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幻 处处风雨声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tercoffe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6月7日下午,家住上海的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赵清阁得到中国文联电话: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的阳翰笙撒手辞世!这位已届八旬的老人顿时泣不成声,悲痛欲绝!
  赵清阁老泪纵横地望着一天前阳翰老派秘书黄铭华送来的参茶和精美的花篮,那红缎条上清晰写着:“祝清阁八秩寿诞,翰笙贺。”须知这送礼的主人已是不能进食,靠输氧、输液维持最后生命的91岁老人。他自己病危,还清醒记得老友的生日,特派人专程祝贺。此情此景,令老作家五内铭感,如烟往事梦幻般涌上心头……
  
  一、烽火连天结友情
  
  赵清阁于1914年出生于河南信阳的书香门第,爷爷是前清举人,舅舅是进士。会作诗绘画的母亲早逝,留下只有5岁的孤女与祖母相依为命。1929年,赵清阁初中快毕业时,继母准备把这位只有15岁的少女嫁出去。赵清阁在祖母的支持下带着4块银元出逃,开始了她的叛逆人生。她先在开封一家高中就读,后到河南大学中文系旁听,边读书边教小学,也写稿,还编刊物,揭露社会罪恶,宣传妇女解放。此举被当局警告威胁,她不得不于1933年奔赴上海,考入上海美专学习绘画,兼任上海天一电影公司《明星日报》编辑和《女子月刊》主要撰稿人。在《女子月刊》上,她第一次看见了华汉的名字。他写的有关女权运动及《关于赛金花》的文章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天一”电影公司搞宣传、当场记时,她认识了著名剧作家洪深、田汉等前辈,并拜他们为师,学写电影剧本;还结识了欧阳予倩、应云卫、袁牧之、陈波儿、安娥、王莹等人。她从他们口中进一步了解到华汉,知道他是“左翼”文运的领导,又是革命文学著名作家。其时正是华汉《地泉》三部曲受批评再版后继续在地下发行时期。她拜读之后,深为作者甘当人梯的勇气(指将批评文章收入序言)所折服。作品里的革命倾向和工农学造反精神很合她的味口。赵清阁由此受到启发,开始了《旱》、《强盗》、《穷人》、《打浦桥》等一系列小说创作,融入“左翼”文艺运动中,可谓起步健康,没走弯路。
  阳翰笙1930年下半年到1932年下半年任“左联”党团书记,1932年到1935年2月任“文委”书记;于1933年应田汉之约进入艺华影业公司搞组织、编剧工作,写了第一个电影剧本《铁板红泪录》,编剧用阳翰笙的名字,但在“左联”内部仍叫华汉。电影于1933年11月公演。洪深与赵清阁一起看了电影。洪深神秘地告诉她:阳翰笙就是华汉。这在赵清阁心中又增添了对阳翰笙的几分崇敬,也动了写电影剧本的念头。1935年赵清阁写成她文学生涯的第一个文学剧本《模特儿》,成了第一个写电影剧本的女作家;以后又写了《自由天地》、《蝶恋花》、《几番风雨》等电影。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阳翰笙接受周恩来指示:从事抗日统战、文运工作,看手筹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和第三厅及一系列抗战文化组织。大概是1938年1月初,阳翰笙在武汉老舍住处(系冯玉祥家),请老舍出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负责人。在那里,他见到了一位活泼开朗的女青年。“她举止潇洒大方,很健谈,穿京沪流行的时尚短装,长得很健美。”(《阳翰笙访谈录》20问)老舍先生兴奋地把赵清阁介绍给阳翰笙,说她的身世像传奇女侠,是敢造反的女性,因读《资本论》和藏有赤色分子田汉的一封信而有“共党嫌疑”被抓进监狱,因写文章揭露时弊而上过法庭;又说她是田汉、洪深的学生,得到过鲁迅的当面指点,现正筹办《弹花》刊物。赵清阁紧握阳翰笙的手,激动地说读过《地泉》三部曲,看过电影 《铁板红泪录》,从田汉、洪深那里知道他的为人,心仪已久;最后,请阳翰笙为她筹办中的刊物撰稿。