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涵积极品质的悲观主义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u0709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是20世纪美国诗坛上第一批重要的诗人之一,曾获得过三次普利策奖。他也是美国诗歌从19世纪向20世纪过渡的一个重要的承接人。正如露易丝·博根所说,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的诗正像一根铰链,把美国诗歌从19世纪的多愁善感带向了20世纪的残酷现实和真实内心。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一生生活在艰难困苦和悲观抑郁中,他个人的经历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他的性格因素也促使他更加关注小人物在现实社会的挣扎。罗宾逊创作的诗歌所呈现的悲观并不是消极绝望的悲观,而是一种蕴涵了一些积极的价值观的悲观,那就是新英格兰人拥有的那种忍耐与气节,也体现了诗人的信仰:这世上有很多值得让人们活下去的理由,但是人们必须经过炼狱般的过程才能真正找到它。本文将从赏析罗宾逊的作品Richard Cory (《理查德·科里》)入手,来体现这一特点与主题。
  Richard Cory是一首小短诗,结构清晰,前三个诗节都在描写主人公Richard Cory的生活,最后一诗节则向读者揭示了他的悲剧性结局。这首诗最能体现罗宾逊“这世上有很多值得让人们活下去的理由”的观点。单从题目上看,读者会猜测该诗将表达叙述人对一个有钱人或者是贵族的仰慕。然而,只有在具体分析之后读者才会恍然大悟。该诗并没有使用太多的技巧,既没有暗喻、明喻等常见的手法,也没有象征,但是字字都能激起读者的共鸣。第一行诗,“Whenever Richard Cory went down town”,就把诗歌里的人物一分为二划成了两类人,这个基调贯穿了诗歌的始终。如果Richa-
  rd Cory要去down town, 即市区,说明他是住在郊区。众所周知,在美国市区就是商业区,那里高楼耸立,没钱的工薪阶层才会在那里租一间小小的公寓住,而有钱人则居住在坐落于环境优美的郊区的别墅里。因此,我们得知,Richard Cory是个有钱人。第三、四行,“He was a gen-
  tleman from sole to crown/ Clean favor-
  ed, and imperially slim.”给了读者关于Richard Cory更加具体的描述:“gentlem-
  an”一词继续把诗中人物按社会经济地位进行划分。注意,作者并不是用“man”来形容他,而是“gentleman”,因为前者是泛指普通人,而后者则属于上流社会或经济、社会地位高的人。第二诗节进一步刻画Richard Cory的形象。叙述者让听众对Richard Cory的为人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他不仅外表让人羡慕,为人也让人钦佩,因为他从来不会歧视“我们”这些穷人:不仅谈吐文质彬彬,还会向“我们”问好,这让人们不禁怦然心动。在第三诗节,叙述者进一步肯定了Richard Cory的富裕程度。接下来的两行,“In fine we thought that he was everything/ To make us wish that we were in his place.”体现了“我们”这些穷人对他的羡慕,也从侧面进一步显示了他的身份地位。强烈的反差之下,读者感受到一种悲凉的气氛,不禁要哀叹穷人的命运,替他们悲叹。然而,“thought”(本以为)一词暗示了Richard Cory或许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幸福,或许有着不为“我们”知晓的另一面。最后一诗节开头两行则披露了普通人的生活状况。这里诗人并不是一味地渲染穷人悲剧性的命运,而是暗中表明了他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尽管“我们”很穷,盼望着有一天能像Richard Cory一样富有,但是“我们”的内心是平衡的,因为“我们”心怀梦想和希望,因此这样的生活也变得有意义。相反,全诗的结尾两行又回到Richard Cory的生活并揭示了他悲剧性的结局:在一个平静的夏日,他回到家中将一颗子弹射入了自己的脑袋。这样的结局看起来似乎显得出乎意料,本以为是那些穷人无法摆脱困苦的生活会自寻短见,或抑郁而终,结果却是Richard Cory这样一个完美的,有着让人羡慕的财富、学识和良好的举止的绅士自杀了!但读者细细品味,就会发现这个结局也并非不可理喻。罗宾逊本人就十分鄙视和谴责当时盛行的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他想告诉读者们,在当时的时代里,金钱不是也不应该是人生的所有内容。因此,他笔下的Richard Cory尽管十分富有,但灵魂却是空虚的,因此无法找到生活的真谛。相反,倒是那些贫穷但内心充满希望的人过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因此,这首诗非常生动地体现了罗宾逊的信念:尽管生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人们也无须消极悲观,因为希望和梦想是我们坚强地活下去的最好理由。
  总而言之,尽管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创作的诗歌笔调比较忧郁悲观,但这只是诗人个人经历的一种反映,并不代表他对人生的态度。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用他的笔告诉世人,物质的丰富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内心的宁静。他作品中的人物都不是显赫之辈,不过是在工业化蒸蒸日上,物质空前发达的社会中苦苦挣扎着的普通人,但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那些心怀希望、精神忍耐的人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摆脱悲剧性的结局。所以说罗宾逊诗歌中的悲观主义并非是消极厌世的悲观,而是蕴涵了许多积极的品质与价值观。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实践证明,只有校家结合,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最佳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家长会作为双方互相交流学生情况、共同寻找最佳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已经越来越被教师和家长所重视。因此,开好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家长会;教育;计划;解惑;参与    一、长远计划,统一思想    作为班主任,要围绕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长远的教育计划。因为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每
