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uan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化媒体催生了“点赞”这一网络互动的新方式,其功能也在不断丰富扩展,并最终使得“点赞”蕴含着潜在的社会风险,盲目点赞可能导致互动意义的深度贬损。我们应警惕网络互动的亚文化滑向价值虚无,并提倡建构一种复合型的交流途径。
  【关键词】:点赞;功能;交流
  1. “点赞”的兴起
  “点赞”是相伴着社会化媒体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网络交流手段。社会化媒体主要是指基于 W EB2.0,以参与、交流、社区化和连通性为特点的网络站点或技术工具,主要包括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一般而言,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传播主要依靠用户进行四种类型的操作,其分别为赞(like)、分享(share)、收藏(star)和关注(watch),其中,“赞”和“分享”是公开性的操作,它们能够将用户的偏好进行展示并推送给社群中的其他成员。通过点击‘赞’图标表示对微博的支持”。 “赞”因此也被引申为在互动过程中表达赞同、喜爱或支持的含义。
  2.“点赞”的功能
  然而,随着“赞”字大行其道,,特别是看见别人的帖子想评论又无话可说时,只能用“赞”归纳态度上的所有含混不清与暧昧。所以 “点赞”已然成了一个褒贬不明的词汇,喜欢可以点赞,讨厌可以点赞,无语可以点赞,有话要说也可以点赞……“点赞”绝非简单的表达赞同,一方面它被青年群体灌注了丰富的情感要素,蕴含了多样态的社会意义 ;另一方面,“点赞”行为在社会化媒体的构架中也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功能。总之,点赞在社交圈中成为了继“呵呵”之后的又一个“敷衍工具”。其重要的功能性特征可分为表意性、参与性与情感性。
  ⑴.表意性 :意见表达的直接性,它是“点赞”的本质属性。由于社会化媒体需要赋予网民更多的主动权并鼓励他们自由地进行信息的传播与分享,因此“赞”被设置成了一键或一点操作(lazy click)的快捷按键。青年网民可以通过“点赞”传递自身对某一事件或事物的观感,从而简便、高速地实现意见的反馈和聚合。
  ⑵.参与性 :互动双方的交互性联系,具有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参与,较之在 W EB1.0 时代的以超链接建立起来的以内容为主的“圈子”而言,基于 W EB2.0 的社会化媒体更加注重主体的参与性。而“点赞”无论是表达关注、同意抑或是其他的含义,都能使双方参与其中。参与性同时又可以分为弱关系参与和强关系参与,这种强弱之分依据的是互动双方的熟识度和情绪的涉入程度。弱关系中的“点赞”只表示一方已接收到信息但沒有更进一步的评论。而在强关系参与中,互动双方则具有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点赞”也蜕变成了熟人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一种复刻。中国文化向来强调熟人间的强关系参与,即“一切相与之人,随其相与之深浅久暂,而莫不自然有其情分。因情而有义,莫不自
  然互有因尽之义”,参与也就代表了自己对他人的支持性义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点赞”的强关系参与不同于以文字作为载体的对话,它更類似于现实互动过程中的聆听、点头或微笑。因为互联网的超时空性很难将现实生活中无声和无文字的互动进行有效的展现,“点赞”则很恰当地充当了这一情景中的意义工具。
  ⑶.情感性 :情绪的符号化表达,具有正向情感和负面情感两种类型。
  正向情感是“伦理关系”的自然延伸,其代表了深沉的责任和道义,因此“点赞”在以强关系为主的互动中也就映射了支持和赞同的情感表现。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当我们无法以语言的形式来传递这类情感时,通常会利用肢体动作来进行辅助性的表达,“点赞”就是这种脱离语言的正向情感在互联网上的替代形式。与此相较,负面情感的表达则更为复杂,它并不是心理学概念所界定的负面情绪,而是带有调侃和戏谑的社会化含义,并反映了青年人“恶搞”的亚文化。在微信“朋友圈”中,青年群体倾向于互相为对方的“糗事” “吐槽”或“点赞“,在这种“嘲弄”的背后蕴藏着的则是无奈的自我解嘲。所以,负向情绪的“点赞”是对他人经历的恶搞。
  3.结论
  正确的“点赞”原则是在合乎语境的情况下,通过“点赞”这一社会化媒体的符号设置来促进多方交流和表达自我态度。基于此,网民一方面必须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不盲目地跟随他人“点赞”,既要考虑到社会规范的约束,又要谨慎思考“点赞”引起的连锁效应和社会风险,以防止网络互动的亚文化滑向价值虚无的反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亦要大力建构起复合型的交流方式,将现实与网络、“点赞”与文字进行交叉式的关联,从而推动网络空间中的“点赞”与文字性的评论以及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互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多有意义的对话。
  参考文献:
  [1] 候岩.网络传播心理新论—— — 基于文化心理研究的取向。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王建民 .从“道听途说”到“转载搜索” — 信息获取方式变迁的时空社会学分析[J]. 江淮论坛,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将以《仓央嘉措诗歌》为例从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主要内容、理论依据及理解价值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翻译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展开,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更加频繁。翻译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活动中日益增长的地位促使人们投入到对翻译的研究与讨论当中,由此翻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理论化的专业学科。翻译的可译性简单来说是指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可能
