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视域下,上海红色文化认同历史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启迪·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z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学中需要正能量传播和是非观、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公民对形象的正确认知和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才能将家国情怀代代延续。本文以上海城市发展、培养异乡文化认同的教学实践为例,落实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家国情怀;异乡认同感;历史教学实践
  我们先了解上海的时空演变、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才能在此过程中认同上海;生活在上海,尝试体验各种美食、民俗,游历各方地标建筑,才能体悟到上海的传统特色,感叹上海惊人的发展;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研习考察,才能明白上海作为革命的先锋和重镇,有多么的惨烈,才能明白思想解放下人们激烈的抗争是多么弥足珍贵,才能懂得现在幸福的来之不易。异乡认同感的培养就会水到渠成。
  在时空观念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透过多类别的历史材料理解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证明相关历史观点和结论,在过程中培养家国情怀,以家国情怀视野指导学生理性地分析、评价国际国内时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回馈社会。
  二十八、核心素养的“高屋”与实践“落地”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分别从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等方面,对核心素养教学实践上提出了建议。
  笔者为何以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作为讨论主题呢?这主要与当下情形有关。信息爆炸,多元文化的涌入,不同角度的理解与解释,让人们在碎片化信息中拼凑出了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机器平台争执中试图摸出心目中的“现代性大象”,忽略了人文情感的表达和交互、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同时,国内丧文化、审丑文化正逐步兴盛起来。学生受非主流文化的影响,自我定位不够准确;2018年中国宪法再次修订,社会民主法治化对学生道德水平和日常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更需要正能量传播,和是非观、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公民对形象的正确认知和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才能将家国情怀代代延续,而这种认知和承担,必须从教育抓起。
  本文以上海城市发展、培养异乡文化认同的教学实践为例,落实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研活动与课堂实践相生相长
  1.教研深化核心素养的理解,指导教学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理解上,笔者最初停留在家和国的概念与两者关系上。“家”,可理解为“家庭”、“家族”、“家乡”;“国”,可理解为“王朝”、“家族国家”、“民族国家”。在这些理解中,既包括实体存在,又包括精神观念,尤其是家族、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人们对家、国的认同。这种自豪感、自信心、认同感,需要从时间、地域、经济力、战斗力、文化力等多方面渗透,尽可能地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对家乡的热爱投射为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建设即为对祖国的建设,那么选择乡土资源——上海城市发展史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在参加完教研活动、论坛学习之后,拓展了视野。笔者十分赞同李惠军老师将家国情怀置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之下,并讨论了在该背景下家国发展走势,在家国情怀视野下分析问题、评价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落实到家国建设上。
  21世纪“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多个国家、地区共同协作完成,既要有长远眼光,凌驾于各国利益之上,又要能在合作现代化建设中不失民族性,延续特色传统。在和而不同中,中国迈向社会主义建设新台阶。同样的,上海需要大量的城市建设者,他们来自全球各国家各地区,也有中国的西面八方,如何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认同自我和他者,又不会被彼此同化、失去对家乡和国家的认同,还能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继续一起和谐地建设上海,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论坛、报告、学校特色活动展示为课程实践提供新思路
  从多种论坛、报告、学校特色活动展示中,笔者了解到此次改革重新调整了课程设置和教学课时。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时随课程设置略有浮动。
  本文涉及的是选修课程中的校本课程实践尝试,为后续的新教材教学和课程改革做好准备。
  上海历史尤其是近现代上海的发展史是中国在近现代发展的缩影,实验先行,具有对其他城市現代化建设的现代意义,也有对城市文明发展代价的一些思考。因此研读上海历史可以多种形式操作,从而锻炼学生能力。像历史阅读、课题研究、历史剧本创作和表演、活动性课程、研习游学实践,这些重视过程性学习也让评价方式变得多样化。学习任务单、研究型报告、成果展示、体验体悟,都能成为评价中的一部分。
  信息素养是21世纪必备技能,信息化教学的转型,也必须在教学中体现。允许展示组群对某主题讨论的电子版讨论截图,展现组群成员的合作探究,而不是个体成果,更要引导相关联的组群构建联系,刺激深度学习;也可利用搜索引擎,以其他国家或城市的史料佐证自己的观点;或者制作微视频呈现过程和结果。学生的主体性自然在过程中体现。
  3.从学业质量水平评价,思考学生综合能力
  徐蓝教授对2017年版的《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除了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解析之外,还特别强调了学业质量评价。她强调对学生学习前后的变化观察与考核,不同能力级别的学习、理解有不同的能力考核要求,需要区分对待;强调学生在合格考和等级考中对同一知识点的不同的能力考核水平的体现。
  基于对2017版《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在课堂实践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沟通力、呈现力、实践力、创新力,其中学习力包括阅读力、思考力、分析力、合作研习力、游学实践力。
  综上,教研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生相长的关系,校级、区级、市级教研活动中,专家、教研员和同仁们多次探讨核心素养的落实,并以公开课、历史剧本撰写、历史剧演出、历史阅读等多种形式进行研讨,给了笔者很多启发。反过来,教学实践中处理矛盾的积极经验和冲突性教学资源又能成为教研活动中的主题。   三、聚焦上海,在城市精神中认同异乡文化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落实,笔者之所以选择开设上海乡土历史拓展课,有以下原因:
  首先,上海是现代性与传统化、世界性与民族性既对立又统一的城市,这样的特征演变于上海近代历史进程。作为校本课程,这样的冲突性更具有研究价值,研习游学可操作价值,更具有对城市发展实用性价值。
  其次,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在不同的课程配合设置中有多样化提升,在问题探究中和活动课堂中学会学习,包括学习力、沟通力、呈现力、实践力、创新力。
  再次,上海移民问题(国际和国内)是比较突出的。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家乡观念、家乡建设。现代社会,在通讯业和交通业发展极为迅猛的时期,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工作时长、条件、环境的影响,家乡血缘观念正逐步被淡化。上海城市精神展现了大城市对移民的包容和人文关怀,异乡客在上海该如何自处呢?政策上的对应措施是解决行政上的急性和显性问题,而异乡认同感和城市建设者的认同感的渗透则是缓慢的过程。这种认同感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在“天下观”引领下的“中华观”培养的需要。基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少部分城市先发展起来,带动其他城市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伟大中国梦。
  1.城市发展的世界性与传统底蕴
  当今世界,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化城市几乎都以钢筋水泥作为主要特征。城市的民俗特点渐渐被掩埋,民族国家的民族性也被弱化。民族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林,既需要世界性,又需要民族性。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导致工业文明的趋同性与国家的民族性,两者是矛盾和统一的。只有强调了国家的民族性,才能推动世界走向多样化、创新发展,而不是单一的、类似的个体单位。
  风靡全球的漫威电影也从英雄人物刻画的美国视角中跳脱出来,转而面向世界。不得不说,电影业也在发出讯号——国家需要在全球背景中发展。
  上海作为中国的城市,发展也离不开世界。继世界博览会、亚信峰会之后,上海建设了中国第二家迪士尼乐园,今年11月举办的进口博览会,上海又再次加入世界各方面交流,向世界展示城市荣耀。钢筋混凝土的味道,东方明珠光彩,苏通大桥稳健架构,同时又混有海派风味,外滩上的万国建筑,田子坊弄堂风格,你侬我侬的沪语风情,让上海的城市现代化和传统民俗中矛盾着也统一着。海纳百川、包容万象、走在潮流前沿的城市精神不正是上海迷人的地方吗?
  2.上海移民文化与城市发展的民族性
  聚焦上海,研究城市现代性,以培养异乡文化认同。生活在上海的人们,由于认知的盲点未必会对生活的城市有清晰的了解,正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校高一年级学生户籍地区调查见下表。据调查,在我校高一年级就读学生户籍地区分布情况。
  上海是曾经经历过淞沪会战,死伤无数的时代,也是响应中央知青上山下乡的地方,许多市民并不是原住民,尤其是自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移民流动频率加快。移民来源于国内也有国外的。近代上海就突出了海外移民对上海发展的影响。移民对上海的认同,上海原住民对移民的认同,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考量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把握学情,除了口头询问了解学生相关意愿之外,笔者还做了历史拓展课的调查问卷,参加抽样调查的有25人,其身份是主动选择历史拓展课,其中,上海占21人,江苏占2人,安徽、新疆各占1人。外省市移民学生占课堂的16%,这还不包括已经成为新上海人员。移民对上海的认同、进而参与上海城市建设的课题是有必要研究的。这对其他城市同样面对移民问题有着借鉴意义。抽样调查中,25人中有19人不了解上海历史。“不了解”对上海文化认同是最大的障碍。
  课程首要解决的是了解上海历史在学习的过程中,令人担忧和尴尬的是在上海史主题[ 分别是上海地貌与港口发展、舌尖上的上海、上海传统风俗文化、上海海派文化、现代上海社会变迁、上海建筑、民国时期上海社会变迁、上海红色文化。]选择上。在可多选的前提下,没有学生选择红色文化。这不能说明学生不热爱祖国、不热爱党,需要特别指明的是:第一,学生还不能客观、理智地看待历史的发展,不认为红色文化是上海历史发展的一部分。第二,红色历史系列影视作品宣传方式太过浮夸,“裤裆藏雷、手撕鬼子”已然成为学生延期红色教育最直白的理由。如果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学生未必从情绪情感上就抗拒。在讲授之前,笔者已经了解到学生对上海主题的喜恶的基本态度,在授课时会努力解决该问题。第三,学生误解了所谓的红色文化的传承是简单地宣扬政党的思想统治,历史教育是带有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但更多的是为了真实地记录、反映社会和文化的传递,为未来的发展走向提供一些可能和思路。
  上海是时空延展度较强的多维度城市。其地貌特征与港口建设,就是它为什么会成为最早被开放的口岸的原因。其海派文化、上海建筑是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融合的缩影。这又影响了上海民国时期的社會变迁和红色文化的产生、发展。城市发展见证了上海人民对不公命运和殖民侵略的抗争,也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海一跃成为中国一线城市。
  在时空观念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透过多类别的历史材料理解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证明相关历史观点和结论,在过程中培养家国情怀,以家国情怀视野指导学生理性地分析、评价国际国内时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回馈社会。我们先了解上海的地理特征,时间跨度,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才能在此过程中认同上海;生活在上海,尝试体验各种美食、民俗,游历各方地标建筑,才能体悟到上海的传统特色,感叹上海惊人的发展;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研习考察,才能明白上海作为革命的先锋和重镇,有多么的惨烈,才能明白思想解放下人们激烈的抗争是多么弥足珍贵,才能懂得现在幸福的来之不易。以此为基础,异乡认同感的培养就会水到渠成。
  在调查问卷中,学生除了强调课堂中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还表达了对学科方法学习和提升历史学科素养能力的意愿。
  总之,异乡文化的认同,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内容,更是全社会的大课题。它是个渐进缓慢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可能会有家乡情怀一样的异乡认同感。无论如何,地球村建设观念的影响下,中华观的引领下,地域性差异虽不会消散,但人们会理解甚至接受,汲取各地区民俗特色,或许会有更多的灵感迸发,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新的形式和内容。相信人在异乡未必是异客的时代很快会到来。
  参考文献:
  【1】王建伟. 红色文化与中学历史教学[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 2014, 000(011):28-28.
  【2】麻钱钱, 卢丽刚.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的红色文化传播特征及策略[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9, 000(003):18-22.
