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人类学秉承通过研究“他者”世界来反观自身社会的批判主义精神,对西方经济学做出整体反思,以求还原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通过关注个体的、集体的、社会的生活,研究信仰、消费、生产活动等如何彼此连接成整体;通过交換、消费、工作、性别分工等个体视角研究经济生活,即在社会文化脉络里理解各种经济行为;从历史的视角探求文化的、实践的与经济生活如何相互塑造并发生改变。这也说明了经济人类学不是单纯的经济学和人类学的结合,而是有着独特关怀的学科,不断带着独特的关怀出发,为经济学与人类学带回经验与参考资料。在经济人类学的视野下,经济不再是孤立的概念,而是与文化、政治、宗教、信仰等交织组成的生活。
关键词:库拉圈;夸富宴;实质主义;形式主义;道德性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3.052
经济人类学顾名思义是从人类学的视角理解经济生活,与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经济学截然不同。经济人类学通过关注个体的、集体的、社会的生活,研究信仰、消费、生产活动等如何彼此连接成整体;通过交换、消费、工作、性别分工等个体视角研究经济生活,即在社会文化脉络里理解各种经济行为;从历史的视角探求文化的、实践的与经济生活如何相互塑造并发生改变。通过系统的视角理解与思考这些转变带给人们生活方式、经济生活的改变,展现出独特的关怀。
1 马林诺斯基发现的Kula
马林诺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中不仅提出了田野工作的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志的方法原则,更是通过描述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人交换礼物形式——库拉,开启了经济人类学的话题,对经济学的假设提出质疑,体现了人类学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库拉牵扯了一系列独特的风俗信仰、巫术神话、经济生活和技术知识,浸透了土著人的理想、荣誉和智慧。库拉是一种大范围的、具有跨部落性质的交换方式,是在特罗布里恩群岛内一个封闭循环的众多团体“物物交换”。同时在库拉中还伴随着多种复杂巫术仪式和公开礼仪等。两种物品在各自方向上不断交换,白贝壳臂镯(逆时针)和红贝壳项链(顺时针)。两种手工品的核心价值在于是库拉交换的对象,其在社区中几乎没有其他用处。项链和臂镯是库拉圈内所有人的共同财富,虽然是落在个人手中,但不属于私人物品,个人不应该长期占有某件宝物,社会观念驱使他们不得不把宝物传递出去。
库拉圈交换发生在个人之间,且库拉伙伴是终身制的,它只发生在固定伙伴之间,而非任意人都可以交换。在交换过程中,没有人会长期持有一件物品,“一旦库拉,总是库拉”。库拉把众多的部落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简单说就是有组织的社会结构。
库拉代表着土著人对财富的心态,处于商业和仪典之间,并反映出一种复杂的思想态度。库拉证明了西方人理解的错误,在这里库拉宝物不被视为金钱或流通货币,也不做交易媒介或价值量服务。库拉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换类型给予人们社会声誉并引起钦慕,也可以理解为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人为了荣誉而劳作。这也是马林诺夫斯基对“原始经济人”假设产生怀疑的原因。
2 莫斯——礼物经济
对“礼物”的分析,根本问题是要探究人是如何与物以及通过物而与他人彼此互相关联的。莫斯在《礼物》中通过比较研究北美部落的夸富宴,波利尼西亚及非洲、南美、马来亚的馈赠与回馈,以及印欧、日耳曼古代文献,提出了以“整体性呈赠”为特征的“礼物经济”的概念,并与现代的、非人格化的商品交换体系相比较,进而探讨了物权与契约等经济概念的源起及本质。描述了全面报称体系、交换的本质、礼物经济与道德、义务性的交换与回礼等问题,并希望以此探讨人类交易的本质、没有现代契约及货币体系的社会,交易该如何运作以及货币体系的社会与交易的道德性三个问题。
夸富宴这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北美、波利尼西亚、马来亚、非洲与南美。在夸富宴中,首领的给出是拥有财富的证明,也是证明自己被财富之灵所笼罩。给出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儿子、女儿、女婿等亲属的荣誉。人们有接受的义务,如果拒绝收礼或者拒绝参见夸富宴,表明拒绝回报,也就在表明拒绝社会关系。夸富宴上的毁坏是期待未来更多的回报,确立政治地位,再次确立联盟,这表明了夸富宴的根本是回报的义务。这是夸富宴所表明的慷慨与荣誉,由此也可以看出夸富宴不是单纯的功利计算、不是牟利,而是一种总体性的呈现,它是宗教的、神话的、萨满的,也是经济的,伴随着数量惊人的交易;是一种社会形态学的,部落、氏族与家庭,乃至部族的聚会在竞争彼此对立与沟通;是一种契约的,人与氏族、家庭、等级、姻亲签订的契约,人与物之间的契约。
