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后的满清“小辫子”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xim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对汉人颁布了“薙发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很多明朝的遗老遗少原想保住中原汉族的束发习惯,以身试法,却因此丧身殒命。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党人也照方抓药,倡导民众剪辫子,以此激发民众的反清意识。
  其实,在满清统治江河日下的20世纪初,知识阶层,甚至有些清朝宗室就自觉开始剪辫子了。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章太炎在上海当众剪掉辫子,举国轰动。1902年以后,清政府派往日本的留学生中也有不少人剪掉了辫子。国内新式学堂的学生也群起而效之,1905年,蔡元培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时,学校里的学生基本都剪了辫子。 同年,清末重臣爱新觉罗·载泽带队到西方考察宪政,40多个随员中剪辫子的占了一半。而具讽刺意味的是,1908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所拍摄的慈禧太后出殡的照片,纸糊的新军士兵的脑后也看不到辫子了。可见在晚清,尤其是1900年“庚子之乱”后,清政府对辫子的纠结已经逐渐模糊了。
  当时社会各界关于“辫子”的议论也风起潮涌。当剪辫运动席卷全国时,革命军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宣讲团和“剪辫队”,不仅沿街盘查讲演,而且“服务上门”。有的地方为了迅速达到剪辫子的奇效,招术很雷人,譬如对于自愿剪掉辫子的同胞,奖励大肉面一碗。
  1917年7月,张勋与康有为一伙人抬着溥仪搞的复辟闹剧中,宣示了一个所谓的“九条大政”,它的第九条说:“凡我臣民,无论已否剪发,应遵照宣统三年九月谕旨,悉听其便。”迫于形势,为了拉拢人心,清末皇室在原来的立国根本问题上也是要作出妥协的。
  然而有趣的是,作为汉族人的张勋在复辟入见宣统时,据说是一边叩头痛哭流涕地表达忠心,一边“以手探脑后,挐尺余长之小辫,举以示之”,把瑾太妃感动得直抹眼泪,连连夸他为忠臣。
  “自清祚鼎革后,稍有智识之士,无不剪发,即爱新觉罗氏之宗室子孙,毅然去辫者,亦复不少。”在《复辟之黑幕》一书中曾有记载,当复辟中的张勋见清朝皇室贵族溥伦也“自由断发”,就“大不为然,斥其非爱新觉罗氏之肖子。”两人互为攻讦。
  在张勋开列的复辟宣统朝廷的官员名单上“凡前清官僚,自亡国后,保存发辫而不服官于民国者为上选,可得内阁宰辅位次;有发辫而曾应民国之聘出山者为次选,可得尚书、侍郎之职;至若无发而又为民国官员者,虽有奇材异能,亦屏而不用。”在张勋看来,才华能力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要有“辫子”。这样一来,“京师理发铺之假辫,售卖一空。”参与复辟的诸人“无不脑后有辫发垂垂”。
  在复辟派中有一个人的辫子很引人注目,他就是康有为。康有为的“辫子”长只二十厘米左右,造型“蓬蓬如蒲草者然”。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自己一直逃命国外,自辛亥年后才回国,蓄辫子至今只五年。众人又问他为什么一回国就蓄发?他说,早就料到有今日之复辟。可惜没多久,复辟闹剧就寿终正寝。
  早在1898年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就向光绪上了一道《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呼吁光绪帝率先断发易服装,给国民做个榜样。他甚至还“高瞻远瞩”地把工业时代与辫子联系到了一起,“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折子写得振振有辞,时过19年,到了复辟时,康有为就不再谈他以前的调子了。
  满清灭亡后,学贯中西、个性张扬的大学者辜鸿铭依然留着长辫,穿长袍,有人戏称“全世界只有一条男辫子保留在辜鸿铭头上”。当辜鸿铭梳着小辫儿走进北京大学课堂时,学生们哄堂大笑,辜先生很淡定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此言一出,素来狂傲激越的北大学生们鸦雀无声。而辜鸿铭的辫子以及这句“辫子”名言成为历史的绝响。
其他文献