  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 王菁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喜欢模仿的习惯,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游戏化教学策略满足了幼儿的心理特征,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入游戏的成分,促进游戏和教学的统一。因此,本文主要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化;问题;教学对策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概述  在传统教学中,游戏仅仅被作为“操控幼儿注意力、规范教学
期刊
摘 要: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教育领域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基于此,对于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为达到理想中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而努力。  关键词: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首要前提就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
期刊
摘 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不仅在于掌握课程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科质量,激发学生未来不断学习的意识。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有利于学生基本素养的发展。以下是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环境中的应用,可供初中数学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多媒体教学 核心素养 措施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当前的教育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英语教材对学生的阅读内容也增加了更多的人文文化融合的中西方文章,这使得学生的阅读内容不仅着眼于国际视野,而且还体现了国际视野我国深厚的文化遗产。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思維导图的运用能使抽象的英语知识更加直观具体,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掌握语言要点。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阅读教学;
期刊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当中,英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于英语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而忽略了对于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将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对在核心素养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及做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的核心素养是指中学生对于英语的认识、所存的观念态度、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等等
期刊
摘要:幼儿园应关注周边的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丰富教学活动形式,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方向,《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部队幼儿园紧邻营区,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为此结合幼儿的特点,遵循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原则,从部队资源的利用方面阐述开展社会活动的见解,从而达到促进幼儿社会性良好发展的最终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当今课堂教学中的提出已经不再容许教师以“照搬书本”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授课了。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改善枯燥许久的课堂环境,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有效教学策略以最佳的方式进入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中生物;划分小组;多媒体技术;联系实际  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之下,落后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逐渐
期刊
【摘要】在素質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当前对于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当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作文教学不但能够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充分发挥作文教学作用。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不断的去创新、完善教学方
期刊
摘 要: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人才,为他们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中职学校的学生教学过程当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当然基础知识的学习也应该加以重视。数学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应该受到重视,因为它对学生们的职业发展有帮助。为了使得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开展,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来使得中职数学教学做出改革。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期刊
【摘要】对于我国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其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和内容就是阅读教学,阅读作为小学语文学习过程当中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相应包含有诸多教育内容,其中的审美教育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其中新课标教育制度中有诸多对当下小学教育的有效方法,其中最备受教育者关注的就是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整个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