从此,阳翰笙成了赵清阁的良师益友。后者在以后的坎坷征途上,得到阳翰笙和所代表的组织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不久,阳翰笙收到赵清阁主编的《弹花》创刊约稿信,信上表明办刊旨意:“我得和鬼子拼一下,就是用钢笔尖也能戳瞎它一双眼睛。”这位热血奔涌的健男式的女青年作家,以笔为武器,投入了抗日的洪流。她多才多艺,工绘画,能诗词,善写小说、剧本,且口才好、尚交际,人缘不错,在国共两党及中间层作家中左右逢源,获得大量名作家的稿件;没经费,她向教育部申请,连陈立夫部长也每月批给她300元的办刊经费。不到两月,《弹花》就问世了。这个刊物很能体现“广泛抗日统一战线”的特点,1938年3月27日被老舍带到在汉口成立的“文协”会上,深受大家的欢迎。比如创刊号上就有老舍、王平陵、胡绍轩、赵清阁、阳翰笙等“文协”筹备组成员的作品。就这样,作为“文协”成员的赵清阁引起文艺界的关注,也引起党组织的关注。《弹花》是月刊,组稿广泛,除汉奸以外,只要是有利抗日的作品都予刊登,因而颇受群众欢迎,一共出了19期。这在抗战初算寿命长的刊物了。赵清阁抗战激情很高,从1938年到1945年,先后写了《女杰》、《虎啸》、《潇湘淑女》、《活》、《生死恋》、《反攻胜利》、《汪精卫卖国求荣》、《忠心爱国》等剧本和《血债》、《雨过天青》、《过年》、《江上烟》、《艺灵魂》、《双宿双飞》、《月上柳梢》、《落叶》等中长篇小说。作品大部分是抗日救亡、除奸反霸内容。她是当时创作最勤的第二代女作家。
  1939年夏,赵清阁身患肺结核,住在重庆北温泉嘉陵江边的琴庐疗养;谁知阳翰笙也患上同样的病,在夫人唐棣华陪同下住北温泉灵隐寺内,二人居住只隔一里之遥。每当夕阳西下,迎着习习的江风,阳翰笙准会偕夫人到赵的琴庐“摆龙门阵”。阳翰笙后来幽默地说,这是两个纸老虎的聚会。但他们谈的却是有关侠女豪客剧本的构思。其时,阳正构思剧本《草莽英雄》,在对剧本的总体构思技巧上,于四川袍哥帮会的穿插处理上得到赵清阁一些好的建议;而赵清阁也讲她正构思取材农村绿林女杰英勇参加抗日游击队的剧本,在主题的提炼与人物处理上得到阳较好的指点。这段疗养际遇,两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不仅提高了创作水平,同时也加深了了解,增强了友谊。
  1940年4月,郭沫若同阳翰笙、田汉、赵清阁、应云卫、左明游完北温泉后再上缙云山,受到汉藏教理院院长法尊法师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虽只进素餐、品素茶(法师特准他们喝酒,以花生佐之),却畅叙甚欢。回北碚后,郭沫若、田汉均泼墨挥毫作诗赠赵清阁。
  赵清阁非常珍视这些文坛巨匠的鼓励,多年后仍将郭沫若、茅盾、老舍、田汉的赠诗挂在墙上,以资激励。
  
  二、东风融融浴清阁
  
  老舍与赵清阁都是无党派人士,都倾向革命,与国共两党作家都过从甚密。在抗日统一战线的特殊环境下,他们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人无可替代的。比如1942年间,从外地(有从延安来的)来重庆的几位进步作家魏猛克、周文、方殷等,在检查行李时查出了与中共有关的信件遭到逮捕。阳翰笙奉命去找老舍设法营救。老舍找到冯玉祥、赵清阁,请他们去重庆卫戍司令刘峙处说情。赵一听是阳翰笙、郭沫若所托,即去四处奔走,使三人得以脱险。
  赵清阁与老舍性格都豁达豪爽,深爱杯中之物,常相聚赌酒豪饮。老舍长于写小说,赵清阁长于写戏。老舍写剧本是同赵清阁合作开始的,最早是《虎啸》,继之以《桃李春风》,两剧在布局、技巧上得力于赵清阁。可以说老舍后来写戏是从这里开始的。二人因工作关系过从甚密,情趣也相投,又都住北碚,战友、朋友、文友、酒友集于一身,自然遭到“看不顺眼”的人的非议,使抱独身主义的清阁女士很苦闷。她满腹心事无处倾诉,只好写信给当时被老舍称为“文坛的周恩来”的阳大哥。请看阳翰笙1943年9月11日《日记》中所记:“清阁来信说:人与人之间既无‘了解’,而又有‘批评’。这批评是什么?即恶意的毁谤,因为他不了解你。尤其是女性,做人更难。他会给你造出许多难以容忍的想入非非的谣言。天知道我们(像我同老舍)这种人,刻苦好学,只凭劳力生活,为的是保持淡泊宁静,而孰料仍不免是非之论……”阳说“这段话,她是有感而发的。