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传统的品德教育重于说教,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去感悟、内化道德观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标准课程》中用了“体验、认识、感悟”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来刻画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的迫切性。我认为,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必须强化体验,才会“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体验始于兴趣,以兴趣驱动学生学习。
体验是由学习主体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景、活动而激起的心理感受,是内心产生的,发自肺腑的。只有学习者对内容、情境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倾心投入,“入耳乎,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进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入境始与亲”的体验效果,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相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努力发掘和充分发挥适合品德与社会学科、能激起学生强烈好奇和心理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精心创设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始终保持美好、愉悦的心理状态和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努力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蕴涵新问题、采用新形式、追求挑战性、创造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等方面动脑筋、花力气。如教学《我们的民风民俗》,我不仅让学生用各种方式如上网、调查访问、到图书馆查资料······收集我们的民风民俗的照片和录像,还将我们当地的民间秧歌队的奶奶们请到教室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同他们一起跳秧歌。通过这种直接的交流,学生体会到了我国的民风民俗的魅力,懂得了要珍惜热爱这些民风民俗,因为他们是祖国的象征,从而更加爱国。
二、体验载于活动,以活动贯穿学习过程。
学习主体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就品德与社会而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在教学中我尽情的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的表现机会。这些表现机会就是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写作,调动全身感官表演以及开展多方合作的活動;具体来说,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欣赏、游戏、故事等活动。如教学《想想他们的难处》时,我就让学生们表演体会盲人购物、断臂人写作业系鞋带、下肢残疾人上楼梯······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的难处,从而更加坚定作为一个健康人,我们更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学《我们赢了》这一课时,我把学生们带到了体育场。开展了一个班级运动会,让他们尽情的跑、跳、掷、欢呼、懊恼······让他们彼此交流胜利与失败的原因。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获得的体验是丰厚而深刻的。
三、体验终于感悟,以感悟唤醒学习智慧。
学习主体随着自身所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展开,其体验广度将逐步拓展,体验程度将逐步加深,达到一定阶段便出现一种飞跃状态,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或价值观的提升。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体验,其目的在于期望他们将体验提升为感悟,达不到此种境界,就意味着现场体验最终没有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能够诱发感悟的真正有效的体验,除了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更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与学生平等地交往,对学生由衷地关爱,给学生热忱的鼓励,跟学生友好地合作,让学生勇敢地表现,这一切乃是点燃智慧之火、开启灵感之窗、唤醒思想之力的必备之举。让学生在情感中体验,不仅需要老师的身体力行,也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如学习《伸出我的手》,我和学生们一起交流自己身边曾看到或听到的发生在学生周围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事例,这不仅感动着学生自己,更感染着别人。使学生对有困难的人的同情之情喷涌而出。在教学《办一张自己的报纸》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定好报纸主题,然后同他们一起去采访,鼓励他们要勇于表现自己,友好的同组员合作。在采访中及时地点拨他们,让他们的智慧闪光。采访中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体会到办一张报纸是多么的不容易,体会到劳动的伟大,体会到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在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感性材料面前,品德教育的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牢固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通过情感的唤醒,学生的各种思想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中,我充分的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通过体验去感悟,从而达到理解认识、掌握技能、养成习惯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当然在教学时,我又遇到了几个新问题①体验是不能传递的,因此学生交流体验感悟时就具有其个性化,使得学生的沟通会产生误区。②体验毕竟只是一个行为过程,有时学生只仅仅停留在体验的表面,还不能上升为自己的思想感悟,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研究。
一、体验始于兴趣,以兴趣驱动学生学习。
体验是由学习主体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景、活动而激起的心理感受,是内心产生的,发自肺腑的。只有学习者对内容、情境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倾心投入,“入耳乎,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进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入境始与亲”的体验效果,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相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努力发掘和充分发挥适合品德与社会学科、能激起学生强烈好奇和心理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精心创设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始终保持美好、愉悦的心理状态和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努力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蕴涵新问题、采用新形式、追求挑战性、创造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等方面动脑筋、花力气。如教学《我们的民风民俗》,我不仅让学生用各种方式如上网、调查访问、到图书馆查资料······收集我们的民风民俗的照片和录像,还将我们当地的民间秧歌队的奶奶们请到教室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同他们一起跳秧歌。通过这种直接的交流,学生体会到了我国的民风民俗的魅力,懂得了要珍惜热爱这些民风民俗,因为他们是祖国的象征,从而更加爱国。
二、体验载于活动,以活动贯穿学习过程。
学习主体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就品德与社会而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在教学中我尽情的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的表现机会。这些表现机会就是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写作,调动全身感官表演以及开展多方合作的活動;具体来说,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欣赏、游戏、故事等活动。如教学《想想他们的难处》时,我就让学生们表演体会盲人购物、断臂人写作业系鞋带、下肢残疾人上楼梯······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的难处,从而更加坚定作为一个健康人,我们更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学《我们赢了》这一课时,我把学生们带到了体育场。开展了一个班级运动会,让他们尽情的跑、跳、掷、欢呼、懊恼······让他们彼此交流胜利与失败的原因。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获得的体验是丰厚而深刻的。
三、体验终于感悟,以感悟唤醒学习智慧。
学习主体随着自身所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展开,其体验广度将逐步拓展,体验程度将逐步加深,达到一定阶段便出现一种飞跃状态,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或价值观的提升。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体验,其目的在于期望他们将体验提升为感悟,达不到此种境界,就意味着现场体验最终没有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能够诱发感悟的真正有效的体验,除了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更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与学生平等地交往,对学生由衷地关爱,给学生热忱的鼓励,跟学生友好地合作,让学生勇敢地表现,这一切乃是点燃智慧之火、开启灵感之窗、唤醒思想之力的必备之举。让学生在情感中体验,不仅需要老师的身体力行,也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如学习《伸出我的手》,我和学生们一起交流自己身边曾看到或听到的发生在学生周围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事例,这不仅感动着学生自己,更感染着别人。使学生对有困难的人的同情之情喷涌而出。在教学《办一张自己的报纸》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定好报纸主题,然后同他们一起去采访,鼓励他们要勇于表现自己,友好的同组员合作。在采访中及时地点拨他们,让他们的智慧闪光。采访中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体会到办一张报纸是多么的不容易,体会到劳动的伟大,体会到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在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感性材料面前,品德教育的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牢固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通过情感的唤醒,学生的各种思想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中,我充分的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通过体验去感悟,从而达到理解认识、掌握技能、养成习惯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当然在教学时,我又遇到了几个新问题①体验是不能传递的,因此学生交流体验感悟时就具有其个性化,使得学生的沟通会产生误区。②体验毕竟只是一个行为过程,有时学生只仅仅停留在体验的表面,还不能上升为自己的思想感悟,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