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过分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且教学缺乏变通,严格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按部就班实施教学,形成了封闭的教学环境,弱化了道德与法治知识和其它元素的联系,俨然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成为了“孤岛”。面对新课改的冲击,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应用生活化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角度出发,贯彻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见解。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086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生从小学之初就应该接受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提高学生法律意识,树立良好品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中,为保证学生都能够真切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分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加入实践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形成学以致用的思维方式。
一、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课堂
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时,教师除了要采取常规授课方式以外,还要注意授课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并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让教室成为展开课堂互动的优良场所,逐渐营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课堂环境,以实现培育学生价值体系和提升道德修养的目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正是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关键时期,他们刚刚接触到社会百态和海量知识,这就给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对课堂内容进行讨论,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一基础之上,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中让自身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不仅对学生的探索能力与思考能力起到促进作用,也能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一并得到提高。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程导入只是成功教学的一个开端,接下来的教学主体内容才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很大一部分都源自学生的生活,尤其是道德方面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密切。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遵守规则”这一课时,我们便可以组织学生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以规矩亦成方圆”为主题,展开一场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持正方观点的学生说:自古以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不可无法,家不可无规,校不可无纪。这些观念早已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并且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试想,如果少了这些规矩的约束,人们将无法正常生活。我们都不愿意被规矩所约束,开车的希望马路上全是机动车道,行人希望马路上的汽车都不再行驶,所有的人都希望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这虽然是人们最真实的想法,但是并不现实。这时,规矩的出现成为平衡人们意愿最好的方法。而持反方观点的学生则认为事不破不立,唯有创新才能够强国利民。纵观世界发展的历史,每一次重大的进步,几乎都是从先进文明与陈规旧套的激励斗爭中蜕变而来的。试想没有哥伦布航海,没有法国大革命,没有商鞅变法,没有辛亥革命,没有改革开放,那今天的“方圆”又会是什么样。由此,我们不能只守规矩,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与发展。由此,在学生的激烈交锋中,学生认识到规矩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辩证地看待规矩,实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则”方面的知识。
三、以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补充教材内容
现在使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虽然有很多生活化的实例,但是其中的素材与学生真实的生活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从生活中去发掘素材,以补充教材中的生活化例子。
例如,在讲解“独立”对于初中生的重要性时,教师就可以把走读生和住宿生进行对比,这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例子,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共鸣。走读生在家中有父母做饭洗衣,而住宿生在学校中整理宿舍、洗衣服等都是要靠自己,从独立性来说,住宿生比走读生更加独立。同时,教师还要告诉学生独立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从而让学生懂得独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开展实践活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法时,可以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融入到具体性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体会和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
如,在讲授“多彩的职业”这部分的知识时,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中的职业,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便会开展角色扮演类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向学生展现多种多样的职业,向学生介绍这些职业所需做的内容,促使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展现出该职业一日中所做的事情。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进行深入地研究和了解,促使学生能够对这些职业有更好的了解。在学生进行完职业的研究和了解后,让学生能够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并会对学生所扮演的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指引,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做好角色扮演,让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职业,让学生能够具备职业精神,做好属于自己的工作。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多多关注当下的教育内容,依据教育内容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且有效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获得发展和提升。
五、充分开发社会力量,促进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教育是国之大计,因此各方应形成合力,群策群力促进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更好开展。相关部门应创设良好、宽松的生活化教学环境,支持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社会和企业可以提供便利的生活化教学场所和实物,如博物馆、科技馆,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观的机会;企业劳动模范、创新精英可到学校开专题讲座传播奋斗、创新精神,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社会可大力宣传爱心公益活动事迹,让学生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载体丰富的素材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发挥诸多积极的教学作用,既有助于拓展课堂教学素材,又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学习理解,从而起到较好的促学效果。并且,学生会对生活化的内容感兴趣,联系教材内容自主思考,再经过教师不断地指引后,从而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4):134-135.
[2]王明亮.生活化教学法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50.
[3]苏雪.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80.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086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生从小学之初就应该接受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提高学生法律意识,树立良好品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中,为保证学生都能够真切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分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加入实践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形成学以致用的思维方式。
一、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课堂
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时,教师除了要采取常规授课方式以外,还要注意授课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并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让教室成为展开课堂互动的优良场所,逐渐营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课堂环境,以实现培育学生价值体系和提升道德修养的目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正是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关键时期,他们刚刚接触到社会百态和海量知识,这就给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对课堂内容进行讨论,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一基础之上,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中让自身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不仅对学生的探索能力与思考能力起到促进作用,也能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一并得到提高。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程导入只是成功教学的一个开端,接下来的教学主体内容才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很大一部分都源自学生的生活,尤其是道德方面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密切。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遵守规则”这一课时,我们便可以组织学生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以规矩亦成方圆”为主题,展开一场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持正方观点的学生说:自古以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不可无法,家不可无规,校不可无纪。这些观念早已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并且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试想,如果少了这些规矩的约束,人们将无法正常生活。我们都不愿意被规矩所约束,开车的希望马路上全是机动车道,行人希望马路上的汽车都不再行驶,所有的人都希望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这虽然是人们最真实的想法,但是并不现实。这时,规矩的出现成为平衡人们意愿最好的方法。而持反方观点的学生则认为事不破不立,唯有创新才能够强国利民。纵观世界发展的历史,每一次重大的进步,几乎都是从先进文明与陈规旧套的激励斗爭中蜕变而来的。试想没有哥伦布航海,没有法国大革命,没有商鞅变法,没有辛亥革命,没有改革开放,那今天的“方圆”又会是什么样。由此,我们不能只守规矩,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与发展。由此,在学生的激烈交锋中,学生认识到规矩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辩证地看待规矩,实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则”方面的知识。
三、以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补充教材内容
现在使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虽然有很多生活化的实例,但是其中的素材与学生真实的生活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从生活中去发掘素材,以补充教材中的生活化例子。
例如,在讲解“独立”对于初中生的重要性时,教师就可以把走读生和住宿生进行对比,这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例子,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共鸣。走读生在家中有父母做饭洗衣,而住宿生在学校中整理宿舍、洗衣服等都是要靠自己,从独立性来说,住宿生比走读生更加独立。同时,教师还要告诉学生独立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从而让学生懂得独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开展实践活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法时,可以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融入到具体性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体会和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
如,在讲授“多彩的职业”这部分的知识时,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中的职业,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便会开展角色扮演类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向学生展现多种多样的职业,向学生介绍这些职业所需做的内容,促使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展现出该职业一日中所做的事情。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进行深入地研究和了解,促使学生能够对这些职业有更好的了解。在学生进行完职业的研究和了解后,让学生能够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并会对学生所扮演的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指引,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做好角色扮演,让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职业,让学生能够具备职业精神,做好属于自己的工作。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多多关注当下的教育内容,依据教育内容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且有效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获得发展和提升。
五、充分开发社会力量,促进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教育是国之大计,因此各方应形成合力,群策群力促进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更好开展。相关部门应创设良好、宽松的生活化教学环境,支持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社会和企业可以提供便利的生活化教学场所和实物,如博物馆、科技馆,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观的机会;企业劳动模范、创新精英可到学校开专题讲座传播奋斗、创新精神,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社会可大力宣传爱心公益活动事迹,让学生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载体丰富的素材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发挥诸多积极的教学作用,既有助于拓展课堂教学素材,又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学习理解,从而起到较好的促学效果。并且,学生会对生活化的内容感兴趣,联系教材内容自主思考,再经过教师不断地指引后,从而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4):134-135.
[2]王明亮.生活化教学法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50.
[3]苏雪.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