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述了对“互联网+”时代下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内涵的认识,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下技工院校德育现状,探究了充分利用互联网,发挥德育主体力量、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新模式两条对策,为之后的德育技校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字:互联网+;技工院校;德育;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体现在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德育教育在技工学校中越来越受重视的前提下,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下技工院校德育,成为了德育工作者主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互联网+德育”不仅是将互联网这一工具运用到德育教学和引导过程中,而且依托互联网,形成线上线下互联,使德育工作从理论走向实践。
1对“互联网+”时代下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内涵的认识
“互联网+”时代是指信息技术革命的再次来袭,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迅速被利用。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技工院校招收学生一般为初中高中毕业生,他们正处于塑造自身综合素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下的德育教育是技工院校德育教育考虑的主要问题。
如果互联网+金融=便捷的金融服务,互联网+民生=智能高效的社会服务,互联网+教育=分享均等的教育资源,那么“互联网+德育=?”如何使等号后面的效益最大化成为新时期众多技工院校德育工作者反复思考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德育,将会使德育教学和实践都围绕互联网进行。
2 互联网+时代下技工院校德育现状
2.1方法单一、内容滞后
技工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技工院校学生在文化层次、道德修养、思想道德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技工院校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不是太理想,所以在进入技工院校之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厌学情绪,同时对自身以后的发展产生迷茫。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者虽然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力推行互联网教学,但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存在不足。第一,教学方法单一。网络在学生中的普及越来越明显,在网络知识的灌输影响下,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虽然采用互联网的形式,但是由于其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以灌输为主,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第二,教学内容滞后。大部分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缺乏对公德、亲情、创新意识以及自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2.2对网络进行运用的意识不强、效果不佳
在一些技工院校中,跟随互联网的发展,建立了自己的德育网站,但从总体看来,网站数量较少,质量不佳。这些技工院校中缺乏专门的德育网站负责人,只是轮流由各教师代行其能,网站只有德育之名而无德育之实。另一方面,许多技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现实中我们很少看到德育教育工作者建立相应的微博、微信以及QQ群,有的就算是建立了,其用途也是对学校相关学习工作安排进行通知。
2.3网络规范体系和管理制度落后
技校学生正处于德育的塑造期,其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都还未定型,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是海量的,并且快速膨胀,在大量信息的冲击下,其三观极易受影响和误导,造成在网络世界里的“迷失”,模糊和异化其道德价值。这就要求学校有相对健全和先进的网络规范体系和管理制度,但是在目前我国的技校中,大量存在网络规范和管理制度落后的现象。
3互联网+时代下技工院校德育对策探究
3.1充分利用互联网,发挥德育主体力量
第一,充分发挥学校的德育主体作用。在德育教育中,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德育网络的建设,对德育资料进行审核过滤,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留存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另外,学校要起到引导作用,建立微信、QQ等交流平台,提高学生参加德育教育的积极性。最后,完善網络教育的展现方式,对网络教育的版面进行个性化和生动化改编,增强吸引力提升学生兴趣;第二,促进“互联网+”背景下家庭德育的作用。家庭是学生的一位重要教师,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家庭的德育作用被弱化了,因此,要提高家庭的德育作用,激活和发挥家庭在技校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在网络建设中,应该将家庭纳入到德育教育中,增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力;第三,加大“互联网+”背景下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素养,提高其信息化素质。
3.2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新模式
首先,创新“互联网+”背景下德育内容。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同时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校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也应该以其作为中心,这既是德育教育的德性目标,同时也是网络环境和社会发展对技校德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其次,创新“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方法。既要培养一直懂得德育专业知识的网站管理人员,又要提高专制德育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得校园德育网站既有专业性又有技术性;最后,创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德育有效性的评价机制。具体来说德育有效性的评价机制创新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将“以人为本”作为德育评价的基本指导理念;德育评价要坚持全面性和科学性原则;重新确立评价主体,将学生、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均纳入评价主体范围;评价内容要包括主体评价、教育方法和形式评价、以及德育环境评价的评价方法。
4结束语
总之,加强互联网+时代下技工院校德育教育,是链接技工院校学生与社会的重要手段。互联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教育模式内容、工具方法和体系评价等,在对互联网的运用中,要抓住其精髓,使之成为德育教育的良好工具。相信,在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时代下的德育教育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晓丽.“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195-196.
[2]曾晓晶,樊斌.“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教育的变革[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20:180-181.