对于那些自命不凡的‘半吊子’,倒真是一服清洗‘宗派主义’的醒魂剂!”(《阳翰笙日记》535页)此事,阳翰笙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指示要很好团结赵清阁、老舍等无党派作家,要为他们辟谣,要给一些“半吊子”打招呼。阳翰笙按周公指示做了大量工作。阳翰笙辞世后,赵清阁在《请香一支悼翰老》一文中深情地说:“那时,我们无论是工作上、生活上、思想上有什么困难都乐意找他。翰老都鼎力相助,仁义待人,因此大家都信赖他,感激他。”“周总理是全国人民的统战领导者,阳翰笙是文艺界的周总理!老舍的感受也是同辈人的感受。”
  赵清阁到重庆后,先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戏剧组任编剧,后在国立中央民众教育馆工作,抗战后期任过中西书局文艺丛书主编。她帮助过不少作家出书并发给稿费以解燃眉之急。1943年5月17日,阳翰笙在《日记》中写道:“中午,我去曹家巷看清阁,见病容已去似比去年健康多了。清阁正为中西书局编一文艺丛书,她向我约稿,我决定将正在写的《槿花之歌》给她,她很高兴。”(《阳翰笙日记》499页)5月19日《日记》又写到: “清阁为我预支版税三千元”(《阳翰笙日记))501页)。这3000元钱,对丧父需要安葬的阳翰笙说来,无疑是雪中送炭。
  赵清阁认真看了《槿花之歌》剧本,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中肯地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请阳再润色。这些在《阳翰笙日记》中都有详细记述。比如1943年9月13日《日记》写道:“清阁催《槿》稿付排甚急。昨修改初稿始成,校到深夜,仍未校毕。”9月14日《日记》说:“访清阁,将《槿》剧原稿及抄稿均交她,并托她代我校。她欣然答应,我很高兴。”
  赵清阁有位知心女友叫凤子,是她当年在上海编《女子月刊》时的同事,是著名的演员和编辑,生活中遇到不幸,精神受到沉重打击,痛苦异常。赵请阳翰笙去帮助她。凤子也是阳翰笙的朋友,演过不少阳写的戏。阳翰笙在1943年11月《日记》中记道:“清阁约我去看凤子。她说凤子近来的精神很痛苦,要我去跟她打打气,慰安慰安她。在傍晚时分,我们到了凤子家。果然数月不见,她清瘦多了。我很同情她,禁不住对她说:‘如果你美国去不成,我决定帮助你在文艺上、在演剧活动中求得才能的发展。’”(《阳翰笙日记》554页)果然凤子没去成美国。抗战胜利后,阳翰笙任昆仑影业公司编导委员会主任,邀请凤子任文学编辑,发挥了她的专长,编出不少好剧,成为著名的剧作家。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不久,国民党挑起了内战,周恩来即将回延安,“文协”负责人老舍举行酒会欢送周公。阳翰笙把赵清阁带到周恩来面前。赵上前与周碰杯,轻声问道:“有前途吗?”周公斩钉截铁地回答:“就要天亮了,但还要斗争。”这些意味深长的话使赵清阁看到了光明,增强了信心,坚定了方向。
  1945年11月,赵清阁回到上海,担任《神州日报》副主编。阳翰笙奉党组织之命也回上海组织昆仑影业公司,并任编委会主任,拍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三毛流浪记》等一系列好电影,并抵制拍摄反共影片,为新中国保住并培养了—批电影戏剧骨干。1946年,阳翰笙夫妇、茅盾夫妇、赵清阁、洪深、陈白尘等同游杭州,先在西冷印社品茗,又一起荡舟西湖。洪深在“楼外楼”菜馆叫了一桌酒菜,欢宴畅饮之后逛庙宇。洪深幽默地要大家求签,“卜解放有期否?”赵清阁写了一首《西湖忆旧》专记其事:
  黄昏品茗西冷前,酒酣明月夜泛船。
  洪老求签卜解放,茅公知津笑书癫。
  1947年间,许多革命作家相继离去,阳翰笙嘱咐赵清阁留在上海。她参加了由阳翰笙、田汉、夏衍等主持的全国戏剧协会,并在上海“剧专”任教。上海临近解放,阳翰笙、茅盾、田汉等陆续去了香港,准备转道北上参加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周恩来没忘老朋友,再三嘱咐阳翰笙写信转告赵清阁:一是上海解放在望,要准备迎接光明的到来;一是请她写信请滞留海外的老舍、冰心、王莹等文友准备回到祖国参与振兴中华的大业。赵清阁谨遵周公嘱咐,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使老舍、冰心、王莹相继回到北京,为新中国的文艺事业继续奋斗。后来,阳翰笙不止一次说:“赵清阁为招揽文艺人才立了大功,不应该忘记她”。
  
