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总会出现一部分"体育学困生",上体育课精神不集中,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我们要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困生的体育成绩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转化“学困生”减小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已成为初中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本人对初中体育“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提出初中体育“学困生”转化方法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困生 形成原因 转化对策
一、初中体育“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学生个体缺少成功的体验
初中的学生都知道体育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一些天生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虽然上课出勤率不高,练习随便,考试时没有全力以赴,期末体育课考核评定成绩也较高;而一些学生上课认真、勤学苦练,但由于先天不足等原因,成绩却不理想,有的则逢考必补考,长期下去,容易造成前者不思进取,后者参加体育课锻炼的积极性受打击,差者更差的局面。由于长期学习失败的经验使不少学生放弃努力,而且由于长期的失败经验使得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促使“学困生”产生。据了解有90%以上的体育“学困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失败的体验多”。怀疑个人在体育学习上的能力,初中的体育“学困生”绝大多数都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成为“学困生”,有的甚至从上小学时就体育成绩较差,这种长时问的失败经验使得他们情感上心灰意冷,产生消极情绪。
(2)体育教师因素影响
初中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后进生”行为的认识是有偏差的,认为体育“学困生”就是生来运动能力差,对于这种“学困生”体育老师不给予太多的希望,这也导致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意无意的歧视这些学生,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之后,最终也导致“学困生”学习水平上不来,只会越来越差。本人观察,体育“学困生”自身在课堂上也是大多比较沉默寡言。加之有一种怕吃苦的思想作怪,所以干脆不参加活动,导致陷入越怕越不肯练,越不练体育成绩越落伍的恶性循环。不少初中体育教师对于这些“后进生”显得比较漠不关心,教的知识也是一教而过,导致这些这学生在接受到教师的信息后理解不了,最终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所以,体育教师对于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
(3)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运动技术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过程是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为主线的,他缺乏学生自我目标提出和追求,教学环节偏重教师一方,单纯强调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作用,忽视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渐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甚至厌烦,产生逃课现象。
二、初中体育“学困生”转化方法
(1)成功体验,激发热情
在体育课中,教师必须尽可能创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加再次成功的体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使“后进生”通过体验成功,做到以成促情的成功体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通过设计教学方式,降低教学难度,使“学困生”从中能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而且还可以通过确定“最近发展区”,提出可行的且恰当要求,使“学困生”能在付出努力之后获得一定的收获,这样安排能使“学困生”认识到只有付出一定的努力之后才能获得成功的收获,从中体验到战胜困难的愉悦,从而提高自身学习的自信心。
(2)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体育“ 学困生 ”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有的是由于技术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于身体素质差,也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或外界环境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他们在练习中的不同表现,帮助其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如协调性等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制订适合他们的练习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仔细地观察,是身体素质太差还是技术概念不清,或是二者兼而有之,问题一旦找准,即刻提出纠正方法,使其尽快掌握技术,完成学习任务。
(3)、教师要关心、热爱“学困生 ”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订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初中体育“学困生”在心理上普遍具有一种自卑心理,他们基本上都比较喜欢独处,在课堂上基本上不希望老师看到他们,更别提会主动去请教老师了,久而久之,“学困生”与老师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所以,老师多了解他们想什么,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并尊重他们,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而不是歧视。在体育活动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引导“学困生”找到正确的方向。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就一定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積极动力。
(4)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针对性和实效性考虑较少,往往只从规定课时与项目的搭配上作些简单的调整,针对性、实效性不明显,这势必会影响“学困生 ”对体育课的兴趣。随着“学困生 ”生理、心理的成熟,一种综合效用的体育价值观在“学困生 ”中逐渐形成。根据“学困生 ”不断成长的这一特点,在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就不能简单化,而要用深入、缜密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学困生 ”特点的项目,满足“学困生 ”对体育运动的各种不同需要,在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同时,可根据各自的实际和专业,在体育项目的配置上,作一些灵活而有效的安排。教学内容与“学困生 ”学习的积极性有密切的关系,符合“学困生 ”年龄特征的、具有游戏性的、竞赛性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学困生 ”学习的积极性;不符合“学困生 ”的年龄特征,单调乏味的教材则会降低“学困生 ”学习的积极性。所以,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并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去,有利于提高“学困生 ”上体育课的兴趣,堤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浅谈体育课的兴趣教学[M].北京体育出版社,1994