“全面报称体系”代表了社会全面的、整体的、政治、社会、伦理、宗教等秩序的象征,分为政治、亲属与社会关系、宗教三个方面的内涵。它维护或制造或表现社会阶层关系;说明或维护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保持、制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友好及互惠关系。
莫斯在书中提出礼物经济是一种道德,并谈及交换的本质,把礼物交换的本质归结为关系的建立、维持与改善。说明慷慨而大方的礼物交换,不是冷酷的理性计算的个人牟利,礼物经济不是古典经济学者所说的自然的、功利的经济。
3 波兰尼——经济“嵌入”社会
卡尔波兰尼在《大转型》中回归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借鉴一些人类学研究的成果,重新思考了市场,分析了工业革命的大转型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阐述了资本主义市场带来的社会后果。
所谓大转型是指,16世纪重商主义兴起,导致自律性的市场逐渐支配了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及其在全球的扩张,自律性的市场逐渐全面主导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并由此导致欧洲政治、经济与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资本主导的政治体制制度演变成为人类全新的经济形势。 波兰尼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建立、金本位制度的确立、对自由贸易的制度保障,并提出了三个关键概念:家户、互惠、再分配。
市场经济是商品、生产资料、劳动力和货币全部纳入由价格机制调节的市场时,才形成的一个完整体系。这个体系被认为是“自发调节的”的,金本位制度的源头就是自我调节的市场。而波兰尼认为“自发调节的市场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从来没有存在过真正自由、自我调节的市场体系”,但西欧国家内,市场实际上是由国家干预所创造的。
波兰尼认为自我调节市场的兴起破坏了原有的经济嵌入社会的状态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工业革命正在导致巨大的社会混乱。而认为市场可以透过价格机制自发调节经济活动,是古典经济学者们基于“人的逐利性”等假设设想的一套经济制度,自18世纪中期得到英国政府支持逐渐成长起来的。随着工业化的扩展,自律性市场逐渐全面主导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并由此导致欧洲政治、经济与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
4 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之争
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的争辩是1960-1966年间的争论,其始于马林诺夫斯基关于辩驳“原始经济人”的研究中,随后有莫斯关于整体性呈现社会的礼物经济的研究以及波兰尼关于经济“嵌入”社会的研究,延续了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的争辩。
实质主义认为人为了生活而对自然与他人的依赖,“经济活动”是社会体系的一个部分;形式主义则认为从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出发界定经济。在一定的环境中,由于资源的生产方式的限制,人处于一种物质的稀缺环境而选择一系列连续的行为,这些会透过价格市场机制形成经济制度。
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分歧可以在黄应贵的“Tiv与Siane经济——经济人类学的实质论派与形式论派之比较”中,通过Tiv人与Siane人经济的对比,更加明晰。Bohannan夫妇用了实质主义的途径研究Tiv人,Salisbury借用了经济学的感念与计量计算,研究Siane人。而Tiv人和Siane他们都处于原始/部落经济,后受到殖民活动影响。
Bohannan夫妇在研究Tiv人经济时发现Tiv人的财产分为“yiagh”“shagba”和对奴隶以外的人之权利三个范畴、并且婚姻中的交换与市集上的物品交易是同范畴内的。Bohannan夫妇认为不同范畴间的交易是转换、货币的输入破坏了原有的规则。Salisbury在研究Sian人的经济时发现其财产分为“Merafo”“Amfonka”“奢侈品”三个范畴,不同范畴之间不能交互使用,每个范畴中,每个人都面临选择。提出了欧洲人接触后,生产工具如石斧和钱的进入,是否可以利用经济学概念来分析的问题。
Bohannan夫妇在Tiv人的研究里避免使用经济学概念,将不同交换视为“转移”或“转换”,当Tiv人受到西方冲击,普遍使用货币度量与支付一切。Bohannan认为他们转变为了市场机制的经济制度。可以看出他们采取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的立场。Salisbury在开展研究时有一个明确的问题,才用了经济学概念,如资本。研究方法上才用了计量计算,在分析中考虑的是个人的选择,切实追求最大利益的理性选择,而不是考虑社会整体。
