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uch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许多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证实,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音乐还有很多奇妙的功能。
  美国一位医学家曾统计了35名美国已故著名音乐指挥的年龄,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4岁,高于美国男子的平均寿命5年。据德、意等国家的调查,经常听音乐的人比不听音乐的人寿命通常要长5~10年。
  音乐治疗法已经在很多国家盛行,医学界通过临床实验认定,音乐对放松身心、振作精神、诱发睡眠等,都很有实效。
  人体为什么会在特定的音乐环境中产生反应?医学界研究人士认为,这与人体细胞本身的节奏有密切的关系。当人体细胞的震动与外部节奏协调时,人就有舒畅的感觉。
  西方人士认为听西方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效果最佳。有的专家指出,舒伯特的音乐能助失眠者入睡,巴赫音乐可减轻消化不良,莫扎特音乐能减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感。也有的说,莫扎特的音乐可以起到消除疲劳、重振精神的作用。中国医学界对于音乐产生的养生疗效,也有广泛的研究。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欣赏各类中外优秀声乐,器乐作品,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想象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因此,要开设音乐欣赏课,而且要上好音乐欣赏课。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上欣赏课呢?
  一、转变教与学的观念,鼓励每个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1.回归自然,创造课堂和谐气氛
  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在问题的讨论中也只是个人观点,是欣赏者之一。
  2.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引导学生敢想敢说
  在音乐课堂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然后讨论哪个更贴近作者的创作意图,允许学生保留意见。并在适当的时候教师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这样学生的心理顾虑消除了,兴趣也就来了,想象力当然就更丰富了。
  二、投其所好将要求变为学生的需要
  1.聆听
  要使学生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首先要让学生听,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意境,仔细体会,培养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2.思考
  在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思考作品在描述什么,这样就使学生开始想象,将作品变成一幅幅会动的画面,使音乐性更加鲜明,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可听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强调作曲家的创作目的,表现意图,把音乐作品说“死”说“僵”。
  3.分析
  在学生听懂了音乐的内容和情绪后,还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为什么此作品是这样的情绪,而彼作品却截然的不同。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注意作品表述的内容,创作的背景等方面。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4.总结
  在听,想,分析之后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表演。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结果,可能会有所出入,但学生所说的音乐形象都是通过认真的聆听而得到的。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表现音乐感受
  音乐欣赏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让学生在“听”中创想音乐
  通过聆听音乐学生可以在插上“音乐的翅膀”尽情的飞翔,充分展开想象。
  2.让学生在“唱”中体验音乐
  演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可以提高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发展和培养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通过演唱学生更快更准确的了解作品的音乐内容。学生在演唱时,头脑中会创造性地把大自然和現实生活中的景象再现出来。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到音乐作品的特点。高兴之余也提高了自身的音乐素质,增强了音乐审美能力。
  3.让学生在“画”中想象音乐
  画画是儿童感受、体验音乐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学生思维的一种外在表现。从中可以折射出学生的音乐形象思维。非常适合作为儿童音乐欣赏的辅助手段。这样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让学生在“析”中理解音乐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要素应有机的渗透在音乐教学中。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能有效的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发展。
  5.让学生在“动”中升华音乐
  采用动作和表演的方式参与音乐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种活动,它是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方式。它能使学生以积极良好的状态投入到音乐中。通过表演,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四、正确引导,引入经典,感受优秀作品
  然而不是所有的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据调查,以演奏古典乐曲为主的乐队成员,心情大都平稳愉快;以演奏现代乐曲或以演奏现代乐曲为主的成员,70%以上的人患有神经过敏症,60%以上的人急躁,22%以上的人情绪消沉,还有些人经常失眠、头痛、耳痛和腹泻。还有人对一些音乐爱好者作过调查,发现在经常欣赏古典音乐的家庭里,人与人的关系相处得和睦;经常欣赏浪漫派音乐的人,性格开朗,思想活跃;而热衷于嘈杂的现代派音乐的家庭里,成员之间经常争吵不休。据说是长期听这种音乐,会使神经系统受到强烈的刺激,甚至破坏心脏和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经典音乐,它有助于我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格调低下、趣味庸俗的音乐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和腐蚀作用,不健康的、粗俗的音乐可能导致社会精神生活的贫乏,低级以致混乱。”因此,我们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引入经典,引导学生聆听经典,做音乐欣赏的对比,让学生感受经典音乐带来的愉悦。
  有人说:“当美妙的音乐飘起,一切的尘埃都如飘雪般落下,身心有如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被细细的春雨丝丝滋润。这就是音乐的精粹所在。”就让美妙的音乐像春雨般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带给他们心灵上的共鸣,灵魂的升华。让他们去感受一切的美好,在快乐中,幸福成长!