[2]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邓强松.浅谈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问题.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12)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困生 形成原因 转化对策
一、初中体育“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学生个体缺少成功的体验
初中的学生都知道体育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一些天生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虽然上课出勤率不高,练习随便,考试时没有全力以赴,期末体育课考核评定成绩也较高;而一些学生上课认真、勤学苦练,但由于先天不足等原因,成绩却不理想,有的则逢考必补考,长期下去,容易造成前者不思进取,后者参加体育课锻炼的积极性受打击,差者更差的局面。由于长期学习失败的经验使不少学生放弃努力,而且由于长期的失败经验使得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促使“学困生”产生。据了解有90%以上的体育“学困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失败的体验多”。怀疑个人在体育学习上的能力,初中的体育“学困生”绝大多数都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成为“学困生”,有的甚至从上小学时就体育成绩较差,这种长时问的失败经验使得他们情感上心灰意冷,产生消极情绪。
(2)体育教师因素影响
初中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后进生”行为的认识是有偏差的,认为体育“学困生”就是生来运动能力差,对于这种“学困生”体育老师不给予太多的希望,这也导致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意无意的歧视这些学生,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之后,最终也导致“学困生”学习水平上不来,只会越来越差。本人观察,体育“学困生”自身在课堂上也是大多比较沉默寡言。加之有一种怕吃苦的思想作怪,所以干脆不参加活动,导致陷入越怕越不肯练,越不练体育成绩越落伍的恶性循环。不少初中体育教师对于这些“后进生”显得比较漠不关心,教的知识也是一教而过,导致这些这学生在接受到教师的信息后理解不了,最终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所以,体育教师对于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
(3)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运动技术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过程是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为主线的,他缺乏学生自我目标提出和追求,教学环节偏重教师一方,单纯强调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作用,忽视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渐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甚至厌烦,产生逃课现象。
二、初中体育“学困生”转化方法
(1)成功体验,激发热情
在体育课中,教师必须尽可能创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加再次成功的体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使“后进生”通过体验成功,做到以成促情的成功体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通过设计教学方式,降低教学难度,使“学困生”从中能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而且还可以通过确定“最近发展区”,提出可行的且恰当要求,使“学困生”能在付出努力之后获得一定的收获,这样安排能使“学困生”认识到只有付出一定的努力之后才能获得成功的收获,从中体验到战胜困难的愉悦,从而提高自身学习的自信心。
(2)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体育“ 学困生 ”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有的是由于技术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于身体素质差,也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或外界环境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他们在练习中的不同表现,帮助其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如协调性等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制订适合他们的练习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仔细地观察,是身体素质太差还是技术概念不清,或是二者兼而有之,问题一旦找准,即刻提出纠正方法,使其尽快掌握技术,完成学习任务。
(3)、教师要关心、热爱“学困生 ”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订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初中体育“学困生”在心理上普遍具有一种自卑心理,他们基本上都比较喜欢独处,在课堂上基本上不希望老师看到他们,更别提会主动去请教老师了,久而久之,“学困生”与老师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所以,老师多了解他们想什么,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并尊重他们,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而不是歧视。在体育活动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引导“学困生”找到正确的方向。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就一定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積极动力。
(4)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针对性和实效性考虑较少,往往只从规定课时与项目的搭配上作些简单的调整,针对性、实效性不明显,这势必会影响“学困生 ”对体育课的兴趣。随着“学困生 ”生理、心理的成熟,一种综合效用的体育价值观在“学困生 ”中逐渐形成。根据“学困生 ”不断成长的这一特点,在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就不能简单化,而要用深入、缜密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学困生 ”特点的项目,满足“学困生 ”对体育运动的各种不同需要,在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同时,可根据各自的实际和专业,在体育项目的配置上,作一些灵活而有效的安排。教学内容与“学困生 ”学习的积极性有密切的关系,符合“学困生 ”年龄特征的、具有游戏性的、竞赛性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学困生 ”学习的积极性;不符合“学困生 ”的年龄特征,单调乏味的教材则会降低“学困生 ”学习的积极性。所以,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并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去,有利于提高“学困生 ”上体育课的兴趣,堤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浅谈体育课的兴趣教学[M].北京体育出版社,1994
[2]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邓强松.浅谈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问题.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