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1.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
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一是学生对周总理不太熟悉;二是人们自发地聚集到长安街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学生没有亲自经历,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我校一位老师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3.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目前教改也特别强调:教学的宗旨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要让学生“会学”。可见方法对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有多么重要。学生阅读方法的获取,固然有其知识积累引发的思维升华之因素,但主要还是来源于教师正确的教学指导。今天的施教者,应该比古人更明白“鱼”和“渔”的关系,应把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教师应围绕阶段性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精心组织好各阶段的阅读教学程序。注重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渗透阅读方法,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领悟阅读方法。如三年级要教给学生读懂一个自然段的方法,教师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法,力求教法服务于学法。概括地说,读懂一个自然段的方法是:读懂自然段中每句话的意思——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读懂整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其中“读懂自然段中每句话的意思”是基础,“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关于“读懂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的阅读方法学生虽已有一些基础,但教师仍须作适度点拨。“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则是新的阅读方法,教师须紧扣教材内容来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分析领会诸如总分、并列、因果、转折等关系。在此基础上再顺势引导学生根据句子间的关系来确定自然段的意思,达到“读懂自然段”之目的。又如四年级关于分段的阅读教学,着重要渗透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根据内容划分;二是根据文章表现形式划分。根据内容划分,要给学生讲清,一篇文章有数个自然段构成。自然段在内容上有内在联系的可划为一个结构段。当然,如果一个自然段独立讲了一个意思则可以独立划成一个结构段。根据文章表现形式划分,要给学生讲明:不同形式的文章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其次,鉴于不同年级阅读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而彼此间紧密联系的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既要注意突出重点,又要注意做到各知识点的前后衔接,做好阅读方法的拾遗补缺与强化渗透。第三,有了阅读方法的渗透,还需要适时进行方法的归纳总结。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学生会更容易地掌握阅读方法,也为进一步的阅读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加强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到中年级变得复杂起来。低年级我们只要求大致了解词句的意思,对课文的内容及思想感情有所感受。而中年级就有三条。第一,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低年级是了解,中年级是理解。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是进入中年级后的一个难点。第二,要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往机械的,从哪儿到哪儿,非得这样分段的做法有伤孩子的创新,不是个性化理解。但是,也不是在教学中就完全不用考虑要点了。读完一篇课文以后,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觉得还是应该把握的,而且这个也是学习这篇文章,乃至高年级阅读的基础。第三,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复述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说出主要内容,要能涵盖所有的要点,同时要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这两条缺一不可。要经过一堂课一堂课的日积月累,逐渐形成孩子的概括能力。此外还要注意孩子的表述能力的培养。表述能力是孩子的演绎能力。孩子为什么写作写得不具体,就是那么干巴巴的一句话?其实跟他的复述能力有关。首先要能准确地传达课文的语言风格,不是简单地用自己的口语说;其次要能恰当地引用原文,能突出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其实这是一个用书面语言来丰富、改造学生自身语言的过程;在复述中还要适当地增加一点自己的评论。复述中,他的语言、节奏、情感已经说明他的观点了,再加点评论,这对将来学生的作文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中年级理解的要求从理解词,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到概括主要内容,再到复述。一个概括,一个演绎,一个归纳,一个演绎,这就构成了孩子思维的训练。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养成,阅读能力也会得到逐步提高。
1.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
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一是学生对周总理不太熟悉;二是人们自发地聚集到长安街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学生没有亲自经历,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我校一位老师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3.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目前教改也特别强调:教学的宗旨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要让学生“会学”。可见方法对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有多么重要。学生阅读方法的获取,固然有其知识积累引发的思维升华之因素,但主要还是来源于教师正确的教学指导。今天的施教者,应该比古人更明白“鱼”和“渔”的关系,应把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教师应围绕阶段性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精心组织好各阶段的阅读教学程序。注重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渗透阅读方法,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领悟阅读方法。如三年级要教给学生读懂一个自然段的方法,教师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法,力求教法服务于学法。概括地说,读懂一个自然段的方法是:读懂自然段中每句话的意思——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读懂整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其中“读懂自然段中每句话的意思”是基础,“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关于“读懂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的阅读方法学生虽已有一些基础,但教师仍须作适度点拨。“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则是新的阅读方法,教师须紧扣教材内容来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分析领会诸如总分、并列、因果、转折等关系。在此基础上再顺势引导学生根据句子间的关系来确定自然段的意思,达到“读懂自然段”之目的。又如四年级关于分段的阅读教学,着重要渗透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根据内容划分;二是根据文章表现形式划分。根据内容划分,要给学生讲清,一篇文章有数个自然段构成。自然段在内容上有内在联系的可划为一个结构段。当然,如果一个自然段独立讲了一个意思则可以独立划成一个结构段。根据文章表现形式划分,要给学生讲明:不同形式的文章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其次,鉴于不同年级阅读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而彼此间紧密联系的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既要注意突出重点,又要注意做到各知识点的前后衔接,做好阅读方法的拾遗补缺与强化渗透。第三,有了阅读方法的渗透,还需要适时进行方法的归纳总结。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学生会更容易地掌握阅读方法,也为进一步的阅读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加强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到中年级变得复杂起来。低年级我们只要求大致了解词句的意思,对课文的内容及思想感情有所感受。而中年级就有三条。第一,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低年级是了解,中年级是理解。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是进入中年级后的一个难点。第二,要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往机械的,从哪儿到哪儿,非得这样分段的做法有伤孩子的创新,不是个性化理解。但是,也不是在教学中就完全不用考虑要点了。读完一篇课文以后,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觉得还是应该把握的,而且这个也是学习这篇文章,乃至高年级阅读的基础。第三,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复述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说出主要内容,要能涵盖所有的要点,同时要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这两条缺一不可。要经过一堂课一堂课的日积月累,逐渐形成孩子的概括能力。此外还要注意孩子的表述能力的培养。表述能力是孩子的演绎能力。孩子为什么写作写得不具体,就是那么干巴巴的一句话?其实跟他的复述能力有关。首先要能准确地传达课文的语言风格,不是简单地用自己的口语说;其次要能恰当地引用原文,能突出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其实这是一个用书面语言来丰富、改造学生自身语言的过程;在复述中还要适当地增加一点自己的评论。复述中,他的语言、节奏、情感已经说明他的观点了,再加点评论,这对将来学生的作文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中年级理解的要求从理解词,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到概括主要内容,再到复述。一个概括,一个演绎,一个归纳,一个演绎,这就构成了孩子思维的训练。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养成,阅读能力也会得到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