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不仅要培养现代化人才,而且教育本身也要现代化。在小学数学教育进程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学生智力、能力等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想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活动。”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短等情况,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但多媒体计算机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对学生形成刺激,迅速吸引其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去寻找不同的解法。屏幕上出现“应该用几根4厘米和6厘米的小棒,才能围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周长的求法和算法,开拓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种不同算式的活动过程:6 4 6 4=20(厘米);6×2 4×2=20(厘米)。学生从中得出启示,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促进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课堂效率。
多媒体运用除了能创设问题情境,还能用来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例如教学“归总应用题”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环节的精心设计,将归总应用题的研究融入到一次学生队列队形比赛的设计中去。因此,在开课时,使用多媒体展示学校开展队列队形比赛的画面及通知(告示),伴着悦耳动听的校园乐曲,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了虚拟的情境中,并了解了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和活动内容。这样就把抽象乏味的应用题教学和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对应用题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在小學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过程淋漓尽致地显现在学生的眼前,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快速直观地了解知识形成的动态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时,为了突破难点,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教师用多媒体设计展示这样的演示环节:先出示4捆零5根小棒表示45,再出示3捆零8根小棒表示38,这时画面显示整捆对齐整捆,单根对齐单根。接下来动态演示:把13根单根中前10根捆成一捆,放在正捆下面,其余3根仍保留在单根处,这样的演示过程使得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满十进一”这一很难抽象理解的概念。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融合图、文、声、像等功能把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清楚直观地显现在学生们面前,帮助学生们很快地理解了进位的道理和算理,并完成了从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三、应用多媒体,精心设计练习,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知识的记忆建立在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上,尤其针对记得快、忘得也快的小学生而言,在每节新课后,都需要设计较大量的练习加强巩固,使其最终记忆并转化成运用能力。如果每次练习的设计都简单地依靠小黑板、卷子、书本等单一、呆板的呈现形式,长时间学生会厌倦乏味。同时,这些形式很难较真实地营造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场景。这时多媒体发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众多特点及优势,能使练习、复习等环节也轻松、愉快,能使学生在练题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一件有趣的事,一件新鲜的事。此外,多媒体还能增大教学密度、增大课堂容量,使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能接收到更多更有生活情趣的练习题。这样一来,多媒体的使用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增长了知识,而且使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培养。
实践证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国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J].新课程(下),2014(02).
[2]苏玉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3]万先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新课程导学,2013(29).
关键词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不仅要培养现代化人才,而且教育本身也要现代化。在小学数学教育进程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学生智力、能力等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想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活动。”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短等情况,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但多媒体计算机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对学生形成刺激,迅速吸引其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去寻找不同的解法。屏幕上出现“应该用几根4厘米和6厘米的小棒,才能围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周长的求法和算法,开拓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种不同算式的活动过程:6 4 6 4=20(厘米);6×2 4×2=20(厘米)。学生从中得出启示,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促进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课堂效率。
多媒体运用除了能创设问题情境,还能用来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例如教学“归总应用题”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环节的精心设计,将归总应用题的研究融入到一次学生队列队形比赛的设计中去。因此,在开课时,使用多媒体展示学校开展队列队形比赛的画面及通知(告示),伴着悦耳动听的校园乐曲,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了虚拟的情境中,并了解了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和活动内容。这样就把抽象乏味的应用题教学和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对应用题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在小學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过程淋漓尽致地显现在学生的眼前,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快速直观地了解知识形成的动态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时,为了突破难点,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教师用多媒体设计展示这样的演示环节:先出示4捆零5根小棒表示45,再出示3捆零8根小棒表示38,这时画面显示整捆对齐整捆,单根对齐单根。接下来动态演示:把13根单根中前10根捆成一捆,放在正捆下面,其余3根仍保留在单根处,这样的演示过程使得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满十进一”这一很难抽象理解的概念。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融合图、文、声、像等功能把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清楚直观地显现在学生们面前,帮助学生们很快地理解了进位的道理和算理,并完成了从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三、应用多媒体,精心设计练习,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知识的记忆建立在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上,尤其针对记得快、忘得也快的小学生而言,在每节新课后,都需要设计较大量的练习加强巩固,使其最终记忆并转化成运用能力。如果每次练习的设计都简单地依靠小黑板、卷子、书本等单一、呆板的呈现形式,长时间学生会厌倦乏味。同时,这些形式很难较真实地营造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场景。这时多媒体发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众多特点及优势,能使练习、复习等环节也轻松、愉快,能使学生在练题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一件有趣的事,一件新鲜的事。此外,多媒体还能增大教学密度、增大课堂容量,使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能接收到更多更有生活情趣的练习题。这样一来,多媒体的使用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增长了知识,而且使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培养。
实践证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国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J].新课程(下),2014(02).
[2]苏玉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3]万先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新课程导学,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