在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的争辩之后,也就是20世纪后半叶,部落社会几乎完全消失,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一系列的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带来传统部落民及乡民社会的卷入国家乃至世界性市场经济体系中。社会的变迁,发展问题都成了人类学的研究主题,人类学家不得不关心市场经济,同时,经济学家也注意到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因此在方法上互有借鉴。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也逐渐转变至乡民社会的经济生活及其变迁。
5 经济的道德性
汤普森对18、19世纪英国社会的乡规民俗进行了再考察,对于当年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乡间的风俗等进行研究,著成《共有的习惯》。揭示出18世纪英国粮食骚动时期的道德经济学逻辑,即英国民众的骚动行为体现出向传统家长制寻求庇护和互惠的倾向,传统道德逻辑在反对自由化市场发展过程中仍具有合理性,源于18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尚未成为英国地方政府处理经济生活纠纷的指导方针。
18世纪的谋生之道映射着“贫民的道德经济学”:城乡冲突以面包价格为中介表现出来,而且民众对物价上涨有着快速的反应。传统主义的习惯法律和成文法都认为,谷物的出售要参考面包的价格,让民众买得起,而商人纯粹为了利益的销售,以及囤积谷物提高价格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民众是从家长制的模式中得出贫民经济道德经济学的合法性,当面包价格上涨到无法接受时,民众会组织有模式可循的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食物价格增长引发的骚乱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在家长制模式之下,民众、治安官、农场主、商人都愿意花费代价终止。通过家长制的干预,或通过农场主和商人谨慎的自我抑制,在暴涨的市场价格与群众期待的道德价格之间达成某种平衡。
斯科特也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中提出“生存经济学”的概念,即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对食物短缺的恐惧形成了普遍的“生存伦理”。19世纪的法国、俄国,意大利和东南亚的农村安排生产技术和社会服务,互惠模式、强制性捐助、公用土地、分摊出工等,都是“生存伦理”下的社会安排。这就意味着人人有权利依靠本村资源而活着。依靠流言蜚语和嫉妒的腐蚀力而维系,依靠被抛弃的穷人会威胁富裕村民的共识而维系。所付出的代价则是丧失身份和主体性。
“生存伦理”下的农村家庭有一种安全机制。这种机制下家庭既是生产单位,也是消费单位。维系这个单位,要以稳定可靠的方式,满足最低限度的人的需要。
比如人活下去的最低生理标准,满足吃穿住和水稻种植的需要,在这个界限以下,生存、安全、身份地位、家庭的社会内聚力等方面,就会有质的退化。在家庭之外也存在着减震机制:男性亲属可依据自己掌握的资源而决定提供多少帮助;朋友和村庄因为共同价值标准和社会调剂机制的存在,可以提供少于亲属的帮助;保护人以及国家(传统国家的地区性粮仓,公共工程;现代国家的雇佣、福利和救济)。在生存经济学下产生了“道义承诺”,在“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下帮助他人,即是互惠,但当互惠不符合农民的生存伦理要求时,农民和地主之间的互惠就会滑向剥削。这是基于生存伦理的道义。在生存经济和道义承诺之下,有了社会分层,产生了小农主、佃农、雇工等机制。
不论是“道德经济学”还是“生存经济学”,都在关注农民经济生活的自保机制、互惠原则、经济生活与农民自身文化如何结合,是道德层面上的关怀,道德关怀实际上是经济活动的外生助推力,“道德经济学”与“生存经济学”实际上都从一定程度上发现了与农民生存伦理交织的经济的规律。
6 结论
经济人类学秉承通过研究“他者”世界来反观自身社会的批判主义精神,对西方经济学做出整体反思,以求还原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通过对经济生活历史的追溯,可以看出人类学家不断在溯源、探索不同模式的经济类型以及形成这些类型的原因,思考人们的文化与经济生活发展至今何以改变,摸索规律。也说明了经济人类学不是单纯的经济学和人类学的结合,而是有着独特关怀的学科,不断带着独特的关怀出发,为经济学与人类学带回经验与参考资料。在经济人类学的视野下,经济不再是孤立的概念,而是与文化、政治、宗教、信仰等交织组成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马塞尔·莫斯.礼物[M].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3]卡尔·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M].黄树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4]黄应贵.Tiv与Siane经济——经济人类学的实质论派与形式论派之比较[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73,(35):145-162.