期刊
【摘要】:文化软实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话语体系。它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理论,并且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力量。在党的十八大中,强调要重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力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见,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释了文化软实力话语创新的实践基础,并分析了文化软实力创新话语的深刻意蕴。  【关键
期刊
【摘要】:僵尸鬼故事是藏民族著名的民间文学作品之一,尤其深入人心的是它所塑造的一系列的人物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人物特征而且还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就如僵尸鬼故事中猪头卦师身上与生俱来的懒惰、狡猾的人物特征,总会清晰的映入读者的眼帘。本篇论文着重从分析猪头卦师的人物外部特征、性格及其心理特征的方面入手,通过与其他人物相比较的方法来突出猪头卦师鲜明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僵尸鬼故事;猪头卦师;人物;
期刊
【摘要】:目前,为官不为的思潮开始抬头。少数官员占用社会资源,却产生不出社会效益,贻误发展时机。为官不为有四种表现:不敢为、不愿为、不愿为、难作为,分析问题产生深层原因,提出合理化對策。  【關键词】:为官不为;问题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高压反腐成为新常态。为官不为的思潮有所抬头,一些领导干部锐意改革的劲头松懈,谨小慎微,不触红线,也不干实事。“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在其位,不谋其
期刊
人物形象就是通过一个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对他的性格和感情等各种方面的因素.,进行艺术的再塑造。  历史题材的定义:就是借助历史为背景,讲述有关历史方面的事件,在把它通过舞蹈形势演艺出来。例如舞蹈《贵妃醉酒》剧情:杨贵妃失宠,独饮遣愁,主要描写杨玉环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表演色情,格调低俗[]。剧中,杨玉环的饮酒从掩袖而饮到随意而饮,舞蹈演员以外形动作的变化来表现这个失宠贵妃从内心苦闷、强自作态到不能自
期刊
【摘要】:本文对留学生出现的“一……就……”句式的偏误进行了搜集、整理,将偏误分成主语位置不当、“就”的遗漏、时体偏误、句式混淆等几类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对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一……就……”句式;偏误分析  “一……就……”句式是汉语中十分常用的一个句式,前后两个分句存在时间上的紧接关系。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一……就……”句式前后两个动词不同时,表示一种动作或情况出现
期刊
【摘要】:群众文化是由群众自发组织形成的大众文化,其对于缓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促进人们身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文本就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进行了简要探析。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  0.引言  群众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如文学活动、广场舞以及简单的体育活动等等。群众文化的形成具有自发性、大众性等特征,它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
期刊
【摘要】:作者通过对西夏纸以及东巴纸的调查研究,试图对东巴纸与西夏纸的造纸工艺进行对比,进一步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体现出造纸术的传播、发展对民族文化推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东巴纸;西夏纸;东巴艺术;传统手工艺;造纸术  一、东巴纸的制作工艺  纳西族的手工东巴造纸有别与中原地区的造纸技术,做一张东巴纸,从采集原料到最后成品,需要四天时间。  首先先说下制作东巴纸所用需要用到的工具:
期刊
重复,往往伴随着渐强的情感趋向,使文章内容更加醒目突出。而在《芒果街上的小屋》中所出现的重复更多地侧重在除了强调以外的其他。  1.贴近儿童口吻  Cathy who is queen of cats has cats and cats and cats. Baby cats, big cats, skinny cats, sick cats. Cats asleep like little do
期刊
【摘要】:巴拉根仓故事流传于东起中国东北、西至布里亚特共和国在内的辽阔的蒙古民族生活区域。自格·波塔宁初次对巴拉根仓故事进行搜集整理至今已有123年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开始了新一轮对巴拉根仓故事的搜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工作。芒·牧林、祁连休等国内学者、巴·弗拉基米尔佐夫等苏联和蒙古国学者对巴拉根仓故事的起源、流传、主题和艺术形象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整体而言,对巴拉根仓故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