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那么,我们一线数学教师究竟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教学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基于此种情况,笔者针对高中数学课堂的四个重要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入;评价;悬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生本思想也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课堂教学效率也在不断提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正待改进.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对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优化的策略,我认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注重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是新知识学习的起点,是我们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应该注重新课导入.例如,笔者在讲“指数函数y=ax(a>0)”一节时,首先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一张1 mm厚的纸连续对折50次,其高度有多大?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猜起了答案:
生A:有桌子那么高吧.
师:再往高猜.
生B:有房子那么高吧.
师:再往高猜.
生C:不会有楼房那么高吧.
师: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第一次对折是2 mm=21 mm,第二次对折是4 mm=22 mm,第三次对折是8 mm=23 mm,……,第五十次对折是250 mm=1125899906842624 mm≈11.26亿公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是1.5亿公里,同学们自己算有几个“地太”距离吧!
当学生们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无不摇头晃脑、惊奇万分!趁着这个热,笔者又说这就是指数函数y=ax(a>0)的威力,同学们来了兴致,纷纷议论起了这个神奇的函数:y=ax(a>0).一切自然流畅.这就是悬念的魅力所在.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运用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所以我们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达到高度的精练,不能信口开河,传达给学生错误的信息.例如,说“复平面的虚轴就是直角坐标系的y轴”,混淆了虚轴的严格定义;又说:“逆定理不一定成立”,把“定理”与“命题”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当成一回事了!再说:“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小于0时,方程无解.”诸如此类错误语言的运用都是不应该在课堂上出现的.
我们的课堂数学语言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在教授对数y=logax的性质与图像时,可以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y=log12x与y=log2x的性质与图像.接着,再引导同学们进行类比以及归纳.对一般的情况y=logax进行全班讨论,最后一起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一步步的把学生引向知识的海洋.
三、注重课堂评价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不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是参与者,是辅导者.新课标理念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因此优秀高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充分认识学生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与交流思想的场所,成为学生建构自己数学认知结构的场所.激励性的评价会让数学课堂充满探究的活力,会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调节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形成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最终获得思维发展.如学生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发现数学规律、找到解题新思路等都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并且结合具体的问题予以中肯的分析和评价,激励他人学习其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如在发现作业有新解法时,笔者会写上一句:“你的解法很具创造性,说明你思维独特,很有创造潜力,保持住,会有更大的突破.”发现学生的解答过程简洁而准确,笔者会写上:“简洁的表达,反映了你对概念理解的深刻,对方法掌握的熟练.”发现学生作的图形准确美观,笔者会写上:“你作的图形准确美观,反映了你心灵手巧,漂亮的色彩反映了你对数学美的理解.”发现某个学生终于把作业都做对时,笔者会写上:“我知道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成功属于坚忍不拔的人,努力吧.”发现某个学生偶尔失误时,笔者会写上:“要是……就更完美了,有时小的失误会铸成大错,仔细点吧.”
在日常评价中如果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尊重、信任、鼓励、期待,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习潜力,主动积极參与学习活动.
四、设悬于结尾
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教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如在解不等式x2-3x 2x2-2x-3<0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即采用解两个不等式组来解决,接着,又用如下的解法:
原不等式可化为(x2-3x 2)(x2-2x-3)<0,即(x-1)(x-2)(x-3)(x 1)<0,所以原不等式的解为:x-1 五、结语
上述几点只是笔者的几点教学经验总结,还不够完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总之,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争取最大程度上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建设新课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朱恒杰.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入;评价;悬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生本思想也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课堂教学效率也在不断提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正待改进.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对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优化的策略,我认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注重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是新知识学习的起点,是我们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应该注重新课导入.例如,笔者在讲“指数函数y=ax(a>0)”一节时,首先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一张1 mm厚的纸连续对折50次,其高度有多大?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猜起了答案:
生A:有桌子那么高吧.
师:再往高猜.
生B:有房子那么高吧.
师:再往高猜.
生C:不会有楼房那么高吧.
师: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第一次对折是2 mm=21 mm,第二次对折是4 mm=22 mm,第三次对折是8 mm=23 mm,……,第五十次对折是250 mm=1125899906842624 mm≈11.26亿公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是1.5亿公里,同学们自己算有几个“地太”距离吧!
当学生们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无不摇头晃脑、惊奇万分!趁着这个热,笔者又说这就是指数函数y=ax(a>0)的威力,同学们来了兴致,纷纷议论起了这个神奇的函数:y=ax(a>0).一切自然流畅.这就是悬念的魅力所在.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运用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所以我们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达到高度的精练,不能信口开河,传达给学生错误的信息.例如,说“复平面的虚轴就是直角坐标系的y轴”,混淆了虚轴的严格定义;又说:“逆定理不一定成立”,把“定理”与“命题”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当成一回事了!再说:“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小于0时,方程无解.”诸如此类错误语言的运用都是不应该在课堂上出现的.
我们的课堂数学语言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在教授对数y=logax的性质与图像时,可以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y=log12x与y=log2x的性质与图像.接着,再引导同学们进行类比以及归纳.对一般的情况y=logax进行全班讨论,最后一起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一步步的把学生引向知识的海洋.
三、注重课堂评价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不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是参与者,是辅导者.新课标理念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因此优秀高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充分认识学生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与交流思想的场所,成为学生建构自己数学认知结构的场所.激励性的评价会让数学课堂充满探究的活力,会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调节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形成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最终获得思维发展.如学生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发现数学规律、找到解题新思路等都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并且结合具体的问题予以中肯的分析和评价,激励他人学习其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如在发现作业有新解法时,笔者会写上一句:“你的解法很具创造性,说明你思维独特,很有创造潜力,保持住,会有更大的突破.”发现学生的解答过程简洁而准确,笔者会写上:“简洁的表达,反映了你对概念理解的深刻,对方法掌握的熟练.”发现学生作的图形准确美观,笔者会写上:“你作的图形准确美观,反映了你心灵手巧,漂亮的色彩反映了你对数学美的理解.”发现某个学生终于把作业都做对时,笔者会写上:“我知道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成功属于坚忍不拔的人,努力吧.”发现某个学生偶尔失误时,笔者会写上:“要是……就更完美了,有时小的失误会铸成大错,仔细点吧.”
在日常评价中如果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尊重、信任、鼓励、期待,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习潜力,主动积极參与学习活动.
四、设悬于结尾
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教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如在解不等式x2-3x 2x2-2x-3<0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即采用解两个不等式组来解决,接着,又用如下的解法:
原不等式可化为(x2-3x 2)(x2-2x-3)<0,即(x-1)(x-2)(x-3)(x 1)<0,所以原不等式的解为:x-1
上述几点只是笔者的几点教学经验总结,还不够完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总之,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争取最大程度上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建设新课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朱恒杰.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