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提出背景下对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教育进行创新,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把握小学学生这一世界观成形的黄金时期,真正以德育思想教育的方式通过德育观点推动学生意识形态的建设,为学生以更好的品格以及行为参与到未来的社会实践之中打下重要的教育基础。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应结合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思想发展特征做好德育教育优化策略的研究工作,切實指导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推动德育教育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作用下,教育工作者已经越发重视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此使校园教育能够更加全面,从而实现综合育人的教育目的。这能够使学生通过校园学习不再仅仅得到学习能力的提高,而是同时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为学生未来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有效地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价值导向。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切实立足于立德树人教育背景进一步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并真正结合现阶段具体的德育教育目标做好针对性教育策略的制定,使教育能够以满足学生认知特征的方式更好地引导其建设起符合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观念。本文将以我在六年级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工作开展的实践为例,简要论述教师应如何合理创新德育教育模式从而推动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一、借助媒体生动演绎形式,引导感性认知建立
以往的德育教育实践偏向于通过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观点解读的方式促成学生对德育观点的理解,这一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的观点接受地位,缺乏对德育观点的自主思考与价值判断,这使得学生对德育观点内化的程度不够深化,需要教师及时转变德育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可以将引导学生建立对德育观点的感性认知作为创新方向,借助媒体资源这一数字化教学工具对德育教育内容进行生动地演绎,以此在优化的课堂资源演示形式下促使学生从心底萌生出对德育观点的认同感,从而在感性认知中不断深化对相关德育观点的理解,最终完成对德育观点的内化,促成学生德育道德价值观念的建立。
例如在六年级班级的德育教育活动中,为了使学生对理想教育观点形成更深刻的认同感,并使学生其内化观点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理想信念,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我国产业飞速发展所取得成就的整合视频资源,让学生能够通过我国先进的技术以及高效的生产效率而对我国社会的进步产生自豪感。而后,继续向学生播放了对科技人员等国家建设阶段的一线工作人员,以媒体的形式将他们生动的工作身影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直接展示在了学生面前。通过生动的媒体演示形式,学生将真正受视频内容的影响,从心底树立起投身于建设之中的远大理想,真正从心底认同理想教育的具体内容,从感性方面实现了德育教育目标。
二、设置德育主题激励机制,优化学生观点体验
为了使学生对德育观点建立起更直观的体验,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结合特定的德育教育内容设置相应的主题激励机制,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地投身于主题活动当中,通过经验的积累与实际体验实现德育观点的内化,切实实现建设学生道德价值体系的教育目标。
例如在对六年级班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德育教育的环节中,教师可以设置目标激励机制,以设置集体目标的方式向全班学生提供具有一致性的实践方向,并以明确提出最终目标的方式强化目的明确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受具体目标的激励更积极地开展教学活动。如在我组织的班级图书角建设与美化活动中,本人以图书角的美化成果作为明确的目标导向,使其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有关集体利益的实践环节之中,自发地形成班级之间的集体协同关系。最终通过目标的高效完成学生能够身处于主动的合作关系中真正对协同的过程建立起直观的体验,从中看到集体主义观点的实际价值,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为其未来参与到社会合作实践之中打下重要基础。
三、结合校园主题教育资源,强化育人环境影响
全面育人是现阶段小学教育的核心教育主题之一,因此校园也将参与到德育这一育人环节之中,通过丰富校园德育主题教育资源的方式从客观环境上对学生形成影响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在耳濡目染德育概念的校园生活中不断深化自身的德育观念,最终实现校园育人目标。在小学班级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教师也应充分利用起校园中丰富的德育资源,以此使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触这一系列德育资源,深入了解其中的德育价值最终实现道德价值观念的切实建立。
例如我常常利用国旗下讲话中的优秀德育演讲内容,通过为学生进一步解读或是鼓励学生抒发自身聆听感悟的方式强化国旗下讲话这一校园德育资源对学生的影响力。如在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国旗下讲话之后,我会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将国旗下讲话的演讲稿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这一演讲内容,以此使学生对国旗下讲话中所弘扬的劳动教育观点产生更为深刻地感悟。而后为学生提供了抒发感悟的空间,使学生在表达中不断深化了对劳动教育观点的认知。最终在总结中,学生将对这一演讲资源形成更深刻地理解,并切实受其影响建立起良好的劳动主义观念。
另外,在临近传统文化节日时,校园往往也会通过张贴画报、制作相应宣传板的方式在迎接传统文化节日的同时,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宣扬,以此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基于此,我利用校园中的宣传资源对学生进行深入地解读,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解读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习俗、来源以及传承历史等内容形成更深刻的理解,由此使其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推动学生产生对民族文化以及本民族的自豪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自觉地践行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观点,并以自身的行动真正参与到民族的建设工作之中,为其服务社会提供了积极的精神驱动力量。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切实在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重视起德育教育工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价值,从而结合幼儿的实际特征做好创新策略的研究工作,以此最终实现辅助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真正为其未来的实践活动提供重要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娇.简析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小学德育教育[J].好家长,2019(34):20-20.
