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能力应首先训练学生的主动思维,让学生开动脑筋学会去学,学会去用。巧设问题情境则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促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巧用特殊疑问句创设情境促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些做法。
设疑除了运用一般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之外,更多的是运用五个“W”以及其他疑问词来提出特殊疑问句。
众所周知,五个“W”是指“What” , “When”, “Where”, “Who”, “Why”五个单词中的首字母,与其他单词相比这些词并无特别之处,但就其在训练学生探究思维中所起的作用而言,不可小觑。
1. 训练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我在讲解现在进行时态用法时,为学生设置了不同的语言情境,指导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疑问词进行提问。如下面的句子:
Lucy is doing the homework.
① ②
情境1:如果根据划线部分①去创设情境的话,激发学生的思维是探究“人”,“谁在做作业?”做成的句子是:Who is doing the homework?
情境2:如果根据划线部分②去创设情境的话,学生就会利用时态用法去探究Lucy在做什么,则句子为:What is Lucy doing?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信息,激发他们创设情境的探究意识,可以提示他们巧用五个“W”进行反复操练,因而由一个主题句引发出由where、why、when、what和who开头的五个句子,所学知识得到反复运用。
2. 训练阅读能力
在阅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利用五个“W”创设的情境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例如: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创造性问题以及评价性问题等等。这样既有表层性的问题,也有拓展性的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活化课文内容,深挖语言情境,探究学习方法,在学习能力上逐步提高。
例如,在学习Learning English Student Book 6 Lesson 42时,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 Who thinks cars are really cool?
(2) Why does Chelsea want to be a car designer?
(3) When does Chelsea plan to go to a university in California?
(4) When you grow up, do you want to be a car designer too?
(5) What can you do if you want to 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
其中1为记忆性问题,2和3为理解性问题,4为应用性问题,5为评价性问题。在学生寻找答案的同时我鼓励学生自主设疑,互相提问,合作探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自主设疑,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将课文知识得以升华。提问→思考→解答→自主设疑→合作探究,学生在这个锻炼过程中提高了创新和实践能力。
3. 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organizer),引导者(guider)和资源提供者(resource producer)以及学生的合作伙伴(partner),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编导课堂材料,设计更多的课堂活动,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鼓励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五个 “W”在口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张开了嘴巴。
例如,初学值日报告时,教师可以利用五个“W”创设问题: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date today? Who is not here? Why is he or she not here? Where is he or she? 等等。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中回答问题,教师再提示学生按逻辑顺序把句子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了“Report on duty”。学生认识到运用英语表达并不是件难事,学习热情随之高涨,之后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再增加另外一些问题,运用 “Which”,“Whose”,“how”等疑问词进行提问并训练其他的表达项目,学生在训练中循序渐进,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同时提升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知识与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须巧设情境,让学生思考、探究、体验、运用英语语言,享受学习英语语言的快乐,使他们在运用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主动提升。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刘晓明. 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M].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4.
(作者单位:河北省东光县第二中学)
设疑除了运用一般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之外,更多的是运用五个“W”以及其他疑问词来提出特殊疑问句。
众所周知,五个“W”是指“What” , “When”, “Where”, “Who”, “Why”五个单词中的首字母,与其他单词相比这些词并无特别之处,但就其在训练学生探究思维中所起的作用而言,不可小觑。
1. 训练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我在讲解现在进行时态用法时,为学生设置了不同的语言情境,指导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疑问词进行提问。如下面的句子:
Lucy is doing the homework.
① ②
情境1:如果根据划线部分①去创设情境的话,激发学生的思维是探究“人”,“谁在做作业?”做成的句子是:Who is doing the homework?
情境2:如果根据划线部分②去创设情境的话,学生就会利用时态用法去探究Lucy在做什么,则句子为:What is Lucy doing?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信息,激发他们创设情境的探究意识,可以提示他们巧用五个“W”进行反复操练,因而由一个主题句引发出由where、why、when、what和who开头的五个句子,所学知识得到反复运用。
2. 训练阅读能力
在阅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利用五个“W”创设的情境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例如: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创造性问题以及评价性问题等等。这样既有表层性的问题,也有拓展性的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活化课文内容,深挖语言情境,探究学习方法,在学习能力上逐步提高。
例如,在学习Learning English Student Book 6 Lesson 42时,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 Who thinks cars are really cool?
(2) Why does Chelsea want to be a car designer?
(3) When does Chelsea plan to go to a university in California?
(4) When you grow up, do you want to be a car designer too?
(5) What can you do if you want to 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
其中1为记忆性问题,2和3为理解性问题,4为应用性问题,5为评价性问题。在学生寻找答案的同时我鼓励学生自主设疑,互相提问,合作探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自主设疑,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将课文知识得以升华。提问→思考→解答→自主设疑→合作探究,学生在这个锻炼过程中提高了创新和实践能力。
3. 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organizer),引导者(guider)和资源提供者(resource producer)以及学生的合作伙伴(partner),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编导课堂材料,设计更多的课堂活动,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鼓励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五个 “W”在口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张开了嘴巴。
例如,初学值日报告时,教师可以利用五个“W”创设问题: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date today? Who is not here? Why is he or she not here? Where is he or she? 等等。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中回答问题,教师再提示学生按逻辑顺序把句子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了“Report on duty”。学生认识到运用英语表达并不是件难事,学习热情随之高涨,之后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再增加另外一些问题,运用 “Which”,“Whose”,“how”等疑问词进行提问并训练其他的表达项目,学生在训练中循序渐进,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同时提升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知识与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须巧设情境,让学生思考、探究、体验、运用英语语言,享受学习英语语言的快乐,使他们在运用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主动提升。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刘晓明. 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M].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4.
(作者单位:河北省东光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