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教师在创设区域环境、投放材料时,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安排,活动材料要常换常新。文章探究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100-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教师在创设活动区域环境、投放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需求,合理划分活动区域,规范投放材料,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策略。
一、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策略
1.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幼儿园在进行活动区域环境创设的时候,以室内为主,很少涉及室外环境。这就导致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能与材料环境进行充分的互动,这不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另外,还存在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与教学目标相违背的情况。这就导致活动区域环境创设的目标不明确,从而无法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教学目的。
2.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策略
教师可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需求创设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
(1) 在室内活动区域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室外空间。幼儿园在创设室内活动区域环境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创设主题墙。可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进行墙面装饰。例如,可以在墙面上张贴幼儿与家人的合影,组织幼儿围绕这些照片讲一讲其与家人的故事。这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增进幼儿与家人的感情。可以在墙面上张贴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还可以在墙面给幼儿留出自主绘画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眼中的世界。第二,创设区角。可在教室设置图书区、科学探究区、园艺角等,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幼儿的潜能。第三,创设走廊活动区域。可利用走廊空间创设小超市、小游艺园、小医院等区角,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室外区域环境能满足幼儿亲近自然的需要,能激发幼儿探索的积极性,能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因此,幼儿园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情况创设室外活动区域环境。例如,可创设小花园、小果园。在夏天,带领幼儿到小花园欣赏百花齐放的美景,让幼儿动手画一画自己看到的夏天,以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在秋天,可组织幼儿到小果园进行采摘活动,让幼儿感受丰收的喜悦,与环境进行积极的互动。
(2) 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教师在创设活动区域环境时,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将教学目标融入其中。第一,对小班的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其学习兴趣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区域环境创设以趣味性为主,可选择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造型以吸引幼儿的目光。或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游戏性强的内容,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卡纸制作几个嘴巴较大的动物形象,让小班幼儿开展给小动物喂食的活动,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第二,中班幼儿的自主性较强,有一定认知经验的积累,活动的目的性也逐渐增强,因此,活动区域环境创设可以探索性、拓展性为主。例如,可以创设“我爱家乡”的主题墙图片展,让幼儿用父母的手机拍摄照片,或在家长的协助下到网上找家乡的图片,然后将这些图片张贴到主题墙上,以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幼儿探索身边世界的积极性。第三,大班幼儿在认知水平、社会性发展、情绪情感表现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游戏经验也更丰富,幼儿间的互动交流也更频繁。因此,教师可针对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需求,创设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环境,以满足幼儿自主性、合作性的游戏需求,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并发展幼儿创造、探索、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例如,可在园艺角为幼儿投放土壤、种子、玩具锹、水等材料,让幼儿合作开展“我是新时代小农民”的拓展活动。
二、活动区域材料投放的策略
1.为不同阶段的幼儿投放不同的活动材料
幼儿的发展存在差异性,不同阶段的幼儿,其智力、思维、能力都不同。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不能无目的地投放,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合理选择材料,有针对性地投放,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教学价值。例如,给小班幼儿提供的活动材料要形象、具体、直观,趣味性强,如泡泡泥、积木等,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用泡泡泥进行小制作。或易于小班幼儿操作的美工材料,如玻璃球,让幼儿用玻璃球滚画等。给中班幼儿提供的活动材料以探索性为主,如折纸材料,让幼儿通过观察折纸分解图,折出各种手工作品。给大班幼儿提供的活动材料以益智类为主,如磁铁,让幼儿通过操作,自己探索磁铁能吸什么物体,不能吸什么物体。或废旧的包装盒、塑料瓶以及彩纸、毛线、丝带等,让幼儿进行装饰、改造的艺术加工活动。由此可见,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投放不同的活动材料,可让幼儿在活动中实现个性化发展,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2.根据教学需求投放活动材料
教师在投放活动材料时,可根据教学需求合理选择活动材料的数量。例如,在开展“喂老虎”的活动时,只需要利用相关道具制作一个洞、一个卡纸的老虎头即可。有的教师为了丰富活动区域,投放了五花八门的材料。而事实上,活动材料不是越多越好。幼儿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的材料容易让幼儿分心,无法发挥活动材料应有的教学价值。
3.活动材料要常换常新
教师在进行活动材料投放的时候,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补充,从而使投放的活动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例如,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一直钟情的图书区现在几乎无人光顾了,究其原因是图书破損严重、内容陈旧。这时,教师可征求幼儿的意见,补充幼儿感兴趣的新书,或动员幼儿将自己的藏书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教师还可将原有的材料重新组合,然后投放到新的活动区域。尽管材料没有变化,但是使用情境变生了变化。例如,可将小超市中的水果、蔬菜等材料投放到园艺角,引导幼儿重新挖掘这些材料的教学价值。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分析材料的投放是否科学、合理,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和价值,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结语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以及材料投放。针对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在室内区域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室外空间,并将区域环境创设与教学目标相融合,从而让活动区域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发挥其最大的教学价值。在投放活动材料时,教师可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教学需求的不同,投放不同的活动材料,活动材料还要常换常新,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双芳.幼儿园多元化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利用[J].甘肃教育,2019(22).
[2]马美娜.关于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的研究[J].小学科学,2017(09).
[3]周钦钦.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9(03).
