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传统美德“礼” 成了家长们的心病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新一代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臂膀。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
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都把他们服侍的好好的,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不会文明接打电话、接人待物中的失礼现象。“知书达礼”原本是我们的传统,现在的状况却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人和人之间普遍没有尊重。尊重没有了,礼仪也就不存在了。行为失范和道德水准下降,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病。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不仅老师在学校要教,在家家长也要时时抓住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给幼儿进行随机的教育。
二、幼儿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国内外的不少研究表明: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
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和智力开发。而礼仪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养,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
三、空乘专业与少儿礼仪的完美碰撞
空中乘务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学生均具备了良好的礼仪知识背景,系统地掌握了教育方面的基础技能。优雅的穿着,优美的走姿、站姿、走姿,无不渗透着美,这种美不仅净化了社会环境,也感染着幼儿个体。空乘专业的学生理应成为礼仪文化的传播者。知礼、达礼、崇礼、用礼,从娃娃抓起,幼儿应该通过礼仪教育,塑造出全新的自我,它能够充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生活能力.
1.“小老师”遇上“捣蛋鬼”。2016年9月,由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空中乘务专业主任安萍、王粤钦老师带队,携手辽宁爱邦信息教育公司宫秀珍女士,以互利合作为目的的校企合作走进了“捣蛋鬼们”的课堂。
初次见面,我们认为孩子们最需要学习的就是“你好”“再见”“请”和“谢谢”等最初的礼貌用语的使用。从孩子长大学会讲话之后,父母就需要不断在孩子的外出和平常对话中穿插“你好”“再见”和“请”“谢谢”,来加深孩子对礼貌用语的理解。
开始上课了,组员向孩子们微笑问好并要求孩子给予演示。大多孩子做不好,会说但不知道在动作上如何展示,有趴着说的,有跑着说的,五花八门。我们组员开始和孩子们聊天,近距离的交流,博得他们的好感,而不是一味的强制孩子,在了解孩子心理的情况下循序渐进的教导,一路成长的“小老师们”深知礼仪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教会的。
2.第二周我们一起 "有礼行天下"。小小绅士淑女的礼貌用语在第二周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我们不断变换形式来讲解礼仪之美。利用一些表现欲强的孩子演绎了《孝经》的“曾子避席”故事,進行角色分配,做了表演。孩子们不仅从中得到了表演的乐趣,还学会了懂礼貌是多么的重要和值得骄傲。通过对古代、现代礼仪制度对比的讲解、示范进行教学,以故事形式让孩子接受学习,以表演和平时表现为考核,做到学以致用。
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如果每个孩子学习礼仪。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当他想介入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礼貌的征求别人意见,比如:“壮壮,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积木吗?” “佳妮,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 当幼儿知道别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领域时会很有礼貌的介入,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
3.第三周“小绅士”“小淑女”养成记。我们进行了仪态礼仪的课程。我们在形象教室中首先对于改正不良身姿进行了纠正,再对孩子们进行细化。如何优雅站、坐、走的要点知识。形象决定未来,孩子们在此过程配合非常的好。
4.第四周突击了宝贝衣橱的秘密。看似简单的收纳衣物,其实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行为能力。一旦孩子的能力养成,伴随而来的是自信与成就感。孩子有了自信,学习愿望就会较强,效果也会更好,还能从小培养起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团队以竞赛有奖的形式进行了比赛,引导和鼓励孩子自觉地收纳和整理自己的衣物,竞赛优秀小组颁发小红花。
5.第五周正式享用舌尖上的盛宴。在先前的家长教师沟通会上家长和老师普遍反映,孩子们在用餐环节实在让人头痛,所以小组讨论决定在第一周进行播种任务。让小朋友回家进行盆栽,观察蔬菜的生长,小葱、小白菜在孩子们的照顾下茁壮成长。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也熬到了“硕果累累“的时节了。
让孩子亲身感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和食物之可贵。并且带领孩子学会珍惜每一粒米、每一片菜,珍惜厨师的劳动让孩子学会分享。在用餐过程中,引导孩子自觉地珍惜食物。鼓励孩子不要”自私“用餐,要做到吃多少盛多少,用餐不玩闹。而且在用餐过程中要制造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氛围,老师们在孩子用餐时及时清理桌面让孩子自觉地不去掉饭,保持桌面清洁。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改变孩子的整体素质和修养,也希望引导家长们不要只注重孩子们的智育发展,不要忽略给孩子培养独立性、操作能力和修养。在几周的接触后,觉得孩子都是美好而纯净的。就好似一张没有任何污渍的白纸,父母的教养方式关乎孩子的人格。如果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品德高尚、行为文明、性格良好,孩子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摹仿他们,天长日久就会成为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形成一系列优良的性格。反之,父母若有不良的性格,如脾气暴躁,、冷漠厌世、虚荣浮夸等不良习惯,也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对自己的消极性格和行为要加以控制。
探亲访友、外出用餐,去公园玩……这些都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好时机,孩子们接受能力强,适时加以礼仪习惯的培养,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新一代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臂膀。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
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都把他们服侍的好好的,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不会文明接打电话、接人待物中的失礼现象。“知书达礼”原本是我们的传统,现在的状况却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人和人之间普遍没有尊重。尊重没有了,礼仪也就不存在了。行为失范和道德水准下降,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病。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不仅老师在学校要教,在家家长也要时时抓住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给幼儿进行随机的教育。
二、幼儿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国内外的不少研究表明: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
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和智力开发。而礼仪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养,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
三、空乘专业与少儿礼仪的完美碰撞
空中乘务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学生均具备了良好的礼仪知识背景,系统地掌握了教育方面的基础技能。优雅的穿着,优美的走姿、站姿、走姿,无不渗透着美,这种美不仅净化了社会环境,也感染着幼儿个体。空乘专业的学生理应成为礼仪文化的传播者。知礼、达礼、崇礼、用礼,从娃娃抓起,幼儿应该通过礼仪教育,塑造出全新的自我,它能够充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生活能力.
