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是文本的最终完成者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etech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文本的解读和把握,历来有三种主张和教法。
  一种是以作者为中心。即解读、分析课文,处处从作者的本意和意图出发,以揣摩和探究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随着时光的流逝,作者的本意难以做到十分准确的把握。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还是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和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作者对三味书屋及先生是厌恶鄙夷,还是留恋眷念,至今争论不休。阅读教学如果在是否符合作者本意上纠缠不休,像考证学那样逐本求末,往往是不现实的。
  一种是以编者为中心。语文阅读教学一切从体现编者的意图出发,记的是课下注释,练的是课后习题,扣的是教学大纲,依的是教学用书。依纲扣本,编、教、学、考于一体,本本主义,决不允许越雷池半步。这种解读方式,已使语文教学走进了“死胡同”。随着新课改的落实,“编者为中心”已经被抛弃。
  一种是以读者(学生)为中心。凡有理解就有不同。一篇文章往往可以读出多种意义。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第五》中说:“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自董仲舒明确提出这一命题后,“《诗》无达诂”便成了中国历代文人的共识。“从变”侧重阐释的自由性,其具体表现有“见仁见智”“原意悖谬”“诗无达诂而不诂”等;“从义”则强调阐释的限制性,其具体表现有“本事求诂”“坐实求诂”“另类求诂”等,充分显示出了中国阐释学的特色。
  西方接受学理论认为:不涉及接受者,文学就不存在。作品文本只有成为读者对象之后才存在。读者不仅是创作动机的最初激发者,而且是创作的最后实践者。如果没有读者连续不断地参与,就没有文本和意义的存在,因为文学是在读者的接受中获得生命和存在的。文本最初由作者创作,并赋予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给文本注入了新的意义,作者原意渐渐湮没,读者成了文本意义的另一生产者。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逐渐成为文本解读的重要支撑,也逐步被语文教学所接受。《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接受了读者中心理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人赞赏“直”“圆”的准确形象,看到的是空旷寂寥的大漠风光;有的人激起的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惆怅;有的人则想象到自己为事业而献身的孤独、寂寞、艰辛与成功;有的人却联想到垂直线和外切圆。生活阅历不同,对文章的理解也不同,“一千个观众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同一篇文章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抗战时期国民党人视之为“王气十足”的政治野心暴露,建国后人民群众领略到的是“还看今朝”的豪迈,现在很多人士则从毛泽东当时的心态上去理解,认为是毛泽东“要在天空中制造两颗太阳”的另一种表述。从这种意义上看,一篇文章往往没有一个终极的固定不变的意义,一篇文章的意义往往是多元的,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往往是无限的。
  读者是文章的最终完成者。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说,要想让学生成为课文的最终完成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对课文进行想象、联想、加工、补充,把作品中的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形象。林黛玉读《牡丹亭》之唱词:“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联想到的是与之相关相似的生活情景,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水流花谢两无情”,凭着这些想象和联想,作为读者的林黛玉补充和丰富了《牡丹亭》唱词的意蕴和境界。一位教师在分析朱自清《荷塘月色》之经典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时,有的学生质疑:把“荷香”比作“歌声”似乎并不最好,若改为“笛声”更符合文中所描绘的宁静的意境。教师对这种创造性思维当即予以表扬,然后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改写这一经典名句,一个个鲜活的句子脱颖而出:“仿佛天边飘来的悠远的钟声似的”;“仿佛摇篮边母亲轻轻的抚拍似的”;“仿佛蒙娜丽莎嘴角绵绵的微笑似的”。学生的解读也许并不十分精当,但教师却引导学生把作品中的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从不同角度读出文本的多重意义。笔者在教学文言文《为学》时,让学生谈读后感受。有的学生悟出“读书莫畏难”,有的悟出“做事贵在持之以恒”,有的悟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有的悟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的则悟出“关键在于抢抓机遇”……从表面看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不同见解,实际上是培养和提升了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读出自己,走向自己,在阅读中真正实现从“向别人走去”到“向自己走来”,从作品中照见自己的影子。笔者读《孔乙己》可谓不只十遍八遍,每读一次几乎都有新的感受。读第一遍:捧腹大笑,第二遍:品出苦味,第三遍:产生鄙视,第四遍:有了同情,第五遍:辛酸郁内,第六遍:欲哭无泪,第七遍:孔乙己走向自己——文人身上多少都带有一点穷酸,高考落榜生内心都有孔乙己般的遗憾与凄凉……