[5]爱德华·汤普森.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7]耿军锋,杨育民.论经济学的‘非道德’与经济学家的道德关怀[J].现代企业教育期刊,2007,(24),2007.
关键词:库拉圈;夸富宴;实质主义;形式主义;道德性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3.052
经济人类学顾名思义是从人类学的视角理解经济生活,与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经济学截然不同。经济人类学通过关注个体的、集体的、社会的生活,研究信仰、消费、生产活动等如何彼此连接成整体;通过交换、消费、工作、性别分工等个体视角研究经济生活,即在社会文化脉络里理解各种经济行为;从历史的视角探求文化的、实践的与经济生活如何相互塑造并发生改变。通过系统的视角理解与思考这些转变带给人们生活方式、经济生活的改变,展现出独特的关怀。
1 马林诺斯基发现的Kula
马林诺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中不仅提出了田野工作的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志的方法原则,更是通过描述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人交换礼物形式——库拉,开启了经济人类学的话题,对经济学的假设提出质疑,体现了人类学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库拉牵扯了一系列独特的风俗信仰、巫术神话、经济生活和技术知识,浸透了土著人的理想、荣誉和智慧。库拉是一种大范围的、具有跨部落性质的交换方式,是在特罗布里恩群岛内一个封闭循环的众多团体“物物交换”。同时在库拉中还伴随着多种复杂巫术仪式和公开礼仪等。两种物品在各自方向上不断交换,白贝壳臂镯(逆时针)和红贝壳项链(顺时针)。两种手工品的核心价值在于是库拉交换的对象,其在社区中几乎没有其他用处。项链和臂镯是库拉圈内所有人的共同财富,虽然是落在个人手中,但不属于私人物品,个人不应该长期占有某件宝物,社会观念驱使他们不得不把宝物传递出去。
库拉圈交换发生在个人之间,且库拉伙伴是终身制的,它只发生在固定伙伴之间,而非任意人都可以交换。在交换过程中,没有人会长期持有一件物品,“一旦库拉,总是库拉”。库拉把众多的部落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简单说就是有组织的社会结构。
库拉代表着土著人对财富的心态,处于商业和仪典之间,并反映出一种复杂的思想态度。库拉证明了西方人理解的错误,在这里库拉宝物不被视为金钱或流通货币,也不做交易媒介或价值量服务。库拉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换类型给予人们社会声誉并引起钦慕,也可以理解为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人为了荣誉而劳作。这也是马林诺夫斯基对“原始经济人”假设产生怀疑的原因。
2 莫斯——礼物经济
对“礼物”的分析,根本问题是要探究人是如何与物以及通过物而与他人彼此互相关联的。莫斯在《礼物》中通过比较研究北美部落的夸富宴,波利尼西亚及非洲、南美、马来亚的馈赠与回馈,以及印欧、日耳曼古代文献,提出了以“整体性呈赠”为特征的“礼物经济”的概念,并与现代的、非人格化的商品交换体系相比较,进而探讨了物权与契约等经济概念的源起及本质。描述了全面报称体系、交换的本质、礼物经济与道德、义务性的交换与回礼等问题,并希望以此探讨人类交易的本质、没有现代契约及货币体系的社会,交易该如何运作以及货币体系的社会与交易的道德性三个问题。
夸富宴这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北美、波利尼西亚、马来亚、非洲与南美。在夸富宴中,首领的给出是拥有财富的证明,也是证明自己被财富之灵所笼罩。给出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儿子、女儿、女婿等亲属的荣誉。人们有接受的义务,如果拒绝收礼或者拒绝参见夸富宴,表明拒绝回报,也就在表明拒绝社会关系。夸富宴上的毁坏是期待未来更多的回报,确立政治地位,再次确立联盟,这表明了夸富宴的根本是回报的义务。这是夸富宴所表明的慷慨与荣誉,由此也可以看出夸富宴不是单纯的功利计算、不是牟利,而是一种总体性的呈现,它是宗教的、神话的、萨满的,也是经济的,伴随着数量惊人的交易;是一种社会形态学的,部落、氏族与家庭,乃至部族的聚会在竞争彼此对立与沟通;是一种契约的,人与氏族、家庭、等级、姻亲签订的契约,人与物之间的契约。
“全面报称体系”代表了社会全面的、整体的、政治、社会、伦理、宗教等秩序的象征,分为政治、亲属与社会关系、宗教三个方面的内涵。它维护或制造或表现社会阶层关系;说明或维护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保持、制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友好及互惠关系。
莫斯在书中提出礼物经济是一种道德,并谈及交换的本质,把礼物交换的本质归结为关系的建立、维持与改善。说明慷慨而大方的礼物交换,不是冷酷的理性计算的个人牟利,礼物经济不是古典经济学者所说的自然的、功利的经济。
3 波兰尼——经济“嵌入”社会
