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小学生,思想幼稚,头脑简单,加强德育极为重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就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于此,以下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策略初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060
引言
能力和道德素养是同样重要的,二者需要在教学当中同步推进,如果一个人只有能力上的卓越,在道德品质上却是败坏的,那么他的能力只能对他起到负面的影响。德育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小学阶段的德育会对学生的思想起到重要引导作用,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当前小学的德育主要在语文、思想品德等课程上体现,数学对于德育的贯彻比较少,这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充分利用教材,渗透德育,内化学生的品质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情感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使学生经历有趣的数学活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的品德素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对日后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我在讲解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回收废品”这一节课的时候,开课就告诉学生,塑料埋在地下很多年都不會“腐烂”,它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在学生达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变废为宝,让学生通过“回收废品”的学习,不仅掌握数学中加与减的方法,而且教育学生做到生活中的加与减,保护环境为加,乱扔垃圾为减。课堂上我一再追问学生如何变废为宝呢?有的学生说垃圾分类,塑料可以回收,制造自行车是一种变废为宝;有的学生说一水多用,是一种变废为宝;还有的同学说回收旧书,记录每年回收的旧书本数,加在一起捐献给希望小学,也是一种变废为宝。通过这个活动,既渗透了环保教育,也内化了学生的爱心品质,并给学生日后的行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结合生活案例开展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本身没有过多的德育案例,所以在小学数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绝大多数都是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引申和拓展。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上数学课通常都是直接切入正题,即便是有课堂导入,也很少和德育内容相关。小学数学应用题很多都是关于树木、纸张、桌椅的,老师可以从中衍生出环保的话题,在互联网上查找一些森林伐木、造纸、造桌椅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每年应用在这些方面的树木有多少,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物品做到不浪费,提高节约能源、资源的意识。另外小学数学当中还有一些关于买东西的习题,老师在讲解这些习题的时候,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片段,营造生活情境。比如提问学生:如果去商店买一瓶水,水是两元一瓶,原本应该找钱八元,但是老板把你的十元当作了五十元,多找了四十元,这时候应该怎么办?让学生根据这一生活情境,展开具体的讨论,畅所欲言。这个时候可能有些学生会有犹豫,但是老师不要去批评这些学生,而是应该对他们进行引导,比如说说其他学生的做法,并邀请这些同学说出原因,用这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做一个诚实守信、正直可靠的人。
三、借助教材资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目前我校使用的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这套教材是按“情境+问题串”的基本叙述方式展开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思考、分享与提升体现其中。教师在授课时,笔者建议一课时的内容由主情境、练习组成;两课时的内容由主情境、试一试、练习组成。教材的这种设计,也为德育提供了大量素材。例如,在教学《回收废电池》一课时,教师在导入时根据书中的情境图:你知道吗?一颗纽扣大小的废电池污染的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利用一段视频播放,将废电池的危害通过动态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内容通俗易懂,在学生获得有关废电池危害的科普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在教学课后练习时,教师导入情境,利用PPT将枯燥的计算题放在“易拉罐”上,通过竖式计算正确后将“易拉罐”回收,这样既使学生获得计算正确的成就感,又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回收废电池可以保护环境,回收易拉罐等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好方法,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之后,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环保引申到“植树造林”,通过练习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平衡发展,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以及理性精神、数学审美,通过德育教育和数学课堂的融合,让数学教育更加全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认知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深耕数学学科,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德育教育和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两者的渗透才能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雨晴.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实践[J].吉林教育,2020(07):61-62.
[2]刘志泳.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点点滴滴[J].科普童话,2019(26):170.
[3]刘凤玲.浅析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122.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策略初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060
引言
能力和道德素养是同样重要的,二者需要在教学当中同步推进,如果一个人只有能力上的卓越,在道德品质上却是败坏的,那么他的能力只能对他起到负面的影响。德育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小学阶段的德育会对学生的思想起到重要引导作用,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当前小学的德育主要在语文、思想品德等课程上体现,数学对于德育的贯彻比较少,这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充分利用教材,渗透德育,内化学生的品质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情感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使学生经历有趣的数学活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的品德素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对日后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我在讲解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回收废品”这一节课的时候,开课就告诉学生,塑料埋在地下很多年都不會“腐烂”,它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在学生达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变废为宝,让学生通过“回收废品”的学习,不仅掌握数学中加与减的方法,而且教育学生做到生活中的加与减,保护环境为加,乱扔垃圾为减。课堂上我一再追问学生如何变废为宝呢?有的学生说垃圾分类,塑料可以回收,制造自行车是一种变废为宝;有的学生说一水多用,是一种变废为宝;还有的同学说回收旧书,记录每年回收的旧书本数,加在一起捐献给希望小学,也是一种变废为宝。通过这个活动,既渗透了环保教育,也内化了学生的爱心品质,并给学生日后的行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结合生活案例开展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本身没有过多的德育案例,所以在小学数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绝大多数都是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引申和拓展。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上数学课通常都是直接切入正题,即便是有课堂导入,也很少和德育内容相关。小学数学应用题很多都是关于树木、纸张、桌椅的,老师可以从中衍生出环保的话题,在互联网上查找一些森林伐木、造纸、造桌椅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每年应用在这些方面的树木有多少,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物品做到不浪费,提高节约能源、资源的意识。另外小学数学当中还有一些关于买东西的习题,老师在讲解这些习题的时候,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片段,营造生活情境。比如提问学生:如果去商店买一瓶水,水是两元一瓶,原本应该找钱八元,但是老板把你的十元当作了五十元,多找了四十元,这时候应该怎么办?让学生根据这一生活情境,展开具体的讨论,畅所欲言。这个时候可能有些学生会有犹豫,但是老师不要去批评这些学生,而是应该对他们进行引导,比如说说其他学生的做法,并邀请这些同学说出原因,用这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做一个诚实守信、正直可靠的人。
三、借助教材资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目前我校使用的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这套教材是按“情境+问题串”的基本叙述方式展开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思考、分享与提升体现其中。教师在授课时,笔者建议一课时的内容由主情境、练习组成;两课时的内容由主情境、试一试、练习组成。教材的这种设计,也为德育提供了大量素材。例如,在教学《回收废电池》一课时,教师在导入时根据书中的情境图:你知道吗?一颗纽扣大小的废电池污染的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利用一段视频播放,将废电池的危害通过动态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内容通俗易懂,在学生获得有关废电池危害的科普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在教学课后练习时,教师导入情境,利用PPT将枯燥的计算题放在“易拉罐”上,通过竖式计算正确后将“易拉罐”回收,这样既使学生获得计算正确的成就感,又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回收废电池可以保护环境,回收易拉罐等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好方法,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之后,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环保引申到“植树造林”,通过练习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平衡发展,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以及理性精神、数学审美,通过德育教育和数学课堂的融合,让数学教育更加全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认知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深耕数学学科,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德育教育和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两者的渗透才能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雨晴.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实践[J].吉林教育,2020(07):61-62.
[2]刘志泳.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点点滴滴[J].科普童话,2019(26):170.
[3]刘凤玲.浅析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122.