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水”要有环保意识?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zhiw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场回放】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课堂里正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诗作《死水》。朗读声停下来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了如下学习环节。
  师:刚才我们已经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又大声把全诗朗读了一遍,相信大家已经有一些收获了,谁能告诉我,这一沟死水里有些什么?
  生①:这沟死水里有破铜烂铁、剩菜残羹。
  师:如果这条水沟呈现在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处理?
  生②:我就走开。
  师:要注意环保啊!
  生③:我会把它清理干净。
  师:他(指生②)太怕脏,其实请负责环保的人来也可以。还有什么办法?
  生④:去报社反映情况,鼓励环保。
  师:这个办法好。作者把死水交给丑恶,你们同意吗?
  生⑤:同意,明哲保身嘛。
  生⑥:不赞成,如果交给丑恶,就不可能造成美的世界。
  生⑦:我也不同意,那样就会越来越丑。
  师:很好,大家各有各的看法,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
  【细节解码】
  这里呈现的是《死水》的课堂教学细节。课后的讨论中老师们均不满意此环节,认为前一个问题太搞笑了;后一个问题太提早了。执教者也认为自己预设得还不够充分,但却认为后一个问题是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而提出的。那么,究竟如何评价这一细节呢?应该说,这是一个遗憾的但却很有代表性的细节。它包括着两个层面的遗憾:1.文本的解读问题;2.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问题。
  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分析解码。
  1.解读有误。实化了意象;漠视了时代价值;误解了“反讽”手法。意象是诗人创造想象的产物,怎样意会诗中的意象,取决于诵读者的再造想象。《死水》全诗是一种隐喻。它以一沟死水比喻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死水”再加上“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鲜明的批判精神。1925年,诗人闻一多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的深层根基。“死水”就是诗人经过运思而构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而教者却将它实化为21世纪的一条水沟,用“要注意环保啊!”“请负责环保的人来”“这个办法好”等看似幽默实为错误的指导语导演了由生②生③生④完成的细节;对诗中运用的反讽手法,教者也未正确领悟,诗人用前4节对死水进行了冷嘲热讽,最后怀着满腔的激愤,用反讽的手法指出这沟死水毫无希望,唯有将它交给丑恶(即让它烂到极点),才能找到一个“美的所在”。而教者却将此句的表层义抛给了学生。
  2.对新课程“个性化解读”理解有误。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活动,阅读教学则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阅读”的教与学的行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指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按照这一精神,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的确要精心设计,让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甚至质疑、批判;然而,这种个性化的解读却必须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要以作品原有的核心价值为前提。如在本环节中教师诱发学生对“交给丑恶”发表“个性化”的看法,生⑤生⑥生⑦的确“发表”了,但遗憾的是,他们,连同教者对诗句的内涵均未能准确理解。当然,在本节课中也不是不可以引导个性化解读的,如,可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赏析的内容,或对“翡翠(铜锈)、桃花(铁锈)”等静态描摹进行欣赏;或对“腐物酵成绿酒时的臭味、小珠变成大珠时的狞笑、花蚊偷酒时的动作”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对“丑恶”也可允许学生自由解读,或解读为“丑恶的北洋军阀政府”,或解读为“革命的力量(反语)”等。总之,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是必须建立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的。
  【学长赘言】
  准确解读文本,难;将新课标理念落实于教学,更难;辩证地把握正确理解文本与尊重个性化阅读之间的关系,是难上难!唯其难,我们才应将“勉强应付”转变为“主动应对”,将“主动应对”发展为“迎难亮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昂首阔步地迈上探索与发现的大道,才有可能去遥望彼岸的教学艺术殿堂!