卡尔波兰尼在《大转型》中回归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借鉴一些人类学研究的成果,重新思考了市场,分析了工业革命的大转型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阐述了资本主义市场带来的社会后果。
所谓大转型是指,16世纪重商主义兴起,导致自律性的市场逐渐支配了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及其在全球的扩张,自律性的市场逐渐全面主导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并由此导致欧洲政治、经济与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资本主导的政治体制制度演变成为人类全新的经济形势。 波兰尼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建立、金本位制度的确立、对自由贸易的制度保障,并提出了三个关键概念:家户、互惠、再分配。
市场经济是商品、生产资料、劳动力和货币全部纳入由价格机制调节的市场时,才形成的一个完整体系。这个体系被认为是“自发调节的”的,金本位制度的源头就是自我调节的市场。而波兰尼认为“自发调节的市场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从来没有存在过真正自由、自我调节的市场体系”,但西欧国家内,市场实际上是由国家干预所创造的。
波兰尼认为自我调节市场的兴起破坏了原有的经济嵌入社会的状态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工业革命正在导致巨大的社会混乱。而认为市场可以透过价格机制自发调节经济活动,是古典经济学者们基于“人的逐利性”等假设设想的一套经济制度,自18世纪中期得到英国政府支持逐渐成长起来的。随着工业化的扩展,自律性市场逐渐全面主导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并由此导致欧洲政治、经济与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
4 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之争
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的争辩是1960-1966年间的争论,其始于马林诺夫斯基关于辩驳“原始经济人”的研究中,随后有莫斯关于整体性呈现社会的礼物经济的研究以及波兰尼关于经济“嵌入”社会的研究,延续了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的争辩。
实质主义认为人为了生活而对自然与他人的依赖,“经济活动”是社会体系的一个部分;形式主义则认为从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出发界定经济。在一定的环境中,由于资源的生产方式的限制,人处于一种物质的稀缺环境而选择一系列连续的行为,这些会透过价格市场机制形成经济制度。
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分歧可以在黄应贵的“Tiv与Siane经济——经济人类学的实质论派与形式论派之比较”中,通过Tiv人与Siane人经济的对比,更加明晰。Bohannan夫妇用了实质主义的途径研究Tiv人,Salisbury借用了经济学的感念与计量计算,研究Siane人。而Tiv人和Siane他们都处于原始/部落经济,后受到殖民活动影响。
Bohannan夫妇在研究Tiv人经济时发现Tiv人的财产分为“yiagh”“shagba”和对奴隶以外的人之权利三个范畴、并且婚姻中的交换与市集上的物品交易是同范畴内的。Bohannan夫妇认为不同范畴间的交易是转换、货币的输入破坏了原有的规则。Salisbury在研究Sian人的经济时发现其财产分为“Merafo”“Amfonka”“奢侈品”三个范畴,不同范畴之间不能交互使用,每个范畴中,每个人都面临选择。提出了欧洲人接触后,生产工具如石斧和钱的进入,是否可以利用经济学概念来分析的问题。
Bohannan夫妇在Tiv人的研究里避免使用经济学概念,将不同交换视为“转移”或“转换”,当Tiv人受到西方冲击,普遍使用货币度量与支付一切。Bohannan认为他们转变为了市场机制的经济制度。可以看出他们采取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的立场。Salisbury在开展研究时有一个明确的问题,才用了经济学概念,如资本。研究方法上才用了计量计算,在分析中考虑的是个人的选择,切实追求最大利益的理性选择,而不是考虑社会整体。
在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的争辩之后,也就是20世纪后半叶,部落社会几乎完全消失,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一系列的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带来传统部落民及乡民社会的卷入国家乃至世界性市场经济体系中。社会的变迁,发展问题都成了人类学的研究主题,人类学家不得不关心市场经济,同时,经济学家也注意到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因此在方法上互有借鉴。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也逐渐转变至乡民社会的经济生活及其变迁。
