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探研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工具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全新体验。微课作为其中之一,不仅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还能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文章分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意义,探讨其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教学效率;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114-02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使得越来越多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全新体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微课,优化教学结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数学知识。本文結合教学实践分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意义,探讨其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运用策略。
   一、微课运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无论是对教师的授课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提倡采取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应用微课优化教学结构,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思考、实践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不断把握数学的本质。另外,微课视频时长较短,学生可以将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随时学习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可以适当融入趣味性元素,而这部分趣味性元素可以让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激励下,学生主动观看微课视频并对其中的内容展开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微课视频包含的数学知识与逻辑思想,并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更加缜密的逻辑思维,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与实践。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
   1.课前预习与导入
   充分的课前准备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在教学、学习新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进入状态。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提前录制讲解知识的微课视频。录制微课视频时,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并根据教学经验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情况,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而确定在微课视频中重点呈现哪部分内容。在充分把握知识脉络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授课节奏,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最大限度利用课堂时间,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提前录制的微课视频完成自主学习,可在自学中初步了解知识内容,在头脑中勾勒出知识框架,这有利于其在课堂教学中紧跟教师的思维,并对知识展开深层次思考,进而在不断的有效思考和分析中大幅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基于教学内容、学生学情录制微课视频,再将微课视频应用于课前导入环节。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基本性质”之前,教师就可以学生在学习“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时的状态和情况为基础确定重点预习方向,录制介绍单调性、奇偶性内容的微课视频,并在微课视频中重点讲解最大值、最小值与单调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计算方法。录制完毕后,将微课视频发送到班级微信群中,让学生结合纸质预习单进行预习,要求学生将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记录在预习单上,并尽可能回答预习单上的简单问题。如此,学生通过微课视频能提前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并明确自身知识的薄弱之处,这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前5分钟对微课视频内容进行提问,要求学生将预习的收获迁移到答案中,从而将课前预习和课堂导入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中指导与解惑
   教师录制微课视频并应用于课前准备环节,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基础知识并明确自身知识的薄弱之处,也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情况,进而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走出认知误区,使其迅速理清知识脉络并建立起数学逻辑思维。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将微课和分层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应用于分层指导环节,即根据学生在认知结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发挥微课的教学价值。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平面向量的运算”时,教师可以录制以讲解“向量的数乘运算”和“向量的数量积”为主的微课视频。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在提问环节的表现和平时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将学生分为A(综合能力强)、B(综合能力一般)、C(综合能力弱)三个层次,然后播放微课视频。让C层次学生重点观看并思考“向量的数乘运算”部分内容微课视频,并为他们提供针对性指导;让A层次学生帮助B层次学生结合微课视频学习“向量的数量积”部分内容。这样一来,在层次递进的指导和针对性的学习中,每一名学生的困惑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其学习效率也能实现同步提高。同时,在适合自己的层次进行学习,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课后复习与思考
   学生想要最大程度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课后巩固和反思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及时反思自身在基础学习环节的表现以及在巩固实践环节发现的深层次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实现思维和能力的同步提升。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录制支持课后巩固与反思的微课视频,让学生一边观看微课视频复习知识,一边思考并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直线和圆的方程”教学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录制章节知识总结微课视频,让学生结合微课视频回顾本章所学知识,同时制作章节知识思维导图。如此,将课后复习与实践统一起来,并通过微课为绘制思维导图提供支持,学生就可以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发现自身知识的薄弱之处并进行调整,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优化教学结构,不仅可以缓解数学带给学生的枯燥之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在降低知识理解难度的同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并掌握知识。这可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基础,对提高整体教学效率也具有积极促进意义。高中数学教师应提高对微课的认识,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主动运用微课创新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田建房.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习题型微课”的教学实践[J].高中数理化,2019(24).
  [2]屈俊浩.浅析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
  [3]汪全鸿.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浅析[J].天津教育,2019(33).
  [4]王承菊.微课在初高中数学课程衔接中的价值与应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33).
  [5]康继军.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2019(09).
其他文献
摘 要:问题导学法的重点是设计问题进行导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可以问题作为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以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建构数学模型。文章基于对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探究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学习能力;教学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
英语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有利于创新英语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丰富英语教学评价方式,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英语资源共享.因此,教师可在英语教学中基于英语新课标的
摘 要: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现代幼儿教育水平,引导幼儿塑造正确价值观,提高幼儿交际水平。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国学典籍、借助成语典故、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教育;融合;国学典籍;成语故事;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教师在创设区域环境、投放材料时,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安排,活动材料要常换常新。文章探究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
游戏是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游戏内容,根据天气情况灵活选择游戏场地,根据学生的
摘 要: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教师可从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出发,发现和解读幼儿的天性。而幼儿的天性是兴趣教育的起点,教师可通过集体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激发与引导幼儿的天性,以环境创设、直接推动和间接引导相结合、集体性教学和个性化教育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家园共育等方式,探索幼儿兴趣培养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天性;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化学实验是学生研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是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甘肃省镇原县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探究跨过实验条件差的短板,寻求高中化学教学新思路的策略:自制学具进行化学实验,以生活小实验替代课本实验,积极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技能。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现状;短板;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摘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积极优化化学教学模式,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关键词:创新实验;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强、逻辑性强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可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重新建构数学概念。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手段之一,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文章探究数学课堂动手操作与概念建构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概念;生活情境;数学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
美术课程能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但日前的美术教学存在学科不被重视、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学生不感兴趣等情况.基于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