  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文的最终完成者,是新课改的必然走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一环。
其他文献
记忆里,冬天的村庄像一块冻透了的水晶,风带着尖利的哨音在空荡荡的村道上呼啸而过。屋顶上积着厚厚的一层雪,雪融化了,顺着房檐滴下来,滴着滴着就成了冰凌子。村西的一湾池塘仿佛骤然间凝固了呼吸,变成了一面偌大的玉镜。池塘边的水井,一缕缕蒸汽冒出来,像是池塘无声的呼吸。清晨,村里的水桶依然叮叮咚咚,将一些生气泼洒在村庄的脉络里。  冬天的池塘是孩子们的乐园。尽管看不到雪白的莲花,也看不到池塘莲叶田田的盛装
期刊
四十多年前,我是秦牧的“粉丝”,尽管那时候还没有这个说法。他的《花城》和《艺海拾贝》,是我爱读的两本书。  《花城》(作家出版社1961年出版)是本散文集。上世纪60年代,读厌了空洞枯燥、高腔高调的说教文字,秦牧散文无疑是新人耳目的。他的散文谈天说地,从古到今,从草木禽兽到人情世态,从故事传说到现代科技,构筑了一个趣味横生、奇异多彩的世界。叙述从容,如行云流水。“采取的是像和老朋友在林中散步,或者
期刊
关于鲁迅的名和字,几种“权威”的说法,都显得有点混乱。2005年版《鲁迅全集》中的《鲁迅生平著译年表》正文第一句称:“取名樟寿,字豫山(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到南京水师学堂去读书,在那里的一位叔祖另行给他取名树人,但原名樟寿并不废除。因而《年表》中那句文字应为:“取名樟寿,字豫山(后改豫才),后又名树人。”1981年出版的四卷本《鲁迅年谱》中称:“本名樟寿,初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改名树人。”
期刊
朋友是磁石吸来的铁片儿,钉子,螺丝帽和小别针,只要愿意,从俗世上的任何尘土里都能吸来。现在,街上的小青年有江湖义气,喜欢把朋友的关系叫“铁哥们”,第一次听到这么说,以为是铁焊了那种牢不可破,但一想,磁石吸的就是关于铁的东西呀。这些东西,有的用力甩甩就掉了,有的怎么也甩不掉,可你没了磁性它们就全没有喽!昨天夜里,端了盆热水在晾台上洗脚,天上一个月亮,盆水里也有一个月亮,突然想到这就是朋友嘛。  我在
期刊
鲁迅作品总让我想到木刻。虽是一字一词的咀嚼,也能感到刀锋的犀利。  且看《药》中的华大妈。华老栓天没亮起身去买“药”,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这一个“掏”字,真是入木三分。不说拿,不说取,而说“掏”,且是“掏了半天”,可见这钱藏得很深。而钱藏得越深,越能说明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这或许是他们一生的积蓄。然而,为了一个人血馒头,他们竟把视如生命的钱“掏”了出来。鲁迅正是通过这个“掏
期刊
圆圆的脸盘儿,永远灿烂的笑容。那就是肖海洋。  她不是火而是水,她没有火的雷霆万钧、轰轰烈烈;无论是在课堂上抑或是生活中,你都能感受到她水一般的澄澈纯净,水一般的柔美绵长,水一般的润物无声,水一般的诗心诗情。这就是肖海洋。    让语文诗意地栖居    天生一个肖海洋,她为语文而生!当她登上语文教坛时,幻化出流光溢彩,于是便有了“彩色语文”。  “当懵懂无知的生命渴望智慧的牵引时,这里便是生命的加
期刊
一    议论文体和叙述文体一样也有自己的结构模型,一篇千字左右的议论文一般由3~5个文章结构段落组合而成。在语文课里我们曾这样向学生讲授议论文:议论文的主要文体职能是要提出、论证和确立一个观点,议论文的总体构思思路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应这样的理论思维框架,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一个很实用的构思和写作议论文的方法:采用“导言——材料——评议”的模式把中心论点和使用的各种材料组
期刊
在城市化滚滚浮尘和喧嚣中,读董一菲老师的《暗随流水到天涯》,不啻天涯飘来一缕清新的风。董老师的笔下,北方原野早春的婆婆丁、农家小院的刺梅蔷薇和小菜园、老屋里的小猫小鼠小鸭小鸡、夏收时节高高的麦秆垛、清澈河水里的小鱼,那是多么亲切多么温暖的记忆,那是与自然与环境多么和谐的生命。鲜活到可以呼吸可以品尝可以触摸。怪不得董老师的文章还有一个副标题“阅读大自然”。可以想见,“一个对自然怀有敬畏和深情”的语文
期刊
十几年前,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室,阳光穿越窗户,照得方寸之地金黄透亮。一名清纯、沉静的大学毕业生为求职而来,面带几分羞涩。她,就是谭轶斌。对话三言两语,简单又平常,我欣然应允,她嘴角微动,含而不露地笑了。  我并无相面的本领,不过是因为心中早就有了谱。她就读大学的班主任是我带教了一年的徒弟。这名徒弟品学兼优,大学毕业留校任中文系助教,教务长要她先住到我校,跟班听课一年,进行培养。一年朝夕相处,她为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课程改革以来,“阅读个性化”和“创造性阅读”成为热点话题。本文仅就如何培养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谈点浅见。    个性化阅读要从培养良好个性起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