于质疑,乐于发问,乐于挑战。学生在“敢于……”到“乐于……”的转变过程中,“问题意识”得到提升和加固。
(三)引入实验思维,培养问题意识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生动的、有趣的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自主探究,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路径。
物理实验是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生长的沃土。以实验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去思考实验方案,提出质疑,激发创新动机。譬如,“平面镜成像”一节的教学,可以用一个演示实验引入:点燃一只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玻璃后面放一只烧杯,然后往烧杯中倒水,“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可以看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问题自然而生,为接下来的探究提供了目标和方向。
一、传统教育中“问题教学”的弊端
(一)教师缺乏“问题意识”,导致问题提出的单向性、形式化
教师在问题教学中缺少“为谁而问”、“我的问题学生会有什么反应”、“问题从何而来”的思考,导致教师问题的提出单一化、学生质疑活动形式化。表现为:
(1)课堂上教师按照自己凭经验而定的重点、难点展开提问让学生回答,很少顾及学生的实际需要,一味的“教书”,导致教与学的分离,课堂互动性不够,基本没有新问题的生成。
(2)为了质疑而质疑,脱离学生的实际,忽视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而逼着学生围绕着教师框出来的重点、难点进行质疑和提问,或一味求异,或追求热闹。这样的问题教学还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下的问题教学,最终问题结果趋于统一,最后留下的是一种声音,把学生富有个性、甚至不乏创造性的思考扼杀在了萌芽状态。
(二)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敢质疑、一味顺承
国内学生“问题意识缺失”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表现为对教材所述、教师所授缺少质疑;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困惑,或不敢向老师提问,或等待老师来讲解;质疑和提问缺乏主动性,即使提出的问题也是在教师预设的问题范围内。
二、提升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问题”是发现的结果,是思维的开端,是研究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而问题的发现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意识,创新就是无本之木,只有强化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才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敢于质疑是问题意识提升的具体表现,质疑是对教材中的权威理论、老师所教所说等不是简单的顺承,而是有自己的设想对权威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另辟蹊径,由质疑而求异,才会有创新,有知识的进步。同时,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能树立世界上只有相对真理而无绝对真理的理念,进而增强大胆质疑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让学生探究由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会很感兴趣,会很专注地完成好知识的探究活动,反过来在这种探究的体验过程中,学生又能切实感受到“提问题”的重要意义,强化“问题意识”。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思考
(一)教师要有“问题意识”,科学指导学生质疑
陶行知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就要去发现学生的“提问需求”,并思考如何把学生的问题“挖出来”,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要给以科学的指导。
引导学生提问要有价值,做到厚积而薄发,不能流于形式为了提问而提问,使提出的问题肤浅和表面化;帮助学生把握提问的针对性,帮助其梳理语言表述,让问题问在点子上;引导学生思维技巧和思考的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科学的引导,使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
(二)课堂民主化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必要条件
陈寅恪所说:“在自由之风的吹拂下,思想可以走得更远。”民主化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氛围民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有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是对传统的“教学专制化”的彻底否定;民主化的课堂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心理感到安全,能自由的呼吸,才会把心里所想、自己的疑惑或自己独特见解给表露出来,然后在通过师生平等对话,生生相互启发。在交流和讨论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教师如能不再信奉“师道尊严”,真正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做到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那么,学生才敢于质疑,敢于发问,敢于挑战;如能做到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乐于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书本和教师的言论发表独特的见解,每每学生打断自己的讲课,冒出问题的时候,给予的总是笑声和掌声,那么,学生才乐于质疑,乐于发问,乐于挑战。学生在“敢于……”到“乐于……”的转变过程中,“问题意识”得到提升和加固。
(三)引入实验思维,培养问题意识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生动的、有趣的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自主探究,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路径。
物理实验是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生长的沃土。以实验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去思考实验方案,提出质疑,激发创新动机。譬如,“平面镜成像”一节的教学,可以用一个演示实验引入:点燃一只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玻璃后面放一只烧杯,然后往烧杯中倒水,“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可以看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问题自然而生,为接下来的探究提供了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