日本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逼迫袁世凯政府承认日本取代德国在华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满洲及蒙古的权益,以及承诺聘用日本人为顾问,并要求“绝对保密,尽速答复”。  北洋政府以“国力未充,难以兵戎相见”为由,对外宣布接受“二十一条”中一至四号的部分要求。消息传出,举国震怒。  珠江上游堤围崩决,广州发生特大洪灾。  谭根为筹款赈灾,在香港举行飞行表演,年仅15岁的洪美英随机升空,成为中国最早参
期刊
清政府1895年初在与日本的甲午之战中落败,被迫求和。双方谈判地点定在日本马关(现称“下关”)。这个位于日本本州岛最西端的小镇由此闻名,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3月14日,清政府全权谈判代表李鸿章携其子李经方,二品顶戴罗丰禄、马建忠、伍廷芳,美国顾问科士达以及随从医生、武弁、厨师、茶房、轿班、理发匠等共计135人的庞大使团,乘坐德国商船“公义”号、“礼裕”号,从天津港起航,19日上午8点到达马关港
期刊
1976年,我在北京军区陆军38军114师342团3营7连担任炮排排长。当年我们连队在河北定县疙瘩头村团里的农场驻守。  7月27号那天晚上,感觉和往常很不一样,天气异常闷热,雾气昭昭的,憋闷得喘不上气。前半夜根本无法入睡,人莫名其妙地发慌。特别是农场的老鼠也和往常不一样,这天晚上只要一关灯,大小老鼠就会上蹿下跳出洞,不停歇地奔跑,像是要发生老鼠大战一样。有一只大老鼠还咬伤了炮一班班长的耳朵。此时
期刊
摄影家约翰·汤姆逊1867年至1872年间在中国游历,拍摄了很多精彩的照片,这些中国和中国人的影像,如今成为珍贵的历史档案。汤姆逊为李鸿章拍了人物照,并这样评价:“他是汉族最伟大的儿子,也是我遇见的汉人中最优秀的楷模。他有6英尺高,举止稳健而高贵,相貌极为英俊,眼睛乌黑而又具洞察力,嘴唇上有两撇深棕色的胡子,显示出坚定的决心。”  6英尺,相当于约1.83米。著名传教士李提摩太也注意到李鸿章“从体
期刊
成都人,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概念。李冰、文翁、杜甫……无数的人来到这里,在此吸纳、再造并反哺,不想离开,成为这中国文化后花园中的一景。  所以,“入蜀记”不仅仅是“来”的故事,还有关于包容和吸纳、融合和成长的故事。
期刊
在这个时间点重写中国抗战史,其意义对西方而言在于让中国的战时贡献被更多人认知;对东方来讲,人们更需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思考亚洲的未来。  70年前的中日战争,在大多数西方人眼中一直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虽然中国是二战时同盟国中首个与轴心国开战的国家,其发挥的作用所获得的认可度,却远远低于美国、英国,甚至是1945年8月才参与亚洲战事的苏联。很大程度上,二战结束不久,中国的贡献就被西方各国抛诸脑后,
期刊
郭沫若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他在新诗、戏剧创作,在古文字、历史研究等诸多领域均有重大贡献。日常生活中的郭沫若又是怎样的呢?  人格风范  郭沫若天赋很高,又勤奋治学。跟他同在日本留学的钱潮回忆说:“大学时代的沫若,给我留下了永磨不灭的印象是好学深思。福冈是九州岛上的大都市,犬马声色,比比皆是,沫若从不问津。星期日,除了读书、上图书馆,最大的休息就是逛
期刊
斯坦福研究院增智研究中心:  恩格尔巴特为王  道格·恩格尔巴特(Doug Engelbart),鼠标之父、人机交互大师。出版著作30余本,并获得20多项专利,其中大多数是今天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功能。他发明了视窗、文字处理系统、在线呼叫集成系统、共享屏幕的远程会议、超媒体、新的电脑交互输入设备、群件等。1959年到1977年,在他担任斯坦福研究院增智研究中心主任期间,创造了至今仍被人
期刊
由北京大学和赶集网联合发布的《2014应届生就业研究报告》显示,去年的大学生就业目的地排名,成都超过上海、深圳,位于广州和北京之后,排名全国第三位。  想起10年前,我离开北京的大学到成都工作,怀揣一张“支援西部建设”的奖状,同学们笑言:到天府之国享福,又何须奖励?没错,在地理上,成都属于西部,但是在历史上,成都从来就不是那种需要帮扶的“西部”。相反,这座城市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后花园。  在杜甫的时
期刊
在短短的儒家经典《中庸》里,“道”字不下50个,可见道在《中庸》里地位之高。现在的“道”字,是一个首加上一个“走”之儿,金文是“行”字中间加上一个“首”,有的还有动符“止”。不管是“行”或“走”之儿,还是动符“止”,皆是彰显道字的动态特征。  《说文》:“道,所行道也。”文字学家大都把“行”解释为十字路口,像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思考、踯躅、选择,这解释了普通道路的道,和圣人信仰的无上大道,也不能说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