  三、岁月催人人不老
  
  新中国成立后,从黑暗中挣扎出来的赵清阁焕发了青春。她是上海文联委员、全国作协会员、全国剧协会员,任上影厂编剧。两三年间,她就创作了好几部电影,如《女儿春》、《自由天地》等都已拍摄放映。50年代,赵清阁除了写些现实题材的独幕剧本、小品以外,还先后把许多优秀民间传说和古典名著以通俗文字写成小说和剧本,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杜丽娘》,如五幕话剧《贾宝玉与林黛玉》、《桃花扇》等。这些作品都已出版。把优秀文化遗产用普及读物方式传播,这是赵清阁的特殊贡献。
  五六十年代,周总理多次指示阳翰笙,要关心照顾好赵清阁等老一代文艺家。1957年4月,阳翰笙陪同周总理赴上海出席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走进会场,周总理见赵丹、白杨、张骏祥等都到了,扫视一周后问道:“赵清阁怎么没有来?”第二天,《文汇报》就披露此事。大概就因周总理这一问才使赵清阁免遭厄运。1958年,阳翰笙又陪周总理到上海召开文艺界座谈会。周总理见到赵清阁就热情握手,端详一番后问:“近来身体好吗?”赵清阁答“还是不好”。周恩来关切地叮嘱:“要多多注意健康,有什么问题写信给我。”古云: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正是老一辈革命家们无微不至地关爱和由衷地理解、信赖,才使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艺术家们或拒绝去台湾,或从海外归来。这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生动体现啊!
  1962年,年近5旬的赵清阁患肝炎住院,经济有困难。阳翰笙知道后立即会同全国作协主席茅盾、全国剧协主席田汉及他领导的全国文联以单位或个人名义致信有关中央领导,要求给予照顾。后得到上海有关部门落实,使她又闯过一关。
  在政治斗争风云变幻的中国五六十年代,大凡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能躲过初一却逃不过十五,何况像赵清阁这样与国共两党作家都打交道的特殊人物。“文革”初,赵清阁首先被四人帮张春桥等人扣的第一顶帽子是:“为黑帮阳翰笙、邵荃麟招降纳叛的反动文人”(指她去信请老舍、冰心、王莹回国工作。老舍自杀,王莹死于监狱,所以说是为阳纳叛)。她因此被游街、批斗、抄家,以致患了脑血栓,瘫痪在床,用她的话说是“九死一生”。此时,阳翰笙已被关进秦城监狱,自身难保。当我访问阳翰笙时,他深情地回忆说:“记得当时上海来的几位外调人员要我检举揭发赵清阁的反动罪行,要我交代她叫叛徒老舍、王莹回国的始末。我愤怒已极,厉声对他们说,这是她为党作的贡献,是我请她写的信,而我又奉周公之命请她出面帮忙的。她是我们党多年的好朋友。”这种大义凛然、伸张正义的举动,招来的是拳打脚踢和辱骂;但在阳翰笙心里,似乎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为党做了好事却受委曲的赵清阁。前辈们关心着赵清阁的命运。当茅盾听说她挨整,尽管自身也尚未解脱,仍大胆地写诗赞扬她的功绩。1975年,茅公写了首长律《清谷行》,其中吟道:
  黄歇浦边女作家,清才绮貌昔曾夸。
  风雷岁月催人老,壮志不移路不斜。
  三十年前山城月,文坛对垒旗高揭。
  君来奋臂助声威,共向蒋帮张挞伐。
  故旧几人今健壮,愿君如菊经霜更鲜妍。