[2]余耀城.小学德育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探究[J].成长,2020(2):91-91.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作用下,教育工作者已经越发重视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此使校园教育能够更加全面,从而实现综合育人的教育目的。这能够使学生通过校园学习不再仅仅得到学习能力的提高,而是同时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为学生未来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有效地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价值导向。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切实立足于立德树人教育背景进一步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并真正结合现阶段具体的德育教育目标做好针对性教育策略的制定,使教育能够以满足学生认知特征的方式更好地引导其建设起符合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观念。本文将以我在六年级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工作开展的实践为例,简要论述教师应如何合理创新德育教育模式从而推动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一、借助媒体生动演绎形式,引导感性认知建立
以往的德育教育实践偏向于通过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观点解读的方式促成学生对德育观点的理解,这一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的观点接受地位,缺乏对德育观点的自主思考与价值判断,这使得学生对德育观点内化的程度不够深化,需要教师及时转变德育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可以将引导学生建立对德育观点的感性认知作为创新方向,借助媒体资源这一数字化教学工具对德育教育内容进行生动地演绎,以此在优化的课堂资源演示形式下促使学生从心底萌生出对德育观点的认同感,从而在感性认知中不断深化对相关德育观点的理解,最终完成对德育观点的内化,促成学生德育道德价值观念的建立。
例如在六年级班级的德育教育活动中,为了使学生对理想教育观点形成更深刻的认同感,并使学生其内化观点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理想信念,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我国产业飞速发展所取得成就的整合视频资源,让学生能够通过我国先进的技术以及高效的生产效率而对我国社会的进步产生自豪感。而后,继续向学生播放了对科技人员等国家建设阶段的一线工作人员,以媒体的形式将他们生动的工作身影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直接展示在了学生面前。通过生动的媒体演示形式,学生将真正受视频内容的影响,从心底树立起投身于建设之中的远大理想,真正从心底认同理想教育的具体内容,从感性方面实现了德育教育目标。
二、设置德育主题激励机制,优化学生观点体验
为了使学生对德育观点建立起更直观的体验,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结合特定的德育教育内容设置相应的主题激励机制,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地投身于主题活动当中,通过经验的积累与实际体验实现德育观点的内化,切实实现建设学生道德价值体系的教育目标。
例如在对六年级班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德育教育的环节中,教师可以设置目标激励机制,以设置集体目标的方式向全班学生提供具有一致性的实践方向,并以明确提出最终目标的方式强化目的明确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受具体目标的激励更积极地开展教学活动。如在我组织的班级图书角建设与美化活动中,本人以图书角的美化成果作为明确的目标导向,使其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有关集体利益的实践环节之中,自发地形成班级之间的集体协同关系。最终通过目标的高效完成学生能够身处于主动的合作关系中真正对协同的过程建立起直观的体验,从中看到集体主义观点的实际价值,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为其未来参与到社会合作实践之中打下重要基础。
三、结合校园主题教育资源,强化育人环境影响
全面育人是现阶段小学教育的核心教育主题之一,因此校园也将参与到德育这一育人环节之中,通过丰富校园德育主题教育资源的方式从客观环境上对学生形成影响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在耳濡目染德育概念的校园生活中不断深化自身的德育观念,最终实现校园育人目标。在小学班级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教师也应充分利用起校园中丰富的德育资源,以此使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触这一系列德育资源,深入了解其中的德育价值最终实现道德价值观念的切实建立。
例如我常常利用国旗下讲话中的优秀德育演讲内容,通过为学生进一步解读或是鼓励学生抒发自身聆听感悟的方式强化国旗下讲话这一校园德育资源对学生的影响力。如在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国旗下讲话之后,我会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将国旗下讲话的演讲稿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这一演讲内容,以此使学生对国旗下讲话中所弘扬的劳动教育观点产生更为深刻地感悟。而后为学生提供了抒发感悟的空间,使学生在表达中不断深化了对劳动教育观点的认知。最终在总结中,学生将对这一演讲资源形成更深刻地理解,并切实受其影响建立起良好的劳动主义观念。
另外,在临近传统文化节日时,校园往往也会通过张贴画报、制作相应宣传板的方式在迎接传统文化节日的同时,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宣扬,以此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基于此,我利用校园中的宣传资源对学生进行深入地解读,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解读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习俗、来源以及传承历史等内容形成更深刻的理解,由此使其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推动学生产生对民族文化以及本民族的自豪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自觉地践行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观点,并以自身的行动真正参与到民族的建设工作之中,为其服务社会提供了积极的精神驱动力量。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切实在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重视起德育教育工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价值,从而结合幼儿的实际特征做好创新策略的研究工作,以此最终实现辅助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真正为其未来的实践活动提供重要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娇.简析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小学德育教育[J].好家长,2019(34):20-20.
[2]余耀城.小学德育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探究[J].成长,2020(2):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