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味佐餐离不开盐。柴米油盐,为日常生活所必需,最能体现人间烟火气。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盐”字。
“盐”以前的字形由“卤”的繁体字形“鹵”和“监”的繁体字形“監”组成。“卤”表示“盐”的意思跟盐卤有关,“监”表示“盐”的古代读音与之接近。
“盐”最初是指食盐。《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那时候的羮是以肉为主要材料做成的带有浓汁的食物,讲究“五味调和”,因此又叫“和羹”。盐味咸,梅味酸,是制作和羹的主要调味料。
《说文解字》:“盐,咸也。”又曰:“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这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方面,盐的主要特征是味道咸;另一方面,相传炎帝时期的宿沙氏首创以海水煮卤制盐的方法,被誉为“盐宗”。
食盐种类繁多。比如,根据原料出处的不同,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周礼·天官·盐人》:“掌盐之政令,以共百事之盐。祭祀共其苦盐、散盐,宾客共其形盐、散盐,王之膳羞共饴盐。”其中提到“苦盐、散盐、形盐、饴盐”四种盐。综合各种注释,我们可以知道,“苦盐”是粒状粗盐,味道咸苦;“散盐”即末盐,是用海水或井水等煮成的粉状盐;“形盐”是加工成虎形的盐,供祭祀用;“饴盐”是一种带甜味的岩盐。可见,不同种类的食盐,不仅在形制、味道、用途等方面有差异,在等次上也有差别。
洁白的粉末状食盐跟自然界中的雪有几分相似之处。我们在古代诗文中,常常可以看到古人以盐喻雪的用例。唐代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晚唐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郞中二十韵》:“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之一:“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以散盐喻飞雪,以堆盐喻积雪,这种脱胎于日常生活的想象力着实令人赞叹。
食盐的一种重要用途是腌渍食物,以延长食物的存放时间并增加风味。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人很早就使用了这种方法。当“盐”表示用盐腌渍食物时,读为yàn。《礼记·内则》:“布牛肉焉,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干而食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炙法》:“熟猪肉肥者一升,细琢。酢(cù,同“醋”)五合,葱、瓜菹各二合,姜、橘皮各半合,鱼酱汁三合。看咸淡、多少,盐之,适口取足。”从这两段文字来看,古人腌制肉类的方法跟我们今天似乎没有太大差别。
在“用盐腌渍”的基础上,“盐”还可以指海水或盐水等淹、浸。陆游《东窗小酌》:“蚕妾趁时争盐茧,农夫得雨正移秧。”范仲淹《泰州张侯祠堂颂》:“惊波荐至,盐其稼穑,偃其桑梓。”前一种情况属于利用盐来处理蚕茧,后一种则是深受其害了。
现代人习惯将柴米油盐跟世俗之事联系在一起,古人的“思路”显然与我們不同,其中以盐喻雪就是一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盐”在古代还可以跟风雅之事联系起来。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七:“唐诗‘媚赖吴娘唱是盐’,‘更奏新声《刮骨盐》’。”清代洪昇《长生殿·闻乐》:“一枕游仙,曲终闻盐。”其中提到的可唱、可奏、可闻的“盐”是古代乐曲的别名。据记载,古代有《昔昔盐》《神雀盐》《黄帝盐》《突厥盐》《阿鹊盐》《白鸽盐》等诸多曲目。如此看来,盐不但可以调味,还可以怡情,真可谓于身于心皆有裨益。
“盐”以前的字形由“卤”的繁体字形“鹵”和“监”的繁体字形“監”组成。“卤”表示“盐”的意思跟盐卤有关,“监”表示“盐”的古代读音与之接近。
“盐”最初是指食盐。《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那时候的羮是以肉为主要材料做成的带有浓汁的食物,讲究“五味调和”,因此又叫“和羹”。盐味咸,梅味酸,是制作和羹的主要调味料。
《说文解字》:“盐,咸也。”又曰:“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这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方面,盐的主要特征是味道咸;另一方面,相传炎帝时期的宿沙氏首创以海水煮卤制盐的方法,被誉为“盐宗”。
食盐种类繁多。比如,根据原料出处的不同,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周礼·天官·盐人》:“掌盐之政令,以共百事之盐。祭祀共其苦盐、散盐,宾客共其形盐、散盐,王之膳羞共饴盐。”其中提到“苦盐、散盐、形盐、饴盐”四种盐。综合各种注释,我们可以知道,“苦盐”是粒状粗盐,味道咸苦;“散盐”即末盐,是用海水或井水等煮成的粉状盐;“形盐”是加工成虎形的盐,供祭祀用;“饴盐”是一种带甜味的岩盐。可见,不同种类的食盐,不仅在形制、味道、用途等方面有差异,在等次上也有差别。
洁白的粉末状食盐跟自然界中的雪有几分相似之处。我们在古代诗文中,常常可以看到古人以盐喻雪的用例。唐代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晚唐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郞中二十韵》:“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之一:“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以散盐喻飞雪,以堆盐喻积雪,这种脱胎于日常生活的想象力着实令人赞叹。
食盐的一种重要用途是腌渍食物,以延长食物的存放时间并增加风味。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人很早就使用了这种方法。当“盐”表示用盐腌渍食物时,读为yàn。《礼记·内则》:“布牛肉焉,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干而食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炙法》:“熟猪肉肥者一升,细琢。酢(cù,同“醋”)五合,葱、瓜菹各二合,姜、橘皮各半合,鱼酱汁三合。看咸淡、多少,盐之,适口取足。”从这两段文字来看,古人腌制肉类的方法跟我们今天似乎没有太大差别。
在“用盐腌渍”的基础上,“盐”还可以指海水或盐水等淹、浸。陆游《东窗小酌》:“蚕妾趁时争盐茧,农夫得雨正移秧。”范仲淹《泰州张侯祠堂颂》:“惊波荐至,盐其稼穑,偃其桑梓。”前一种情况属于利用盐来处理蚕茧,后一种则是深受其害了。
现代人习惯将柴米油盐跟世俗之事联系在一起,古人的“思路”显然与我們不同,其中以盐喻雪就是一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盐”在古代还可以跟风雅之事联系起来。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七:“唐诗‘媚赖吴娘唱是盐’,‘更奏新声《刮骨盐》’。”清代洪昇《长生殿·闻乐》:“一枕游仙,曲终闻盐。”其中提到的可唱、可奏、可闻的“盐”是古代乐曲的别名。据记载,古代有《昔昔盐》《神雀盐》《黄帝盐》《突厥盐》《阿鹊盐》《白鸽盐》等诸多曲目。如此看来,盐不但可以调味,还可以怡情,真可谓于身于心皆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