  粉碎四人帮后,阳翰笙继续主持文联工作,在落实政策和工作安排上对赵清阁关爱有加,设法将时已64岁超过退休年龄的她安排到上海社会科学院,从事《红楼梦》的研究和改编工作,使其有安定的晚年。1979年4月,阳翰笙主持田汉追悼会,特邀赵清阁出席。会上,当阳翰笙老泪纵横地致完悼词时,赵清阁已泣不成声了。回想起当年跟敌人斗争时虎虎生威的田老大竟死于四人帮之手,怎不叫人痛心疾首!追悼会上,她见到了多年来关心她的邓颖超大姐并被邀至大姐家作客。大姐提到周总理病中还两次提到赵清阁,令她感动不已,表示要学总理春蚕吐丝到最后。不久,中共上海市委得到指示,要关心三位老人——贺子珍、沈粹缜和赵清阁。这样,她晚年的生活才有了保障,也才有了80年代的创作丰收。她先后出版《红楼梦话剧集》、《晴雯赞》剧本,散文集《沧海泛忆》、《行云散记》、《浮生若梦》、《往事如烟》等。
  1987年11月,阳翰笙85诞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阳翰笙从事文艺工作六十周年庆祝会”。此前半月,阳翰笙用左手(右手已不能写字)给赵清阁写了一封信并附上请柬,邀请她来北京聚会。她接信后激动不已,虽心向北京,但行动不便,自是力不从心了。她颤抖着手提起笔,用了很长时间,写下首祝贺诗寄翰老:
  文苑驰骋六十年,笔伐邪恶斗志坚。
  高风坦荡掖后进,五湖四海共舟船。
  烽火识荆半世纪,正气相扶霏雨天。
  今朝纵使满头雪,还看老骥更腾骞。
  其中“高风”、“正气”两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位文坛前辈对后进的关爱和帮助。
  赵清阁一生与书为伍,以笔为伴,独立自持,终身不嫁,1999年辞世,享年85岁。死前,她编注了一册《中国著名作家书信集锦》,收录了包括郭沫若、茅盾、阳翰笙、老舍、巴金、冰心、谢冰莹等51位名人的书信211封。作者在《前言》中说:“由于写信的朋友强半作古,这本集子提到的许多轶事,已成为历史,弥足珍贵,有永恒的纪念意义。”死前,她把家中所藏书画全部捐给了国家,《书信集锦》则交长期陪伴她的保姆吴嫂保管。据说上海鲁迅纪念馆准备给她出版。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其他文献
东汉士大夫陈蕃年轻时曾自云:“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汉书·陈王列传》)李唐王朝从立国初期,就感受到来自北方和西北方向强敌的包围和侵略;与此相应,大唐社会从武德(618年-626年)初也就开始了反包围、反侵略的边塞战争。而作为社会脊梁与精英的唐代文人一诗人,每当边塞报急、朝廷召唤之际,自然会自觉承担起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地投笔从戎,走向大漠边关。刘希夷的《从
期刊
编者按  今年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周年祭日。当那山冢崒崩、陵谷激变的惨烈一幕徐徐合上之后,珍藏于历史深处的应是中国人民所特有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舟相济、患难与共的民族秉性以及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人类大爱!如今,灾区人民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已逐渐走出震痛,正在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包括精神家园)。他们于此所表现出的那种坚韧、乐观、万难不屈的优秀品质,那种不动摇、不懈怠、自强不息的斗争精
期刊
七杀碑的谰言    民间相传,张献忠刻过一种“七杀碑”,上面有他亲笔书写的七个“杀”字。如果真有这样一通碑,他那“杀人狂”的帽子便戴定了。七八十年前,许多人相信有这件事。比如先达陈稻心在《漫话“七杀碑”》一文里说:我听说“七杀碑”,大约是1939年;据说此碑还摆在少城公园展览。出于好奇,有一天我约同学去参观,确有一块高不过四尺、宽不到三尺的红砂石碑,陈放在陈列馆外的一间展房里,标牌上写着“张献忠七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一个深秋,我在川北广元市参加会议,以后大家前往汉阳镇大柏湾,游览举世闻名的金牛古道上的“翠云廊”。  古道两边遮天蔽日的高大古柏,让大家赞不绝口。那些斑斑驳驳的老树干,那些粗壮而扭曲得不可名状的虬枝怪桠,真像是数千年古蜀历史的缩影。大家完全沉醉在这一片苍翠的浓荫中,为四川还有保护得这样生态完好的古柏林和具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蜀道而自豪。当时,陪同游览的广元文化局某老师却说:“这段古道