其他文献
在当今社会,节日是传统社会的缩影,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应合理利用节日活动巧妙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应结合幼儿从各个方面的得到的实际经验,设计合理的教学、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增强幼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节日是从社会凝聚功能中派生出来的一个比较具体的、针对性较强的功能,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一,节日能够满足幼儿社会性心理需求,感受到来自世界的爱与
期刊
汪曾祺对京派的梳理,带有很强的自我认同倾向,是有意识的梳理。汪曾祺把京派追认到周作人,先后提到的还有林徽因、废名、乃师沈从文、萧红,但没有涉及到郁达夫。本文试图对汪曾祺涉及京派的论述做一主要偏于资料性的整理,首先将对汪曾祺论述的京派概念做出阐述;其次试图以汪曾祺从周作人到萧红的论述理清京派发展的脉络;当然,重心是对沈从文论述的分析。  一、汪曾祺的“京派”所指  汪曾祺论述“京派”这一概念的文字主
期刊
一、成果研究背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論,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小学教育中,拼贴画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拼贴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更是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拼贴艺术进入小学低学段教学契合孩子身心发展特质,在拼贴艺术中对美学原则的感性认识,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其他的造型艺术当中。拼贴主要取纸质媒介,是一种易得也易操作的材料
期刊
科探区是指为幼儿创设的、可以自由进行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索的学习空间。小班的科学区活动应该更贴近幼儿生活,更具有游戏性,它的科学区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和其他活动如角色游戏等结合起来设置设计,而中大班中、大班科学区的创建则应该突出活动的可操作性、趣味性和游戏性,要为幼儿孩子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和空间进行科学探索,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下是笔者根据实践经验进行的若干思考。
期刊
记得有人说过,开始是我们创造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了我们。习惯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延续和继承下来的一种文化,蕴含了丰富的道德行为习惯 、礼仪习惯等教育内容。今天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把传统文化与教育相契合,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乐趣,用好习惯造就好学生。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当中,知识点多而广,题型变化多样,再加上现代社会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很多学生
期刊
在电视转播的球类比赛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不少球队都请有外援。外援,就是技术支持,有了外援来助阵,球队的实力必定大增,取胜的把握也就更大。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写作文时,如果感觉自己的语言“单薄无力”,就可以适量地引入“外援”,为文章增色。下面,就让我来介绍引入“外援”的方法。  一、善用俗语  俗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过日积月累,经年流传,约定俗成,得到广泛应用且生动形象精炼的语句。广义上来看,俗语包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如何真正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成为识字的主人,主动积极地识字。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古代诗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笔者认为“读”是诗歌教学的基础,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在笔者的古诗教学中,采用“四读法”的途径来组织教学:初读——读正字音、停顿和节奏;再读——理解诗歌内容;品读——赏析评价诗歌;回
期刊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属于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教育学”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3个一级学科。一个教师上课上的好不好,学生爱不爱听他上的课,以及他的教学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对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与领悟程度,而如何编写课程与教学论,如何学习课程与教学论,如何让课程与教学论更具有实用性,是对于教师的一个重大挑战。  一、课程与教学论结构的简明性原则  随着学科研究的拓展和深
期刊
有人说,农村美术教学是困难的,学生素质低,家长不重视,师资条件差……但是,农村美术教学具有独特的教育背景、环境人文等,在某些方面又有着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我校地处乡镇,与市毗邻,既有现代化乡镇的面貌,又有美丽的田园风光,依山傍水,地理环境优越,煤矿采石场众多……为此,在农村从教的我也在边教学边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以下就教学谈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一、课本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  (一)玉米叶、玉米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