[4]赵葵.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再思考[J].福建教育,2015(42).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100-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教师在创设活动区域环境、投放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需求,合理划分活动区域,规范投放材料,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策略。
一、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策略
1.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幼儿园在进行活动区域环境创设的时候,以室内为主,很少涉及室外环境。这就导致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能与材料环境进行充分的互动,这不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另外,还存在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与教学目标相违背的情况。这就导致活动区域环境创设的目标不明确,从而无法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教学目的。
2.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策略
教师可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需求创设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
(1) 在室内活动区域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室外空间。幼儿园在创设室内活动区域环境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创设主题墙。可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进行墙面装饰。例如,可以在墙面上张贴幼儿与家人的合影,组织幼儿围绕这些照片讲一讲其与家人的故事。这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增进幼儿与家人的感情。可以在墙面上张贴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还可以在墙面给幼儿留出自主绘画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眼中的世界。第二,创设区角。可在教室设置图书区、科学探究区、园艺角等,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幼儿的潜能。第三,创设走廊活动区域。可利用走廊空间创设小超市、小游艺园、小医院等区角,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室外区域环境能满足幼儿亲近自然的需要,能激发幼儿探索的积极性,能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因此,幼儿园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情况创设室外活动区域环境。例如,可创设小花园、小果园。在夏天,带领幼儿到小花园欣赏百花齐放的美景,让幼儿动手画一画自己看到的夏天,以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在秋天,可组织幼儿到小果园进行采摘活动,让幼儿感受丰收的喜悦,与环境进行积极的互动。
(2) 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教师在创设活动区域环境时,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将教学目标融入其中。第一,对小班的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其学习兴趣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区域环境创设以趣味性为主,可选择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造型以吸引幼儿的目光。或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游戏性强的内容,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卡纸制作几个嘴巴较大的动物形象,让小班幼儿开展给小动物喂食的活动,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第二,中班幼儿的自主性较强,有一定认知经验的积累,活动的目的性也逐渐增强,因此,活动区域环境创设可以探索性、拓展性为主。例如,可以创设“我爱家乡”的主题墙图片展,让幼儿用父母的手机拍摄照片,或在家长的协助下到网上找家乡的图片,然后将这些图片张贴到主题墙上,以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幼儿探索身边世界的积极性。第三,大班幼儿在认知水平、社会性发展、情绪情感表现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游戏经验也更丰富,幼儿间的互动交流也更频繁。因此,教师可针对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需求,创设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环境,以满足幼儿自主性、合作性的游戏需求,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并发展幼儿创造、探索、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例如,可在园艺角为幼儿投放土壤、种子、玩具锹、水等材料,让幼儿合作开展“我是新时代小农民”的拓展活动。
二、活动区域材料投放的策略
1.为不同阶段的幼儿投放不同的活动材料
幼儿的发展存在差异性,不同阶段的幼儿,其智力、思维、能力都不同。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不能无目的地投放,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合理选择材料,有针对性地投放,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教学价值。例如,给小班幼儿提供的活动材料要形象、具体、直观,趣味性强,如泡泡泥、积木等,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用泡泡泥进行小制作。或易于小班幼儿操作的美工材料,如玻璃球,让幼儿用玻璃球滚画等。给中班幼儿提供的活动材料以探索性为主,如折纸材料,让幼儿通过观察折纸分解图,折出各种手工作品。给大班幼儿提供的活动材料以益智类为主,如磁铁,让幼儿通过操作,自己探索磁铁能吸什么物体,不能吸什么物体。或废旧的包装盒、塑料瓶以及彩纸、毛线、丝带等,让幼儿进行装饰、改造的艺术加工活动。由此可见,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投放不同的活动材料,可让幼儿在活动中实现个性化发展,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2.根据教学需求投放活动材料
教师在投放活动材料时,可根据教学需求合理选择活动材料的数量。例如,在开展“喂老虎”的活动时,只需要利用相关道具制作一个洞、一个卡纸的老虎头即可。有的教师为了丰富活动区域,投放了五花八门的材料。而事实上,活动材料不是越多越好。幼儿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的材料容易让幼儿分心,无法发挥活动材料应有的教学价值。
3.活动材料要常换常新
教师在进行活动材料投放的时候,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补充,从而使投放的活动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例如,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一直钟情的图书区现在几乎无人光顾了,究其原因是图书破損严重、内容陈旧。这时,教师可征求幼儿的意见,补充幼儿感兴趣的新书,或动员幼儿将自己的藏书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教师还可将原有的材料重新组合,然后投放到新的活动区域。尽管材料没有变化,但是使用情境变生了变化。例如,可将小超市中的水果、蔬菜等材料投放到园艺角,引导幼儿重新挖掘这些材料的教学价值。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分析材料的投放是否科学、合理,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和价值,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结语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以及材料投放。针对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在室内区域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室外空间,并将区域环境创设与教学目标相融合,从而让活动区域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发挥其最大的教学价值。在投放活动材料时,教师可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教学需求的不同,投放不同的活动材料,活动材料还要常换常新,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双芳.幼儿园多元化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利用[J].甘肃教育,2019(22).
[2]马美娜.关于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的研究[J].小学科学,2017(09).
[3]周钦钦.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9(03).
[4]赵葵.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再思考[J].福建教育,20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