摘 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有计划地构建一系列的个性化展示平台,让学生获取小的成功,找到自信,从而对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增添信心,最终通过渐进式的进步实现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个性化;展示平台;实践与思考  1.个性化展示平台促进学生渐进式发展  所谓的个性化展示平台是指教师根据职业学校学生不同的特长和其内在渴望关注、渴望表现的需求,主动去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创设一系列
摘要:在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农村初中教学中,“问题学生”的现象也司空见惯。如何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有效教育,成为教学工作者一个研究难题。本文对“问题学生”从尊重、关爱、表扬入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捕捉闪光点,树立自信心。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要有效地管理一个班级,教师不但要重视班风、学风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管理好“问题学生”并使之转化成合格学
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最常谈论的话题就是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而我们这些多年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已经习惯于给学生灌输知识。  在学习了江苏省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后,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本校”)学生的实际,笔者设计了“1︰1”课堂教学环节。所谓的“1︰1”是指课堂时
摘要:幼儿园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应注重加强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创设健康安全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把安全教育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家园携手形成幼儿园安全教育合力,让幼儿在多样化的安全教育中有效树立安全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保护生命对每个个体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尤为必
【背景】  激情是一种发自内心而且又能激动人心的感情,是精神饱满、生机盎然的象征。教师若在英语课堂中以情动情,那么师生之间就会产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教师在课堂上的激情是课堂的灵魂,只有教师充满热情、充满感召力地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快乐而又充满情趣的学习,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一:开学第一天上课,老师和学生之间难免有些生疏,尤其是科任老师,没有
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小公民,既享受权利也应尽义务。他们是未来的继承者,应关注着自己身边的、生活中的一些公共问题,大胆地思考,积极探索。因此,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发动学生去观察生活,开始了候选课题的搜索。依照我的指导,学生兴趣盎然,充分利用课余实践进行调查,用孩子独特的视角去挖掘问题,找到一个又一个的课题。有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施有目的的场景教学便是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同时,学生的心智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创设  传统教学课堂中,情景的生动性、丰富性都得不到良好彰显,长此以往,学生思维惰性便随之产生。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阐述了情境教学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中常
自2003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本人累计担任了4年班主任工作,目前仍在继续这神圣的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确实要比一般的任课老师辛苦得多,除了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管理班级。如果说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点,班级小班化,人数控制在36个左右,或者班级的班委组织管理能力强点,那么班主任就相对要轻松得多。但是现在我们学校很多班级的人数都在50个左右,况且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父母、爷爷、奶奶宠着,
摘 要:初中生作文中存在着与年龄段不相符的假、大、空文字,不仅文章质量不高,且很有可能对于习作形成错误的认识,甚至会影响今后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养成,这么小的年龄,为什么会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本文对原因作比较粗浅的分析与归咎。  关键词:初中生;写作;偏离“本真”;探究  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戏言:“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学生的感受往往是教师感受的间接反映,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