[3]张海燕.“互联网+”时代下民办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转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163-164.
关键字:互联网+;技工院校;德育;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体现在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德育教育在技工学校中越来越受重视的前提下,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下技工院校德育,成为了德育工作者主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互联网+德育”不仅是将互联网这一工具运用到德育教学和引导过程中,而且依托互联网,形成线上线下互联,使德育工作从理论走向实践。
1对“互联网+”时代下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内涵的认识
“互联网+”时代是指信息技术革命的再次来袭,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迅速被利用。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技工院校招收学生一般为初中高中毕业生,他们正处于塑造自身综合素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下的德育教育是技工院校德育教育考虑的主要问题。
如果互联网+金融=便捷的金融服务,互联网+民生=智能高效的社会服务,互联网+教育=分享均等的教育资源,那么“互联网+德育=?”如何使等号后面的效益最大化成为新时期众多技工院校德育工作者反复思考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德育,将会使德育教学和实践都围绕互联网进行。
2 互联网+时代下技工院校德育现状
2.1方法单一、内容滞后
技工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技工院校学生在文化层次、道德修养、思想道德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技工院校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不是太理想,所以在进入技工院校之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厌学情绪,同时对自身以后的发展产生迷茫。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者虽然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力推行互联网教学,但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存在不足。第一,教学方法单一。网络在学生中的普及越来越明显,在网络知识的灌输影响下,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虽然采用互联网的形式,但是由于其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以灌输为主,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第二,教学内容滞后。大部分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缺乏对公德、亲情、创新意识以及自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2.2对网络进行运用的意识不强、效果不佳
在一些技工院校中,跟随互联网的发展,建立了自己的德育网站,但从总体看来,网站数量较少,质量不佳。这些技工院校中缺乏专门的德育网站负责人,只是轮流由各教师代行其能,网站只有德育之名而无德育之实。另一方面,许多技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现实中我们很少看到德育教育工作者建立相应的微博、微信以及QQ群,有的就算是建立了,其用途也是对学校相关学习工作安排进行通知。
2.3网络规范体系和管理制度落后
技校学生正处于德育的塑造期,其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都还未定型,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是海量的,并且快速膨胀,在大量信息的冲击下,其三观极易受影响和误导,造成在网络世界里的“迷失”,模糊和异化其道德价值。这就要求学校有相对健全和先进的网络规范体系和管理制度,但是在目前我国的技校中,大量存在网络规范和管理制度落后的现象。
3互联网+时代下技工院校德育对策探究
3.1充分利用互联网,发挥德育主体力量
第一,充分发挥学校的德育主体作用。在德育教育中,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德育网络的建设,对德育资料进行审核过滤,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留存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另外,学校要起到引导作用,建立微信、QQ等交流平台,提高学生参加德育教育的积极性。最后,完善網络教育的展现方式,对网络教育的版面进行个性化和生动化改编,增强吸引力提升学生兴趣;第二,促进“互联网+”背景下家庭德育的作用。家庭是学生的一位重要教师,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家庭的德育作用被弱化了,因此,要提高家庭的德育作用,激活和发挥家庭在技校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在网络建设中,应该将家庭纳入到德育教育中,增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力;第三,加大“互联网+”背景下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素养,提高其信息化素质。
3.2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新模式
首先,创新“互联网+”背景下德育内容。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同时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校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也应该以其作为中心,这既是德育教育的德性目标,同时也是网络环境和社会发展对技校德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其次,创新“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方法。既要培养一直懂得德育专业知识的网站管理人员,又要提高专制德育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得校园德育网站既有专业性又有技术性;最后,创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德育有效性的评价机制。具体来说德育有效性的评价机制创新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将“以人为本”作为德育评价的基本指导理念;德育评价要坚持全面性和科学性原则;重新确立评价主体,将学生、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均纳入评价主体范围;评价内容要包括主体评价、教育方法和形式评价、以及德育环境评价的评价方法。
4结束语
总之,加强互联网+时代下技工院校德育教育,是链接技工院校学生与社会的重要手段。互联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教育模式内容、工具方法和体系评价等,在对互联网的运用中,要抓住其精髓,使之成为德育教育的良好工具。相信,在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时代下的德育教育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晓丽.“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195-196.
[2]曾晓晶,樊斌.“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教育的变革[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20:180-181.
[3]张海燕.“互联网+”时代下民办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转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