1.“小老师”遇上“捣蛋鬼”。2016年9月,由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空中乘务专业主任安萍、王粤钦老师带队,携手辽宁爱邦信息教育公司宫秀珍女士,以互利合作为目的的校企合作走进了“捣蛋鬼们”的课堂。
初次见面,我们认为孩子们最需要学习的就是“你好”“再见”“请”和“谢谢”等最初的礼貌用语的使用。从孩子长大学会讲话之后,父母就需要不断在孩子的外出和平常对话中穿插“你好”“再见”和“请”“谢谢”,来加深孩子对礼貌用语的理解。
开始上课了,组员向孩子们微笑问好并要求孩子给予演示。大多孩子做不好,会说但不知道在动作上如何展示,有趴着说的,有跑着说的,五花八门。我们组员开始和孩子们聊天,近距离的交流,博得他们的好感,而不是一味的强制孩子,在了解孩子心理的情况下循序渐进的教导,一路成长的“小老师们”深知礼仪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教会的。
2.第二周我们一起 "有礼行天下"。小小绅士淑女的礼貌用语在第二周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我们不断变换形式来讲解礼仪之美。利用一些表现欲强的孩子演绎了《孝经》的“曾子避席”故事,進行角色分配,做了表演。孩子们不仅从中得到了表演的乐趣,还学会了懂礼貌是多么的重要和值得骄傲。通过对古代、现代礼仪制度对比的讲解、示范进行教学,以故事形式让孩子接受学习,以表演和平时表现为考核,做到学以致用。
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如果每个孩子学习礼仪。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当他想介入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礼貌的征求别人意见,比如:“壮壮,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积木吗?” “佳妮,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 当幼儿知道别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领域时会很有礼貌的介入,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
3.第三周“小绅士”“小淑女”养成记。我们进行了仪态礼仪的课程。我们在形象教室中首先对于改正不良身姿进行了纠正,再对孩子们进行细化。如何优雅站、坐、走的要点知识。形象决定未来,孩子们在此过程配合非常的好。
4.第四周突击了宝贝衣橱的秘密。看似简单的收纳衣物,其实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行为能力。一旦孩子的能力养成,伴随而来的是自信与成就感。孩子有了自信,学习愿望就会较强,效果也会更好,还能从小培养起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团队以竞赛有奖的形式进行了比赛,引导和鼓励孩子自觉地收纳和整理自己的衣物,竞赛优秀小组颁发小红花。
5.第五周正式享用舌尖上的盛宴。在先前的家长教师沟通会上家长和老师普遍反映,孩子们在用餐环节实在让人头痛,所以小组讨论决定在第一周进行播种任务。让小朋友回家进行盆栽,观察蔬菜的生长,小葱、小白菜在孩子们的照顾下茁壮成长。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也熬到了“硕果累累“的时节了。
让孩子亲身感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和食物之可贵。并且带领孩子学会珍惜每一粒米、每一片菜,珍惜厨师的劳动让孩子学会分享。在用餐过程中,引导孩子自觉地珍惜食物。鼓励孩子不要”自私“用餐,要做到吃多少盛多少,用餐不玩闹。而且在用餐过程中要制造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氛围,老师们在孩子用餐时及时清理桌面让孩子自觉地不去掉饭,保持桌面清洁。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改变孩子的整体素质和修养,也希望引导家长们不要只注重孩子们的智育发展,不要忽略给孩子培养独立性、操作能力和修养。在几周的接触后,觉得孩子都是美好而纯净的。就好似一张没有任何污渍的白纸,父母的教养方式关乎孩子的人格。如果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品德高尚、行为文明、性格良好,孩子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摹仿他们,天长日久就会成为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形成一系列优良的性格。反之,父母若有不良的性格,如脾气暴躁,、冷漠厌世、虚荣浮夸等不良习惯,也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对自己的消极性格和行为要加以控制。
探亲访友、外出用餐,去公园玩……这些都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好时机,孩子们接受能力强,适时加以礼仪习惯的培养,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