期刊
早在一百年前的1906年,四川成都就开始举办博览会——成都商业劝工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博览会。    一、成都商业劝工会的创办    成都商业劝工会的发起人是清末四川商务劝工局总办沈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他向四川总督锡良申请举办商业劝工会:  现在青羊宫花会为期匪遥,查该会为成属各会之冠,历年已称繁盛,惟商情涣散,漫无纪纲,若能利导扩充,亦商市之一大观不惟工业以比较而精,即
期刊
自然界中的美是无穷的,色彩丰富动人。尤其是大自然界的夏季,植物的绿叶红花展现出一片生机。红代表了人血液的颜色,给人以旺盛生命力之感。红色在全世界的语言中都是最古老的颜色命名。它是动物生命的象征色,与植物生命的颜色绿色相对应。红色成为代表所有正面的生命情感的主导颜色。绿色也是生命的象征色,其象征意义则来自于植物生长的经验。  大自然的色彩无论在人的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习惯于几乎像呼吸那样不易令人察觉地
期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供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这首《清明》诗具有诱人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人们以不同的手法与方式来表达对这首诗所特有的关注、喜爱与接受情怀:或删缩、或变体、或仿拟、或集句、或制谜、或对联、或用典、或故事、或演唱、或争名,等等,不一而足,影响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道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又颇为壮观的文学风景线。    一、删缩  有人以为《清明》诗
期刊
文史研究馆的馆员大多是博学多才的文史耆宿,而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刘孟伉更是出类拔萃,名闻遐迩。刘先生既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诗人、文史学家、书法篆刻家,同时又是一位早在192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者。  刘孟伉(1894—1969),名贞健,字孟伉,号呓叟,50岁后写作寐交。他是四川省云阳县(今重庆市云阳县)清水乡人,4岁时母冉氏病故,5岁即随父入私塾开蒙。他天资聪颖,性格倔强;11岁开始从塾
期刊
林思进(1873-1953),字山腴,晚年号清寂翁,四川华阳(今属成都)人。林思进幼时从父林毓麟学,还师从当时的许多著名学者如乔树楠、严岳莲、王增祺、廖平等。龙藏寺诗僧雪堂编著的《绿天兰若集》收有他少时的诗作。  大兴名进士胡薇元官华阳时,林思进应县试第二,成都府应试时为第三名。他在二十多岁时考入四川尊经书院,乃以“杏花春雨江南”一诗应考。1903年(清光绪癸卯),林思进乡试中举,其时著名书法家余
期刊
一、人性一面    张献忠原是讲情义的人,颇有人情味。吴伟业《绥寇纪略》说,他青年时在总兵王威手下当兵,有一次犯了军纪,与同辈共18人被绑起来,就要开刀问斩。这时副总兵陈洪范正好过来,献忠仰面求恕。洪范见献忠身材魁梧,便出面保他;其他17人都杀了头,只有张献忠鞭打100下了事。后来起义,他一直念叨“陈总兵活我”(一说刻檀木为像),但陈洪范本人并不知道。  1638年张献忠接受招安后,曾住在谷城方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