其他文献
一    议论文体和叙述文体一样也有自己的结构模型,一篇千字左右的议论文一般由3~5个文章结构段落组合而成。在语文课里我们曾这样向学生讲授议论文:议论文的主要文体职能是要提出、论证和确立一个观点,议论文的总体构思思路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应这样的理论思维框架,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一个很实用的构思和写作议论文的方法:采用“导言——材料——评议”的模式把中心论点和使用的各种材料组
期刊
在城市化滚滚浮尘和喧嚣中,读董一菲老师的《暗随流水到天涯》,不啻天涯飘来一缕清新的风。董老师的笔下,北方原野早春的婆婆丁、农家小院的刺梅蔷薇和小菜园、老屋里的小猫小鼠小鸭小鸡、夏收时节高高的麦秆垛、清澈河水里的小鱼,那是多么亲切多么温暖的记忆,那是与自然与环境多么和谐的生命。鲜活到可以呼吸可以品尝可以触摸。怪不得董老师的文章还有一个副标题“阅读大自然”。可以想见,“一个对自然怀有敬畏和深情”的语文
期刊
十几年前,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室,阳光穿越窗户,照得方寸之地金黄透亮。一名清纯、沉静的大学毕业生为求职而来,面带几分羞涩。她,就是谭轶斌。对话三言两语,简单又平常,我欣然应允,她嘴角微动,含而不露地笑了。  我并无相面的本领,不过是因为心中早就有了谱。她就读大学的班主任是我带教了一年的徒弟。这名徒弟品学兼优,大学毕业留校任中文系助教,教务长要她先住到我校,跟班听课一年,进行培养。一年朝夕相处,她为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课程改革以来,“阅读个性化”和“创造性阅读”成为热点话题。本文仅就如何培养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谈点浅见。    个性化阅读要从培养良好个性起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什么
期刊
对于文本的解读和把握,历来有三种主张和教法。  一种是以作者为中心。即解读、分析课文,处处从作者的本意和意图出发,以揣摩和探究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随着时光的流逝,作者的本意难以做到十分准确的把握。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还是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和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作者对三味书屋及先生是厌恶鄙夷,还是留恋眷念,至今争论不休。阅读教学如果
期刊
记 忆 语 录    今年初,我列了一个读书计划。在涉及外国文学这一块时,我望着书柜里那一本本久违了的外国文学名著,踌躇很久,最后只选择了一本——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集《猎人笔记》。  我之所以选择了这本书,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本书一直伴着我走完了读书的青春岁月,我对她有感情;二是这本书优美的语言、精湛的技巧以及深邃的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忘不了。  说有感情,自有因缘。这本《猎人笔记》属人民
期刊
三任中学教材编选者,首度揭开隐藏在语文课本中的长达半个世纪的“秘密”。这一秘密伴随并影响了80后整整一代人的成长与思想,也折射着所谓时代禁忌回归常识的变迁,以及教育理念的日渐透明和开放。  (编者)    “818(网络用语,扒一扒的意思)我们以前语文课本上被删改的文章吧!”——这篇由“洞庭”发出的网帖,迅速成为5月份天涯社区灌水量最多的热帖。“洞庭”发现,当年初一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口技》删除了“
期刊
四十余年倏忽而过,中学的执教生涯在记忆中早已淡如春云,唯有一件小事却终生难以忘怀。   我讲授的第一课是老舍先生的《我热爱新北京》。教导主任是我的老校友,事先郑重其事地嘱咐说:上好第一课至关重要,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做好准备。直到上课前,他还叮嘱我:稳住架,不要慌;切记按时结束,绝对不要“压堂”。说着,从腕上摘下了手表,放到我的粉笔盒里。   走进教室,我扫视了一下全场,几十名学生坐得整整齐齐,静穆无
期刊
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是“这一个”,但是并非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写出“这一个”。我们见过太多千人一面的教师形象刻画,读过太多对逝者的浮泛溢美的回忆文章。而张玉新老师为我们描述的两位已逝的师长,却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呼之欲出,如泥土般亲切真实。字里行间,戏谑中见至诚,深情中见肺腑。足见作者是性情中人说性情话,有个性的人写人的个性。文如其人,看张玉新老师的文章,便能想见他在语文课上不循旧规灵活多变纵横捭阖的
期刊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1、“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  2、“农民们都是生活忠实的儿女”中的“生活忠实的儿女”是什么含义?  3、“邀呼着聚集着喧哗着”似乎不无一种兴奋——他们兴奋什么?为什么兴奋?  4、“盲流”“丐帮”……这“在农民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为什么“在农民看来是”,在作者看来会“天经地义”吗?  5、“农民即使‘安贫’,乃系不得已”——那么现在他们不再“安贫”了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