5 经济的道德性
汤普森对18、19世纪英国社会的乡规民俗进行了再考察,对于当年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乡间的风俗等进行研究,著成《共有的习惯》。揭示出18世纪英国粮食骚动时期的道德经济学逻辑,即英国民众的骚动行为体现出向传统家长制寻求庇护和互惠的倾向,传统道德逻辑在反对自由化市场发展过程中仍具有合理性,源于18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尚未成为英国地方政府处理经济生活纠纷的指导方针。
18世纪的谋生之道映射着“贫民的道德经济学”:城乡冲突以面包价格为中介表现出来,而且民众对物价上涨有着快速的反应。传统主义的习惯法律和成文法都认为,谷物的出售要参考面包的价格,让民众买得起,而商人纯粹为了利益的销售,以及囤积谷物提高价格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民众是从家长制的模式中得出贫民经济道德经济学的合法性,当面包价格上涨到无法接受时,民众会组织有模式可循的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食物价格增长引发的骚乱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在家长制模式之下,民众、治安官、农场主、商人都愿意花费代价终止。通过家长制的干预,或通过农场主和商人谨慎的自我抑制,在暴涨的市场价格与群众期待的道德价格之间达成某种平衡。
斯科特也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中提出“生存经济学”的概念,即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对食物短缺的恐惧形成了普遍的“生存伦理”。19世纪的法国、俄国,意大利和东南亚的农村安排生产技术和社会服务,互惠模式、强制性捐助、公用土地、分摊出工等,都是“生存伦理”下的社会安排。这就意味着人人有权利依靠本村资源而活着。依靠流言蜚语和嫉妒的腐蚀力而维系,依靠被抛弃的穷人会威胁富裕村民的共识而维系。所付出的代价则是丧失身份和主体性。
“生存伦理”下的农村家庭有一种安全机制。这种机制下家庭既是生产单位,也是消费单位。维系这个单位,要以稳定可靠的方式,满足最低限度的人的需要。
比如人活下去的最低生理标准,满足吃穿住和水稻种植的需要,在这个界限以下,生存、安全、身份地位、家庭的社会内聚力等方面,就会有质的退化。在家庭之外也存在着减震机制:男性亲属可依据自己掌握的资源而决定提供多少帮助;朋友和村庄因为共同价值标准和社会调剂机制的存在,可以提供少于亲属的帮助;保护人以及国家(传统国家的地区性粮仓,公共工程;现代国家的雇佣、福利和救济)。在生存经济学下产生了“道义承诺”,在“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下帮助他人,即是互惠,但当互惠不符合农民的生存伦理要求时,农民和地主之间的互惠就会滑向剥削。这是基于生存伦理的道义。在生存经济和道义承诺之下,有了社会分层,产生了小农主、佃农、雇工等机制。
不论是“道德经济学”还是“生存经济学”,都在关注农民经济生活的自保机制、互惠原则、经济生活与农民自身文化如何结合,是道德层面上的关怀,道德关怀实际上是经济活动的外生助推力,“道德经济学”与“生存经济学”实际上都从一定程度上发现了与农民生存伦理交织的经济的规律。
6 结论
经济人类学秉承通过研究“他者”世界来反观自身社会的批判主义精神,对西方经济学做出整体反思,以求还原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通过对经济生活历史的追溯,可以看出人类学家不断在溯源、探索不同模式的经济类型以及形成这些类型的原因,思考人们的文化与经济生活发展至今何以改变,摸索规律。也说明了经济人类学不是单纯的经济学和人类学的结合,而是有着独特关怀的学科,不断带着独特的关怀出发,为经济学与人类学带回经验与参考资料。在经济人类学的视野下,经济不再是孤立的概念,而是与文化、政治、宗教、信仰等交织组成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马塞尔·莫斯.礼物[M].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3]卡尔·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M].黄树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4]黄应贵.Tiv与Siane经济——经济人类学的实质论派与形式论派之比较[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73,(35):145-162.
[5]爱德华·汤普森.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7]耿军锋,杨育民.论经济学的‘非道德’与经济学家的道德关怀[J].现代企业教育期刊,2007,(24),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